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勋明

[特别关注] 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壬辰(二0一二年)校勘本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乐四年
  
服皮弁行一奠四拜礼
宣德八年
诏赐孔谔进士授春坊中允
以吴澄从祀
正统二年
优免先圣子孙徭役
以胡安国、蔡沈、真德秀从祀
三年
禁祀孔子于释老宫,自两庑升无繇、子皙、伯鱼配享启圣王
成化十二年
增笾豆十二、乐舞八佾
十六年
诏所在过孔门者皆下马
弘治八年
以杨时从祀
嘉靖九年
改尊孔子曰至圣先师,颜子复圣,曾子宗圣,子思述圣,孟子亚圣,其余弟子为先贤,左丘明以下为先儒,罢封爵,去肖像,用木主
定国学笾豆十,天下笾豆八,乐六佾,四配笾豆六,十哲笾豆四,两庑如之。罢申党公、伯寮、秦冉、颜何、荀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吴澄从祀,改林放、蘧瑗、郑玄、郑众、卢植、服虔、范宁各祀于其乡,增后苍、王通、胡瑗、欧阳修、陆九渊从祀,专祠祀启圣公,以颜无繇、曾点、孔鲤、孟孙激配享,又以周辅臣、程珦、蔡元定、朱松从祀
隆庆五年
以薛瑄从祀
万历十二年 
以陈献章、胡居仁、王守仁从祀
四十二年
以罗从彦、李侗从祀
崇祯十年
改左丘明及宋儒周、邵、程、张、朱六子皆称先贤,位七十子下
国朝顺治元年
定月朔释菜礼,月望行香仪及进士释褐释菜礼
二年
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九年
诏四配十哲及东野周张程朱之后,各世袭五经博士
颁御制卧碑于天下府州县学明伦堂左
十四年
定尊称曰至圣先师孔子
康熙二十三年
敕悬御书“万世师表”额于天下文庙
诣孔林谒先圣墓,勒御制诗于石
二十九年
立文庙下马碑
三十九年
诏以闵子端木子后世袭博士
四十一年
颁御制训饬士子文于天下文庙
四十九年
诏直省同城武职一体行礼
五十年
定文庙乐章
五十一年
诏以言子后为世袭博士
诏升朱子于十哲之次配享
五十四年
诏以范仲淹从祀
五十九年
诏以卜子后为世袭博士
雍正二年
封先师五代为王,更启圣祠为崇圣祠,以闵子损、冉子雍、冉子耕、颛孙子师、有子若之后为世袭五经博士
改幸学为诣学,复林放、蘧瑗、秦冉、颜何、郑康成、范宁从祀,又以县亶、牧皮、乐正克、公都子、万章、公孙丑及诸葛亮、尹焞、魏了翁、黄干、陈淳、何基、王柏、赵复、金履祥、许谦、陈澔、罗钦顺、蔡清、陆陇其从祀,又以张迪从祀启圣祠,定天下庙,建忠义孝悌、节孝祠,
三年
诏避圣讳,除四书五经外,凡过此字加阝曰邱,音期
定天下丁祭用太牢
四年
敕悬御书“生民未有”额于天下文庙
乾隆二年
诏以韩愈后为世袭博士
复以吴澄从祀
三年
敕悬御书“与天地参”额于天下文庙
升有子于哲,位卜子之次
三十三年
定正殿曰“大成殿”,门曰“大成”门
嘉庆四年
敕悬御书“圣集大成”额于天下文庙
道光二年
敕悬御书“圣协时中”额于天下文庙
以刘宗周从祀
三年
以汤斌从祀
五年
以黄道周从祀
六年
以陆贽、吕坤从祀
八年
以孙奇逢从祀
二十三年
以文天祥从祀
二十九年
以谢良佐从祀
咸丰元年
敕悬御书“德齐懤载”额于天下文庙
以李纲从祀
二年
以韩琦从祀
三年
以公明仪从祀
七年
以公孙侨从祀
九年
以陆秀夫从祀,以孟皮配享崇圣祠
同治二年
敕悬御书“圣神天纵”额于天下文庙
以毛亨、方孝孺、吕柟从祀
七年
以袁爕从祀
大成殿五楹,大成门三楹,东西庑各七楹,棂星门一座,内泮池砖坊一座,泮池上石桥,俱乾隆十五年州牧舒成龙重新。嘉庆六、七年间,州牧冯振鹭重修。道光十年,州牧宋国经、义士赵应榜及应榜子国学生枝华、枝英、应榜孙继武各捐资重修。
崇圣祠在明伦堂后,乾隆三十四年前州牧刘宗元重新。
左右礼门、义路门二座。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1: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路木牌坊一座,在棂星门外,匾曰:文庙。
东、西木牌坊二座,东额曰:金声,西额曰:玉振。
东、西砖坊二座,东曰:德配天地,西曰:道冠古今。
龙门砖坊在凤鸣门南。
文运桥在龙门坊南外泮上。
照墙在文运桥南。
文昌楼在凤鸣门上。
腾蛟、起凤二砖坊在凤鸣门左右。
以上十三处俱乾隆十五年州牧舒成龙创建。
文明楼在土门,舒成龙重新。
当阳县
文庙旧在玉阳山,宋以前无考。元知县张彦文创修。至元中,知县王元宾、赵珪重修。明洪武初,知县祁守道改迁万城,寻复旧治。嘉靖丙午,知县侯嘉祥改迁于洪市坪。万历庚辰,知县胡朝义迁于报恩寺左。己酉,知县李启元、教谕余蛟始徙入城,在臬司行台故址。知县卜汝随建泮池于棂星门内,又建大魁三元阁于巽方,修两庑于学宫之左右。国朝顺治乙酉,城陷,正殿、两庑、启圣祠、名宦、乡贤祠俱烬,止存明伦堂、棂星门。顺治十三年,知县唐彦衮、教谕黄鸣阳、训导饶亮工修复。壬午,知县伊逢吉、教谕王禹书重修。甲申,署县张士琪补修两庑。乾隆四年,知县仝沆重修大成殿。二十四年,知县苗肇岱更新鼎建。于是,启圣祠、明伦堂、尊经阁、敬一亭、忠孝、名宦、乡贤祠、大成、棂星门、东西两庑、正副二斋焕然一新。又于云路拓基建坊作外泮,规模宏阔,乃为大备。己酉,知县万椿重修大成殿,仍移泮池于棂星门内。嘉庆三年,知县汪云铭重修。道光十五年,知县王朝枬谕监生张永贞捐修大成殿。咸丰九年,知县黄钟鸣重修大成殿、大成门、泮池左右两坊。
按,当阳县新志《学宫志》云:“至元中,张公彦文、知县王元宾兴建。”彦文下注“职官未详”,职官表则张彦文列于王元宾之前,注云:“彦文与元宾同时位县令上。当时郡邑新附,彦文当是守臣,但旧志未详。”观此则其曰守臣者,亦意度之耳,非有所据也。州旧志则云:“知县张彦文创修,至元中知县王元宾重修。”是又彦文与元宾皆为知县,且非同时矣,与县志不符。又,州旧志“万历庚辰”,县志作“庚午,知县胡朝义”,县志、《学宫志》职官表俱作“胡朝”。“训导饶亮工”,县志、《学宫志》职官表俱作“饶亮士”。“知县汪铭”,县志、《学宫志》职官表及《远安县志》职官表俱作“汪云铭”。诸多不符未知何者为是,今姑照旧志录存,未敢遽为更正。意舒牧修志时博稽群书,或别有据耶。至知县汪云铭,乾隆五十三年任远安,嘉庆元年任当阳,年代尚近,当、远二县志必不得误。其曰“汪铭”者,当是王牧续志之误耳,今依二县志更正之。
崇圣祠在明伦堂后。明万历间,知县胡汝川改建。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县许毓仁重修。康熙庚申知县俞廷瑞、壬午知县伊逢吉、教谕王禹书、雍正十年知县王仲桂相继重修。乾隆十八年,知县陈富有、教谕方遂补葺。二十四年,知县苗肇岱更新鼎建。道光二十六年,知县董文煜重修。
远安县
学宫旧在亭子山下,明天顺七年,知县何盘重建。成化十七年,移建东庄坪;二十年,知县刘英造鼎炉、祭器。弘治七年知县赵麟、十年知县孙崇德相继修葺。明末兵毁。国朝顺治四年,知县周会隆卜筑于新城东门外;十四年,知县安可愿重修。岁久复圮。康熙五年,迁建今址。前为两庑,南为戟门,又南为棂星门,殿东为明伦堂,又北为尊经阁,戟门左右为名宦、乡贤祠,凿池于棂星门内。二十二年,知县陈其舜重修。乾隆五十七年,知县许忠一修葺。道光二十九年,教谕刘子垣、训导黄庚募修。咸丰七年,大成殿毁于贼,刘子垣、黄庚复募修。
崇圣祠在大成殿后。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8-10-14 16:24 编辑

中路木牌坊一座,在棂星门外,匾曰:文庙。
东、西木牌坊二座,东额曰:金声,西额曰:玉振。
东、西砖坊二座,东曰:德配天地,西曰:道冠古今。
龙门砖坊在凤鸣门南。
文运桥在龙门坊南外泮上。
照墙在文运桥南。
文昌楼在凤鸣门上。
腾蛟、起凤二砖坊在凤鸣门左右。
以上十三处俱乾隆十五年州牧舒成龙创建。
文明楼在土门,舒成龙重新。
当阳县
文庙旧在玉阳山,宋以前无考。元知县张彦文创修。至元中,知县王元宾、赵珪重修。明洪武初,知县祁守道改迁万城,寻复旧治。嘉靖丙午,知县侯嘉祥改迁于洪市坪。万历庚辰,知县胡朝义迁于报恩寺左。己酉,知县李启元、教谕余蛟始徙入城,在臬司行台故址。知县卜汝随建泮池于棂星门内,又建大魁三元阁于巽方,修两庑于学宫之左右。国朝顺治乙酉,城陷,正殿、两庑、启圣祠、名宦、乡贤祠俱烬,止存明伦堂、棂星门。顺治十三年,知县唐彦衮、教谕黄鸣阳、训导饶亮工修复。壬午,知县伊逢吉、教谕王禹书重修。甲申,署县张士琪补修两庑。乾隆四年,知县仝沆重修大成殿。二十四年,知县苗肇岱更新鼎建。于是,启圣祠、明伦堂、尊经阁、敬一亭、忠孝、名宦、乡贤祠、大成、棂星门、东西两庑、正副二斋焕然一新。又于云路拓基建坊作外泮,规模宏阔,乃为大备。己酉,知县万椿重修大成殿,仍移泮池于棂星门内。嘉庆三年,知县汪云铭重修。道光十五年,知县王朝枬谕监生张永贞捐修大成殿。咸丰九年,知县黄钟鸣重修大成殿、大成门、泮池左右两坊。
按,当阳县新志《学宫志》云:“至元中,张公彦文、知县王元宾兴建。”彦文下注“职官未详”,职官表则张彦文列于王元宾之前,注云:“彦文与元宾同时位县令上。当时郡邑新附,彦文当是守臣,但旧志未详。”观此则其曰守臣者,亦意度之耳,非有所据也。州旧志则云:“知县张彦文创修,至元中知县王元宾重修。”是又彦文与元宾皆为知县,且非同时矣,与县志不符。又,州旧志“万历庚辰”,县志作“庚午,知县胡朝义”,县志、《学宫志》职官表俱作“胡朝”。“训导饶亮工”,县志、《学宫志》职官表俱作“饶亮士”。“知县汪铭”,县志、《学宫志》职官表及《远安县志》职官表俱作“汪云铭”。诸多不符未知何者为是,今姑照旧志录存,未敢遽为更正。意舒牧修志时博稽群书,或别有据耶。至知县汪云铭,乾隆五十三年任远安,嘉庆元年任当阳,年代尚近,当、远二县志必不得误。其曰“汪铭”者,当是王牧续志之误耳,今依二县志更正之。
崇圣祠在明伦堂后。明万历间,知县胡汝川改建。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县许毓仁重修。康熙庚申知县俞廷瑞、壬午知县伊逢吉、教谕王禹书、雍正十年知县王仲桂相继重修。乾隆十八年,知县陈富有、教谕方遂补葺。二十四年,知县苗肇岱更新鼎建。道光二十六年,知县董文煜重修。
远安县
学宫旧在亭子山下,明天顺七年,知县何盘重建。成化十七年,移建东庄坪;二十年,知县刘英造鼎炉、祭器。弘治七年知县赵麟、十年知县孙崇德相继修葺。明末兵毁。国朝顺治四年,知县周会隆卜筑于新城东门外;十四年,知县安可愿重修。岁久复圮。康熙五年,迁建今址。前为两庑,南为戟门,又南为棂星门,殿东为明伦堂,又北为尊经阁,戟门左右为名宦、乡贤祠,凿池于棂星门内。二十二年,知县陈其舜重修。乾隆五十七年,知县许忠一修葺。道光二十九年,教谕刘子垣、训导黄庚募修。咸丰七年,大成殿毁于贼,刘子垣、黄庚复募修。
崇圣祠在大成殿后。

武庙图
武庙图.png


武庙图说
〔武庙〕在州十字街北,明末兵毁。国初,荆营与士民重修之,仅构头门、戏楼三间,正殿三间、后殿三间。逼近前殿左首又以奉火神。盖旧基被居民侵占,故庙宇取具而已。乾隆甲戌,州牧舒成龙欲查照旧基改修,荆营署游戎曹曰琏、守府张映棠捐俸以倡,成龙复捐廉俸银三百两,公议庙基狭隘,买附近民房补之。前添建照壁一座,头门外戏楼三楹,后建大殿三楹,卷棚三楹,以奉关帝。再后建三楹以奉三代。大殿之左建火神庙,后建杜康祠,右建马王庙,后建三官殿,东建僧房三楹,西建书房三楹,委参军萧式汤照图办修。庙貌巍峩,神威赫弈,阖城文武咸托庇焉,诚荆门之表镇哉。
正殿三楹恭设: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佑民关圣大帝神位。
历代封号:
考后汉景耀三年追谥壮缪侯。宋大中祥符七年,封忠义神武王;崇宁元年,封忠惠公;大观二年,封武安王;宣和五年,封义勇武安王;建炎二年,封壮缪义勇王;淳熙十四年,封英济王。明洪武元年,复称汉寿亭侯;嘉靖中,称义勇武安王;万历十八年,加封帝号,四十二年,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国朝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间,敕封协天伏魔大帝;雍正五年,奉旨追封关帝三代公爵,州县皆建专祠,春秋二仲及五月十三日皆祭以太牢,地方官朔望行香如文庙礼;乾隆三十三年,奉旨加封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道光七年,奉敕加封仁勇,八年,奉敕加封威显;咸丰二年,奉敕加封护国,三年,奉敕加封保民,四年,奉敕升入中祀,加封三代为王并奉颁发祝文、乐章,春秋二仲诹吉致祭及五月十三日致祭,礼节奉部颁,一切礼节与文庙同,惟无分献。
咸丰四年颁发春秋二仲祝文:
维 年 月 日某官某致祭于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关圣大帝神位前,曰:
惟神星日英灵,乾坤正气。允文允武,绍圣学于千秋;至大至刚,显神威于六合。仰声灵之赫濯,崇典礼于馨香。兹当仲春(秋),用昭时享,惟祈昭格,克鉴精虔。
咸丰四年颁发五月十三日祝文:
惟神九宇承庥,两仪合撰。崧生岳降,溯诞圣之灵辰;日午天中,居恢台之令序。聪明正直壹者也,千秋征肸蚃之隆;盛德大业至矣哉,六幕肃馨香之荐。爰修懋典,式度明禋,苾芬时陈,精诚鉴格。
咸丰四年颁发乐章:
格平之章(迎神)
懿铄兮焜煌,神威灵兮赫八方,伟烈昭兮累禩,祀事明兮永光,达精诚兮黍稷馨香,俨如在兮洋洋。
翊平之章(初献,有舞)
英风飒兮神格思,纷绮盖兮龙旗斜,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6: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昌宫图.pn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6: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楼图
白云楼.png
白云楼吕祖庙图说
〔吕祖庙〕在州城东青龙山下,旧有太平洞,亦名白云洞。乾隆甲寅、丙子间,先后辟洞、创建孚佑帝君庙。嘉庆间,州人以洞太狭,恢而大之,且欲建楼洞上,仅成石基,有故而止。道光乙巳,义士赵枝华捐赀倡首,龚国良等襄助,鸠工重修正殿三楹,规模宏敞,并补修前后云墙,而楼仍未及建。同治壬戌,绅士周瀚等就故石基上建层楼,楼上勒石为孚佑帝君神像,楼下建招鹤亭。丛竹凌霄,孤桐蔽日,古藤蟠磴,杂卉荫阶。山水献秀于檐楹,楼台增辉于城郭。雅流消夏,士女游春,遂为东郊之胜境云。
致祭礼节
嘉庆十年,礼部咨开江南河道总督徐奏请加封吕祖师尊号,吁请敕封崇祀,载入祀典。奉旨依议,钦定“燮元赞运”四字加于原衔之上,致祭仿照真武庙之例。该督等即遵旨于淮郡地方敕建崇祀,至各省原有庙宇应令该地方士民自行供奉,一体遵照。其致祭日期向不由本部颁发,应听该督于每岁春秋仲月自行诹吉致祭,并知照各省可也。
春秋二仲祭文
谨以香楮蔬酒之仪,致祭于燮元赞运玉清内相孚佑帝君之神位前,曰:伏以纯阳道祖金阙选仙,化身为三教之宗师,掌法判五雷之号令。合性命于双修,期人天之普度。四生六道,有感必孚。鸾乩所降,几遍尘寰。宋元崇加封号,历代盛其褒仪。惟祈法驾常临,俯佑斯土,以引以翼,来格来歆。
按,嘉庆十年,礼部咨开未经颁发祝文,此文不知始于何时,庸俗不文,未堪告虔。王续志载之,当亦州人之旧本耳。姑照原志抄存,聊志旧章,观者勿与各庙祝文一例视也。
祭品(嘉庆十年部颁)
果品五盘 馒首五盘 蒸糕五盘 饼四盘 高顶一盘
当阳县
吕祖殿在玉阳观之右,同治三年士民重修。
远安县(无)

龙王庙图
龙王庙图.png
龙神祠图说
〔龙神庙〕旧在城西,雍正六年建。嘉庆三年,教匪之乱,毁于烽火。十二年,州牧王树勋请帑重修,改建于唐安寺南。州民吕延祚等以族间绝产,愿输充公。计水田八亩,共十八坵,私堰三口,草房一所,拨入龙神祠为香火之资,记存档案并勒石庙庭以垂久远。
致祭礼节与风云雷雨坛同(详《坛壝》)
祝文
惟神德洋寰海,泽润苍生。永襄水土之平,经流顺轨;广济泉源之用,膏雨及时。绩奏安澜,占大川之利涉;功资育物,欣庶类之蕃昌。仰藉神庥,宜隆报享,谨遵祀典,式协良辰,敬布几筵,肃陈牲币。
当阳县
龙神庙在东门外草街头,每岁奉文致祭。
远安县
龙神庙在南门外,久圮。行宫在城隍庙旁,知县郑燡林重新。春秋仲月以奉文日致祭于城隍大殿。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6: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隍庙图
城隍庙图.png
城隍庙图说
〔城隍庙〕在今州治东。元至正间,江夏聂公讳炳以名进士知荆门。复城奇绩,详载史传。以守城死贼,遂祀为荆门城隍。迨明永乐北征,恍惚部武中有美髯者,乘马持刀,拥兵而前,势如破竹。叩之军中,若有对者云:“臣荆门城隍也。”北方底定,乃遣官庙祭,封显忠王,法驾拟王者,崇其庙貌,灵应异常。崇祯壬午遭闯祸,庙遂毁。国初,士民仅建头门一间,内夹巷一道,宽丈许,长八丈,略宽处有马神殿三小楹。后,正殿三间,再后,圣父母殿。左右两庑湫隘浅陋,殊亵神明。康熙二年,州牧李衷灿因其故,重修之,今亦渐圮矣。乾隆癸亥初夏,成龙莅任时,旱魃为虐,中心惶恐,遂宿庙虔祷,是夜甘霖大沛,四野霑足。自是神灵益彰,或质冤誓屈,愚氓折服,洵大有禆于王政之所不及者。成龙于是矢念廓修,以答神贶。岁丙寅,古署工竣,东割旧署空地,宽一丈五尺,长十五丈。西买彭姓屋基,宽三丈,长一十五丈,扩之。其后东北基尚狭,都司伍以信复施基地数丈,胡尔玉、黄甲亦各施基地数丈,庙基于是始宽阔矣。成龙随捐俸以资修建。先建头门三间,八字墙二道,二门上建楼三间,颜曰“申明亭”。后作戏楼,又后建拜殿五间,再后建正殿五间,加卷棚三间。东建寝宫,西建财神殿,左右两庑建十王殿十间。最后圣公、圣母殿三间,左右建僧房各二间,东西建客房、厨房六间。并装塑神像二百余尊。规模宏敞,位置幽静,稍可壮观瞻而妥神灵。正殿、后殿之右又买江、李民地二块,前建正房五楹,侧房三楹,向东开大门一,颜曰“荆山会馆”,以为荆人公所。余地则悉作园圃,种芥培芋,可以供住持之岁疏焉。计费一千四百余金,前后成龙捐银八百金,余则士民乐输者。自起工至竣事,经营三载,属萧参军式汤督厥工,李生之湘、周生之琳、龚生之纯、许生英、张生东林、潘生正道,则皆首任其劳者也。(荆山会馆今废)
同治六年,州牧恩荣重新。
城隍庙岁无常祀,春秋二仲附祀于山川坛。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主享于州厉坛,凡水旱祈祷皆特设祭。致祭礼节、祭品、祝文俱详《坛壝》
当阳县
城隍庙旧在儒学东。
远安县
城隍庙旧在北门外,移建县治东,知县郑燡林重修。

万寿宫图

万寿宫图.png
万寿宫图说
〔万寿宫〕在城内高家桥。同治四年,绅士周瀚等恭建,殿宇三楹。同治九年,权州牧王庭桢率廪生高云浦敬加丹雘,增设重门。遵照通礼,凡恭遇元旦、万寿圣节、两宫皇太后万寿圣节、长至节,在城文武官咸朝服毕会,序班行庆贺礼。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6: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直隶州志卷五之二
祀典志二
坛壝(有图)
社稷坛图
社稷坛.jpg
诸坛图说
〔社稷坛〕在西门外,曰西坛,洪武三年建。外围以墙,设四门,内为方台,神位用木主。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出主于坛而祭之,左社神,右稷神。祭用帛一(黑色)、豕一、羊一、铏一、笾豆各四、簠簋各二,衣朝衣,三献,行三跪九叩头礼。读颁发祭文。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南门外,曰南坛,洪武二年各建一坛,六年合为一坛。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合祭。风云雷雨居中,帛四;山川居左,帛二;州城隍居右,帛一(俱白色)。坛制、祭品、仪注与社稷同。
成龙按:明洪武二年,命礼官考定风云雷雨、山川、城隍之祀以闻。礼官历引前代崇祯之制而断之,谓“宜以风云雷雨诸天神合为一坛,天下山川城隍诸地祇合为一坛,春秋专祀”,上从之。六年,上谕礼部曰:“始天下方定,其山川皆统祀于京师。然古者诸侯祭封内山川,今行省大臣任方面重,寄视古之方伯、连帅无异,境内山川所当祭者,定制颁行之。”礼部奏:“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礼秩尊崇,及京师山川,皆国家常典,非诸侯所得预者。其各省惟祭风云雷雨及境内山川,自是一坛,皆设二神位,岁以春秋二仲月上戊日陈主而祭。”
〔先农坛〕在城东郊。雍正五年冬十二月,奉旨发帑修建。内堂三间,中设先农神坛一座,神用木主。东偏有庑,左右列墙,堂前有门。籍田共置四亩九分。前任州牧王佳士又捐置六亩一分,共十一亩。每春奉文以耕籍日致祭,礼同山川、社稷。祭毕耕籍,行九推仪,农夫终亩。耕毕,劝农有赍。
〔州厉坛〕在城北门外升天塔侧,曰北坛,无神座墙垣。用三月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居期,迎城隍神位于上,列各里无祀鬼神于侧,祭用羊三、豕三、饭米三、菓,跪,香烛、酒楮、冥衣皆具,行二跪六叩首礼。
成龙按,厉亦属古者五祀之一,五祀:一户二灶三中霤四门五行。祭法,诸侯五祀,有司命公厉而无户、灶;大夫三祀,有族厉而无中霤、户、灶。故今之守令皆有厉祭。洪武三年,上以兵革之余死无后者,其灵无所依,命议举其礼。礼官奏:“《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然则鬼乏祭享而无所归,刚必为害。古者七祀于前代帝王、卿大夫之无后,皆致其祭,岂无所为而然哉?后世以为涉于淫謟,遂不举行,而无依之鬼乃附士民,为民祸福以邀享祀,盖无足怪。今欲举其祀,宜于京都、王国、各府州、县及里社皆祭之,使灾厉不作,是亦除民害之一端也。”上然之。京都谓之泰厉,王国谓之国厉,府州谓之郡厉,县谓之邑厉,民间为乡厉,著为定式。
〔八蜡神〕位附立于先农坛内。自雍正六年奉文,始每季冬上戊日致祭,礼节视先农稍杀。
常雩无坛,即于风云雷雨坛中设社稷、先农、山川之神位。每岁孟夏以奉文日致祭,礼节与社稷坛同。
乾隆九年正月内,奉部颁发各坛庙祭文:
维 年 月 日
致祭于社稷之神,曰:惟神奠定九州,粒食万邦。分五色以表封圻,育三农而蕃稼穑。恭承守土,肃展明禋。时届仲春(秋),敬修祀典。庶芃芃松柏,巩磐石于无疆;翼翼黍苗,佐神仓于不匮,尚享。(社稷坛祭文)
致祭于风云雷雨山川城隍之神,曰:惟神替勷天泽,福佑苍黎。佐灵化以流形,生成永赖;乘气机而鼓荡,温肃攸宜。磅礴高深,长保安贞之吉;凭依巩固,实资捍御之功。幸民俗之殷盈,仰神明之庇护。恭修岁祀,正值良辰,敬洁豆笾,祗陈牲币。(风云诸坛祭文)
致祭于先农之神,曰:惟神肇兴稼穑,粒我蒸民。颂思文之德,克配彼天;念率育之功,常陈时夏。兹当东作,咸服先畴。洪惟九五之尊,岁举三推之典。恭膺守土,敢忘劳民。谨奉彝章,聿修祀事。惟愿五风十雨,嘉祥恒沐于神庥;庶几九穗双歧,上瑞频书于大有。(先农坛祭文)
致祭于社稷先农山川之神,曰:恭膺诏命,抚育群黎。仰体彤廷保赤之诚,勤农劝稼;俯怀蔀屋资生之本,力穑服田。令甲爰颁,肃举祈年之典;惟寅将事,用申守土之忱。黍稷惟馨,尚冀明昭之受赐;来牟率育,庶俾丰裕于盖藏。(雩祭文)
致祭于州厉之神,曰:
时值阳和,节届清明。野原荒塜,蘸祭频临。怜尔孤魂,斩祀无人。具我酒馔,洁我粢盛。来饮来食,无犯无惊。(清明日文)
律叶夷则,风露凄其。凡民有主,祭祀以时。惟尔孤魂,飘荡无依。我将我奠,饮斯食斯。共为灵鬼,卫我郊圻。(七月望日文)
月维孟冬,北风其凉。凛凛霜雪,黯黯郊荒。怜尔孤魂,依附无方。我将我奠,来饮来尝。逍遥境内,永获厥祥。(十月朔日祭文)
当阳县
〔社稷坛〕在城外东南教场之右。筑土为基,三面有陛,各三级,缭以周垣,四方皆有门。祭时由北门出入。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西门外长坂坡,制与社稷坛同。
〔先农坛〕在东门外,籍田四亩九分。
〔邑厉坛〕在北门外,乾隆二十五年重筑。
远安县
〔社稷坛〕在北门外山麓。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南门外。明洪武二年,各建一坛,六年合为一坛。
〔先农坛〕在南门外,籍田在对门屋后。

〔邑厉坛〕在北门外,无神座坛壝。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直隶州志卷五之三
祀典志三
祠祭(有图)
昭忠祠图
昭忠祠图.png
昭忠祠图说
世宗宪皇帝御极之二年,垂悯鞠躬尽瘁之臣、为国捐躯之士,诏于京师立昭忠祠以慰忠魂,典至隆矣。嘉庆初年,教匪滋扰,一时文臣殉节、武臣死绥者,朝入章奏,夕蒙赐恤。及夫大功底定,复下优诏,文职自四品以下,武职自三品以下,俱准于该郡县立祠奉祀,殊恩旷典,古未有也。荆门于是始得立昭忠祠,祀荆门营游击常文以下八人,其祠旧在金虾河北老仓巷,依古仓房,旧基因陋就简,未壮观瞻。十二年,州牧王树勋略加修葺,易木主以石。五十年来,风雨剥蚀,渐就圮矣。咸丰六年,周贞恪公尽节吉安,奉旨入祀京师、江西及原籍各昭忠祠。公子厚基以旧祠倾塌,且其地僻隘,请诸州牧方卓然,并询诸各忠臣之裔,自捐基地并钱五百串,改建于州城大街之东。享堂三楹,拜棚一楹,头门为楼,楼左右为室,规模轩翥,观者起敬。岁春秋致祭,百执事敬共将事,诸忠裔骏奔在列。思我国家给恤褒忠有加无已,思其先人致命,遂志千载如生。其所以图报国恩,永继家声者,尚待闻鼓鼙而后兴,睹弓剑而后感哉。
内祀文职四人:
赐谥“贞恪”江西按察使加布政使衔周玉衡;钦加知州衔江宁布政司理问周恩庆
晋赠太仆寺卿衔候选知府周炎;            荆门直隶州粮捕厅吏目李树声
以上四人俱咸丰间入祭
武职二十一人:
荆门营游击常文
均光营把总升授河南汝宁营守备饶正荣(祠碑作正荣,续志作正云)
荆门营把总升授江南安庆协守备洪耀德
荆门营千总卫学纯。荆门营把总熊作梅。襄阳营把总徐尚年
荆门营外委张云安。襄阳左营外委李廷良(以上八人俱见王续志)
诰赠武略骑尉樊安邦(以上九人俱嘉庆间入祀)
施南协标千总议叙守备罗渭鹰。千总岳士甲。
荆门营分防天门汛把总杨映春
荆门营经制外委郭文雄
襄阳城守营把总郭文定
荆门营分防天门汛把总刘春耀
荆门营经制外委陈大彬
即补都司枣阳营完备熊正喜
荆门营分防潜江汛把总常映春
荆门营千总郭殿雄
六品军功霆字营外委邓志坤(以上二十人俱咸丰间入祀);右入祀文武共二十五人,每岁春秋二仲官为致祭,诸忠裔陪祀。
按,入祀昭忠祠宜谨遵嘉庆间谕旨,文职四品以下、武职三品以下始准入祠奉祀,所以尊国典也。今昭忠祠自嘉庆初年始有奉旨入祀者,不过八人而已。自后,兵勇乡民物故,其子孙遽自行添入,殊乖定例。查王续志载嘉庆初年死事者,职官八人,士民四十九人,兵勇八十九人,统计不足一百五十人。而王续昭忠祠志乃云勒石十五块,官绅兵勇一千三百余人,何其滥也。以后奉旨续入樊安邦一人。咸丰间奉旨续入文职周贞恪公以下四人,武职罗渭鹰以下十二人。而自行添入者奚啻数倍,且有以保正为衔,而公居上列者,更复成何体统。朝廷昭忠之礼祠岂尽人所得滥窃,若无限制,何以昭王章而正祀典?自今昭忠祠内除已奉旨钦遵在案者,照例由官送入,其未经奉旨而自行滥入者,槪不准行,其已前之未經奉旨而滥入者,槪为移出。倘的系御贼阵亡之兵勇,与夫职员、庠士的系殉难死烈者,准移置全忠祠内,附于明季殉难诸生一百六十九人之后,亦足以垂令名于不朽之末矣。至乡民等,即全忠祠内亦不得滥入。试思明季壬午之变,死难者岂无乡民,而前牧舒成龙详案止及诸生一百六十九人,并无为乡民请祀之文,可知表扬之中亦有限制。今须将死难乡民姓名、事迹详载州志,百世之后皆知其人,为之子孙者,抑亦荣矣。何必滥厕礼祠,自取咎过哉?此后倘有兵勇、乡民未经奉旨而自行滥入者,准该祠内忠裔指名禀明,当堂查核。因纂《祀典志》附识于昭忠祠后。知州事恩荣识。

周贞恪公祠图
周贞恪公祠图.png
周贞恪公专祠图说
咸丰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奉上谕江西按察使周玉衡着照布政使例议给应得恤典,吉、南、赣三府及原籍各建专祠以慰忠魂,钦此。嗣蒙赐谥“贞恪”,予祭葬世职,追赠其嗣祖及祖父母如其官。及九年七月,而荆门原籍之专祠告成。头进三门,门前照墙一座,门内拜棚三楹,左右夹室各一,享堂三楹,左右廊各三,后祠三楹,左右室各一。拜殿左方石碑一,恭勒咸丰八年二月谕赐祭文,右方石碑二,恭勒咸丰八年二月谕赐碑文、同治二年八月谕赐祭文;中悬“忠萃一门”匾额,则同治六年署湖广总督李瀚章所题也。享殿中悬咸丰六年三月二十六日谕旨及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十一月二十一日、八年正月十二日、十月十七日各谕旨;左悬同治元年二月初七日谕旨,右石刻《贞恪公传》,江西布政使龙启瑞所撰也。春秋二仲,合城文武僚属虔致时享,周氏子孙彬彬陪位,仰瞻庙貌,肃然起敬。余详观荆门州乘,若宋末之吴统制、国初之陈洵阳皆能慷慨杀贼、捐躯赴义。而明季壬午之变,绅士二百余人以死自誓,同盟学宫,临难殉节,无一屈者,何荆门节义之伙哉?贞恪公父子致命,仆役効死,其节义较之诸公有其过之。朝廷之酬庸显忠,固所以褒荩臣,亦将以风世俗、励奕禩,而非有私于公也。邦人士思是父是子为天地扶正气,为国家树纲常,为乡闾增光荣,其亦有闻风而兴起者乎?周氏子若孙思乃祖乃父剖腹揕胷、青燐碧血、庙食千秋、袭封累代,虽痛心于家难,愈感泣于天恩,其必有以图报朝廷而永绍箕裘也已。一日之死,万世之生,在地为河岳,在天为日星,勉之哉,勉之哉!
享堂正祀
诰授通奉大夫江西按察使加布政使衔赐谥贞恪周玉衡
左附祀
诰授奉直大夫知州衔江宁布政司理问周恩庆
右附祀
诰授中议大夫太仆寺卿衔候选知府周炎
东西附祀
奉旨附祀专祠殉难义仆魏璜、熊泰、曾贵、高勋、冷茂、胡升、蔡升;右专祠奉祀周贞恪公父子三人、死难义仆七人。每岁春秋二仲,官为致祭,周氏子孙陪祀。

全忠祠图
全忠祠图.png
全忠祠图说
〔全忠祠〕在龙泉书院西,为前明署州卢学古、州同沈方、学正张效芳、训导程之奇及诸生等建。壬午闯贼围荆门,谓旦夕城可破,时学古以安陆同知摄州事,与州同沈方共筹固守策。州人士感其忠义,无不奋勇效死。贼薄城,矢石雨下,贼大惊,相持旬日。时启门格斗,杀贼千余,贼遂尽调革、左诸营蜂至。而荆门饷匮援绝,力不能支。季冬十有四日,城遂陷。学古犹手刃数贼,力竭被执,骂贼不绝口。贼怒甚,磔学古,皮冒之土门石碑上。贼犹欲降方,方詈贼益急,身被数刃而死。先是学正张效芳、训导程之奇,已盟诸生黎性醇等二百余人于大成殿,誓以死守。出城杀贼,诸生与有力焉。及城破,被贼邀截州署中,且屠且焚,于是卢公阖家尽遇害,而沈署十余人亦无一存者。至今每逢阴雨,土门碑血痕宛然,父老过其地,靡弗泣数行下也。州牧舒成龙初莅兹州,备得殉难颠末,辄思表扬前烈,鞅掌未暇。岁丙寅,修复古署,得白骨数百具,皆被难诸贤遗骸也,瘗之城北。辛未,复建塔其上,颜曰“升天”,附厉坛三祭,忠魂稍妥矣。因思四公杀身成仁,多士同仇效命,未列明禋,终属阙典,业据舆情,列详大府,丐赐题达,载入岁祀矣。专祠之建,乌敢或缓乎?爰卜地象山之麓,建祠一所,大门一,颜曰“全忠”。正祠五,中塑卢公,旁塑沈、张、程三公,诸生可考者一百七十人,分列于下,俱以石为主,谋久远也。其祠左傍书院,右倚泉亭,前对陆祠,后映莱庄,山环水绕,亦西湖建岳王庙之微意也。四方游览之士瞻仰凭吊,定多标目,则四公及诸生全忠之名传之海内矣。成龙有《建全忠祠碑记》,见《艺文志》。
内奉正祀
明安陆府同知署荆门州知州卢学古
明荆门州同知沈方
明荆门州学正张效芳           
明荆门州训导程之奇
附祀
生员黎性醇等一百六十八人(姓名俱详《人物志·忠义》)

右正祀卢学古以下四人,附祀黎性醇以下一百六十八人。每岁春秋二仲,官为致祭。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6: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全忠祠详案
荆门州知州舒成龙为忠臣已载史乘,享祀未列明禋,恳牒转详,题请入祠,以表忠烈,以慰舆情事。乾隆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准卑州儒学学正刘名建牒呈前事,内称:“据荆门州进士古澧、举人唐应鸿、王国泰、秦亮彩、胡本经、张朝玺、秦元采、李秉乾、陈光谦、方成玉、高国清、**、杨廷璧、刘泽临、贡生周濂、王琪、何以报、监生许钟霍、周之琳、龚之纯、张问仁、生员饶士屏、张东林、潘正道、黄建中、宁绍殷、饶兰、张奇伟、黄大中、李逢清、方运清、苏化光、张元振、毛图南、费泽周、蔚柱、袁茂勋、王之翰、许之洁、许运清、陈文暄、宁以宽、周宗义、张朝相、高万清、李治安、危相、许之泽、宁以智、袁国勋、许式溶、孙应鸿、张问政、黄凤仪、周宗道、苏人龙、黄凤岗、徐家楷、王国臣、郭居仁、王盐梅、周明聪、李致中、高朝清、耆民罗上儒、曹皋言、罗子永、陈世儒等呈称‘窃惟荩臣殉国,原非为名,而令典褒忠,实可励俗。如前署荆门州知州卢公讳学古、荆门州州同沈公讳方、学正张公讳效芳、训导程公讳之奇,此四公者,真一代之精忠,实万民之师保,允宜俎豆万年,表扬弈世者也。按奉颁《明史·忠义列传》载:卢学古,山西夏县举人,历湖广承天府同知,摄荆门州事。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寇荆门,学古誓死守。学正黄州张效芳、训导黄冈程之奇亦盟诸生于大成殿,佐城守。贼环攻四日,无援,城陷。学古骂不绝口,剖腹而死。效芳、之奇亦不屈死。此《明史》原文也。又按《安陆府志》载:沈方,浙江乌程人,以拔贡任荆门州州同。崇祯壬午冬,闯贼南下,公与署州事卢公学古竭力守城,杀贼甚众。城破被执,舁至南台,骂贼死,阖家遇害者十八人。此《府志》原文也。澧等考之史乘之纪载,参以父老之传闻,四公治赋养民,并居其最,分猷敷教,各擅其长,循良既著于平时,御寇更先于临事。奈众贼环攻于城下,数日无援,四公死守。夫围中一心不变,丹心所感,多士则共奋。公忠至诚,所孚群黎亦共怀义愤,无如群凶莫敌,独力难支。既玉石之不分,遂鲸鲵之尽戮,乃四公骂贼不屈,视死如归。颜常山之舌,万古流芳;嵇侍中之血,千秋化碧。武宁堂上,变为屠肠剖腹之区;大成殿中,直作授命杀身之地。允矣,万民慈父;诚哉,一代完人。顾史乘虽传,明禋未列。既已捐躯而报国,自宜崇祀以褒忠。虽现在纂修州志,止慰里巷之哀思;必将来俎豆忠祠,方副朝廷之盛典。谨列诸生之名,爰附四公之后,伏乞据词牒请,按实详题。俾忠魂得慰于地下,司牧与司铎同传,芳踪久播于人间,大节偕大名并永,以彰公道,以慰舆情。颙望待命,激切上呈’等情。”据此,该荆门州儒学学正刘名建查看,得“忠臣报国,当赴难以捐躯;烈士成仁,宜见危而授命。虽丹心碧血,祗期遂志于当时;而崇祀劝忠,自应邀恩于圣代。如前明署荆门州知州卢学古、州同沈方、学正张效芳、训导程之奇,当闯贼破城之日,实荩臣尽节之时,盟诸生者二百人,守坚壁者四昼夜。无何城陷,遂致身亡,或骂贼而剖腹屠肠,或遇害而粉身碎骨。昆岗延火,既玉石之不分;邓林遇灾,亦松杞之顿尽。允宜崇祀于千秋,方慰忠魂于万古。理合据情,具牒造册加结,移请转详,题请入祀,以崇祀典者也”等情。到职,准此。该荆门州知州舒成龙查看,得“成仁取义,乃志士之本怀;表节阐幽,实圣朝之盛典。盖见危授命,原非为名;而崇祀褒忠,允堪励俗。前明承天府同知署荆门州知州卢学古、州同沈方、学正张效芳、训导陈之奇,此四官者,循良既著于平时,训练更先于临事。当闯贼攻城之日,正忠臣死守之时。合围侔月晕,四日无援;分守若鱼丽,一心不变。约同官而杀贼,气塞河山;盟多士以捐躯,忠悬日月。无何孤城易陷,独力难支,或骂贼而剖腹屠肠,或仗节而捐躯致命。昆岗延火,玉石无分;邓林遇灾,松杞不辨。允矣,千秋烈士。诚哉,一代完人。顾史乘虽传,明禋未列。今准学校之牒呈,转据士民之公请,卑职覆核无异,除将殉难四官事实并殉难诸生黎性醇等一百六十九人姓名另册呈赍外,相应造册加结,申请转详题达,以慰忠魂,以光祀典者也”。伏乞照详施行。
〔名宦祠〕在大成门左,乾隆十五年州牧舒成龙创建。
内祀
边居谊 孙镛 孔克诚 戴昌 潘道亨 应伯和 邢宁 徐泰 阴子淑 张罍 孟统 蒋照 舒成龙
右奉祀自宋至国朝名宦共十三人
祭品(乡贤祠、忠义孝弟祠、节孝祠俱同)
帛一 爵三 笾四 豆四 俎二(羊一、豕一)
致祭礼节(乡贤、忠义孝弟、节孝各祠并同)
每岁春秋丁祭前一日,洁扫祠宇,蠲涤祭器,执事生缮祝板,承祭官省视粢盛,务期精洁。释奠礼毕,承祭官公服诣祠致祭,赞礼生唱“就位”。迎神,赞“诣香案前”,三上香,跪,献帛,三献爵,叩首,读祝,叩首,兴,复位。唱“跪”,三叩首,兴。送神,焚祝帛,望燎,复位,礼成。
祝文
维 年 月 日某官某致祭于名宦之灵,曰:卓哉群公,懋修厥职,泽沛生灵,功垂社稷。今值仲春(秋),谨以牲帛醴齐,用伸明荐,尚飨。
〔乡贤祠〕在大成门右,乾隆十五年州牧舒成龙创建。
内祀
马良 孙何 孙仅 范如圭 朱震 朱巽 胡寅 胡宁 胡宏 胡宪 朱敏 李侃 贺德劭 周之翰 王廷卿 贺运清 刘楚垣 王三荐 胡作梅 杨佐国 周玉衡 
右奉祀自汉至国朝乡贤共二十一人
祝文
致祭于乡贤之灵,曰:于维群公,孕秀兹邦,懿德卓行,奕世流芒。今值仲春(秋),谨以牲帛醴齐,用伸明荐,尚飨。
〔忠义孝弟祠〕在明伦堂东,雍正三年奉旨建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悌姓名。
内祀
老莱子 羊角哀 左伯桃 何卜昌 周克昌 金宏毅 郑德芳 郑德蕙 郑应坤 郑应坦 郑应堦 王士达 王士道 潘文墀
右奉祀自周至国朝忠义孝弟共十四人
祝文
致祭于忠义孝弟之灵,曰:惟灵赋性贞纯,躬行笃实。忠诚奋发,贯金石而不渝;义问宣昭,表乡闾而共式。祗事懋彝伦之大,性挚莪蒿;克恭念天显之亲,情殷棣萼。模楷咸推夫懿德,纶恩特阐其幽光。祠宇维隆,岁时式祀,用陈尊簋,来格几筵,尚飨。
〔节孝祠〕在学宫东,雍正三年建,祠前建节孝总坊。
祝文
致祭于节孝之灵,曰:惟灵纯心皎洁,令德柔嘉。矢志完贞,全闺中之亮节;竭诚致敬,彰阃内之芳型。茹冰蘗而弥坚,清操自励;奉盘匜而匪懈,笃孝传徽。丝纶特沛乎殊恩,祠宇昭垂于令典。祗循岁祀,式荐尊醪,尚飨。
当阳县
〔名宦祠〕在大成门左。
〔乡贤祠〕在大成门右。
〔忠义孝弟祠〕在明伦堂右。
〔节孝祠〕在东门内。咸丰十一年,知县任道镕建。
远安县
〔名宦祠〕在大成门左。
〔乡贤祠〕在大成门右。
〔忠义孝弟祠〕在明伦堂前左,贡生熊应兆迁建。
〔节孝祠〕在明伦堂前右,贡生熊应兆迁建。


荆门直隶州志卷六
祠宇志叙
齐其政不易其宜,修其教不易其俗,王者之制也。楚人好巫鬼,屈原因其俗尚作为歌词,岁时祷祀,连歌侑神。若《东皇》、《九歌》、《湘夫人》、《大司命》,大抵祈禳之词,报赛之章。其诸祠宇之权舆乎?荆门自宋称剧郡,乡先生之规范,贤士大夫之功烈,流风遗泽,百世不忘。祠而祭之,尸而祝之,民俗之厚也。岂复所谓巫鬼之陋哉?若乃佛剎道观,焚香膜拜,似为儒者所不道。然愚夫愚妇、悍卒黠徒束之以礼则顽,董之以刑则遁。而俯躬入庙,仰瞻神像,悚然起敬,无敢跛倚于其侧,桀骜悖戾之气以消,放生戒杀之念以起。于以动阴骘之良心,补教化所不及,牧民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亦庶乎神道设教之意也。志祠宇,先古祠,后寺观。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8-10-14 16: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直隶州志卷六
祠宇志
古祠(有图)
城内
〔四贤祠〕在学宫西庑后,祀唐介、朱震、胡安国、陆九渊,久废。
〔刘周二公祠〕在高家桥文昌宫门内。同治四年建,祀升任州牧刘綮、故训导周汝楫。
城东
〔三皇庙〕在青龙山麓白云楼下。
〔二孙祠〕在东山书院,祀孙何、孙仅,久废。
城东南
〔禹王庙〕在沙洋堤上。
〔晏公庙〕在沙洋。
〔高陵庙〕在州东南一百七十里,祀南平王高季昌。
城南
〔三贤祠〕在凤鸣门外南台。明成化中,州牧俞诰建,祀朱震、胡安国、陆久渊,久废。
〔张桓侯庙〕在南台,即泰山庙。
〔胡文定公祠〕在南台泰山庙,即三贤祠故址,久废。今尚有碑卧地。
〔英愍庙〕在州南,祀宋知荆门军吴昉,久废。
〔原公祠〕在州南关外土门桥东。明正德六年,蓝鄢之乱,据竹山、房县,荆门海会寺石和尚应之,大肆屠戮,原杰奉命招抚流亡,乱遂平,各郡立祠祀之。今祠久废,碑记犹存。
〔岳武穆庙〕在州南七十里,今改邦树庵。(邦字疑误,姑照原志抄录)
〔尉迟公祠〕在州南七十里,新店铺。
城北
〔雷侯祠〕在北门外,祀明州牧雷遇,今废,易为雷霆庙。
城西
舒公书院图
舒公书院图.png
舒公祠图说
〔舒公祠〕在西城门外,祀故州牧舒成龙。乾隆二十年,舒公升守衡州时,州人公建生祠于荆园。二十一年,舒公以外艰回籍,路过荆门,寄宿龙泉书院,复以三百金自置褚、王两姓田房助书院膏火。四十五年,故吏黄中理、士民胡异撰等呈请夏牧,将田房拨入生祠,以为岁修之费。时,舒公侄其绅守西安,寄银五十两助理生祠,遂改建于所买褚姓房内,即今祠也。共成正房三间,头门一层,围墙数十丈。五十年,奉文禁革祠宇碑记,旋奉督抚札批原任荆门州故牧舒成龙生祠改建龙神祠,以昭诚敬。而州人仍祀公像于中,改其额曰“舒公书院”。五十一年,高牧批准以舒公自置田房招佃承种,每年收租钱六千文,永作香火之资。书院肄业诸生以岁之九月十五日致祭,盖公生日也。
〔郎公祠〕在荆园方塘书屋,祀前州牧郞锦骏。

陆公祠图
陆夫子祠图.png
陆夫子祠图说
〔陆夫子祠〕在象山东麓,旧传为象山书院地。明弘治间,参政钟文俊建祠三楹,塑陆九渊像祀之。后层三楹,祀文昌,两庑共五楹,门外为石桥,泉流经其下而东。州牧高则巽继葺之,崇祯末毁。国初,州牧薛继岩、万萧裔前后修补,迄今渐就雕敝,南庑且易瓦为草矣。州牧舒成龙重修神像,祠宇焕然一新。复移奉文昌于南城楼,而敬勒文安公高祖以下四代神位于石,奉之后祠,公子持之配位前祠。春秋祀享,前后并举焉。
当阳县
〔楚庄王庙〕在黄泥冈,久废。
〔双忠祠〕在治东南七十里柘林滩上,祀申包胥、屈原,今废。
〔显烈祠〕在玉泉寺北,祀关圣,珠泉经祠前。嘉庆二十二年,阮文达公督楚时,阅兵过此,题额曰“最先显圣之地”。
〔汉忠义祠〕在西门外。乾隆二十四年,知县苗肇岱建,祀张桓侯、赵常山,以赵都督累、王司马甫、周将军仓附焉。
〔张赵祠〕在治北五里官桥,今废。
〔张桓侯庙〕在西门外,咸丰二年,居民重建。
〔四贤堂〕在玉阳观旁,祀宋唐质肃、胡文定、朱汉上、陆象山四先生,亦名玉阳书院,今废。
〔胡文定公祠〕在治北十五里龙泉寺右,祠在墓前,即文定书院故址。道光十六年,知县王朝枬捐奉重修。春秋与社稷坛同日致祭。
〔二赵祠〕在万城,祀宋赵方、赵葵父子,今废。
〔四公祠〕在玉阳观旁,祀明巡抚赵贤、巡道王琁、邓林乔、郡守赵睿四公,报修城之功也,今废。
〔杨公祠〕一在北门内,明崇祯间,镇筸副总杨正芳有捍贼功,邑人建祠祀之,今为白衣庵,杨公木主犹存。一在河溶,久圮,知县王椷倡捐修复。
远安县
〔汉高帝庙〕在县北三十里白马山阿。
〔向王庙〕在北门河山上及枧口各处。
〔二贤祠〕在南门外,祀唐县令韦皋、元县令毕逊。
寺观(有图)
城内
〔玄妙观〕即长春道院,在州城十字街。州牧舒成龙重修,于丹井上围石栏,颜曰“长春丹井”,详见《古迹》。
〔大佛庵〕在州城小巷街。
〔痘母庵〕在州城十字街。
〔观音庵〕在州城北门外。
〔白衣庵〕在州城金虾河旁。
〔火神庙〕在州城关帝庙旁。
〔马王庙〕一在州城关帝庙旁,一在荆山驿内,一在州城后街。
城东
〔青龙观〕在州东山北尾,久圮。州牧舒成龙重修。
〔东山寺〕在东堡山麓,古天宁报恩万寿寺遗址,宋时祷雨处,久废。
〔千佛洞〕在州东东堡山南,州人李寿捐施田四石,白田十五亩,房屋六间。
〔白庙〕在州东五里。
〔石龙观〕在州东八里。
〔凤山观〕在州东十五里,今名红山观。
〔太平观〕在州东十五里,康熙间,州牧杨玉柱重建。
〔松韵庵〕在州东二十里,有苍松百本,详见《古迹》。
〔虎山观〕在州东二十五里,古家坪南。
城东南
〔玉皇阁〕在州东南十二里。
〔水府庙〕在州东南二十里。
〔黑龙观〕在州东南二十五里。
〔朝阳观〕在州东南二十五里。
〔双庙〕在州东南五十里。
〔弥勒寺〕在羔观寺东。
〔铁牛寺〕即关庙,在沙洋堤上。
〔龙王庙〕在州东南新城北,今废。
〔晏公庙〕在沙洋。
〔新城城隍庙〕祀边居谊,州牧舒成龙重新。
〔东岳庙〕在沙洋。
〔准提庵〕在沙洋。
〔城隍庙〕在沙洋,祀边居谊,州牧舒成龙重新。
〔玉皇阁〕在沙洋。
〔白衣庵〕在沙洋。
〔水府庙〕在沙洋河街,岁久残敝,士民公议廓而新之,州牧舒成龙倡捐百金,并助以砖石木料,添建座楼廊庑,规模宏敞,擅一镇之胜。
〔茶庵〕在沙洋。
〔禹王庙〕在沙洋堤上。

〔镇江王庙〕在沙洋堤上,建于明初。同治六年三月,捻逆由蕲、黄窜岳口,扰及沙洋对岸。时襄水甚浅,贼匪据划扑河抢渡。水师副将唐瑞廷祷于庙,河水陡长四尺,余贼不得渡,南岸赖以安全。经署督宪李、抚宪曾会奏,恳恩颁给匾额以彰灵应。九月二十三日,钦奉颁发“宣威普佑”匾额一方,藩宪何委员赍至荆门。知州恩荣重修庙宇,装潢匾额,会同水师副将敬谨悬挂。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