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勋明

[特别关注] 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壬辰(二0一二年)校勘本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蒙惠泉(用林沧州韵)
明 刘钦顺
危峰孤嶙峋,探天可一尺。双窍凿神工,肇衍蒙惠脉。
蒙南过惠流,滢澈静凝碧。汲清如归市,拖涧全匹帛。
胤秀金莲吐,延润熟禾麦。未问浴日功,浩浩涵圣泽。
鱼跃鸢自飞,下有蛟龙宅。奔腾东复东,入海为潮汐。
百折定不回,三江皆顺适。先贤览佳胜,颂功勒岩石。
泉流石不磨,终古餘显迹。
谒申大夫祠
明 谭如纶
乘胜吴兵入郢年,细腰争乞阖闾怜。孤臣独洒秦庭泪,伍子空挥楚国鞭。
望幸离宫成野草,报功祠宇荐寒泉。两人能覆亦能复,片语相期非偶然。
玄妙观
明 遽知非
玄妙城中观,凌空阁自成。长春碑是记,炼药井垂名。
近市多人语,虚檐只雀声。偶过看羽士,萧鼓适闲情。
登西山白龙观
明 刘淳
缥缈西山上,霖苍景最奇。烟云树杪度,城郭望中低。
潭静潜龙伏,松深老鹤栖。谈经无所事,乘兴一攀跻。
书建阳驿壁
明 刘寓生
夜酒黄昏起五更,辛劳犹带梦魂行。北辞京国几千里,南去家山更几程。
两岸夕阳依碧柳,一溪春色拥孤城。匆匆不尽邮亭兴,骢马明朝望入闽。
游仙居寺
明 汝惟贤
崆峒石窦树槎丫,转壑泉流碧玉斜。山寺翚飞近霄汉,数声钟鼓落岩花。
登内方山
明 孙交
江山推篷见两峰,泊舟登岸觅仙踪。欲寻禹神经行迹,大别山前更一重。
建阳驿书怀
明 苏山
绿遍襄江草,天涯人始归。十年乡国念,时逐白云飞。
二泉
明 苏雨
荆山久矣二泉名,胜为人传重石城。清昼云浮双影碧,晚山映月两珠明。
波拟宿海清还浅,寒遍秋潭止却行。太守千年遗泽在,渊源餘润遍苍生。
宿玄妙观
明 杜庠
仙观石城隈,寻幽偶独来。悠悠汉江水,望望阳春台。
游宦梦初觉,道人心已灰。白雪诚寡和,况乃无真才。
送给事杨大本归荆门
明 杨荣
才名久重锁闱间,近拜新恩谢事还。芳镜流年添鹤发,疏钟凉月别鹓班。
舟移淮浦通遥甸,路入江陵是故山。归去若为频恋阙,几回飞梦觐龙颜。
为荆门朱守赋墨梅
明 杨溥
冷冷玉泉水,峨峨紫盖山。郡有贤太守,种梅山水间。时当严寒际,花开满树端。
山凝素色远,水沉疏影寒。公厅日无事,凭轩纵遐观。香风剑晴霭,冰雪共弥漫。
清赏不易足,孤桐还再弹。沉虑总消释,心与梅花闲。披图为君题,勉君善加餐。
甘棠有遗咏,前躅良可攀。
送给事杨大本归荆门
明 杨士奇
司谏春坊屡涉秋,重来簪笔立螭头。十年近侍心如石,不学随风与逐流。
象山二泉
明 杨守礼
荆门山下水,今古号蒙泉。寒玉喷衍窦,清泠润石田。
苔侵陆子篆,钟度佛堂烟。揽辔登临日,松风六月天。
谒陆文安公祠
明 李奎
晓驾星轺出郡城,远过祠下拜先生。大兴南楚诗书教,独擅西江道学名。
山拥乱云当户绿,泉通深涧入帘清。牛刀小试人争惜,读罢残碑倍感情。
陆公祠观泉
明 李濂
空亭覆绿绕沧浪,一派云根漱玉香。寒侵柳丝莺语涩,清拖荇带鲤吞忙。
豪来捞月人疑醉,兴到披风我似狂。最爱鹅湖来活水,涓涓不尽楚江长。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蒙惠二泉
明 何省安
荆山石罅迸双泉,疏凿无功出自然。影泛银河浮溟涬,光摇玉甃动星躔。
滔滔涌出宜滋物,杳杳长流直到川。天地浑融人未识,不知原本在何边。
度虎牙关出荆门作二首
明 宋海翁
两山排楚闼,一水绕荆门。短剑随征马,长歌过野村。
麦花经雨落,田叶向风翻。深愧鸡鸣客,何人为报恩?
城上秋风动薜萝,十年江客意如何?酒肠刚大黄金尽,世事才知白发多。
月冷却怜孤鹤怨,夜深惟听饱牛歌。生平最爱于子陵,守拙微园老一蓑。
春申故宅
明 张悰
奇货谁将纳楚君,遽令徂诈害春申。如何珠履三千客,无一田横义士人?
荆门怀古
明 张璪
忆昔长林九天乡,雄夸七郡远腾芳。迢迢岗坂连襄汉,杳杳湖波映沔阳。
吴晋纷争夸胜负,魏元雄扰竞豪强。遗踪尽逐年华迈,徒使游人感慨长。
蒙惠泉
明 张璧
碧泉临墅迥,散步入云深。小酌石中髓,一清尘外心。
养蒙占易象,流惠作商霖。囊里朱弦在,高弹太古音。
览秀亭三首
明 陈厚
闻道荆门览秀亭,才来一上便心清。无停日转东西影,不尽泉流日夜声。
远渚静中鸥鹭狎,乱山缺处雾云生。红尘俗气俱难到,时有香风起坐屏。
亭名览秀秀盈亭,公暇登临兴趣清。散步遥瞻巫峡影,凭栏静听惠泉声。
树头好鸟随时语,砌面奇花应候生。最是晚来堪爱处,云霞盛列锦围屏。
郡候览秀筑高亭,寓目斯亭景最清。窗外好山入吟思,树间啼鸟杂琴声。
风来永夏频敲格,雨过先秋爽气生。唱和篇篇尽珠玉,何妨遍写入画屏?
经文安祠
明 陈勖
四维山色绕州城,山下祠堂独擅名。陆氏学遵朱氏学,蒙泉清接惠泉清。
金莲花吐春长好,翠嶂岚消雨乍晴。几度登临访遗迹,残碑读罢不胜情。
题荆门行台
明 林俊(见素)
笑脱台衔梦久清,荆门节钺重何情?吹风万里符前事,问俗三巴试险行。
眼阅少陵还许病,胸藏小范果增兵。西巡不用随琴鹤,白日孤悬自素心。
次林见素题《荆门行台》
明 刘景宇
深锁兰台自肃清,尘嚣隔断古今情。事从法度门中出,志在纲常路上行。
六幕又安崇礼豆,九闳甲胄辑予兵。圣明时节当言路,未敢微欺铁石心。
游东山寺
明 林恭
春到招提物物奇,来游颇觉兴淋漓。宦途若悟思鲈处,便有寻僧结社时。
荆门纪胜
明 周之翰
重镇称三楚,荆门势最雄。两泉流地远,孤塔倚天空。
滇蜀襟喉外,燕秦指顾中。阳春留胜事,千载有遗风。
赴会试荆门道中见雁
明 周洪谟
不向寒潭刷羽衣,却来平地晚相依。明年二月随阳去,万里云霄自在飞。
观蒙惠二泉有引
蒙阶
荆麓象山祠蒙、惠并出,资州人之汲。昔贤品水,卒遗于此。余感其蒙清而冽、惠甘而温,诸泉所无,谩述数言以识泉之不遇云。
灵液瀵双玉,清和蒙惠分。养正抱冲素,敷润非膏肫。雅如夷之介,济以柳展禽。
并轨趋圣域,合派扬清芬。汩汩通昼夜,浑浑含智仁。况迩蒙山祠,溯流知道源。
岂徒资群汲,浚福受王明。品水者谁予?全德方称尊。
和一洲《建阳驿道中》
明 赵春
荆门常作畏途行,此日云山处处晴。自是先生轰吏胆,岂无新政慰民生?奸除肘腋秋霜肃,狱辨稽疑夜月明。道路口碑应自胁,采风不必更营营。熙和拟称诘朝行,风日应知万里晴。既有宠恩重召起,敢于忠孝负平生。寸长袜线材犹短,午夜星文剑自明。运际龙飞当物睹,南营不复再三营。
寓荆门题
明 南津
到处青山不用赊,独将倦眼送归鸿。荆门鸟道三千里,沙卞烟笼亿万家。
天外云衣随客变,镜中勋业向谁加?春风正是吹嘘日,可奈呻吟遍水涯。
送人之荆门
明 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若过旗亭多买酒,不须吊古谩题名。
次王都中海会寺
浦源
马蹄蹴石碍危峰,路转清溪水似龙。梵宇已随兵燹化,残碑犹护雨苔封。
应无释子延茶具,常有官奴载酒从。传语山灵当有约,明朝朝更拟蹑踪。
游蒙惠泉二首
明 凌枢
石窦泉流珠碎跳,摩挲碑藓认前朝。有人逢起千年思,劫火曾经几度烧?
细雨平芜山下路,白云流水涧边桥,象山遗庙依然在,只有山禽伴寂寥。
占断荆门景物幽,山根汩汩涌清流。寒声两派只疑雨,爽气四时长似秋。
素沫乱跳珠颗碎,银河净漾雪花浮。何当写作琴中操,重约知音觅旧游。
文定公祠
明 涂旦
家学人间已遍传,春秋无复入经筵。北来马过阳山外,南渡人奔瘴海边。
戈指常堪回白日,仇深当不共苍天。先生笔意休三传,注到齐襄亦泫然。
二泉
明 黄镐
蒙惠泉从石底生,流通两派迫人清。峨眉色借寒珠色,夕磬声和漱玉声。
水底金莲妍丽口,石间诗句俊髦名。凭栏望罢心如水,疑在冰壶镜里行。
二泉
明 黄廷用
旧传僧钵由西蜀,流出荆门经几春。石罅微茫通地脉,泉声不断引天津。
珠涛贲起盈三岛,玉液迂回济万人。独挹高峰云树晚,象山祠外水粼粼。
谒陆象山祠二首
明 黄希宪
旭日临高阁,垂杨覆古祠。一言昭至道,百代起遐思。
化雨郊原润,春风草木知。俨然遗像在,鞭策愿追随。
百代斯文百代钦,圣愚原共此良心。两泉澄澈寒纡玉,万树扶疏绿满岑。
要使六经昭宇宙,肯随一叶逐浮沉?瑶阶对月神如在,怅望高风岂但今?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谒陆文安祠
明 韩阳
先生政教著当时,道学应为百世师。治郡尚存今日绩,闻风犹启后人思。
惠泉可配蒙泉水,新守能修旧守祠。公事暂闲寻故址,拟磨崖石勒碑辞。
归经蒙惠二泉
明 钟惺
始见山前光满林,泉流秋气月边深。依然还照此流水,再踏孤光何所寻?
蒙泉
明 施昱
山下发清渠,无庸事疏凿。一泓此造端,万派由充招。
云影共徘徊,天机时活泼。物垢原未萌,称缨信堪濯。
养正在颛颙,圣功终溥博。试将洗我心,妙理真如跃。
游蒙惠二泉
明 骆可圣
出城刚半里,胜景得双泉。山列屏间画,池开镜里天。
疏钟方丈处,垂柳大堤边。徙倚凭栏坐,幽情一洒然。
荆门道中
明 盘斋
荆门回首隔湘川,此日重来思惘然。万顷黄云初结实,几家白屋正炊烟。
中原狡兔空三穴,大地生民望二天。愧我无才敷德化,忧心只欲愿丰年。
掇刀关王庙
明 彭羽
炎火无光社稷倾,将军仗钺拥强兵。湖南郡邑咸归顺,河北君臣已震惊。
拟殄曹瞒兴汉祚,焉知陆逊败吴盟?悠悠万古英雄恨,长使英雄恨不平。
陆文安公祠
明 程寅宾
幽岩发鼓吹,喷玉越山林。吏隐避尘市,儒风托素心。
亭虚花自落,树密露还侵。瞻拜先贤罢,思齐心不禁。
掇刀关庙
明 舒恂
古庙长亭白露秋,将军曾此镇荆州。凄凉父老伤残垒,来往衣冠谒故候。
义气至今能裂石,天心当日未安刘。太平无事空庭寂,瓦雀寒烟满树浮。
海会寺
明 鲁志高
禅宫海会郡城西,景色苍苍碧汉齐。几叠云山围胜地,一州烟雾锁招提。
灵泉暗寂蛟龙蛰,古树葱茏鸟雀栖。欲和名贤无好句,白云芳草兴都迷。
荆门
明 曾可前
欲邀清路雨,无那挂虹天。早菊三秋虎,衰杨九月蝉。
磷磷彼夜火,落落入筐绵。蠲赋凭谁请?停轺一怆然。
边居谊赞
明 廖道南
居谊烈士,万变如常。惟知有国,当立纪纲。
文焕奸雄,胡乃招降?拔剑刎剑,庙祀馨香。
荆门州
清 周渭
何许长林地?乾坤古战场。水声喧蜀汉,山势隘荆襄。
野堠星罗远,孤城斗大荒。登高怀往昔,阅尽几沧桑。
登圣境山
清 吴中任
蛇行鸟道精危峰,携手入出晖万重。触目遥岭天外落,白云舒卷为装容。
云日行空与荡摩,奔腾一气小山河。耸身直在青霄上,花坞丛中白鹿多。
登西堡山
清 费坤
楚疆西塞称维垣,荆山郁崒当其门。扼巴制郢蛇豕窜,摩崖搏浪星宿吞。
东望汉沔众流合,西瞰沮漳交会奔。灵鹫杳窟鼋鼓响,蒙山麓脚鲛珠喷。
激滩雄关总戟立,刷马虎牙纷努蹲。巨灵掣斧不敢劈,造物手干留乾坤。
谁当乘风破浪走?斩蛟射虎之子孙。胸涵周鼓贮夏鼎,指麾百族皆云屯。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直隶州志卷十二杂录志叙
丹青杂而绘不成,宫商杂而调不清,雅俗杂而文不精。录何以云杂也?事非一代之事,言非一人之言,汇而录之,故杂也。其附于志何也?残编断简,稗史丛谈,入之他卷则不类,弃之败麓则可惜,搜残拾遗,别为一卷。嗜古之儒足证,博物好奇之士用广异闻掌故之资也。言不雅驯,奈何山林藏垢,川泽纳污,体各有殊也。牛溲马勃,败鼓之皮,用各有宜也。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夫岂琐言无当?稽考志杂录。


荆门直隶州志卷十二
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孔子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下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合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困免矣。”可为子推山之证。
新莽
天凤四年,刘牧自荆州帅兵东讨云杜贼,时檄鄀、编令合围绿林。绿林王凤、王匡率亡命数百聚香炉山,马武、王常、成丹等皆往从之,结绿林寨,数月聚八千人。牧至,王常等迎击,兵溃,然亦未敢伤牧令。遂东去攻竟陵,掠妇女,随各散处。王常等入南郡,号“下江兵”,王匡等入南阳,号“新市兵”,鄀、编境内稍安。
杜预,字符凯,杜陵人。代羊祜都督武宁诸军事,缮兵甲,耀威武,简精锐,处分既定,启请伐吴之期。太康元年,陈兵江陵,遣将屡克城邑,州郡望风归。命预仗节称诏而缓抚之,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南郡故地各树长吏,荆土肃然。孙皓既平,振旅凯入,以功进爵当阳侯。在镇讲武修学,置屯据要,激水灌田,公私同利,人号“杜父”。
应詹,字思远,南顿人。镇南大将军刘宏请为长史,委以军政,著绩汉南,詹之力也。时天下多难,詹境独全,后为南平太守。怀帝永嘉五年,巴蜀流民布荆。蜀贼李骧据乐乡,聚众数千,詹击破之。
刘怀肃,彭城人。义熙元年,桓振袭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出奔怀肃,自云杜驰赴,日夜兼行,七日而至。振军甚盛,怀肃跃马横矛,躬自突阵,流石伤其额弗却,遂斩振。置荆州子城于江陵西关,损权城,荆州复名武宁郡。
尉迟敬德,马邑人,贞观八年荆州路总管,命筑北乐乡、西马牙、南虎牙三关。筑荆门县城,荆门之名始此。东立沙洋堡,建汉江堤,移长林于藻湖西岸。
梁崇义,德宗建中四年山南节度使,沿汉丰乡、章山屯兵千余。李希烈由沙洋循汉而上,崇义与战,追至蛮河,北奔而襄汉平,乃布泽州郡。
王皋,以祠曹镇荆南。江陵东北傍汉,有古鄣,不治,岁则溢。皋修塞之,得其下良田五千顷。规江南废洲为庐舍,构二桥跨江。而流人自占者二千余家,繇荆抵乐乡二百里,其间墟聚数十,不井饮,皋始命凿井以便人。
刘巨容,僖宗乾符三年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以扦黄巢,屯团林。江西招讨使曹全晸屯荆州古城(原武宁郡)。十二月,合兵纪山石牛冈战巢。巢北奔,二将军率众追之。已过蛮河,乃屯驻乐乡柞溪三泉滩头,以拒巢党。及贼至,巨容伏兵林中,全晸逆战,佯败,忽伏兴林樾,杀贼大败,执贼将十三,虏获无算。
石晋
高季昌,天福元年节度荆南,筑荆门城。为军并沙洋大堤,旦夕视工,信赏必罚。昌一名兴为,南平王。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皞,仁宗时知荆南府。时盗张海纵掠襄郡至荆门,皞阅兵将迎击之,盗即引去。
岳飞,汤阴人,为招讨使。尝言:“荆湖为用武之地,当于荆宿重兵,与襄汉相接。”绍兴四年,李成陷襄六郡,飞渡江中流,顾幕属曰:“飞不擒贼,不涉此江矣。”拓筑鸦陂城,增戍荆门镇。逾月破李成,复六郡,襄汉平。
范如圭,为校收郎时,金使来,无所馆,将虚秘书省以虚之。如圭亟见宰相赵鼎,曰:“秘府,谟训所藏,可使仇敌居之乎?”鼎竦然为改馆。
吴源,荆门统制,起家材武,尤嗜典籍,妻卢氏亦善诗。咸湻七年,元兵围襄阳急,朝廷敕源赴救,源以兵少未即行。卢赠诗曰:“羡君家世旧缨簪,百战常怀报主心。草檄有才追记室,筑台无路继淮阴。射雕紫塞秋阴重,走马黄云夜雪深。白首丹衷知未变,归来双肘印悬金。”源见诗即将兵至襄阳,力战而死,卢闻耗亦自缢。乡人哀之,号曰“双节”。
按,源战殁后,襄为元有,道路始通。州人柳春适过襄阳,宿荒村。夜间偶步,见武士仗剑披甲,从者数百人。春惊且避,武士呼曰:“君不识吾耶?吾里人吴源,兵救襄阳,死王事,上帝嘉吾忠义,命为神矣。君归日幸白吾家,若不信可示以铁券。”遂按剑朗吟,曰:“匹马南归望古城,半林残雨夕阳明。云边岫接秦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堕泪有碑苔色古,栏街无曲酒旌横。那堪回首成陈迹,笳鼓西风怆客情。”吟毕,掷铁劵而没。春心悸者累日,已而归访其家,白之,并出铁券,乡里始知源之尽节云。
张梦发,宣抚司参议。咸湻九年,李彦知荆门军。梦发诣贾似道,上书曰:“荆门、当阳联置堡砦,保聚流民,且守且耕。”贾似道不以上闻,下荆湖制置司审度可否,事竟不行。未几,襄阳一失,大遭屠戮。

边居谊守新城死,元聂炳守州城死,俱为两城城隍,至今庙祀不绝。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友铉过荆门,坐蒙、惠泉间,三日乃去。
李性醕中万历三十五年举人,房师力荐为元。主考云:“据此文,此子六根必不全。”置第三,果有跛疾云。
文光国,揣摹元局,六月坐日中构萟。万历四十六年乡试,出闱语人云:“不能元,大抵第三。”榜发,果然。
方孔照,崇祯十一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击贼李万庆、马光玉、罗汝才于承天,八战八捷。时熊文灿纳献忠降,处之谷城。孔照条上八议,言主抚之误,不听而阴厉士马,备战守。已而,贼果叛如孔照言,贼固畏孔照,不敢东。文灿乃檄孔照防荆门、当阳,孔照乃请专断。德黄守承天,护显陵,而江汉以南责王鳌永。
郭崇俭,崇祯兵部右侍郎,代洪承畴总督陜西三边军务。五月,张献忠反谷城,罗汝才等九营皆反,兴安告警。总理请敕,楚抚方孔照防荆门、当阳、郧,抚王鳌永防江陵、远安,陕抚丁启睿,蜀抚邵捷春,各严兵于其境。而崇俭主提兵合击,荆门稍靖。
孙应元,京营参将。庄烈帝锐意修武备,简应元及黄得功、周遇吉等训练,遂成劲旅。崇祯十一年,河南贼炽,应元、得功慷慨请行。十二月,破贼郑州。明年正月,大破之舞阳、光山、固始,四日三捷,前后斩首四千六百有奇。累进应元左都督加衔总兵。及杨嗣昌督师襄阳,令应元戍荆门,护献陵。十三年七月,大破罗汝才于丰邑坪,斩获无算,混世王、小秦王皆降,称荆楚第一功。十五年春,击贼罗山,力战孤军无援,遂阵殁。赠恤如制。
周遇吉,锦州卫人,前锋营副将。崇祯十二年,杨嗣昌出师襄阳,遇吉从中官刘元斌往会张献忠,将至房县。嗣昌策其必窥渡郧滩,遣遇吉扼守槐树关,张一龙屯光化,贼遂不敢犯。十二月,献忠败于兴安,将走竹山、竹溪。遇吉复以嗣昌令至石化街草店,扼其要害,贼由是尽入蜀。遇吉乃从元斌驻荆门,专护献陵。明年,大破罗汝才于丰邑坪,进左都督。后全家尽节宁武关,赠太保,谥“忠武”。
罗安邦,荆门守将。崇祯十二年冬,夷陵告急,督师杨嗣昌檄副总兵杨世恩及安邦赴救,旋檄召还。而安邦由祚峪,世恩由重阳坪,已两道深入,贼将罗汝才等围之香油坪。嗣昌连发援兵,皆以道远不能进。世恩等被困久,突围至黄连坪,士饥渴甚。贼至,两军尽覆,世恩、安邦并死节不屈。
明季,惠泉亭上有以钗书诗,日久没灭,止存末一句,云:“莫道妾身事奔逐,妾心正似两泉清。”此亦青枫岭上妇人之亚也,惜乎姓氏不传。
国朝
张文富,明末郧阳副将。闯逆据荆门时,富守仙居寨训练乡勇,袭破州城,伪官逸去,以不得诛之为憾。国初投诚,镇守荆门。时州城毁于贼,富重筑之。后升镇江副总兵。
武君相,字良辅,河南嵩县人,有将材。顺治二年,授荆州府游击。时总统都督郑罗遣令征剿湖南北巨寇,并招抚降卒,屡立殊勋,升参将。顺治十八年,移镇荆门,升副将,总统诸营兵马,入山进剿,屡摧贼锋。以援兵不继被围,矢尽遇害,事闻。上嘉其忠,赠怀远将军,封其妻为淑人,赐营葬银三百两,并赐谕祭,子承烈例监。
胡贞媛秀温,赠通议大夫振翼之女,礼部侍郎作梅之妹。幼字张司马可前季子,将成婚礼,先一月张公子卒。贞媛守义,依其父兄以居。迨司马公致政归,始归于张。著有《筠心阁诗》,忠孝慈爱之思蔼然言表。顾深自敛秘,一脱稿辄付诸火。其嗣孙振铎裒辑散失,仅存十一。其《别家大人》诗云:“膝下瞻依三十年,今朝一别泪潸然。去当守义恩难割,归已无依志独坚。苹藻空留碧涧里,椿萱遥望白云边。悬知此后熟悉切,怕见霜闺月影圆。”盖归张时守义已十三年,而年已三十矣。及年五十,有司疏闻,旌其闾。其《纪恩》诗云:“忆昔承母训,兰闺联伯姊。女红督课余,时复及经史。每诵贤媛传,揽卷心辄喜。自拟平生志,孝敬宗芳轨。讵知生不辰,笄年独遭否。结褵方及时,良人忽形委。讣闻月苦寒,沈恸人骨髓。圣经首夫妇,敢以易生死?恻恻父兄心,许予归从祀。临穴一长号,悲风四面起。恨不及夫殂,更乏侧室子。容易柏舟操,血食忧已矣。高堂日夕谋,准情能协理。锡我以佳儿,疑与夫相似。岂无同气亲,惟公主张是。庀材葺旧庐,两世相依倚。熊胆手亲丸,温饱自经纪。忽忽二十秋,岁月如移晷。儿能驰艺苑,孙亦茂兰芷。纲常在人间,维持无彼此。茹荼非不苦,此事岂得已。荐绅怜苦志,连名上天使。天使奖微节,入告乞明旨。煌煌凤诏来,翩翩焕朱紫。蓬荜顿生辉,传闻播遐迩。坊立青云端,天颜威尺咫。回首励志年,辛苦宁料尔。顾瞻戚里间,松筠多自矢。身殁遽名湮,幽光如逝水。感兹圣明恩,下逮及弇鄙。未能报涓埃,实切巾帼耻。为语子若孙,熙朝作良士。庶几百年后,瞑目黄泉里。”
周贞恪公,功炳旗常,名垂宇宙,不屑屑以文辞传。然其文朴茂醕粹,虽词组只句,皆有正心诚意之学、忠君忧国之思,盖天性也。生平不多作诗,间一寄咏,必字斟句酌,不肯稍涉浅易。完节时,有题壁诗,曰:“困守孤城阅几时,沥心血尽绝援师。兵因食尽难言战,家望庄远未有期。仕宦亦思全首领,男儿慎勿负须眉。最怜简廸君恩重,留作忠魂补已迟。”玩公诗意,岂免胄仓皇、势出无计而以死塞责者,所可同日而语乎?睢阳闻笛之吟,文山成仁之赞,尚何异哉!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琼萼,荆门卫守备蒋之溁子兆登之妻。父学瑗,长乐县教谕,兄兆兰,翰林院编修。萼五岁随其兄读,三年即工诗,作《深闺吟》,曰:“深沈院宇那求宽,小小妆楼志易安。夜静无人帘不卷,清光一缕上阑干。”共父见之,曰:“此女幽静,必以节著。”归蒋氏十年而寡。萼性耽书史,田园事素不谙。长子初成,人有诱以匪类者,家遂中落。故其自叙云:“洎我特之云亡,靡他矢志。悼人情之多忌,诱子为非,侵渔不已。入手财帛以皆消辟蠧,何从伤心?田园之遽尽,遂致茕茕。母子屡迫在陈,未闻侃侃公论,一为防卫。满腔悲愤,欲触不周之山,一点辛酸,难填无涯之海。”其哭姑文云:“媳生不能隆其养,殁不能厚其葬,惟有万斛泪,以谢不孝之罪而已。”又自叙行述,云:“受人之托,抚人之孤,而不能副人之望,何面目见人于九泉乎?”然境愈逆,而节逾坚。尝作书怀诗以见志,诗云:“生平重义慕清流,每借孤吟遣百忧。自赋心原澄似水,偶题意亦淡如秋。患深敢怨乾坤窄,命薄且随岁月悠。不惮艰难完苦节,羞攀骥尾谢班俦。”又自嘲云:“肩寒身缩首飞蓬,破碎单衫透冷风。惟有贞心一点热,摧霜折雪尚争雄。”著有《危苦词》,类皆悲楚之音,其子婿刘炳星易名《冰清集》。次子体恭能振其家声,录而传之。
沙洋堤溃,五邑协济,水势迅急,倒口难塞,民甚苦之。忽一卒梦神云:“明日有炭船到,可借抢筑。”果有炭船横倒口,于是囊土加之,不日成工矣。曾省吾为之记。
万历中,荆门州学蓄二鹿。牡者病,牝者相依喘息,不食。及毙,悲鸣而绝。夫鹿称聚麀,其义若此。
州城山高水浅,古设三闸,每大比之年,闸水可深丈许,故城中科第联绵。其闸俱废,知州舒成龙修复。
旧州治后有小河,产鰕如金色。四山围拱,一水澄澈,莅土者故昔多清廉云。
沙洋关庙之右楼,阴晦时,即有青气如匹布,自河达于棂牖,相传为乌鱼精。塑关公于前殿,塑一足踏乌鱼,其怪遂绝。
周英得一石于金鰕河,似龟,前后左右有六瘢。偶放水中,瘢间出首尾四足,游衍自如。闻人声即缩,顽然一石也。
沙洋关庙堤俯瞰江陵,若顶之灌足。谚云:“冲倒关庙堤,荆州变作养鱼池。”
资福寺银杏古树上有鹳巢,生数卵。小僧取而熟之,将啖,老衲归见,责令还巢中。老鹳旋衔草一茎缠卵,数日出小雏。衲僧见卵壳有草,解而收之。有客以百金易草,僧弗售。断草为二,希倍价。客曰:“此缠魂回生草也,断则无灵。”不顾而去。
                               虎牙关南平壤产异草,茎如钗股,叶类蛇床而疏花,后结小毛荚,如急性子。三四月开花,似蕙而瓣稍圆,色甚青,又或作赤青色, 靘耀目,亦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十四年二月,张献忠自蜀中东窜。时督师杨嗣昌困献忠于梓潼,贼宵遁。督师侦得之,度其间道,于某日可抵当阳。传檄下县,预为之备。届期果至,赖都司杨治及降营白贵力守县城,贼不能下。
顺治二年四月,闯贼余孽一只虎攻邑城不下,引去。七月,会高、袁诸贼,复围之。城陷,杀掠殆尽。及行,以丁壮系马前,南至荆州,驱之填濠掘城,皆死于城下。冬,贼目张九儒入据县城,大为民害。九儒本武弁,隶左良玉麾下,叛为贼,盘踞兴山一带,四出杀掠。至是,因荆门进士刘延禟叩关入城,籍民为兵,不从者剔筋敲骨,死于炮烙。民食树皮,至人相食,户口几绝。
顺治十年,虎贼余孽李来亨突出当阳,刼掠淯溪一带,荆将汪吉追战,死之。自是荆镇发兵轮戍,远安邑借为蔽。康熙元年,李来亨等盘踞竹、房、兴、巴一带,凭险不下。至此三省会剿,秦军上庸,蜀军巫山,楚军当阳,转输络绎,兵夫不下数十万。二年七月,我师退保当阳。冬以禁旅复由当阳进。三年秋,大破之,扫穴无遗类。
嘉庆元年,教匪陈得本、刘秀石等啸聚千余人,由东湖窜当阳。二月,城陷,典史马栋、知县黄仁死之。时贼势方张,将复南窜。及闻远安贼首赵之国至干溪,为乡团所灭,自荆门来者亦被乡勇遏击,外援既绝,乃踞城不敢出。总督毕沅、将军舒亮以大军至四面攻击,城中食尽,七月破城灭之。二年,贼首姚之富、齐王氏、王廷诏由归、巴、兴山东窜,将军明亮、参赞德楞泰以大军追剿,水陆并下,约夹击于当阳,贼分二队。王廷诏将趋当阳,巡抚汪新分兵守当阳,以防荆州。三年春,贼首张汉潮、刘成栋众数万窜入楚境,邑民户出一丁戍远安之西风垭。三月,贼众大至,夺险而出卡,勇死者甚众。突黄连寺而东掠淯溪河,而南冒官军旗帜,晨趋河溶,巡检夏永谋死之,贼四出焚掠。五月,踞观音寺,连栅数十里,威勇侯额勒登保由襄阳下,邀击于南漳,斩获大半,余贼北窜。是时,县城戒严,贼闻有备,不敢近。四年,贼首徐添德由南漳窜当阳,将向荆州,将军明亮、总兵孙清元迎击于天柱山,斩获大半。时漳河夏涨,贼不能西渡,乃北窜南漳山中。五年春,复窜入楚境,当阳、宜都乡勇同守东湖之宋家垭,邑绅樊安邦领其众,贼不敢近。会天大雾,贼冒雾度险出卡,后卡众失利,绅勇死伤殆尽。总兵孙清元以大军至,贼遁。八月,贼复由故道出,邑令汪云铭率乡勇防堵甚严,贼循西山经远安而北,自此境内无贼踪,民始安堵云。
远安县(无)
按,原志无此内容,壬辰重刊特附于后,以广读者耳目。
荆门州舆地记一
光绪湖北舆地记二十
荆门州
                                《禹贡》荆州之域,职方尔雅,亦属荆州。周为   国 、权国,后为楚所灭,遂为楚地(庄十八年传,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斗缗以权叛,迁权于那处,今当阳县东南之权城即斗缗所尹之权也。今荆门州东南之那口城,即那处也,亦即   国。史记周公辅成王,封其季弟载于冉。孔氏曰:冉亦作    ,或作那。《水经注》权水出章山东南,流经权城北,古之权国也,亦即那口城)。
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沮、漳在州境,秦为南郡地。汉高帝元年,改南郡为临江郡;五年,复曰南郡。景帝二年,复改为临江郡;中二年,复故属荆州部,领县十八,在州境者为编、当阳、若、临沮四县地。编为西境,若、临沮则南境也。东汉因之,但以若为郡耳,三国时分属魏、吴。建安十三年,魏分南郡、编以北及南阳之山都,置襄阳郡(《沈志》称鱼豢《魏略》又云魏文帝立),临沮、鄀二县属焉。黄初中,分南阳郡,置义阳郡。景初元年,以襄阳郡鄀、叶二县属之。于是临沮属襄阳,鄀属义阳,二郡均属荆州。建安十三年,魏武赤壁之败,南郡以南入吴;十九年,吴、蜀分荆州,南郡为蜀有。黄武中,蜀先主没,南郡复入吴。编、当阳二县属南郡,郡属荆州。晋,编、当阳、鄀三县均属南郡,临沮属襄阳郡,均属荆州。武帝平吴,割临沮之北乡、中庐之南乡,立上黄县。于是,临沮尽在今州境矣。
咸和中,临沮县又尝为沮阳郡治。隆安五年,桓元移沮、漳、蛮立武宁郡(《晋书·地理志》言:桓温分南郡立武宁郡,而《桓元传》、沈约《宋志》、《大平寰宇记》均言桓元立武宁郡。《元和志》亦言晋安帝置,则《晋志》之桓温当是桓元之误);分编县立长林县,分鄀县立乐乡县,属之。乐乡本鄀之南境,于是州境无鄀地矣。
安帝又侨立长宁郡于编县,领长宁、绥安(《沈志》作经安,当为绥安之误)、僮阳、绥宁四县,在州境者为长宁、僮阳(绥宁后并入上黄,当在今南漳。《方舆纪要》言绥安城在荆门州北,按:绥安本为郡,后改绥安县。《沈志》:孝建二年,度长宁之绥安属巴陵。明帝泰始四年,以绥安并州陵。又《晋志》言:何无忌表竟陵郡去江州辽远,去江陵三百里。荆州所立绥安郡入户入境,防及于江滨,其地必南近州陵。故《一统志》以绥安废县,在沔阳州西,较《纪要》为妥。惟长宁在编,绥安近州陵,郡县未免县绝尽。惟其县绝也,故宋孝武帝度属巴陵也)。宋度襄阳郡之临沮县属南郡,而南郡地在州境者,有当阳、临沮、编三县。又自元嘉六年,以三辅流民于编县东境立莲芍县,编县遂尽在州境矣。又分临沮西界立汶阳郡(萧子显《齐志》曰:桓温以临沮西界水陆纡险,道带蛮蜑,田土肥美,立为汶阳郡。沈约《宋志》引《何志》云:新立当是宋初立。今从之),领汶阳、僮阳、沮阳、高安四县,后省汶阳领三县。武宁郡仍领乐乡、长林二县。文帝改长宁郡为永宁郡,度襄阳郡之上黄县属之。孝武度绥安属巴陵,以僮阳并入长宁,绥宁并入上黄,永宁郡领长宁、上黄二县,在州境者为长宁一县。南郡、汶阳、武宁、永宁四郡均属荆州,惟汶阳初属渠州,元嘉十一年度属焉,齐仍宋旧(按:《齐志》不见武宁、永宁二郡,盖荆州新兴郡,以后有缺简故耳。洪亮吉以北新阳郡之长宁为永宁郡之长宁,然《宋志》永宁郡属荆州,《齐志》北新阳郡属郢州,似不可以郢州之长宁为荆州长宁,今不取)。梁为南郡之编、临沮、当阳、安居四县,永宁郡之长宁一县(永宁郡又领归化、受陵二县。《隋志》:开皇九年,省归化、受陵入宜昌,当在今荆州府宜都县境),武宁郡之旌阳、乐乡、长林三县,汶阳郡之僮阳、高安二县,盖梁分当阳置安居,分乐乡置旌阳,后又改旌阳为惠怀,省沮阳入高安。梁末又省编县入长宁,省临沮入高安,南郡、永宁属荆州,汶阳属宜州(元帝立,大清以前汶阳属荆州),武宁属雍州。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承圣末,岳阳王詧引西魏军袭江陵,魏军济汉袭武宁,克之,遂长驱向江陵,拔之。以荆州一州之地封萧詧为坿庸,复立江陵总管府,其南郡地在州境者为当阳一县,河东郡在州境者为安居、长林二县。南郡、河东均属荆州。河东本齐郡,西魏度安居、长林属之,又于乐乡置鄀州,领武宁、永宁二郡,武宁郡领乐乡、武山二县,永宁郡领长宁、华陵、云泽三县,在州境者为长宁一县(《隋书·地理志》:紫陵县下,西魏置华陵县,后周改名焉,其城南面,梁置鄀州,又置云泽县,按:隋紫陵县在今江陵县南)。武山即梁旌阳,改曰惠怀,魏复改为武山耳,又分长林县地置基州,领章山、上黄、汶阳三郡。章山郡领丰乡县,上黄郡领绿麻县,汶阳郡领高安县。丰乡、绿麻皆分长林地新置,旧僮阳县则省入高安也。周于当阳置平州,领漳川、安远二郡,漳川郡分当阳立,安远郡即河东郡,周改名焉。又改汶阳郡之高安县为远安县,余仍旧。天和六年,以基、平、鄀三州与萧詧其地,遂为梁蕃有。
隋开皇七年,改平州为玉州,废汶阳、武宁、章山、上黄等郡;九年,废玉州及漳川、安远二郡;十一年,省长林入长宁;十八年,复改长宁曰长林,改安居曰昭邱。大业初,又改昭邱曰荆台,寻废荆台入当阳,废武山入乐乡,改绿麻为章山,又废鄀、基二州,以当阳、长林属南郡,以远安属夷陵郡,以乐乡、章山、丰乡属竟陵郡,南郡、夷陵、竟陵均属荆州。隋末,废章山、丰乡二县入长林。唐武德二年,以夷陵郡置峡州;四年,于长林县东北百二十里置基州,并分置章山县属之,又于当阳县置平州,并分置临沮县属之,又于乐乡县置鄀州;六年,改平州曰玉州,省临沮入当阳;七年,废基州,以章山属郢州(详安陆府);八年,废玉州,以当阳属荆州(详荆州府)。贞观元年,废郢州,以章山属鄀州;八年,废鄀州,以乐乡属襄州(详襄阳府),又省章山入长林。于是,今州境为荆州江陵府之当阳、长林二县,为硖州之远安一县,为襄州之乐乡一县,荆、襄、硖均属山南道。
天宝元年,改荆州为江陵郡,襄州为襄阳郡,硖州为夷陵郡;十四年,襄阳置防御使。乾元元年,复为荆、襄、硖三州。至德后,于荆州、襄州均置节度使。上元元年,又于荆州置南都,以荆州为江陵府。贞元二十一年,分长林置荆门县,属江陵府。唐末,废荆门县。五代,荆州属南平峡州,梁属;蜀、唐、晋、汉、周,属南平襄州。梁、唐、晋、汉、周,均有高氏立荆门军,治当阳县,寻复废军。周并乐乡县入宜城县。宋开宝五年,割宜城之故乐乡县入长林,置荆门军,治长林,领长林、当阳二县,远安县仍属峡州,夷陵郡、军州均属荆湖北路。熙宁六年,废荆门军,长林、当阳复隶江陵府。元佑三年,复置荆门军,仍领长林、当阳。绍兴十四年,废当阳入长林;十六年,复当阳。端平三年,荆门军移治当阳县。元至元十四年,升荆门军为府;十五年,荆门府复治长林,仍领长林、当阳二县;十七年,升峡州为峡州路,远安县属之。府、路均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天历初,降荆门府为州。
明太祖甲辰年,以峡州路为府;九月降为州,直隶湖广行省。洪武九年四月,改峡州为夷陵州,属荆州,远安县仍属之,又改荆门州为县,省长林入焉,与当阳县同属荆州府;十年五月,省当阳县入荆门县;十三年五月,复以荆门县为州,复当阳县属州,州仍属荆州府。嘉靖十年八月,以荆门州改属承天府,仍领当阳一县,承天府、荆州二府均属湖广布政司,国初因之。顺治二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当阳县径隶安陆府,荆门州遂不领县。康熙三年,分湖广布政司为湖北布政司。雍正十三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以远安县度属荆州府。乾隆五十六年,以荆门州直隶湖广布政司,割安陆府之当阳,荆州府之远安二县属之。
本州地居东,偏西为当阳,又西北为远安,疆域南北二百一十里,东西二百里,州治距西北、西南界为最远,东南界次之,东北界为最近(东至安陆府京山县界八十九里,西至宜昌府东湖县界一百二十八里,南至荆州府江陵县界一百二十五里,北至襄阳府宜城、南漳两县界一百有四里,东南至安陆府潜江县界百五十七里,西南至荆州府枝江、宜都界二百一十三里,东北至安陆府钟祥界九十里,西北至南漳、东湖界二百八十四里)。
州境北界与襄阳,详襄阳篇,兹自州西北一百六十里,远安与南漳、东湖界之店子口始,东南迤一百二十里至三界岭为远安与当阳、东湖界,又南三十六里,至界牌岭,当阳西出东湖路也;又南转东二十四里,至普通总,为当阳与东湖、宜都界,又东北二十五里,转而南偏西三十二里,为当阳与宜都、枝江界,转而东北四十里,傍方家河东南流二十四里入沮,转而南傍沮水四十里至万城场,为当阳与枝江、江陵界,转而北转东六十里至雷家港南,当阳南出江陵路也;又东十里至三界塜,为当阳与江陵、荆门界,转而东南八十里抵长湖,傍长湖南岸,东南迤六十里至长湖东汊,为荆门与江陵、潜江界,又东二十里转而北六十五里,抵汉水,为荆门与潜江、京山界,又傍汉水北上十六里至沙洋,荆门东南达汉,濒路也。又十二里为荆门与京山、钟祥界,又傍汉北上五十六里,至艾家店邓家湖,入汉之口也。渡邓家湖西迤十里出湖,又西北九十里至竹陂河,西距州城仅五里许。又北六十里渡长板河,又东北五六里渡乐乡河,又东北三十六里至白虎山,荆门东出钟祥路也。又北转西十二里至张家店,荆门北出钟祥路也。又西南三十二里渡乐乡河,又西南十六里渡长板河,又南十里转而北十五里渡长板河,又北三十二里转西五里转南二十里渡长板河,转西十二里北渡长板河,又北偏东四十里,为荆门与钟祥、宜城界,迤西为襄阳府界矣,此州境之界也。
江北汉南之正支,自香炉山为荆门、钟祥、南漳界,迤南入钟祥境,曰白龙洞山,象河水出焉。又东偏南曰太平山,入州境。又南曰太子冈,《明统志》言元文宗自潜邸归,尝驻此冈,因名曰灵鹫山,山麓有龙洞,《明统志》言洞水西通嘉州。山至此分为两大支,东支为建水与汉水间山,西支为建水与漳、沮间山。东支在灵鹫东南者曰西山,曰蒙山,曰虎牙山,均在州城西,距城不及五里。蒙山一名象山,陆九渊讲学处也。山南有蒙泉,西北有惠泉,名泉也,均流入竹陂河。虎牙山之南建水出焉,又东南曰白家山,直江源也。又东北出夹港、王子港间,则止于内方山,即《汉书·地理志》竟陵章山也,《水经注》亦言沔水迳漳山东南出夹港、马仙港者,则止于沙洋西之绿麻山。山下有绿麻寺,近伪为六马寺,古绿麻城也。西魏置绿麻县,盖以山名,此建水与汉水间山也。西支在灵鹫西南者,实为荆门、当阳之界。南至三界塜又东南,为荆门、江陵界之纪山。楚子革言:“我先王僻处荆山,以共王事,遂迁纪郢。”郢即郢城,纪即纪山,南之纪南城也。又南入荆州、江陵境,而止于龙山西山,此建水与漳、沮间山也。州居江、汉之间,其西北为山陵,东南为川泽,故江汉间之正支,实止于州境。东支之东南为潜江,为沔阳,西支之东南为江陵,为监利,皆沟渎纵横、湖波浩渺,无复崇峭绵亘之势矣,间有小阜、平冈,亦仅短支蜿蜒耳。
自江、汉间正支在房县兴山、保康界之冷盘垭,分支南迤者为骑龙垭,又分支东迤为云岐山,黄柏河水出焉,又东南入南漳境。经太吉坪,又东南至马头山,入远安境,转而西为天池岭,转而东南为百井山,二天门又南为白云洞,又西为分水岭,转而东南至王虎山,入东湖境,曰紫云山,又东南至三界岭,分支入当阳境,东南曰枣林冈、仙人山,有苍茫溪水出焉。又东南曰玉泉山,山有泉,色白而莹,本名覆船山,三国时易今名,隋置玉州以此。宋末,蒙古陷襄阳,张梦发请城当阳之玉泉山是也。又南曰金子山,入枝江县境,□为小阜,此黄柏河与沮、漳间山也。此州境山之大略也。
汉水自安陆之钟祥东南,流至州东偏南七十五里之艾家店入境,东岸为钟祥、京山地,行七十余里入潜江县,濒汉之地皆为平壤,故沿汉皆筑堤御涨。自艾家店邓家湖口至沙洋北小江湖口,其间五十余里,即《方舆纪要·水利考》所谓王家堤。邓家湖上承王子港,小江湖上承夹港,皆为水利所关,而小江湖尤为出水尾闾,分建数闸,以时启闭,而内方山实迤逦于二港之间,亦资保障沙洋以南二十余里,即《方舆纪要·水利考》所谓绿麻堤,盖在绿麻山下也。其南有马仙港、白石港、谷白港、傅家河,汇为彭冡、借粮湖等湖,西通长湖,东通潜江之西荆河,以达于汉。南通江陵之张家寨子等湖,以达长夏,亦州境东南宣泄之路也,于是堤防要害全在沙洋一带矣。
明嘉靖二十六年,沙洋堤决,汉水直趋江陵龙湾司,而下分为支流者九。下流州县江陵、监川、潜江、沔阳俱被其害。有司修筑失宜,以致汉水旧道渐狭,两岸相对仅二十余丈,而决口广三百余丈,反为正流,几不可复障而东矣。隆庆初,始改筑高厚,水患少息,故至今沙洋堤最关荆南紧要。其入长湖之水有直河,出州东南之白家山,南流五十余里入湖,长而且直,故名。溉田百余顷有建水,即《梁书》之湕水,亦名建阳河,出州南虎牙山,东南流百二十余里入长湖水,居荆襄之中,萧绎、萧詧之相争也,尝以此为襟要。长湖为荆门、江陵所共跨,而荆门跨其北大半焉,湖势东西长,故名。面积约为方里者八九百,在荆门者曰长湖,曰瓦湖,在江陵者曰海子湖,曰大白湖,曰马子湖。西接龙陂,东连西荆,南通郝穴,古扬水所经也。沮水自南漳县东南,流至州西北之南襄城塘东南,入远安境,行百里,东南入当阳境,行百里会漳水。漳水自钟祥县东南流至州西北之镇武沟,南入当阳县境,行百三十里会沮水,又合南行六十余里至万城场入枝江县,此州境水之大略也。其西偏之苍茫河、黄柏河,或源出州境,或流经州境,皆详宜昌篇。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9 14: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州 沿革
《禹贡》荆州之域,职方尔雅,亦属荆州。周为冉阝国,后楚灭冉阝,为楚之那处地,秦属南郡。汉南郡属荆州部,领县十八,在今荆门州者,为编县之西境,若县之南境,东汉因之,惟改鄀为若耳,三国分属魏、吴。建安十三年,魏分南郡编以北及南阳郡之山都,置襄阳郡,鄀县属焉。黄初中,分南阳郡置义阳郡。景初元年,度襄阳郡之鄀县属之,隶荆州。建安十三年,魏武赤壁之败,南郡以南入吴;十九年,吴、蜀分荆州,南郡为蜀有。黄武中,蜀先主没,南郡复入吴,编县属之,隶荆州。晋,编、鄀二县均属南郡。隆安中,移沮、漳、蛮立武宁郡,分编县置长林县、分鄀县南境置乐乡县属之,又于编县侨立长宁郡,领长宁、绥安、僮阳、绥宁四县,长宁、僮阳在今荆门州境。于是,荆门州为南郡之编县西境,长宁郡之长宁、僮阳二县及武宁郡地,均属荆州。宋元嘉中,分编县东境置莲勺、高陆二县,编县遂尽在今荆门州境矣,属南郡。又改长宁郡为永宁郡,长宁、僮阳仍属之。孝武时,以僮阳并入长宁,武宁郡仍领长林、乐乡二县,而南郡、永宁、武宁三郡均属荆州,齐仍宋旧。梁,编县仍属南郡,长宁仍属永宁郡,武宁郡领长林、乐乡、旌阳三县,旌阳分乐乡置。后又改旌阳为惠怀,南郡、永宁属荆州,武宁属雍州。梁末,省编县入长林。承圣三年,西魏克江陵,以荆州一州之地封萧詧为坿庸,度武宁郡之长林属河东郡,隶荆州。又于乐乡立鄀州,领武宁、永宁二郡,武宁郡领乐乡、武山二县,武山改惠怀置,永宁郡领三县,在今荆门州者为长宁一县。又分长林地置基州,领三郡,在今荆门州者为章山、上黄二郡,章山郡领丰乡县,上黄郡领绿麻县,而丰乡、绿麻皆分长林地置。于是,荆门州为宋、齐、梁之编、长宁二县及武宁郡,西魏之长宁、长林二县及武宁、章山、上黄三郡地,后周仍魏旧,惟改河东郡为安远郡,隶平州。天和六年,以鄀、基、平三州与萧詧其地,遂为后梁有。隋开皇七年,废武宁、章山、上黄等郡;九年,废平州及安远郡;十一年,省长林入长宁;十八年,复改长宁曰长林。大业初,废鄀、基二州,又废武山入乐乡,改绿麻为章山,以长林属南郡,以乐乡、丰乡、章山属竟陵郡,二郡均属荆州。荆门州则为长林、乐乡、丰乡、章山四县地。隋末,废丰乡、章山入长林。唐武德四年,改南郡为荆州,长林仍属之,又于长林东北百二十里置基州,并分置章山县属之,又于乐乡置鄀州;七年,废基州,以章山属郢州。贞观元年,废郢州,以章山属荆州;八年,废鄀州以乐乡属襄州,又省章山入长林,荆门州则为荆州之长林县、襄州之乐乡县地,均属山南道。贞元二十一年,分长林置荆门县,后复废荆门县。五代,荆州属南平襄州。梁、唐、晋、汉、周皆有高氏立荆门军,治当阳县,寻废军。周,并乐乡入宜城。宋开宝五年,割宜城之故乐乡入长林,于长林置荆门军,以当阳县隶军。于是,荆门军领长林、当阳二县,治长林,属荆湖北路,而长林县疆域亦与今之荆门州境合矣。熙宁六年,废荆门军,以长林、当阳属江陵府。元佑三年,复置荆门军,仍领长林、当阳二县。绍兴十四年,废当阳入长林;十六年,复置当阳,而长林如故。端平三年,荆门军移治当阳,以长林为属县。元至元十四年,升荆门军为府,处行中书省。天历初,降荆门府为州。明洪武九年,改荆门州为县,省长林县入焉,属荆州府;十年,省当阳入荆门县;十三年,复以荆门县为州,复当阳县属州,州仍属荆州府。嘉靖十年,以荆门州属承天府,仍领当阳一县,随府隶于湖广布政使司。国朝顺治二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以当阳径隶安陆府,荆门州遂不领县。康熙三年,分湖广布政使司为湖北布政使司。乾隆五十六年,以荆门州直隶湖北布政使司,割安陆府之当阳、荆州府之远安二县属之。
疆域
广百十五里,纵二百二十八里,至京师陆程二千六百七十五里,至省治水程六百八十里,陆程六百一十里。东至安陆府京山县界八十九里,西至当阳县界三十四里,南至荆州府江陵县界一百二十五里,北至襄阳府宜城县及南漳县界一百有四里,东南至安陆府潜江县界百五十七里,东北至安陆府钟祥县界九十里,西南至当阳县及荆州府江陵县界七十九里,西北至当阳县及襄阳府南漳县界七十三里。
天度(附日出入)
纬度北极出地三十一度一分五十秒,经度距京师中线偏西四度二十九分三十秒。
冬至日出辰初初刻三十二秒,日入申正三刻十四分二十八秒,旦三十九刻十三分五十六秒,夜五十六刻一分四秒。
夏至日出寅正三刻二四分二十八秒,日入戌初初刻三十二秒,旦五十六刻一分四秒,夜三十九刻十三分五十六秒。
州之西北、南漳之东南有仙居山,西北自南漳八叠山来,东南距州城七十五里,又东南曰香炉山,其北支曰大山岩。
大山岩在香炉山北,又东曰白鹤头,又东南曰猫儿岩,又东北曰龟山,又东曰蒙黄岩,又东北入钟祥境曰虎头山,又东南入州境,止于常家冲。
香炉山东南曰蜜蜂岩,又东北曰龙头砦,又东曰玉白岩,其东北支曰大石尖山。
大石尖山在玉白岩东北,又东北曰马石山,又东曰凤凰山,又西南曰上字泉山,又东南曰滴水岩(滴水岩东北曰彭家岭,又东曰柏树岭,又北曰栗林冈,又北至张家集为小水入长板河处。柏树岭西南曰郑家岭,又东南止于小水入长板河处)。又东南曰陈家岭,又东南曰彭家岭,又东至石桥驿司象河与长板河合流处。
玉白岩南入钟祥境曰阴龙观山,又西南曰象河山,有象河出焉。又南曰白龙洞山,又东南曰虾蟆山,其南支曰石尤岭。
石尤岭在虾蟆山南,又西曰团山砦,又东南曰千沟山,又东南曰盛京山,又南入当阳境。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