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2-18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圻西北赤壁山;
《三国史》(张大可2003年):赤壁在今湖北蒲圻长江南岸;
《中国战争史》(武国卿1992年):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之赤矾山;
三、相关历史记载:
《荆州记》(南朝宋盛弘之):江水又径下乌林南,昔吴黄盖败曹操即是处也。蒲圻县(今蒲圻市西北)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北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
《水经注江水》(北魏郦道元):(长江)有三乌林,皆村镇之名”;“江水左迳上乌林南,村居地名也;又东迳乌藜口,江浦也,即中乌林矣;又东迳下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但是后面又认为:江水左径百人山(今武汉市西南纱帽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处也。——两处一个是败,一个是诈,有所不同也。
《元和郡县志》(唐李吉甫):沔阳乌林隔江与蒲圻赤壁相望,即昔周瑜与黄盖败魏武大军处所也。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赤壁山,在今蒲圻县西八十里,一名石头关,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操舟船败走处。
《括地志》(唐李泰):鄂州蒲圻县有赤壁山,即曹公败处。
《舆地纪胜》(南宋王象之):据此,则赤壁、乌林相去二百余里,并说:“道元乃后魏人,去三国尚近,考验必得其真。”今江汉间言赤壁者五: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惟江夏之说为合于史。
《一统志》:赤壁山,在嘉鱼县东北江滨。与江夏县接界,上去乌林且二百里。自《元和志》以赤壁与乌林相对,遂以为在今县西南,盖误以古蒲矶山为赤壁矣。
《湖北通志》载南宋人谢叠山的《赤壁诗序》云:“予自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崖有‘赤壁’二字,其北岸曰乌林……至今土人耕地得箭镞,长尺余,或得断枪折戟。其为周瑜破曹公处无疑。”
《明史地理志》:赤壁,北岸对乌林,西北滨大江,有陆水流入焉,曰陆口,曰蒲圻口。
《湖北地图记》(清光绪二十年湖北舆图局纂刊)说:“江水自嘉鱼县东南流至(武昌)县西南八十里之上沙洑西,又北,少东流十五里,径赤矶山西北,赤矶山,即《水经注》之赤壁山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六)》(顾祖禹)说:“赤壁山,(江夏)城东南九十里,一作赤圻,亦曰赤矶,俗以为周瑜破曹操处,误也。”他肯定,赤壁山,在嘉鱼“县西七十里,”“其北岸相对者为乌林,即周瑜破曹操船处。”“今江汉间言赤壁者有五: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也。当以嘉鱼之赤壁为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