-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6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3-16 17: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牛MOWANG 于 2019-3-17 11:22 编辑
我确实到中部去了,有些人总在那里攻击、贬损、歪曲、否定荆州,荆州人不得不说,也是普及点常识。下面是我针对一些无知辈的回帖之一:
说荆州,有几个问题要弄清,要分开说。即荆州名称的由来,荆州政区及其辖域,荆州的治所,荆州古城,荆州与沙市、江陵。
1、荆州名字。 荆州之名出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这是荆州名字的始出,是荆州名字之源。所谓禹划九州始有荆州縁于此。有些人看见荆州名字中有一个荆字,就硬说是以荆山得名,这是望文生义,想当然。“荆及衡阳惟荆州”这句话,总共7个字,其中的荆及衡阳只是禹划荆州的南北边界山名,惟荆州的荆州才是名字。所以荆州之名不是出于荆山,否则就该叫荆山市了。另外在《尔雅.释地》中说“汉南曰荆州”,指汉水南叫荆州。在《周礼.职方》中说“正南曰荆州”。在《吕氏春秋》中说“荆州在南方,是楚国”,都没有说到荆山。可见,荆州名字首出《尚书.禹贡》,是大禹命名,是得名于禹王所赐,不是什么得名于荆山!就像湖北省的“湖”字也只是湖北省的南界名。虽然湖北省名字与洞庭湖有点关系,但湖北之名不是来源于洞庭湖;虽然荆州的“荆”字与荆山有点关系,但荆州之名不是来源于荆山,而是来自尚书禹贡,是禹王赐名。禹贡九州之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都是得名于禹王所赐。至于禹王为什么要用这些名字,他是怎么思考的,只有禹王自己知道,他自己没有说,恐怕还没有人能把禹王为什么把九州叫这9个名字说得清,只能依典籍记载的“荆及衡阳惟荆州”的荆州了。今天的荆州,就是这个名字延续而来。
2、荆州政区及辖域。 从禹贡荆州划定的地域看,是荆山到衡山之间。自楚国之后,秦代设南郡,汉代设荆州刺史部,三国魏、吴各设荆州,两晋、南北朝宋齐梁陈均设荆州,辖域大致是禹划荆州的范围。随唐时期荆州政区及其辖域变化很大。唐朝在州级政区之上加设“道”,道相当于今天的省,原来的“州”自然降级了。全唐最多时设358个州,荆州是其中之一。荆州的行政层级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管辖范围基本上与今荆州市差不多了,含江陵、公安、松滋、石首、潜江、枝江、当阳、长林等,隶属于山南东道。不过荆州的官员派的还是较高,相当今省级。晚唐五代设荆南节度使,宋元设荆湖北路,明朝、清朝设荆州府,新中国后设荆州专区、荆州地区,荆沙市、荆州市。总体上看从唐代开始,荆州的行政层级比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晚唐、宋元降了一级,政区管辖范围则小得多。即便改革开放以来,过去湖北也对荆州作了数次拆分,现行的辖域比其前身荆州地区加沙市也小多了。中国政区层级升降、辖域伸缩常有,有的变得面目全非,但荆州基本的核心区域未变,一直在这里。
3、荆州治所。从楚国故都纪南城算起,2700多年来,传统的主体的荆州治所,基本上在今荆州市兼名的荆州区。只有东汉末年移治湖南汉寿57年、襄阳19年,时间极短。东晋在今荆州与今武汉之间也有迁动,但很快又回到今荆州。 治所与政区是有区别的,治所只是政区的一部分。
4、荆州古城。城池是古代政区为安全和防守所筑,是政区首脑和军队的驻地,是政区和治所的标志。据说中国古代筑城近6000座,但保存下来的不足20座,保存完好的不足10座,荆州古城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古城是楚国故都的渚宫,两处相距不足5公里,学者认为可与纪南城一体看待。据史料,荆州城为三国关羽所筑,还有很多传说,开始是土城,后东晋桓温重筑。唐五代高季兴改修砖城。明朝洪武(1369年)重修荆州砖城,被毁,清朝再修荆州砖城至今。据考古,多次重修都是在三国关羽所修城墙的基础之上,位移相差不到50米。荆州古城一直为荆州、南郡、江陵的治所地,到唐代撤郡前,多是三级治所同处一城。尽管荆州政区治所地和江陵政区治所地长时间都在荆州古城,但荆州政区不能和江陵政区划等号。荆州古城也曾多次作国都,除楚都外,还有项羽的临江国都,东晋末年的安帝,南朝的齐和帝、梁元帝、后梁宣帝,南齐末年的和帝肖宝融,随末梁国王,唐末五代十国南平国高季兴等有20位在此称帝。
5、荆州与沙市、江陵。江陵一直为荆州、南郡所辖,是荆州的一部分,现在也是。历史上江陵政区和辖域变化也很大。唐中期以前是县,晚唐与南郡合并设江陵府,管辖的范围大致是唐代荆州的区域,含江陵县等,一直到到南宋末,隶属于荆南节度使、荆湖北路。元先后改为江陵路、荆南路、中兴路,到明朝及以后都是设江陵县。新中国后划出一部分地区,一直到今天。沙市在清代中日马关条约中称荆州府沙市,解放后设为省辖市(1949-1955,1979-1994)。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时新设沙市区。沙市位于江陵的中部,将原江陵县隔成东西两部分。荆沙合并时原江陵县东半部仍设江陵县,治郝穴;原江陵县西半部以荆州镇等乡镇设荆州区,治荆州古城。
从上可以看出,荆州,从禹贡九州之一的地域名称,到汉代所设十三州之一的荆州刺史部政区名称,到三国关羽的荆州城名,到今天的荆州市名,从古至今,一路走来,一脉相承。荆州政区的层级、辖域,特别是唐代荆州变化很大,但荆州的核心区域和治所是在今荆州。 荆州之名,是传承年代最久远的名字之一,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历代明智官员的代代传承,是当代有识之士的正确坚守。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楚国历史文化、三国历史文化及荆州历史文化等等都有重要意义。现在全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城市名字已经不多,要倍加珍惜爱护。历史就是历史,不能否认;但历史只是历史,并不一切等于现实。过去曾经为荆州政区所辖,早已不称荆州的地方,只是曾为荆州域。荆州人说荆州的历史,只是为了发扬历史的辉煌点,吸取历史的教训,把现在的荆州发展好、建设好。如此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