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发表于 2012-10-6 20:45 
以前沙市可以,别的地方都学习沙市···········现在,无语
沙市全国卫生城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我在沙市教育局工作。沙市教育局位于大赛巷,属于胜利街办居委会领导,沙市教育局是卫生先进单位。我经历了当时的爱国卫生运动,即沙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的全过程。 当年搞卫生,沙市老姨妈唱主角。现在想起来,当年的老姨妈不拿国家一分钱,却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干劲,似乎不可理解。其实就是出于爱国爱市,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老姨妈似乎是最大的官,呼风唤雨,手臂上戴着红袖章,走家串户地检查卫生,在大门上贴上“最卫生”,你家就光荣,高兴得睡不着觉;贴上“不清洁”,你家就得立即整改,上午查了,下午查,晚上查,查得你家贴上“最卫生”为止。 一块抹布抹到底。那时老姨妈检查卫生特别严格,要求屋内六面光,即四周墙上、地上和天花板上都干干净净。老姨妈戴着雪白手套,在你家挂衣柜背后一摸,手套上有灰尘,你就得立即从新做清洁。这叫做一尘不染。 夏天。每天傍晚七点整开始熏蚊子,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到宽敞的马路上乘凉或散步。老姨妈挨家挨户的检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大家都很配合,因为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凉爽而舒适的暑天。 冬天,家家户户灭鼠。当时给我们机关下达的有任务。我们买了几十只鼠夹,每个傍晚,我们就买来油条,把老鼠夹架好,到附近居民家安放,第二天清晨就去打扫战场,收取战斗成果,一般都要收到十几只死老鼠。 沙市终于被评为全国七无卫生城市。 记得当年我给邓姨妈写劳模上京材料,邓姨妈在北京受到刘少奇主席的亲切接见,握着她的手。亲自递给她百元奖金,给沙市人民带来无尚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