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7
贵宾
   
- 积分
- 826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前段时间,随着荆门、京山的官方表态,武天城际呈现了柳暗花明,快马扬鞭的良好态势。但这两天论坛里又冒出了“长江经济带铁路”的问题,各种方案、竞争不绝于耳,局面似乎又变得混沌起来。这种态势,对武天城际目前的工作有哪些影响?需要采取哪些对策?有必要深入分析,明确方向。
一、几种方案比较
现在尽管各种民间版本的方案不断出炉,但本人认为,“长江经济带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线路方案的主要争议在于两个:一是沿既有汉宜铁路走荆州,还是靠北部走荆门?二是如果走荆门,是沿长荆线还是走天门沙洋?
目前长江经济带已有250以上的铁路(宜万段除外)贯通,因此“长江经济带铁路通道”必将是350标准,否则就失去了再建的意义。这个标准决定了线路方案的原则是:必须经过大城市,否则客流没有保证;站间距离较大,如果设站过多,就节省不了运行时间,失去350的意义;线路要尽量顺直,为中小城市绕路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由于上面的原因,在众多的线路方案中,走汉宜铁路南面的方案可能性最低。因为线路太绕,貌似串起了很多县城,中间却只能设一两个车站,加上过于靠近长江,客流吸引、辐射范围受长江阻隔而降低。这个方案只能是一个陪选方案。
武汉——荆州——宜昌段,由于汉宜铁路的开通,荆州到武汉、宜昌,350标准与目前250标准相比,运行时间省不了15分钟;目前运能还没有饱和。另外,由于地质条件、设站条件的限制,宜万铁路占用了可供350选择的最好线位(甚至可以说找不出合适的线位),因此宜昌——重庆的线路势必要从宜昌北面通过。因此从运量、时间、铁路西延的条件来看,沿既有汉宜铁路方案的可能性也不大。
综上分析,“长江经济带铁路”汉宜段的真正焦点仅在于:是沿长荆线还是走天门了。考虑线路西延到宜昌北面,荆门设站必定是在荆门城区南面;同时,根据350的特点,本段中间也只可能设一两个站,因此吸引中间的客流多少不影响线路的走向。天门处在武汉至荆门南的最短距离上,且设站条件非常好,站间距很合适,到武汉、荆门都是90公里左右。因此,“长江经济带铁路”走天门、荆门的可能性极大。
二、对武天城际的影响
如果出现这种局面,那么武汉到天门的城际铁路肯定不上了,就直接修这条350了;在350铁路开通后,如果还要上马武汉至荆门的城际铁路,就肯定沿长荆铁路修建。
荆门成为最大的赢家: 350铁路经天门、沙洋到汉阳,城际沿武荆(带上京钟)去汉口,实现了县县通武汉。
对天门是有利有弊,有利的是长途出行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天门到武汉公交化城际,这个攸关天门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没有解决。弊大还是利大,要看修成后的350停靠天门的车次安排。
所谓的“长江经济带铁路”,尽管只停留在口头概念、民间炒作阶段,但荆门对武天荆城际难免持观望态度(甚至暗中拖延)。因此,前一个阶段天、荆在武天城际的合作态势可能逆转,合作的信心与基础出现动摇。
三、武天城际现阶段的主要工作
这种局面下,天门尤其需要排除干扰,坚定信心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认识武天城际的重要性。
能够彻底改变天门交通格局的不是“高大上”的350铁路,而是武天城际铁路!对于天门这样的城市,350铁路何时上马?在天门能停几趟车?能否在黄金时段有车次通往武汉?都非常难说。武天城际就不一样,公交化的模式带给天门与武汉的同城化优势是别的铁路没法取代的。武天城际早一天上马,天门发展就更快一步。因此要有:宁要武天不要350的取舍决心。
2、坚定信心,依靠自己
武天城际是国家批复的项目,努力争取是合情合理的,要理直气壮;天荆合作的基础已经出现动摇,因此必须抛开幻想,完全依靠自己。
目前350局势越是不明朗,越是要抓紧推动武天。以防万一出现特殊因素,快速上马350,而且不经过天门;武天城际也会无限期后延。天门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局面必须严防!说白了就是要确保:即使不上马武天,至少要使武天成为350的一段。
3、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必须调整标准乃至暂停
“长江经济带铁路”的构想,使得江汉平原的铁路网功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350建成后,长荆、汉宜的货运功能将得到释放。
汉宜开通货运后,仙桃、潜江的货运可以通过本线解决,不需要接入长荆线。天门的货运依靠天门南站、天门站也得到解决。因此,目前还没有开工的江汉平原货运铁路,要适应路网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功能定位、标准(甚至暂缓实施)。避免投资浪费,也避免本线的先期开工,对后期的350铁路在走向、设站方面的影响(要请设计院研究,形成专题报告送到总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