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怎样判别是非》一书中,作者将常见谬误的原因以及方式归类为七种: 第一种,叫“诉诸群众”。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多数乃真理的标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太多了,好比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教廷的人就说,我们所有人以及我们以前的所有人都相信太阳绕地球转,所以伽利略的学说肯定是错的。当时一万个农民的科学知识也比不上一个伽利略。如果这个成立的话,那中国人说什么都是真理,我们人口最多啊,对不对? 第二种,叫“诉诸权威”。在一个没有被启蒙的社会,权威特别奏效。权威当然不能没有,但是如果整个社会只有一个权威,那可就糟糕了。知识爆炸以来,又不是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的年代,达·芬奇可以是各种家——画家、作家、数学家、科学家、医学家……你今天行吗?今天已经是“多元权威”的年代,所以千万别相信外行的“权威”说的话,听说一个人是权威,要问问是什么权威。 第三种,叫“诉诸暴力”。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招太厉害了!如果没道理,我们可以用暴力建构出一个道理。古代的土匪流寇,最喜欢打一个旗号叫“替天行道”,有了这个护身符,杀人就可以理直气壮了。借助暴力巩固真理在一定的时空内是管用的,二战的时候丘吉尔向斯大林提议**说服教皇参战,斯大林很鄙视地问:“教皇有多少军队?” 第四种,叫“诉诸怜悯”。就是说,哎呀,我虽然没有什么道理吧,但是我的心是好的呀。 第五种,叫“人身攻击”。就是我在道理上说不过你,我还是有办法打倒你,就是给你泼脏水,说你私生活不检点等。受过逻辑训练的人会知道,一个人的言论和他的道德没有关系。反过来也一样的,不是说一个人在道德上多高尚,他说的话就对。其实古人也有这种智慧,叫“不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 第六种,叫“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和我辩论,反正我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错的。这个“我”可以扩大,比如只要是“我的民族”的就是对的,“我的国家”的就是对的。法西斯主义盛行时的德国和军国主义盛行时的日本,就是这样。 第七种,叫“过分简单”。世界是很复杂的,但人是很不耐烦的,你要是跟他讲复杂的道理,他不要听。所以,人天生倾向取信简单的道理。 (本文原作者:黑天鹅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