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0-19 11: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路的变迁
今天在沙隆达广场前举行北京路中央大道通车典礼,我赶去凑热闹,人头攒动,鞭炮齐鸣,腰鼓声声,欢声笑语,欢欣鼓舞。我走在新的刷黑的北京路上,浮想联翩:
北京路是大跃进的产物。解放初期,这里只是一条小路。到荆州城也没有马路,只有驴拉板车的小路,没有公交。被便河相隔,分为便东和便西。两岸由便河桥相连,就在现在岗亭位置。便河水一直流到中山路的高坡处,即便河滑坡,也叫铁栏杆。当年现在的沙隆达广场是一边汪洋,小船一直可达中山路滑坡下,停泊在京剧院门前,大约在现在的明珠大厦前。
1958年群众运动修马路,沙市人民自己动手,改变面貌,搞搬运,砌石头,灌泥浆,硬是铺出一条马路来,取名北京路。全民动员填便河,硬是把便河以南填满了,取名便河广场,把北京路拉通了。
原来北京路以北就属于郊区,现在一医哪里都是农田。北京路竣工后,接着在路的两边建起了楼房,国家淡水鱼研究所在这里安家落户,修建了二中和五中,最大的影院江汉电影院,最大的商场红旗商场,最大的旅社沙市饭店,最大的医院第一人民医院,最大的邮局江汉邮局……北京路初见规模,初现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路更加繁荣兴旺了,当年之最已经慢慢落伍了,道路进行了正式改建,危房纷纷拆除,商店琳琅满目,亮化,美化,绿化,成了荆州的中心街道,商业贸易中心,人流中心。沙隆达广场成了休闲娱乐和集散中心。
如今整个路面黑化,更加干净,又修建了地下商场和人防工程,加上进一步的绿化美化,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北京路即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成为荆州的交通大动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