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直隶州志卷六 祠宇志 古祠(有图)城内 〔四贤祠〕在学宫西庑后,祀唐介、朱震、胡安国、陆九渊,久废。 〔刘周二公祠〕在高家桥文昌宫门内。同治四年建,祀升任州牧刘綮、故训导周汝楫。 城东 〔三皇庙〕在青龙山麓白云楼下。 〔二孙祠〕在东山书院,祀孙何、孙仅,久废。 城东南 〔禹王庙〕在沙洋堤上。 〔晏公庙〕在沙洋。 〔高陵庙〕在州东南一百七十里,祀南平王高季昌。 城南 〔三贤祠〕在凤鸣门外南台。明成化中,州牧俞诰建,祀朱震、胡安国、陆久渊,久废。 〔张桓侯庙〕在南台,即泰山庙。 〔胡文定公祠〕在南台泰山庙,即三贤祠故址,久废。今尚有碑卧地。 〔英愍庙〕在州南,祀宋知荆门军吴昉,久废。 〔原公祠〕在州南关外土门桥东。明正德六年,蓝鄢之乱,据竹山、房县,荆门海会寺石和尚应之,大肆屠戮,原杰奉命招抚流亡,乱遂平,各郡立祠祀之。今祠久废,碑记犹存。 〔岳武穆庙〕在州南七十里,今改邦树庵。(邦字疑误,姑照原志抄录) 〔尉迟公祠〕在州南七十里,新店铺。 城北 〔雷侯祠〕在北门外,祀明州牧雷遇,今废,易为雷霆庙。 城西 舒公书院图 舒公祠图说 〔舒公祠〕在西城门外,祀故州牧舒成龙。乾隆二十年,舒公升守衡州时,州人公建生祠于荆园。二十一年,舒公以外艰回籍,路过荆门,寄宿龙泉书院,复以三百金自置褚、王两姓田房助书院膏火。四十五年,故吏黄中理、士民胡异撰等呈请夏牧,将田房拨入生祠,以为岁修之费。时,舒公侄其绅守西安,寄银五十两助理生祠,遂改建于所买褚姓房内,即今祠也。共成正房三间,头门一层,围墙数十丈。五十年,奉文禁革祠宇碑记,旋奉督抚札批原任荆门州故牧舒成龙生祠改建龙神祠,以昭诚敬。而州人仍祀公像于中,改其额曰“舒公书院”。五十一年,高牧批准以舒公自置田房招佃承种,每年收租钱六千文,永作香火之资。书院肄业诸生以岁之九月十五日致祭,盖公生日也。 〔郎公祠〕在荆园方塘书屋,祀前州牧郞锦骏。
陆公祠图 陆夫子祠图说 〔陆夫子祠〕在象山东麓,旧传为象山书院地。明弘治间,参政钟文俊建祠三楹,塑陆九渊像祀之。后层三楹,祀文昌,两庑共五楹,门外为石桥,泉流经其下而东。州牧高则巽继葺之,崇祯末毁。国初,州牧薛继岩、万萧裔前后修补,迄今渐就雕敝,南庑且易瓦为草矣。州牧舒成龙重修神像,祠宇焕然一新。复移奉文昌于南城楼,而敬勒文安公高祖以下四代神位于石,奉之后祠,公子持之配位前祠。春秋祀享,前后并举焉。 当阳县 〔楚庄王庙〕在黄泥冈,久废。 〔双忠祠〕在治东南七十里柘林滩上,祀申包胥、屈原,今废。 〔显烈祠〕在玉泉寺北,祀关圣,珠泉经祠前。嘉庆二十二年,阮文达公督楚时,阅兵过此,题额曰“最先显圣之地”。 〔汉忠义祠〕在西门外。乾隆二十四年,知县苗肇岱建,祀张桓侯、赵常山,以赵都督累、王司马甫、周将军仓附焉。 〔张赵祠〕在治北五里官桥,今废。 〔张桓侯庙〕在西门外,咸丰二年,居民重建。 〔四贤堂〕在玉阳观旁,祀宋唐质肃、胡文定、朱汉上、陆象山四先生,亦名玉阳书院,今废。 〔胡文定公祠〕在治北十五里龙泉寺右,祠在墓前,即文定书院故址。道光十六年,知县王朝枬捐奉重修。春秋与社稷坛同日致祭。 〔二赵祠〕在万城,祀宋赵方、赵葵父子,今废。 〔四公祠〕在玉阳观旁,祀明巡抚赵贤、巡道王琁、邓林乔、郡守赵睿四公,报修城之功也,今废。 〔杨公祠〕一在北门内,明崇祯间,镇筸副总杨正芳有捍贼功,邑人建祠祀之,今为白衣庵,杨公木主犹存。一在河溶,久圮,知县王椷倡捐修复。 远安县 〔汉高帝庙〕在县北三十里白马山阿。 〔向王庙〕在北门河山上及枧口各处。 〔二贤祠〕在南门外,祀唐县令韦皋、元县令毕逊。 寺观(有图) 城内 〔玄妙观〕即长春道院,在州城十字街。州牧舒成龙重修,于丹井上围石栏,颜曰“长春丹井”,详见《古迹》。 〔大佛庵〕在州城小巷街。 〔痘母庵〕在州城十字街。 〔观音庵〕在州城北门外。 〔白衣庵〕在州城金虾河旁。 〔火神庙〕在州城关帝庙旁。 〔马王庙〕一在州城关帝庙旁,一在荆山驿内,一在州城后街。 城东 〔青龙观〕在州东山北尾,久圮。州牧舒成龙重修。 〔东山寺〕在东堡山麓,古天宁报恩万寿寺遗址,宋时祷雨处,久废。 〔千佛洞〕在州东东堡山南,州人李寿捐施田四石,白田十五亩,房屋六间。 〔白庙〕在州东五里。 〔石龙观〕在州东八里。 〔凤山观〕在州东十五里,今名红山观。 〔太平观〕在州东十五里,康熙间,州牧杨玉柱重建。 〔松韵庵〕在州东二十里,有苍松百本,详见《古迹》。 〔虎山观〕在州东二十五里,古家坪南。 城东南 〔玉皇阁〕在州东南十二里。 〔水府庙〕在州东南二十里。 〔黑龙观〕在州东南二十五里。 〔朝阳观〕在州东南二十五里。 〔双庙〕在州东南五十里。 〔弥勒寺〕在羔观寺东。 〔铁牛寺〕即关庙,在沙洋堤上。 〔龙王庙〕在州东南新城北,今废。 〔晏公庙〕在沙洋。 〔新城城隍庙〕祀边居谊,州牧舒成龙重新。 〔东岳庙〕在沙洋。 〔准提庵〕在沙洋。 〔城隍庙〕在沙洋,祀边居谊,州牧舒成龙重新。 〔玉皇阁〕在沙洋。 〔白衣庵〕在沙洋。 〔水府庙〕在沙洋河街,岁久残敝,士民公议廓而新之,州牧舒成龙倡捐百金,并助以砖石木料,添建座楼廊庑,规模宏敞,擅一镇之胜。 〔茶庵〕在沙洋。 〔禹王庙〕在沙洋堤上。
〔镇江王庙〕在沙洋堤上,建于明初。同治六年三月,捻逆由蕲、黄窜岳口,扰及沙洋对岸。时襄水甚浅,贼匪据划扑河抢渡。水师副将唐瑞廷祷于庙,河水陡长四尺,余贼不得渡,南岸赖以安全。经署督宪李、抚宪曾会奏,恳恩颁给匾额以彰灵应。九月二十三日,钦奉颁发“宣威普佑”匾额一方,藩宪何委员赍至荆门。知州恩荣重修庙宇,装潢匾额,会同水师副将敬谨悬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