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昌〕滁州人,洪武二年知州。勤于政教,抚字有方,重建学宫,士民爱之,崇祀名宦。 〔偶武孟〕苏州举人,洪武十三年知州。教民垦种,除盗安民,兴学校,训士子。德政上闻,升刑部郎。 〔潘道亨〕严州人,洪武十六年知州。持己公正,治民得体,事不烦而民不扰,崇祀名宦。 〔叶原瑛〕浙江严州人,洪武十七年州学正。学问优长,品望素重,在任十余年,门下士经其造就者皆知名于时。见州志残阙,尝与州守杨复初谋修之。会湘王殿下召览《大一统志》,遂赴府观焉。凡涉荆门事类,备记录之,还学编校,加之采揖,得州志八卷,历数年而脱稿。今其书久失,惜哉。 〔应伯和〕浙江人,洪武三十年知荆门。律己廉介,治民仁惠,去任惟琴书而已。州人诵德不衰,崇祀名宦。 〔邢宁〕武进人,正统十一年知州。鲠介明敏,盗贼屏息。革吏弊,兴学校,民咸德之,崇祀名宦。 〔陈厚〕乾州孝廉,景泰二年知州。尝夜微行城北,有老妪夜绩,至夜半命女取浊酒以饮,女误发其他瓮,笑言曰:“此酒清似陈太守,何谓浊耶?”陈适闻之。明旦,召老妪谓曰:“我有何清?昨所言妄矣。”妪曰:“人心至公,小女子之言实公之素行也,何妄之有?”其清德见信于人如此。 〔高瑶〕字庭坚,福建闽县人,由乡荐为荆门训导。成化间,疏陈十事,其一言景泰帝宜追加庙号,议论慷慨。章下廷议,久不决。帝终感瑶言,久之,竟复郕王帝号。瑶后知番禺县,多异政。发中官韦眷通番事,眷诬奏于朝,瑶竟谪戍永州。释还,卒。《明史·列传》见《艺文》。 〔徐泰〕江阴举人。成化五年,以罗田县尹选知荆门州,颇有惠政。丁艰服满,将补。州民万余赴阙下乞仍补荆门,上允之。李维祯有《序》,崇祀名宦。 〔阴子淑〕字宗孟,其先崇阳人,徙居四川内江。成化壬辰进士,十五年知荆门。二年之内,百废俱新。政暇即与诸生讲论经义,朔望集里老于明伦堂,谕以为善获福之报。毁淫祠,表节义,举行家礼。民有《循良十咏》以美之。后迁江西宪司,郡人立有去思碑记,崇祀名宦。 〔张罍〕字元器,归安人。弘治进士,知荆门。洁己惠民,劝农兴学,折节下贤,祷雨辄应,荆民戴如父母。官至副使,崇祀名宦。 〔郭侑〕新乡贡士,正德五年知荆门。刚方有治才,庭无留事,狱无滞囚。时岁歉盗起,拊绥有法,境内晏然。 〔孟统〕山东宁阳人,正德九年知荆门。性耿介,居官清苦,捐俸增城郭、铺房。夫妇相继卒,僚吏启其囊,仅白金七分,他无所积。抚按、巡守莫不叹息,官给路资以归。崇祀名宦。 〔李士翱〕字如翰,长山贡士,正德末知荆门州。值岁饥,多方振济。民骈死疫疠,捐俸营葬地十余处。比迁秩,行李萧然,官至大司农。 〔杜琏〕字汝器,号及泉,山西平陆县人,以顺天乡举登会试乙榜。万历二年知州事,兴学重农,民风丕振。有当道致书索沃壤四百,公掷书斥使,毅然曰:“割民田以媚权贵,所不能也。”遂罢职归。民咸德之,去之日,立生祠焉。乾隆间,玄孙汝愚亦以乡举令潜江,多惠政,绰有祖风;若拙,壬戌翰林院编修。 〔贺沚〕号瞻龙,万历二十年学正。倡明理学,开讲于象山书院,以致知主静为宗,听讲者甚众。而舒恂、柳向阳、胡顺、王刚尤得其传。比迁秩,荆人士为勒去思碑记。前守请于上,与贤守高则巽东西配享于陆文安公祠。 〔高则巽〕南昌举人,万历二十五年知荆门。担当有为,拒税监索赂。清逋赋、匿亩,东归兵无哗,其大端也。详周之翰《高侯行序》(《序》见《艺文志》)。 〔徐天佑〕浙江临海举人,先任广昌令,民立祠五,立牌十四。后知荆门州,性仁慈,每用刑必挥泪。万历间,土司提兵援辽,往来如织,所至骚然,胥赖调停,州民安堵。迎母养署中,入必告以所决事。比迁秩,城野大哭,如失慈母。建祠北关,绘像祀之,以志遗爱,后为贼毁。 〔孙同伦〕靖江举人,万历二十七年知荆门。会审供单,均平里甲。请于上,照粮派定。至今无枯丁赔纳之累。 〔雷遇〕井研举人,万历三十三年知州。初至郡,告百姓曰:“爱民何事?除害民者而已。”巨猾敛迹,人号“青天”。雷祠祀北关外,有碑记。 〔姜思谦〕(一作思谅)江南人,万历末年署篆荆门。博学骚雅,精明果断,案无留牍,吏无伏奸。暇则偕州文士赏花赋诗。荆俗多朴陋,因公一变而文明焉,民讼渐息,路不拾遗。即实授州牧,惠政多端,万民德之。 〔袁致道〕公安人,袁中郞从弟。万历末以举人授学正。敦励名检,振兴文教,所举优劣,尤服士心,学使葛屺瞻甚褒之。一时科目綦甚,公之力也。升登封知县。 〔刘淳〕确山人,天启四年荆门学正。时督学颁定条约,凡有廪缺,新旧间补。迄按临又曲狥所爱,与前约违。公面折庭诤,谓贰诺无以示学宫,即日挂冠去,其刚直如此。 〔石琢玉〕山东范县举人,崇祯七年知荆门。时州城卑狭,而贼氛近在荆襄。公得报,尽力防守。贼三薄城,不能下。贼退,即详请修筑,屹然金汤矣。 〔牛光斗〕陜西人,崇祯七年同知荆门。流贼犯境,率乡兵百人捣贼营,杀数十人。贼侦知为西人,遁去。随捧檄调郧阳,屡立奇功。荆门多勇敢者,公训练之力也。 〔黄辅卿〕福建举人,崇祯十三年春知荆门州。时孙应元、周遇吉驻兵城外,皆辅卿供给。遂大破罗汝才于丰邑坪,降混世王、小秦王等,贼遂不敢犯荆门。 国朝 〔张敦素〕山东栖霞举人,顺治五年知荆门。素守廉介,所居茅屋数间。招集流亡,劝垦田地。清里甲,催逋赋。丝毫不扰民,惟劝谕抚字,不啻父母之爱子也。士民化之,咸轨于正。 〔贡骏业〕北直灵寿举人,顺治七年知荆门。有惠政,竟以抗直获罪当路,被诬。士民上书莫救,抱愤而殁,闻者垂涕。 〔王嘉宾〕广宁人,顺治九年知荆门。令民焚烧荒芜,给牛助垦,免差免耗,薄敛宽刑,复驿设站,演武修文,驱虎兴市,劝耕造士。善政纪在石碑可考。 〔薛继岩〕字肖傅,山西河津举人,文清公九代嫡孙,顺治十二年知州。除尽陋规,修理城池,重建文庙,培植学校,招抚残黎,赈济饥荒,助修堤堘,捐葺营房,接济驿传,屡济行师,不行罚赎,刑清狱空。牧荆五载,善绩甚多。州人刻其修圮城、革漕规诸政于碑。 〔李衷灿〕江南含山副榜,康熙二年知州。泽润千秋,誉蜚万井。数月,有西山进剿之役,督抚知有异才,以监运属之往,率家僮代应夫役,挽输络绎,士马饱腾,获丑献馘而功成。旋遇灾荒,报请旱蠲三、水蠲四,贫民赖全活者数万。创州志,未成迁去。 〔南鹏〕字豫九,山西人,康熙十六年知州。仁恕宽明,政有廉声。禁止谒庙烧香,惑众滋事者必绳以法。平易近民,勤恤赈济。民有兄弟争讼,法语巽言,皆折服泣下。次年丁艰解组。 〔万萧裔〕汉军正白旗人,康熙十九年知州。州无衙署,借民舍为官廨,庭下草深数尺,治前后民舍数间,皆茅苇编之。招抚开垦,三年报七分熟,乃甫集泽鸿。大兵数至,独能议饱腾而不病民,议休养而不病兵。由是流亡集,石田治,荷锄与执戟交得所。又解囊金四百,治文庙及东西两庑,朝夕课士,亲为校讐。文武生多荐贤书,成进士。 〔庞上梓〕号峄樵,广州南海岁贡。文章名士,经济鸿才,随师入黔赞理军务。康熙二十六年,由贵州瓮安县令升荆门知州。甫下车,课士劝农。因省会夏逆蠢发,百姓逃遁,缺饷捐赔。修城蓄粮,不动正赋,与同城营官固守。偶值时艰,征输不继,误挂吏议,代民受过,怡然自若。 〔叶旉〕上海荫生,武昌粮道忠节公映榴子。公死夏逆之难,事详《通志》。旉知荆门,时方弱冠,精敏豁达,剖断如流,兴学培士,爱民保赤,拊循振刷,上官鉴赏逾格。将一载,丁艰解组。士民至今叹思,后升知府。 〔钟韵远〕奉天镶红旗监生,康熙三十六年由顺义知县升任知州。方正廉洁,治尚宁静。入境询民隐,饬官方,墨吏望风而栗。劝课农桑,捐免逋欠,重士爱民,不忍烦劳。昭雪沈冤,严惩惯盗,境内夜不闭户,万民咸颂神君。素不爱名,凡立碑供牌,辄叱止之。后升后部侍郎。 〔高琏〕字商陈,号华国,江夏廪贡。康熙四十五年,分训荆门。学有根底,接物以诚。训迪后进,娓娓不倦。凡所赏识,或成佳士,或擢巍科,一时有“桃李尽在公门”之誉。在任十四年,丁内艰去,寻以病卒,士林至今思之。 〔田三乐〕深州贡士,雍正八年知州。荆土虫旱数载,逋赋累万。莅任时天旱,苗将稿,乃步行祷雨,甘霖如注,遂歌大有。振兴学校,尊崇师儒,听断明决,讼狱几息。十一年,升汉阳同知,转知施南府,卒于官。 〔舒成龙〕乾隆八年任荆门州。精明强干,摧诚无私,兴利除弊,务在实惠及民。又喜以营造为施济,城池、祠庙、桥梁、津关、古迹名胜,靡不修举。而州署、州仓、后仓与龙泉书院则皆其创建也。《荆门州志》自古未经纂修,成龙搜访缀辑,八易寒暑,始获成编。莅荆十二载,遗泽在民,百余年后妇人孺子犹啧啧称道不衰,为国朝以来荆门第一循吏。另有传,详《艺文志》。同治十一年,经士民吁请,崇祀名宦。 〔吴文懋〕字申之,吴县附贡生,精奇门数学,乾隆四十三年任荆门吏目。以爱民为心,深为上官所倚重,历获州同篆,均著循声。己未岁,州大旱,数月不雨,文懋徒步行赤日中,诣白龙潭祈祷,往返数四,遂以中暑殁于官,民悼惜之。 〔张琴〕字韵斋,顺天举人。乾隆六十年任州直刺,勤求民隐,孜孜不倦。嘉庆元年,教匪滋蔓,当阳告急,琴驰往援之。旋以荆门教匪阴与贼通,密谋乘夜攻城,急返署,部署周帀,贼敛迹焉。二、三两年,贼首张汉潮及川匪出没当、远,逼近州城。琴外办军械、粮饷,内严防守,并率学正李应聘、训导梁锡冠、吏目杨元英督饬绅士分守五城门。贼跃马东山,城上以大炮毙贼一、马二,余始远飏。遂谕绅士筑东山堡,聚义勇,为州城犄角。后贼复至,见堡中旗帜森列,终不敢近。先是小江湖堤民自修筑,官为董戒而已。时汉水冲溢,昏垫者数千户,民力难支。琴禀请大府发帑兴修,躬亲指画,继长增高,添建二闸,启闭以时。滨湖五六十里,既免派费之累,更获乐土之安。并以兵燹后,沙洋、后港、建阳、石桥各公署、仓厫、驿站均遭残毁,琴详请修复,招集流亡,搜捕贼党,民忘其乱。有守城、筑堤各记,详《艺文志》。 〔任郿佑〕山东聊城人,嘉庆壬戌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刺荆门。清廉耿介,不可干以私。有讼者立即判断,不俟证佐,曰:“少一人至公庭,即多全一家性命也。”尤以振兴文教、作育人才为急务,曰:“士无真品,即民无醇风也。”案牍之暇,时与书院肄业诸生讲论经史,诲以敦品励行,循循如师弟。龙泉书院自前牧舒成龙筹备生息银一千五百四十两,为诸生膏火,历更守牧,因公费用,所存无几。郿佑先捐廉俸,并劝谕绅富捐助,共得四千两正,发商生息,山长束修、肄业膏火至今赖之。治荆三年,以最升授安陆府,士民攀辕不忍舍。 〔郎锦骏〕字牧云,山西代州人。乾隆壬子副榜,选训导,以勤职保举知县,拣发湖北,历任咸宁、江夏,以最升直隶州,道光二年补荆门。甫下车,值大旱,祷于各神祠不雨,遂屏仆从,斋宿荆园洗心堂,又不雨。乃露处烈日中,吁天自责,稽首崩角,额为之肿,甘霖立沛,四境霑足,岁则大熟。家本宦族,祖、父、兄弟皆历膴仕而世守清操,至锦骏,廉节尤益砺。其饮食、衣服有过寒士,尝雪夜治官书,漏三下,室无炉火,适吏目彭凤池进见。见锦骏寒不可忍,曰:“公奚不裘?”曰:“有之,然已入典肆矣。”彭归,以羊皮半臂进,曰:“聊以解寒。”既而语人曰:“非无他裘,吾愧公之廉,不敢献,且不敢污公也。”又以久旱祷雨辄应,有乡老持一鱼进献,曰:“知公廉,然蒙公厚德赐甘泽,民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