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kkmckm

[热点评述] 唐宋诗人最爱的湖北城市是荆州!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2

3428

主题

6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709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6-3 23: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有对襄阳自然山水的总体评价,除了大家熟识的王维句“襄阳好风日”之外,还有孟浩然句“山水观行胜,襄阳美会稽”(《登望楚山最高顶》),张籍句“襄阳风景由来好,重与江山作主人”(《送李司空赴襄阳》),陆龟蒙句“汉皋古来雄,山水天下秀”(《读<襄阳耆旧传>因作五百言寄皮袭美》。唐诗也有对襄阳人文底蕴的总体评价,如“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岑参《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楚垒万重多故事,江波千迭更残阳”(吴融《过邓城县作》),这些诗句都给襄阳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底蕴以极高的评价,也都是总体上的概括性的评价。
一、山幽寺多隐士多

唐诗写到襄阳的山有岘山、万山、鹿门山、岘首山、望楚山,尤其是前三者出现的频率最高。在唐诗中,襄阳的山没有泰山的雄,黄山的奇,华山的险,峨嵋的秀,但是自有特色,那就是清幽。孟浩然在《夜归鹿门山歌》中是这样写鹿门山的,“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菲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月光、烟松、长径、隐士描绘出一个世外幽处。施肩吾《岘亭怀孟生》云“鹿门才子不再生,怪景幽奇无人管”,直言山幽。

  襄阳的山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寺多,唐诗写到的襄阳寺庙有景空寺(张说《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孟浩然《游景空寺兰若》、白居易《旅次景空寺幽上人院》)、云居寺(白居易《云居寺孤桐》、白居易《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温庭筠《月中宿云居寺上方》、皮日休《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谷隐寺(段成式《题谷隐兰若三首》)、鹿门寺(裴说《鹿门寺》)、凤林寺(宋之问《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延庆寺(皮日休《陪江西裴公游延庆寺》)、檀溪寺等等。或许是因为襄阳的山幽静,才有了这么多的寺庙,而这些寺庙也衬托出山的幽静。如宋之问《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前四句泛写寺阁前临清澈的汉江,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中,远离尘世,中间四句特写苔石、仙洞、莲舟、钓石、浮栋的山云、庭飞的江雨,构成一副凤林烟雨图,犹如人间仙境,后四句赞美凤林寺确实美,又因时间紧迫,不能再寻访探幽而遗憾。

  山与寺的幽静可以荡涤心魂,使人静心养颜,超脱世俗的烦恼,如景空寺的幽静令孟浩然恍惚到了伽叶尊者入寂的鸡山(“寥寥隔尘世,疑是入鸡山”),使白居易被贬的苦闷内心得以慰籍(“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让张说也说出弃官出世的话,“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籫”(《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在唐代有不少隐士隐居在这里,如孟浩然、张子容、王迥、辛谔、江滔,有的还是慕名远道来隐的,如唐彦谦是太原人,但却到鹿门山隐居,自称鹿门先生。这些隐士给襄阳群山增添浓厚的人文色彩,也抬高了襄阳群山的声誉,有道是“有先则灵”。

  如今,那些隐士高人已抽象为古典诗词中的符号,众多的寺庙已荒废不可寻,唯有云居寺(即今之广德寺)历千年而不废,鹿门寺也得以重建,使缺失千余年的晨钟暮鼓再次回荡在青山中,尽管隐士不再,寺多荒芜,然而青山依旧,如今以辟为隆中风景区、张公祠国家森林公园、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对于久居尘啸中的都市人来说,这里确实是寻芳探幽,消除疲惫,静心养性的好去处。

  二、水清景秀鱼味美

  在唐诗中,汉水既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也没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湍急,而以清澈为最大特色。唐诗写汉水多用“清”“绿”“碧”等字词,就是突出汉水的清澈,如:“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李白《襄阳曲》),“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李颀《春送从叔游襄阳道》),岑参、丘为两人直言喜爱汉水的清澈,他们说“不厌楚山路,只怜襄水清”(岑参《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丘为《渡汉江》)。唐诗写汉江最常用的喻体是“鸭头”“琉璃”“碧油”“玉”,如:“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李白《襄阳歌》),“雄鸭绿头看汉水,肥鳊缩项出泛楂”(刘长卿《送周谏议知襄阳》),是用公鸭头顶羽毛的绿色形容汉水的碧绿清澈;“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岑参《与鲜于庶子泛汉江》)用琉璃瓦的绿色来形容汉水的碧绿清澈;“树暖烧红烛,江清展碧油”(李益《送襄阳李尚书》),碧油是古代一种涂以清绿色油料的车蓬,在此比喻汉水的碧绿清澈;“汉水清如玉,流来本为谁”(元稹《襄阳道》)写汉水清的象玉;罗隐《汉江上作》“汉江波浪碧于苔,每到江边病眼开”,诗人患有眼疾,每次到汉江见道象青苔一样绿的汉水,病眼就睁开了。由这些诗句足以看出汉水的清澈,也就是说汉水的水质很好,直到现在汉江还是我国同等大河流中水质最好的河流,是国内惟一一条保持二类水质的大型河流,汉江水被列为襄阳三宝之首当之无愧。

  唐诗对汉水的描写,有壮美的一面,如“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杜审言《登襄阳城》),“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王维《汉江临眺》),然而更多的描写是突出汉江的秀美,是以汉江风光以秀美为主要特色。唐诗写汉江往往写到沙洲,如“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孟浩然《秋登万山奇张五》),“汉之广矣中有洲,洲如雪兮水环流”(皇甫冉《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还写到禽鸟,如“枯木猿啼爽,寒汀鹤步闲”(李频《和范秘书襄阳旧游》),还写渡口,如“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沙洲、禽鸟、渡口和清澈宽广的汉江融为一体,体现出一派秀美的风光。宋之问《汉水宴别》云:“汉广不分天,舟移杳若仙。秋虹映晚日,江鹤弄晴烟。积水浮冠盖,遥风逐管弦。嬉游不可极,留恨此山川。”彩虹、落日、江鹤、烟云、村舍、歌声交汇一起构成一副和谐秀美的画面。

  唐诗推荐的襄阳特产不是大头菜,而是一种叫缩项鳊的鱼,因其体扁而头颈短小,故称缩项鳊,习凿齿《襄阳嗜旧记》云:“汉水中鳊鱼甚美,尚禁人捕,以槎断水,因谓之槎头鳊。”刘长卿有诗《送周谏议知襄阳》云:“雄鸭绿头看汉水,肥鳊缩项出泛楂。”吴融初尝鳊鱼就将其与张季鹰家乡的鲈鱼相比,“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自惭初识查头味,正是萋萋哭阮涂。”(《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从未到过襄阳的杜甫也知道缩项鳊的大名,“即今嗜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项鳊”(《解闷》),孟浩然《岘潭作》写钓鱼之趣,食鱼之乐,甚为独特:“石潭傍隈坳,沙岸晓夤缘。試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美人聘金錯,纤手脍紅鮮。因謝陆內史,莼羹何足传?”鲜鱼还要美女用金刀来作,味道令江东莼羹盐豉逊色。

  三、城与山水交相辉映

  襄阳护城河是全国最宽的,故而有人称之为华夏第一城池,而在唐诗中,却不曾提及护城河。唐诗中襄阳城的最大特色是山水城交相辉映,如“楼台远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孟浩然《登安养城楼》),此句是作者站在樊城临江所见。所以“郭”指襄阳城,绿水指汉江,此句描绘出山水城交相辉映的特色。“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岑参《宋襄州任别驾》)作者处在城中官舍里,室外江声入耳,城头山色入目。“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杜审言《登襄阳城》),首句写行踪,后三句依次写城山水,三者和谐统一,构成一副壮丽图画。“襄阳青山郭,汉江白铜鞮。谢公领兹郡,山水无尘泥”(孟郊《献襄阳于大夫》),作者在两句中即写到青山城郭汉江,将其作为“兹郡”的美景。崔湜《江楼夕望》:“试陟江楼望,悠悠去国情。楚山霞外断,汉水月中平。公子留遗邑,夫人有旧城。苍苍烟雾里,何处是咸京。”所写景物的主体依次是山水城。由这些诗句可以看出唐人有意无意的总将襄阳山水城并置,或许在唐人看来襄阳城的魅力就在于山水城交相辉映,襄阳山不及青城幽,水不及漓江秀,城不及西安厚重,但山水城交相辉映就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襄阳这座城市有个独特之处,那就是在古代至少有三座城池在现今的襄阳城内:襄阳城、樊城、邓城,而这些城池又都是历史悠久的名城,给襄阳增添了许多历史文化底蕴。唐诗对此三城多有描绘,首先说樊城,崔湜《江楼夕望》云:“公子留遗邑,夫人有旧城”,遗邑即指樊城,《水经注》云:“樊,仲山甫所封也。”已有2800年的历史,孟浩然有诗《登安养城楼》,安养城即现今的樊城,所以孟在诗中说“县城南面汉江流”。林诩有诗《送安养阎主簙还竹寺》云:“分手怨河梁,南征历汉阳”,樊城在汉水北边,故而在此称汉阳。张九龄《登襄阳岘山》云“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是其站在岘山望樊城。再说邓城,邓城是周代古国邓国的都城,遗址在现今樊城北约六公里处,唐安养县治所先在樊城,贞元二十一年迁到邓城,吴融有诗《过邓城县作》是写邓城所见所感,胡曾《邓城》是写邓国为楚所灭的历史教训。唐诗写到襄阳城的很多,此不多言,有必要一提的是崔湜《江楼夕望》所说的“夫人有旧城”之的是襄阳城西北角的一段城墙,即今之夫人城,乃是东晋梁州刺史朱序的母亲韩夫人为抗击前秦的进攻而率妇女家眷所修,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全国,象襄阳历史一样悠久的城市不少,比襄阳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有,但在同一座城市里拥有三座历史名城的城市却少见,襄阳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当时无愧的。

  四、民俗丰富多样,民歌历史悠久

  唐诗写到的襄阳民俗有上元观灯、寒食踏青、重阳登高等。上元即正月十五,民间有观灯的习俗,襄阳亦是如此。“新正圆月夜,犹重看灯时”(韦蟾《上元唱和三首》),从唐诗可以看出襄阳的元宵灯会不仅有河灯会,还有山灯会,温庭皓、段成式等人用诗记录了晚唐的一次山灯会,场面极其壮观。“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势异昆岗发,光疑玄圃生”(温庭皓《观山灯献徐尚书》),魏平柱教授《临汉文史考析》对此做了详细考证。再说寒食踏青,寒食即清明节的前一天,民间有寒食踏青的习俗,襄阳犹甚,孟浩然诗《大堤行寄万七》可以为证:“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弹,遊女矜罗襪。攜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集》云:“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前首描绘了仕女争相踏春游乐的景象,反映出襄阳之繁盛,后首诗尾句惜春之情溢于言外,乃传世佳句。皮日休、颜荛有《襄阳春游》同题诗,都是写春游。从唐诗可以看出,唐代襄阳春游有两个好去处:一是大堤,前诗为证;一是檀溪,胡曾《檀溪》云:“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眺檀溪。”再说重阳登高,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是写其在重阳节登山赏景,思念友人,“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诗写到襄阳民歌有襄阳歌、大题曲、白铜鞮、常林欢。张柬之、崔国辅、李白、李端、杨巨源、郑锡、李贺、张裕、陆龟蒙、僧子兰等诗人都曾用这些乐府旧题创作过诗歌,内容多写男女恋情,有的写对佳人的怀念,如李白的《大堤曲》“不见眼中人,长天音信断”;有的以思念佳人暗喻求贤,如张柬之的《大堤曲》“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有的写女子盛情待客,如李贺的《大堤曲》,陆龟蒙的《大堤》;有的写思妇盼郎归,如僧子兰《襄阳曲》“为忆南游人,移家大堤住。千帆万帆过,尽过门前去。”白铜鞮可能是儿歌,非常流行,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 ”,刘长卿《送周谏议知襄阳》“里儿尚唱白铜曲,耆旧争随画鹿车”,足见其流行。这些原产于襄阳的民歌是襄阳人民给祖国民歌乐园作出的贡献,也是襄阳淳朴民风的体现。

  五、典故胜迹特别多

  唐诗反映出襄阳众多的历史典故。崔湜《襄阳作》云“蛟浦菱荷净,渔舟桔柚香。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宅坏任思凤,碑存更忆羊。”三联之中提到邓遐、习家池、楚襄王、庞统、羊祜五个襄阳典故。李百药诗《王师渡汉江经襄阳》亦提到五个襄阳典故:杜凯沉碑、汉皋神女、马跃檀溪、堕泪碑、高阳池。众多的典故赋予襄阳这座城市浓郁的人文气息,历代文人骚客也乐意征引,或抒情言志,或伤时感世、或追古览今。

  例如写襄阳的水,诗人往往提到这些典故:汉皋神女、昭王沉江、杜预沉碑、邓遐斩蛟。汉皋神女是个美丽的神话,《初学记》引《韩诗》曰:“郑交甫过汉皋,遇二女,妖服佩两珠。交甫与之言曰:愿请子之珮, 二女解珮与交甫,而怀之。去十步,探之则亡矣。回顾而女亦不见。”这个美丽的神话令无数诗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有人看到波光鳞鳞就怀疑是神女在弄珠,“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孟浩然《登安养城楼》);有人看到江滨梅花,就怀疑是神女,“忽见寒梅树,开化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王适《江滨梅》);有人幻想遇到神女而不得,“游女昔解珮,传闻此山中。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孟浩然《万山潭作》)。

  写襄阳的山,诗人往往写到诸葛亮隆中隐,羊祜堕泪碑。有的追思他们的丰功伟绩,感叹自己的仕途挫折,“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张九龄《登襄阳岘山》);有的睹物思人,伤怀感世,“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李白《襄阳歌》);有的缅怀先辈,激励自己,“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崔湜《襄阳作》)

  写襄阳城往往写到夫人城,写樊城往往写到仲山甫封邑,写邓城往往写到邓国被楚所灭的教训,这些典故给襄阳添加了不可多得的历史厚重感,也为文人骚客提供了吟咏素材。例如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襄阳侯习郁,依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养鱼的方法,在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又名白马山)南麓建习家池,西晋永嘉年间镇南将军山简镇守襄阳时,常来此饮酒,醉后自呼“高阳酒陡”,故习家池又名“高阳池”,唐人写襄阳的诗歌几乎都写到了习家池。

  六、交通枢纽

  从唐诗可以看出襄阳是个交通枢纽,南极三湘,北通河洛,西接关中,东达吴越。唐诗直接描写了襄阳的交通枢纽地位。白居易《襄阳夜舟》云:“下马襄阳郡,移舟汉阴邑”,这是作者元和十年贬官江州司马,途径襄阳的一个片断,作者在襄阳下马移舟反映出襄阳南船北马的交通特色。杜甫“即下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显示出了襄阳北通河洛的重要地理位置。李百药“延波接荆楚,通望弥沮漳”(《王师渡汉江经襄阳》),崔湜“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襄阳作》),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汉江临眺》)等诗句显示出襄阳南极三湘的重要地理位置。陈子昂“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岘山怀古》)的诗句显示出襄阳东达吴越的重要地理位置。钱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江行》),司空曙“岘山回首望秦关,南向荆州几日还”(《登岘亭》)等诗句显示出襄阳西接关中的重要地理位置。

  唐诗还间接反映了襄阳的交通枢纽地位,是因为不少写襄阳的唐诗都是诗人途经襄阳时写的,他们或贬谪,或升迁,或流放,或漫游。只要是由关洛到南方,或是由南方到关洛,大都选择取道襄阳。杜牧《汉江》是其于开成三年,由宣州团练判官迁左补阙、史馆修撰,赴任途径襄阳时所写,开成五年,作者由长安赴江州看望久病的弟弟 ,也是取道襄阳,写下了《襄阳雪夜感怀》。陈子昂《岘山怀古》是其于调露元年自蜀入京取道襄阳时所写。宋之问《渡汉江》是其从泷州(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回洛阳,途径襄阳时所写。我们津津乐道的诗句“襄阳好风日”就是王维在开元二十八年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途径襄阳所写。

  从唐诗可以看出在唐代,襄阳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如杜审言、杜易简、张柬之、张敬之、席豫、孟浩然、张子容、张继、朱放、鲍防、柳浑、皮日休等等,在当时他们用丰功伟绩或华章丽句传播宣传着襄阳,而他们自身就是襄阳丰厚的无形资产,他们本身就是襄阳的魅力之所在。从唐诗还可以看出在唐代,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出入过襄阳,他们的行迹本身就体现了襄阳有着足够的魅力,而他们留下了许多遗迹或诗篇又成为襄阳魅力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435

帖子

5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6-4 09: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sjyx 于 2020-6-4 10:06 编辑
jsjyx 发表于 2020-6-3 20:13
按你说的方法,无论是检索写荆州的,还是写江陵的,都只是荆州的一部分,不是荆州全部。应该是既检索写荆 ...

全唐诗库 题目检索

发重了,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435

帖子

5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6-4 09: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荆楚雄风 发表于 2020-6-3 20:35
呵呵!襄阳拿岘山,鹿门,习池(高阳池),鱼梁,大堤,檀溪,万山这些关键词就能秒杀大部分地方!襄阳还 ...

全唐诗库 题目检索

长安 题目包含“长安”的唐诗共302条
洛阳 题目包含“洛阳”的唐诗共114条
襄阳 题目包含“襄阳”的唐诗共95条
金陵 题目包含“金陵”的唐诗共92条
苏州 题目包含“苏州”的唐诗共91条
太原 题目包含“太原”的唐诗共83条
杭州 题目包含“杭州”的唐诗共82条
江陵 题目包含“江陵”的唐诗共77条
扬州 题目包含“扬州”的唐诗共72条
广陵 题目包含“广陵”的唐诗共56条
南阳 题目包含“南阳”的唐诗共41条
成都 题目包含“成都”的唐诗共39条
洪州 题目包含“洪州”的唐诗共32条
郑州 题目包含“郑州”的唐诗共17条
泉州 题目包含“泉州”的唐诗共11条


================================
全唐诗库 内容检索
长安 内容包含“长安”的唐诗共694条
洛阳 内容包含“洛阳”的唐诗共456条
扬州 内容包含“扬州”的唐诗共116条
金陵 内容包含“金陵”的唐诗共114条
襄阳 内容包含“襄阳”的唐诗共89条
广陵 内容包含“广陵”的唐诗共71条
江陵 内容包含“江陵”的唐诗共45条
成都 内容包含“成都”的唐诗共41条
南阳 内容包含“南阳”的唐诗共33条
苏州 内容包含“苏州”的唐诗共27条
杭州 内容包含“杭州”的唐诗共20条
太原 内容包含“太原”的唐诗共18条
益州 内容包含“益州”的唐诗共12条
泉州 内容包含“泉州”的唐诗共3条
洪州 内容包含“洪州”的唐
郑州 内容包含“郑州”的唐诗共1条
====================


你的岘山,鹿门,习池(高阳池),鱼梁,大堤,檀溪,万山能和你检索的这些地方并列吗?真的能秒杀这些地方?襄州是可以算入襄阳的,算没算是你的事。但江陵,沙市是应该算入荆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885

主题

7033

帖子

739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95

IP属地:浙江省湖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湖州市 2020-6-5 16: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的很深入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435

帖子

5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6-8 09: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子乘风 发表于 2020-6-5 16:42
讨论的很深入啊!学习了!

要是荆州有人像襄阳人收纳襄阳的诗词这样收集荆州的诗词,荆州就是比襄阳多。 我相信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兆鹏主持牵头与搜韵诗词共同打造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4

主题

7801

帖子

783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35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20-6-8 22:3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思维,脏唐臭汉
唐人喜欢荆州是对的,如今几千年过去,大家仍然喜欢去荆州娱乐,这点必须为荆州点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湖北
精华
929

9986

主题

97万

帖子

117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缉贪名捕

积分
1175106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6-8 22: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62

主题

4962

帖子

5350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5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9 08: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jsjyx 发表于 2020-6-4 09:35
全唐诗库 题目检索

长安 题目包含“长安”的唐诗共302条

不和你们来逻辑推理,我上证据
写到“岘山”的诗题和作者(303首)
(一)
1.送冯舍人阁老往襄阳 [白居易]
2.从拜陵登京岘诗 [鲍照]
3.再赋 [陈与义]
4.尉迟杯 [晁补之]
5.李尚书命妓歌饯有作奉酬 [崔元范]
6.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 [杜牧]
7.一室 [杜甫]
8.回棹 [杜甫]
9.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杜甫]
10.经孟浩然鹿门旧居二首 [贯休]
11.咏史诗·岘山 [胡曾]
12.九月十日 [皎然]
13.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皎然]
14.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 [皎然]
15.雨後独登拟岘台 [陆游]
16.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刘长卿]
17.襄阳歌 [李白]
18.赠参寥子 [李白]
19.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李白]
20.襄阳曲 [李白]
21.春送从叔游襄阳 [李颀]
22.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 [李颀]
23.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李涉]
24.满江红 [刘过]
25.再赴襄 [李逢吉]
26.水调歌 [林正大]
27.八声甘州 [李曾伯]
28.水调歌头 [李曾伯]
29.贺新凉/贺新郎 [李曾伯]
30.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吕岩]【待续】
31.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瀑泉亭 [李德裕]
32.句 [灵准]
33.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34.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35.初春汉中漾舟 [孟浩然]
36.九日怀襄阳 [孟浩然]
37.送贾升主簿之荆府 [孟浩然]
38.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孟浩然]
39.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孟浩然]
40.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孟浩然]
41.秦中 [孟浩然]
42.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一题作岘山亭送朱大) [孟浩然]
43.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钱起]
44.答无愿上人书 [齐己]
45.送惠空北游 [齐己]
46.江行无题一百首 [钱]
47.经堕泪碑 [任翻]
48.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 [苏轼]
49.登岘亭 [司空曙]
50.襄阳蹋铜蹄歌 [沈约]
51.登岘亭怀孟生 [施肩吾]
52.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三——幕次忆汉上旧居 [王安石]
53.题汤泉壁垩诸子有欲闲之意 [王安石]
54.为裴使君赋拟岘台 [王安石]
55.赠袁司录 [温庭筠]
56.寄舍弟承裕员外 [翁承赞]
57.题襄阳图 [徐安贞]
58.新城甲仗楼 [张籍]
59.思归乐 [元稹]
60.襄阳道 [元稹]【待续】
61.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元稹]
62.南乡子 次冯雪崖韵二首 [姚燧]
63.小重山 女归宁还襄阳 [姚燧]
64.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 [颜真卿]
65.贺新郎 [姚勉]
66.襄阳行 [张潮]
67.水调歌头 [赵善括]
68.满庭芳 [赵善括]
69.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孟浩然]
70.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李逢吉]
71.蝶恋花 送胡一之上襄阳 [舒*]
72.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并引? [苏轼]
73.双筍石 [郑文宝]
74.葬妻京岘山结庐龙目湖上 [宗泽]
75.主之约诗,用宇文韵 [杨维桢]
76.读史 [范成大]
77.送人游边 [周弼]
78.夜饮方湖 [刘克庄]
79.襄阳二首 [陈造]
80.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 [苏轼]
81.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 [李处权]
82.涑口守风 [陈造]
83.呈葛抚州二首 [赵蕃]
84.出山追术所见 [张镃]
85.西庙招辞 [陈傅良]
86.醒心亭 [陈宾]
87.痴顽不识字歌许歌节来诗有此句因以名篇 [林光朝]
88.岘山诗 [李淑]
89.襄阳乐 [苏轼]
90.题画 [李延兴]【待续】
91.重建神秀楼追和忠定公韵 [赵汝遇]
92.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 [曾巩]
93.姜秘监挽词 [楼钥]
94.同寮诸公会饮倪侍读宅 [陆釴]
95.后溪先生刘阁学挽章三首 [曹彦约]
96.饮城西赠金乡宰韩宗恕 [晁补之]
97.伏日陪府公侍御登四望亭分韵得四字 [喻良能]
98.和谢主簿游西湖 [韩维]
99.红酒歌呈京西漕刘郎中立义 [刘过]
100.襄阳乐 [苏辙]
101.廉公子家藏元石名武夷春雨 [仇远]
102.范丞相生日 [吴芾]
103.吊晋安将军歌 [刘炳]
104.挽方仲及签判二首 [黄公度]
105.赠襄阳妓 [李昉]
106.闻红鹤有感 [张耒]
107.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 [喻良能]
108.已酉闰八月二十一日出南城游岘山壁间读东坡 [王洋]
109.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三──幕次忆汉上旧居 [王安石]
110.挽辛宪若五首 [徐元杰]
111.题醉翁亭 [丁臣]
112.闰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为石鼓山向园之 [赵蕃]
113.送陆尧夫倅襄阳 [张嵲]
114.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
115.庞公携家图引为张橘隐题 [王逢]
116.重建羊太傅祠和王原叔句 [吴育]
117.筇竹杖歌 [蔡戡]
118.书怀 [苏泂]
119.题陈主管东墙三岘图 [陈造]
120.春日 [薛仲庚]【待续】
121.句 [寇准]
122.送陈户曹之官襄阳二首 [刘克庄]
123.汉南晤魏侯彦诚魏侯赠诗期依韵知已而荆门受 [王之望]
124.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 [曾丰]
125.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梅尧臣]
126.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 [曾巩]
127.复用前韵再呈博士黄冕仲 [晁补之]
128.送刘景元观察守襄阳 [韩维]
129.代为其亲寿 [李曾伯]
130.次韵吴襄阳寄示游楚山诗 [项安世]
131.挽陈汉英 [杜范]
132.襄阳古乐府二首·襄阳乐 [苏辙]
133.绝命词 [边居谊]
134.公归行送王显谟 [李流谦]
135.次韵储检法送行 [项安世]
136.冯先生访梅於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韵哦诗而 [张积]
137.题岘山图三绝 [释宝昙]
138.福源精舍 [李延兴]
139.得深字 [胡潜]
140.襄阳怀古 [苏洵]
141.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 [杨万里]
142.江夏八咏之四右舒元舆榜 [贺铸]
143.跋范宽小景 [张舜民]
144.题柳山人壁二首 [叶适]
145.好溪堂 [喻良能]
146.送王龙图源叔之襄阳 [梅尧臣]
147.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复依韵 [陈普]
148.送唐德舆 [赵蕃]
149.阁下观岘山图 [孔武仲]
150.承枢札致祭羊公太傅庙有作率舜章同赋 [杨维桢]【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62

主题

4962

帖子

5350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5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9 09: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jsjyx 发表于 2020-6-4 09:35
全唐诗库 题目检索

长安 题目包含“长安”的唐诗共302条

写襄阳岘山的还有153首,发不出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换襄阳的“鹿门山”(217首)
1.游襄阳怀孟浩然 [白居易]
2.襄阳过孟浩然旧居 [陈羽]
3.幽居即事 [陆游]
4.登鹿门山怀古 [孟浩然]
5.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
6.白云先生迥见访① [孟浩然]
7.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
8.寄怀南阳润卿 [皮日休]
9.鹿门寺 [裴说]
10.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苏轼]
11.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张谓]
12.登鹿门山怀古① [孟浩然]
13.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孟浩然]
14.题孟浩然图 [仇远]
15.杂诗三首 [黎廷瑞]
16.句 [李建中]
17.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刘克庄]
18.渡江 [师严]
19.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 [王禹偁]
20.襄阳二首 [陈造]
21.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 [晃冲之]
22.处士妻十首 [刘克庄]
23.游襄阳怀孟浩然 [白居易]
24.襄阳过孟浩然旧居 [陈羽]
25.冬日有怀李白 [杜甫]
26.遣兴 [杜甫]
27.遣兴五首 [杜甫]
28.登舟将适汉阳 [杜甫]
29.送少微上人还鹿门 [顾况]
30.三奠子 留襄州 花草粹编卷七 [高宪]【待续】
31.四月戊申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 [黄庭坚]
32.题孟浩然画像 [黄庭坚]
33.同宋景瞻分题汴上行 [黄庭坚]
34.兵后余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 [皎然]
35.庵中晨起书触目 [陆游]
36.初秋书感 [陆游]
37.读史 [陆游]
38.石帆山下 [陆游]
39.书房杂书 [陆游]
40.思归引 [陆游]
41.岁晚 [陆游]
42.闲趣 [陆游]
43.小筑 [陆游]
44.幽居即事 [陆游]
45.醉中书懹 [陆游]
46.寄弄月溪吴山人 [李白]
47.孟浩然墓 [罗隐]
48.读襄阳耆 [陆龟蒙]
49.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陆龟蒙]
50.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 [陆龟蒙]
51.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 [陆龟蒙]
52.鹧鸪天 [刘辰翁]
53.水调歌头 [刘学箕]
54.思山居一十首·春日独坐思归 [李德裕]
55.玉漏迟 泛舟东溪 [刘因  ]
56.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57.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58.登鹿门山怀古 [孟浩然]
59.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
60.白云先生迥见访① [孟浩然]【待续】
61.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
62.寄襄阳王公子 [马戴]
63.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 [皮日休]
64.寄怀南阳润卿 [皮日休]
65.苦雨杂言寄鲁望 [皮日休]
66.鹿门寺 [裴说]
67.过鹿门作 [齐己]
68.寄岘山道人 [齐己]
69.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 [苏轼]
70.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苏轼]
71.寄周安孺茶 [苏轼]
72.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苏轼]
73.风筝 [司空曙]
74.登岘亭怀孟生 [施肩吾]
75.舟中杂纪 其八 [王冕]
76.山中杂兴 其十 [王冕]
77.上西平/金人捧露盘 [吴泳]
78.高士咏·庞德公 [吴筠]
79.水调歌头 偕宪掾 [兀颜思忠]
80.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张谓]
81.峡中尝茶 [郑谷]
82.鹧鸪天 [曾觌]
83.玉漏迟 与畅纯父学士同舟过鹿门山 [姚燧]
84.夕次鹿门山作 [阎防]
85.水调歌头 [曾协]
86.吊孟浩然 [张蠙]
87.登鹿门山怀古① [孟浩然]
88.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孟浩然]
89.送少微上人还鹿门? [顾况]
90.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陆龟蒙]【待续】
91.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袭美有赠,代酬次韵 [陆龟蒙]
92.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此诗为黄庭坚作? [苏轼]
93.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八 [杨维桢]
94.悼亡 [艾性夫]
95.次韵乡文叔章访别 [敖陶孙]
96.雪中陈孔章招饮 [敖陶孙]
97.丹井陈子白母挽词二首 [林亦之]
98.赠内 [许穀]
99.过李山人居 [仇远]
100.又代作 [姚勉]
101.夜渡小江口宿丹崖赵氏寄怀李子田太史 [器封]
102.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 [刘克庄]
103.山中月夜草色香烈颇如昔年上庸鹿门之游感而 [张嵲]
104.山中月夜闻杜鹃忆鹿门旧游 [张嵲]
105.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 [程公许]
106.题孟浩然图 [仇远]
107.还山招陈希韩 [高登]
108.还扬州许书记家集 [王禹偁]
109.杂诗三首 [黎廷瑞]
110.赠玉隆都监周抱一 [姚勉]
111.寄赠张吏日 [汪炎昶]
112.宿鹿门寺 [宋庠]
113.冬日山居好十首 [舒岳祥]
114.次韵程晋辅 [牟巘]
115.句 [李建中]
116.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刘克庄]
117.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 [杨维桢]
118.真歇老人退居东庵予过雪峰特访之为留再宿仍 [张元干]
119.石塘感旧十绝 [刘克庄]
120.立冬道中 [高登]【待续】
121.石门题壁 [徐时]
122.小诗戏无咎 [邓忠臣]
123.次王兄韵二首 [刘宰]
124.跋韩涧泉诗 [赵蕃]
125.杂诗(二首) [程诰]
126.过方丈园亭 [王稚登]
127.渡江 [师严]
128.水调歌头 偕宪掾分司尉邑,偶得友人招隐之 [兀颜思忠]
129.陈文焕秀才所宅所市凭楼一望西山宛然堕几案 [林亦之]
130.梁父吟 [张耒]
131.句 [刘望之]
132.白鹿寺 [刘克庄]
133.记颜六言三首 [刘克庄]
134.跋潘岳悼亡一首 [刘克庄]
135.赠封禺山翁 [董嗣杲]
136.春怀 [葛起耕]
137.游鹿门不果 [曾巩]
138.简高秘书 [苏泂]
139.过金德父墓 [葛一龙]
140.春日山居即事 [王廷陈]
141.挽林承奉 [刘克庄]
142.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刘克庄]
143.庞公 [苏轼]
144.同襄阳阮举人游楚山田家遇雨 [宋登春]
145.秋怀 [梁有誉]
146.游西村 [樊阜]
147.孟浩然故居 [李廌]
148.秋日纪感 [释行海]
149.和陶贫士七首 [苏轼]
150.同郭师圣司空仲容探韵得江字 [冯时行]【待续】
151.韩子师尚书致仕 [张镃]
152.春夜即事 [谢榛]
153.杨伯贤挽诗 [虞俦]
154.次前韵谢胡运属二首 [陈造]
155.丁亥冬感怀寄赵章泉三首 [刘宰]
156.郭熙山水障子 [刘克庄]
157.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 [王禹偁]
158.次韵介之梦山中 [周砥]
159.送觉老住鹿门 [吴则礼]
160.送范漕赴召 [崔与之]
161.庞德公宅诗 [李廌]
162.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李弥逊]
163.次韵吴襄阳寄示游楚山诗 [项安世]
164.题钱德载双清堂 [李处权]
165.赠殷山人 [沈野]
166.赠萧溪耕者 [张掞]
167.赠赵公旦 [张嵲]
168.襄阳二首 [陈造]
169.还山行赠林屋山人 [张时彻]
170.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虞淳熙]
171.小窗一首寄帅初 [舒岳祥]
172.公归行送王显谟 [李流谦]
173.庞庄敏魁柄帖赞 [岳珂]
174.鹿门寺 [李廌]
175.赠内 [刘玉]
176.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 [晃冲之]
177.杨侍郎 [项安世]
178.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姜夔]
179.次韵诸公赠将官鹿浩然 [王灼]
180.除官 [陈师道]【待续】
181.鹿城隐居(卢熊所居) [易恒]
182.沧江 [孙一元]
183.陈道士年十三骨气有异弈棋得妙处鲜能对者推 [王洋]
184.仁上闻角声有感 [曾黯]
185.题营山法幢院 [张嵲]
186.寄程安抚 [陈造]
187.蒋实斋出示孟浩然画像因赋二绝 [陈鉴之]
188.腊月朔日纪怀十八韵 [刘崧]
189.寄慰寒山赵夫人 [项兰贞]
190.感春三首 [张耒]
191.夏日田家四首 [张名由]
192.李仲镇懒窠 [韩元吉]
193.具区耕隐歌为盛征士作 [谢应芳]
194.再用前韵三首 [陈棣]
195.重建岘山羊侯祠歌 [王洙]
196.再用韵答 [赵汝腾]
197.司马德操谓庞德公妻子作黍元直欲来 [汤显祖]
198.与张草庐予欲嗣奏聘君草庐寄声止予歌以答之 [赵汝腾]
199.题吴司理子隆兼隐 [陈造]
200.吾里前辈林删定甫六十挂冠夹漈艾轩诸老皆为 [刘克庄]
201.徙居祖印寺 [赵蕃]
202.赠隐居 [赵汝鐩]
203.简景山侍御 [曾巩]
204.夏夜与钱子贞集西斋赋诗叙别(二首) [全室宗泐]
205.盘沙行 [任希夷]
206.处士妻十首 [刘克庄]
207.寓浯江识老魏秀才 [丘葵]
208.九日隐山别墅过邻翁叶氏庄偶赠 [硕篽]
209.过鹿门山 [薛瑄]
210.湘山 [王鞏]
211.赠黄愉 [项安世]
212.次韵苏教授饭郑教授五首 [项安世]
213.送文铸师游襄阳鹿门 [文同]
214.挽承事汤公诗 [虞俦]
215.赠隐者 [蓝智]
216.幽居 [戴某]
217.甲辰三月归西村 [揭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435

帖子

5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6-9 09: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手 发表于 2020-6-8 22:47
比多少是要用数据说话的。

选入的135位诗人,35位诗人在荆州吟诗212首;其次是武汉,27位诗人留诗203首;第三名是襄阳,26位诗人留诗66首。
我只相信专业的第三者的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