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那一年 1957年,我毕业于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我报考师范学校,一是因为有失学的经历,立志让所有失学孩子都能上学读书,而投生教育事业;二是因为师范不收任何费用,即使寒暑假留校也有生活补助。这年,我们用板车,一车一车地将学校从汉川县俞家集月夜湖畔,搬到了武昌洪山脚下。毕业时,班主任正筹备结婚,提前给我们发了喜糖。大部分毕业生分配到了新兴城市黄石,我们七个同班同学相约自愿到具有小汉口之称的沙市。我们都是武汉人,但那时以鹏程万里,志在四方,报效祖国为荣,屹然决然地迫不及待地跨上了开往沙市的航船。 江轮逆水而上,沙市港快到了。 同船指点说前面是沙市打包厂,再前面是万寿宝塔。我们欢呼,我们跳跃,我们歌唱,我们即将踏上献身教育事业的热土,开始我们服务社会的新生活,似乎看到了孩子们幼稚的笑脸和热情的招手。 适值暑假,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沙市教育局来不及给分配我们到学校,临时将我们安排在紧靠荆江大堤的中山路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住下。课桌一并就是我们的床,白天我们浏览沙市风光,傍晚我们手拉手,由一位同学笛子伴奏,在荆江大堤上边散步边唱歌,那激情如同浩瀚奔流的长江。回想起来,那时,我们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充满青春热情,那么的向往光明,那么的急于报效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