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6
中尉
诗情画意的坚守者
 
- 积分
- 286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1-13 17: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梦》,作者:亨利·卢梭1910年创作,204。5x298。5cm,布 油彩,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
亨利·卢梭(Henri Theodore Rousseau,1844~1910年),法国卓有成就的伟大画家。被奉为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先行者。亨利?卢梭的绘画完全是自学的,用他的话说“除了自然之外,我没有老师” 。他的绘画纯真、质朴、充满孩子般的天真烂漫和童话般的幻想。这是卢梭逝世前最后一幅杰出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他的真个风格与追求。在画面左角,卢梭将他初恋时的情人画在沙发长椅上,置身于充满梦幻的热带丛林中。在这片森林里,奇花异草郁郁苍苍,两只狮子虎视眈眈,还有隐藏在森林深处的大象和禽鸟,以及惨淡月光下吹奏长笛的黑人,营造了一种异国情调和带有神秘意味的梦幻之境。当时有位评论家曾写信问画家为何这般构成,卢梭回答:“那是长椅上的少女梦见自己被运到热带丛林时的景象”。所以这幅画中的草木花卉、禽兽人物,乃至森林中沙发上的裸女,均是少女亚德菲加的梦中情景。画家在这幅画中所创造的奇妙而迷人的境界,正式借用梦境超脱于现实的那种神秘与荒诞,给观众造成难以言状的激动。其实画中所描绘的“热带植物”并非是出自热带,在所有的植物中,最显眼的,应该是那些盛开的蓝色或粉色的花,就叶子来看,应该是莲花。在树的背后还可隐约见到一头非洲象。天空那亮白的,分明是一轮月亮。在法国到处可见,只不过卢梭将它放大并极为细致地画出,通过画中的荒诞情景去营造一种异国的、原始的气氛罢了。描述了他对热带丛林的幻想,是画家天真纯朴的天性这种内在需要所决定的,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整幅画充满着原始的大自然的气息,一派恬静、祥和的气象。这不禁使人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日本的电影大师黑泽明在电影《梦》中也描绘了一处世外桃源,想必他是有感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远在二千多年前的老子于《道德经》中亦同样描绘有世外桃源的景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大概是所有天下人心中的一个梦或向往。人们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黑白的现实,一个是多彩的幻想。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音乐之王迈克?杰克逊何以会建立那样一个杰克逊乐园,因为他没有一个孩子应有的童年,他想找回曾经失去的童话。卢梭也同样是这样,他一生清贫,他的画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他的画风不被大众认可,往往招致冷嘲热讽,因此,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渴望一方宁静的处所,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纯净,也正是这样幻想支撑着他一直绘画不辍,使他不减对生活的爱。
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析这幅画,整个画面呈现的是原始森林的景象,因此可知,此画反映的是卢梭最原始的情感状态,即自己的潜意识。画中的少女大概是卢梭的初恋情人,那个黑人应该就是卢梭本人的象征了——卢梭青年时曾当过军乐队的队员。黑人腿边的狮子是卢梭内心原始冲动的象征,狮子是平静安祥的,说明卢梭作画时的内心是平静的,和谐的。关于狮子的画面在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梦里也多次出现,在老人梦中的狮子也是平和的,安祥的,所表达的都是内心的平静,对那种原始的冲动、欲望的控制与止息。我们也可以发现《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与卢梭的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历经风霜的老人。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是一种智慧,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传说中的仙佛的坐骑都是狮子的原因。大象有和狮子一样的意象,同时,大象也表明了画面的处所——原始的森林。鸟是思想情绪的象征,画面中的鸟是静止的,也说明卢梭的内心是情绪也是平静的。莲花向来都是宗教的圣物,原因是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所以,画面中绚烂的莲花表明了卢梭“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的精神境界。画面中同时出现裸女与吹笛人,那是卢梭记忆中的初恋,或者说是对初恋的想往。卢梭有一首小诗写道: 雅得维嘉静静睡去
陶醉在动人的梦里:
听到和善的耍蛇人
吹奏着他的小芦笛。
在溪流和叶片之上
银色月光闪烁不已。
野蛮的蛇群静听着
这快乐迷人的乐曲。
这首小诗与这幅画所描绘的都是同样的意象,也或者说这首小诗正是对这幅画的诠释。 当时有位评论家曾写信问画家为何这般构成,卢梭回答:“那是长椅上的少女梦见自己被运到热带丛林时的景象”。不是少女的梦,而是卢梭的梦,是卢梭在梦中把少女运到热带丛林。《梦》画的是他的一种境界,表达了他对和谐完美自然向往的心声,他的心声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亨利?卢梭是西方现代艺术重要的先驱之一,成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先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