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金广

我的第二故乡 沙市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8

主题

5314

帖子

6200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00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0-6 18: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

主题

16

帖子

35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5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0-6 18: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0

29

主题

7774

帖子

8360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8360
QQ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2-10-6 20:3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前辈,失敬失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

主题

5453

帖子

673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1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0-6 2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沙市可以,别的地方都学习沙市···········现在,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0

主题

4652

帖子

6263

积分

上尉

爱荆州,爱沙市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63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0-7 0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57年,我爸都没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218

帖子

726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2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0-7 11: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就没有沙市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53

主题

2015

帖子

302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028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2012-10-7 1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老先生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8

135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203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0-7 12: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nwpuwb 发表于 2012-10-6 17:00
想问下楼主,您1957年来沙市的时候,沙市的方言跟现在是不是一样的?有哪些特点?那时候荆州城里说话跟沙市 ...

沙市人的家乡话
刚到沙市还听不懂沙市人的家乡话,竟闹了不少笑话。
“老师肖斌撩贱!”我问撩贱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就是惹祸。又说:“他还嚼我!”我说他咬你哪?学生说是骂的意思。接着又说:“他还焚我呢!”我说他用火烧你哪!学生笑起来,说:“不是,焚是打的意思。”我问肖斌的人呢?学生回答说:“他胳起跑了!”我问怎么个胳法?学生说逃、钻、冰凉都叫“胳”。学生手里拿着冰棍,就说:“这冰棒好胳人呀!”胳就是胳痒痒的胳,胳肢窝的胳。说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事后有同学向我趋奸(告密)说那个学生背后“水”老师,说老师是爪哥(乡巴佬)连城里话都听不懂,太没有水平了。我真有点啼笑皆非。
沙市人顽强地坚持说家乡话,明明知道这些方言土语的普通话对应词语,却偏偏将这些方言土语传给下一代,也可能是非常热爱家乡话的缘故。沙市方言还在创新,比如把“下力”说成“下发”。
沙市话与汉口话有相同的地方,都发不好翘舌音和后鼻音,但也有区别,汉口人说不好“猪”“楚”“书”等,沙市人却说得很准。武汉人说“差火”是骂人的,沙市人却是表示谦虚,说“我很差火”,即水平不高,就像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自谦“卑鄙”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8

135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203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0-7 12: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境界 发表于 2012-10-6 20:45
以前沙市可以,别的地方都学习沙市···········现在,无语

沙市全国卫生城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我在沙市教育局工作。沙市教育局位于大赛巷,属于胜利街办居委会领导,沙市教育局是卫生先进单位。我经历了当时的爱国卫生运动,即沙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的全过程。
当年搞卫生,沙市老姨妈唱主角。现在想起来,当年的老姨妈不拿国家一分钱,却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干劲,似乎不可理解。其实就是出于爱国爱市,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老姨妈似乎是最大的官,呼风唤雨,手臂上戴着红袖章,走家串户地检查卫生,在大门上贴上“最卫生”,你家就光荣,高兴得睡不着觉;贴上“不清洁”,你家就得立即整改,上午查了,下午查,晚上查,查得你家贴上“最卫生”为止。
一块抹布抹到底。那时老姨妈检查卫生特别严格,要求屋内六面光,即四周墙上、地上和天花板上都干干净净。老姨妈戴着雪白手套,在你家挂衣柜背后一摸,手套上有灰尘,你就得立即从新做清洁。这叫做一尘不染。
夏天。每天傍晚七点整开始熏蚊子,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到宽敞的马路上乘凉或散步。老姨妈挨家挨户的检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大家都很配合,因为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凉爽而舒适的暑天。
冬天,家家户户灭鼠。当时给我们机关下达的有任务。我们买了几十只鼠夹,每个傍晚,我们就买来油条,把老鼠夹架好,到附近居民家安放,第二天清晨就去打扫战场,收取战斗成果,一般都要收到十几只死老鼠。
沙市终于被评为全国七无卫生城市。
记得当年我给邓姨妈写劳模上京材料,邓姨妈在北京受到刘少奇主席的亲切接见,握着她的手。亲自递给她百元奖金,给沙市人民带来无尚荣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8

135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203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0-7 12: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市人过早


沙市人过早很讲究,花样繁多,经常翻新,美味无穷。不像北京人肯馍馍,上海人吃泡饭,广东人吃早茶。
沙市人过早首选早堂面,特别是中老年人。老年人睡不着,5点多钟就去等原汁原汤的头锅早堂面,天麻麻亮已经坐得满满的了。早堂面汤好,头天将猪大骨头用纱布包着,放在满锅的水里,用文火熬,一页骨头熬成渣,汤味特浓,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补钙。头锅油大码肥,掺水就成了二锅三锅……如今的早汤面在码子上下了不少工夫,什么猪肉、牛肉、鸡丝、皮条鳝鱼、细豌豆等。猪肉还分大码子和小码子。如果愿意出钱,还可以加煎鸡蛋。面料制作也有变化,什么碱水面、细面、拉面、手工米粉、细粉……价格也不等,为了方便老年人,还有半两一碗的。嗜酒的人还有早酒,一碗牛杂碎加一小碟泡菜,慢条斯理地品尝,喝得有滋有味。
沙市人独爱豆腐丸子,孩子的舅舅在汉口工作,总是念念不忘沙市的豆腐丸子,每次回沙市,过早总是首选豆腐丸子,一吃几天不厌。据说当年著名诗人杜甫家境拮据,在沙市杜工巷摆了一个米丸子小吃摊位,很受老百姓欢迎,人们将它叫“杜甫丸子”。不知怎么演绎成了豆腐丸子了。据说是有人剽窃了杜甫的制作工艺,不好叫杜甫丸子,改称为豆腐丸子。所以,豆腐丸子不是用豆腐作原料的,而是用米磨成粉,在水中浸泡过滤而成。有人会问米丸子有什么好吃的?当年吃杜甫丸子可能是为了填饱肚子,如今这豆腐丸子确实味道奇美,调味品就有十几样,花1元钱吃的就是味道,真是价廉物美,沙市独有。
沙市人还喜欢吃糯米食。在外地糯米食品往往只见到炸糍粑,而在沙市糯米食品五花八门,常见的是糯米包油条。经常看到时髦女士花1元钱买个糯米包油条边走边吃,似乎这样更加时髦。对这些上班属来说,糯米包油条无疑是一种经济实惠,方便而节约时间的早点。如今的糯米包油条不仅仅包着半根油条了,也讲究吃出味道来,包有榨菜、泡菜、炒球白、白砂糖、甚至还有瘦肉丝,各吃所好,别有一番滋味。有的女士吝啬,只肯花5毛钱,表示秀气,买个经典的。另外,鸡蛋皮包糯米、藕汤泡糯米、细豌豆泡糯米、鸡汤泡糯米、排骨汤泡糯米,独具风味。有的年轻人吃完荤面,又用面汤泡一把糯米,吃得又饱又香甜。
汉口的面窝,在沙市焦油香。沙市油香也炸出花样来,有苕油香、藕油香、土豆油香……炸剩下的还做个鸳鸯油香。可见沙市人聪明,肯动脑筋。
以上只是列举几个例子,沙市的早点多着呢,而且还在不断创新。
沙市人选择在外面过早,是因为外面的早点经济实惠,花样繁多,味道鲜美,经常可以变换花样,而在家里做麻烦单调,不如在外面吃。所以,沙市早点的馆子和摊点星落密布,多如牛毛,大街小巷无处不有。沙市人自己不觉得奇妙,只因身在此城中。外地人来沙市吃早点,往往会惊叹:“啊,好丰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