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澜湖冬柳

童力群:“火烧赤壁”与蒲圻无关及赤壁战役时间表(节选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9

主题

2643

帖子

383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83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2-20 20:1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团风什么时候跑到江南去了,明明跟黄州在一边啊!我天天走,也没有过什么桥啊!这都什么素质的专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112

主题

1764

帖子

279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9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2-21 08: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力群 发表于 2013-2-19 20:43
你所说的这些言论,不知是哪位黄州赤壁说的观点?团风(古乌林)在黄州,居长江以北,不在长江以南,这么 ...

网上的文章,语句有问题,意思是说,乌林和赤壁应该是隔江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112

主题

1764

帖子

279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9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2-21 08: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力群 发表于 2013-2-19 20:43
你所说的这些言论,不知是哪位黄州赤壁说的观点?团风(古乌林)在黄州,居长江以北,不在长江以南,这么 ...

童先生:看了你写的文章,你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整明黄州赤壁说,跟原来的争论一样,谁说不服了谁,争论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112

主题

1764

帖子

279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9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2-21 11: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力群 发表于 2013-2-19 20:43
你所说的这些言论,不知是哪位黄州赤壁说的观点?团风(古乌林)在黄州,居长江以北,不在长江以南,这么 ...


1曹军不管从长江还是汉江里来,都过不了夏口,曹军也不会过夏口
2赤壁之战如果在黄州赤壁,曹军也不会出现大溃败,水军败了,陆军还在,然到孙刘陆军强于曹陆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8

主题

631

帖子

1375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375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3-2-21 14: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0

主题

122

帖子

24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IP属地:广西百色市

发表于 广西百色市 2013-2-21 18: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否定赤壁是以当前人的思维来思考将近二千年前的古人从事的活动,只是当纯从时间和路线来进生佐证。那我想问楼主,如此确定的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难不成楼主也穿越了一千九百多年回到208年的湖北?其次所谓行军路线,古时人能跟现在人一样么?那时交通有现今这么发达不?你单从行军路线与时间不对称就得出“火烧赤壁”与蒲圻无关未免太站不住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1 21: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力群 于 2013-2-21 21:39 编辑
长江龙 发表于 2013-2-21 08:36
童先生:看了你写的文章,你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整明黄州赤壁说,跟原来的争论一样,谁说不服了谁,争论没 ...

冬柳只发了我的一篇文章里的两节,我这方面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章有十几篇。我一一发到东湖空间上,欢迎质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1 21: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州赤壁很早就被彻底否定”只是一句大话、空话,或糊涂话,没有必要计较。
这位朋友对鄂东的地理不熟。团风(古乌林)在长江北岸,不在南岸!
团风在黄州赤壁的西北方,相距(算直线距离)五十华里。
“曹操没到江陵”、“曹操不是从江陵出发的”、“曹操从(今鄂州的)三江口败退”,这三个观点都是李儒科教授的,都是错误的。我一直不赞同。
持“黄州赤壁说”的也不是铁板一块。总观点肯定是一致的,但分观点却是五花八门的。
“曹操到了江陵”、“曹操是从江陵出发的”、“曹操不是从(今鄂州的)三江口败退的”,不等于“蒲圻赤壁说”就能站住脚!我已经发表了论文《“火烧赤壁”与蒲圻无关及赤壁战役时间表》,见《鄂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六期。)
刘盛佳教授、王琳祥先生和我(童力群)都认为夏口在江南,即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一带。因此,由“夏口在江北”而带出的系列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有三个巴丘:江西、湖北、湖南各一个。
江西的巴丘与本问题毫无关系。
湖南的巴丘在岳阳附近,先有山,接着有邸阁(军事仓库),后有城;洞庭湖北段有个小湖泊亦名“巴丘”。湖南的这个巴丘(山、邸阁、城、小湖泊,四者都在几十平方公里以内),在江南,而曹操始终没有到江南,这是《三国志》正史记载的!赤壁战役后,鲁肃在巴丘山旁边建起邸阁。“蒲圻赤壁说”始终抱着湖南的巴丘不放,实在有点可笑!
“黄州赤壁说”所言巴丘,是东汉末年云梦泽的西北角,亦名“巴丘湖”,在今湖北省潜江县东侧一带,跨四个县边界。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初,曹操从江陵出发,左转入夏水,接着到这个巴丘湖,然后到黄州赤壁一带。败退时,曹军在这个巴丘湖主动烧自家船。
曹操败退,走的是由黄州赤壁、团风乌林、新洲大埠街、新洲阳逻等沿江一带,然后沿汉水逃到汉川、天门、仙桃、潜江一带。
这个朋友把江北的“沔口”(今武汉市汉阳区)当成夏口。即使从这个所谓的“夏口”逃跑到襄阳,其实有几条路可走,其中有一条路必须沿汉水过云梦泽。
曹操败退时为什么要经过这个巴丘湖(云梦泽)?原因如下:
1、 曹操必须到江陵去!一是部署曹仁部坚守江陵,二是派刘巴到荆州南部(今湖南省)招降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
2、 巴丘湖是曹军的水军训练基地,有大量舰船,必须烧掉。
3、 曹军虽然人多,但大多数染上了疾病,丧失了战斗力。
4、 刘备军、周瑜军追得很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1 21: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力群 于 2013-2-21 21:42 编辑
lcyzr19 发表于 2013-2-21 18:45
楼主否定赤壁是以当前人的思维来思考将近二千年前的古人从事的活动,只是当纯从时间和路线来进生佐证。那我 ...

本人有近二十年的研究,时间和进军路线只是我证明的一个方面,学术论文 绝对不能凭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1 21: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为什么要论证
“赤壁之战主战场在黄州、鄂州一带”?
——答赤壁市某年轻网友
童力群
2013年2月20日星期三

    湖北省赤壁市的某年轻的网友针对我的“赤壁之战主战场在黄州、鄂州一带”的论文,发了不少帖子。
    1、该网友的某个帖子因有骂人之语,已经被版主屏蔽。这个帖子里有一句话是指责我“借批驳易中天出名”。
2、该网友在2013年2月18日的一个帖子里写道:“还是我说的不错咯,这个事是越说越复杂了咯,每一个网友都会代表他所在的地方说话。都说赤壁就在他们所在的地方,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想为自己所在的地方好,这也没有错,可以理解,我们现在都不要争了,赤壁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他就发生在湖北的沿江一带,他不属于任何地方,他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的遗产,属于全人类,属于全中国,发生在我们湖北的沿江一带的。
‘赤壁之战’,我们大家都不要争了ok。”

我回答赤壁市这位年轻网友如下:
1、易中天是典型的“学术超男”,靠媒体红了一阵子,现在自然的消沉了。他自己亦有自知之明,现在比较低调。他涉猎广泛、记忆力强、聪明,但杂而不精,在学术界的地位并不高。
    2、在红学、三国学方面,我在全国早就出名了。若不信,你可以在网上查看一下。我根本用不着“借批驳易中天出名”。
    3、最近,我的某位年轻同事偶尔向我谈及易中天,因此我一时来了兴趣,将《易中天品三国•赤壁疑云》看了一遍,于是乎一连气写了六篇短文(《东湖社区网》发表了“之一”、“之二”。)今后可能还写几篇。
    4、批驳《易中天品三国•赤壁疑云》,只是一抹烟云,小意思了。
5、“树欲静而风不止”。2012年5月26日,赤壁市没事找事,召开“赤壁之战”词条修正研讨会。
我于2012年9月初才在网上发现这条消息。
既然赤壁市宗教局冯金平副局长不想安静,我也只好奉陪了。


附录
“赤壁之战”词条修正研讨会举行
2012年05月28日《光明日报》

本报赤壁5月27日电(记者夏静 通讯员张磊)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1800多年前发生的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场震古烁今的战争,因发生地被混淆误传,在学术领域引发连串的争议,绵延至今。
5月26日,湖北省赤壁市邀请文史专家、学者与辞书编纂者一起,举办“赤壁之战”词条修正研讨会,探讨赤壁之战的发生地,为赤壁词条的修正提供参考资料。
  会上,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张修桂根据自己撰写的《和谐联动开发赤壁古战场的旅游资源》一文,发表了对“赤壁之战”发生地的看法。他说,古战场发生地的考证应注重史料文献的选用原则,要以接近事件发生时间、记载详实可靠的资料为依据,还要注意地理变迁等因素。张修桂认为,赤壁之战是由多个战役组成,从赤壁市赤壁山到武汉市武昌赤矶山都属于赤壁古战场。
  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博士生导师吴如嵩表示,在定位赤壁古战场时,要坚持史料记载又要兼顾赤壁市现状。此次研讨会的结果将为赤壁词条的修改提供一个参考资料。赤壁市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继续打造赤壁古战场。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郭得河说,古战场发生地的确定需要通过文献、军事等各方面的考证,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赤壁古战场确定在赤壁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同样坚持认为赤壁古战场在赤壁市这一说法。郭得河还为赤壁大战陈列馆题词,书写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研究室编审、研究员顾之川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针对赤壁之战的介绍及注释进行了阐述说明,他表示,教科书需要立足于学术研究,又要考虑不同的观点,赤壁之战争取注释的更完善。
上海辞书出版社副编审、《辞海》编纂部人文社科编辑室主任张敏也表示,《辞海》中关于赤壁词条的解释暂不修正,但会争取在下次修订时,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再进行修改。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在赤壁大破曹操,最终确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然而赤壁之战发生地,因地理地名的变迁,对古籍记载的误判等原因造成诸多争议。湖北省有多个地名为赤壁,因此有多个版本:“蒲圻赤壁说”、“黄川赤壁说”、“武昌(江夏)赤壁说”等等。
苏东坡的词赋以及李白的《赤壁歌送别》更是造就了文、武赤壁说法,在《辞海》、《辞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等工具书中也出现多种说法,莫衷一是。

  湖北省赤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满林等赤壁市领导以及词条修正小组成员出席研讨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