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寺图 仙人堤白鹤寺图说 〔白鹤寺〕古在新城南十里仙人古堤上,寺基界荆、潜之间。相传修堤之始,尝有仙人骑白鹤过此,遂随其迹为堤。堤成,因以仙人名。建寺其上,亦即以白鹤名。嗣有元丞相伯颜勒石纪功于寺旁。年久寺圮,迁之堤西里许潜江境内,是年堤即决,人咸咎寺迁之故云。 按,此堤关系江、监、潜、沔、荆五邑田庐,向系五邑合修。前明弘治年间,沿汉之民见堤外滩脚渐宽一二里不等,即于外滩筑边江堤一道,布收滩田之利,遂置古堤不理。即古堤渐夷,亦仅加修外堤,筑小亘以延旦夕耳。迨后外堤常遭冲决,内堤亦随付波臣,五邑受水害者二百年。乾隆癸亥,成龙来牧兹土,即奉委加帮外堤,并建石矶 岸,日夜住宿工所,因得备询舆情,得知复仙人古堤之为经久计也,叠请制府查勘。壬申,蒙本府宪张、本道宪李、升任荆州道宪屠、督宪永亲勘,议请生息银三万二千有奇,连潜邑之堤一并委成龙总理之,而潜江杜令汝愚共勷其事。自新城古仙人堤头起至潜江朱家横堤止,计堤长十八里,起壬申冬月至癸酉夏月,而大工竣焉。方成龙之奔走堤工也,尝往来于白鹤敝寺间,见其僧老且贫,不能修整,风雨倾覆,殿宇无存,佛像且寄别寺中,附近居民屡谋修复,皆未果。后有僧妙严募化数年,仅支间架三椽,覆瓦数片而止。成龙恻然于心,且念古堤既成,不可不奉神以庇之。因捐赀五百余金,帮堤建寺于古之原基,仍颜以旧名。前殿三楹奉关帝,后殿三楹奉前诸佛。左右各三楹,可栖僧以供香火,亦可延师以教乡童。盖亦为斯地之民谋久远利也,岂苐复古寺而已哉? 〔古城寺〕在新城。 〔瓦山庙〕在州东南一百八里。 〔广福寺〕在州东南马仙村。 〔金洛寺〕在州东南百一十里马仙村。 〔高庙〕在州东南百十五里余家楼西北。 〔绿麻寺〕在沙洋北三里马仙村,古北新州绿麻县。 〔阳田寺〕在州东南百三十里。 〔止观寺〕在州东南百三十里,有井名惠泽,元泰定时建。 〔三元观〕在州东南百三十里聚仙桥。 〔小台寺〕在州东南藻湖,唐武宗时建。 〔乔母寺〕在州东南藻湖,唐武宗时建。 〔夏家庙〕在州东南百四十里杨河西。 〔小山寺〕在州东南百四十里蛟尾南。 〔三汀寺〕在州东南百五十里。 〔诸绿寺〕在州东南百五十里,前临严家湖。 〔南黄寺〕在州东南百六十里东塞村,净觉禅师开山。 〔兴国寺〕在州东南百六十里。 〔镇国寺〕在州东南百七十里。 〔高陵庙〕在州东南百七十里,祀南平王高季昌。 〔钟山寺〕在州东南一百七十里,今李家市西古旌阳城,五代高季昌有碑,明王允钦施香火田七亩四分,俱有碑记。 〔蒿台寺〕在州东南长湖东岩,唐远公飞锡插蒿处。 〔崇福寺〕在州东南一百六十里阳田村。 城南 〔慈云庵〕在州治大南门外春厂。 〔泰山庙〕在州南台土门桥北。 〔福善庵〕在州虎牙关北。明天启间,陈静吾掘金百两,上有“止西”二字,后僧名止西向陈募金建庵,陈遂捐金修建。前殿已圮,州牧舒成龙重建,添建卷棚三间,照墙一座,又建圆门于石碑亭于左。 〔八蜡庙〕在州南虎牙关,今废。 〔关帝庙〕在州南二十里掇刀石。关圣帝君曾掇刀于石,故以为名,旧有庙。顺治间,荆镇郑公重修。咸丰七年,大学士官督楚时过此,捐廉倡修。荆州将军绵公、按察使庄、荆州同知周、当阳县知县黄、署荆门州知州方、荆门州知州黄各捐廉助修,遂称州南名剎。 〔海印庵〕在州南七十里。 〔水府庙〕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十回桥街北。 〔观音庙〕在十回桥街。 〔泰山庙〕在十回桥街南口。 〔尊胜寺〕在十回桥。 〔华严寺〕在州南八十里诸村。 〔三清观〕在州南九十里诸村。 〔二圣寺〕在州南一百里羔观村。 〔七里庙〕上中下三处。 〔镇龙观〕在州南一百三十里。 〔高家庙〕在州南,顺治十一年建,高文伯子孙施香火田十五亩。 〔观音寺〕在州南一百里。 〔庆寿寺〕在州南一百四十里。 〔龙王庙〕在州南一百六十里,永乐间建,康熙十一年魏天若修。丁丑年,魏君伦移庙东坡下,香火田地共七十余亩。 〔广宗寺〕即法海寺,又名法华寺,在州南一百六十里龙会桥西长河北。 〔嵩福寺〕在州南一百二十里。 城西南 〔仁惠寺〕在州西南十里。 〔龟山寺〕在州西南三十里。 〔侯家庙〕在州西南五十里。 〔仰山庙〕在州西南五十里。 〔普安寺〕在州西南六十里诸里村。壬辰按,原志归入城西,误,今更正。遗址存碑一,碑文见《艺文志》 〔羊角寺〕在州西南九十五里诸里村,故为羊角祠。唐龙光居士施基重建。元至大元年华林禅师开山。明洪武十六年,僧一静重修;弘治间,乡耆陈思淳加修。国初,刘引吉改祠为寺,装金容;乾隆十二年,彭商哲四十无嗣,祷神生子,修而新之。 〔城子观〕在州西南九十六里。 〔二圣庙〕在州西南九十七里。 〔松树庙〕在州西南九十六里。 〔新崇寺〕在州西南,唐武宗时建。 〔虎山观〕在州西南九十八里。 〔观音庵〕在州西南一百里。 〔新庙〕在州西南一百余里。 〔萧家庙〕在州西南一百余里。 城西 〔海会寺〕在州西堡山下,罗汉山旁,今毁。 〔瓦庙〕在州西十五里,罗汉坡下。 〔关帝庙〕在州西十五里傅家集。 〔玉皇阁〕在州西二十里车桥铺。 〔弥陀寺〕在州西五十里,元无闻禅师开山 〔松林寺〕在州西六十里。 〔天台观〕在平一图。 〔麒麟观〕在平一图。 〔羔观寺〕在州西六十里。 城西北 〔宝德观〕在州西北三里白龙山下,创自宋时,明初重建,明末毁。 〔田家庙〕在州西北七里。 〔姚家庙〕在州西北十五里。 〔天台寺〕在州西北十五里。壬辰按,原志未录,遗址碑碣犹存,故录之。 〔送子庵〕在州西北二十里。 〔西庄寺〕在州西北五十里。 〔偏角寺〕在州西北七十里鸡头山,唐灵济禅师登此卓锡,地忽涌泉,因建道场。 〔龙门寺〕在州西北八十里。 〔回龙观〕在州西北九十七里。 〔栗溪寺〕在州西北一百里。 〔常乐寺〕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 〔黑龙观〕在望二图。 〔太平观〕在望一图。 〔仙居寺〕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唐灵济禅师驻锡处,详见《古迹》。 城北 〔马王庙〕在州北门外,即古之荆山驿。康熙二年,荆镇阖营同建。今荆山驿裁归州管。州牧舒成龙另立庙于署西。 〔净土庵〕在州城北门外,今废。 〔准提庵〕在州城北里许,即今茶厅。 〔水府庙〕在北门外升天塔旁,州牧舒成龙重新。 〔兴教寺〕在州北三里,久废。 〔净业寺〕在州北十里,旧名净业庵,久圮。僧法清重修。法清通内典,善鼓琴。嘉庆丁卯,州牧王树勋捐廉重新,改庵为寺。 〔团山寺〕在州北二十六里。 〔上泉寺〕在州北三十里灵鹫山上,山泉上出,故名。 〔景德观〕在州北三十里,建于唐,兴于宋,今惟故址。 〔料池寺〕在州北七十里。 〔文昌祠〕在州北八角庙,州人周之营、周孔瑞领建。 〔 台寺〕在州北一百余里,唐灵济禅师尝 衣于此,故名,详《地舆志·山川》。 当阳县 〔玉泉寺〕在治西三十里,即智者禅师道场。隋开皇初敕建,赐寺额。乾隆二十四年,知县苗肇岱倡捐,修毗卢殿、天王殿并寺前石桥。东禅堂有讲经台、般舟堂、敕书楼,西禅堂有十方堂、藏经阁、文殊楼、传灯楼诸胜。 〔柴紫庵〕在玉泉寺左。有净名堂,明万历时公安袁宏道建,宏道与其弟中道尝读书于此。 〔度门寺〕在玉泉寺东,即神秀道场,有碑,唐张说撰文、卢藏用书。 〔大云寺〕在治西南二十五里,即真公兰若。 〔龙泉寺〕在治北十五里,晋孝武时慧远法师驻锡处。 〔淯溪寺〕在治东四十里,晋远公道场,明永乐十三年重修。 〔观音寺〕在治东北十里漳河口。隋大业己酉年建,为邑中十五寺之一。溪河自东北来,绕寺后而右,南入于漳。漳河自西南来,经寺前而东,右折而南流。两水潆洄,四山环绕,亦胜境也。 〔紫盖寺〕在治南六十里,唐贞元中,天皇悟禅师建。 〔慈化寺〕在治东南二十里,唐黄龙禅师建,左环溪水,右带沮河。 〔报恩寺〕在治南一里,山水萦环,林木幽秀,为附郭诸剎之冠。 〔三星寺〕在治东六十里,唐一行禅师道场。 〔圣水寺〕在治南四十里,唐德宗为道明禅师建,寺前有石洞,名圣母。岁旱祷雨辄应。 〔潮音洞〕在城西北堤上,层峰拱向,林木清幽。 〔圆通寺〕在治北五十里,晋远公道场。 〔水府庙〕在北门外郑公堤上。 〔玉阳观〕在玉阳山,明崇祯间,主簿王家栋重建。 〔灿霞观〕在治东六十里圆台上,唐玉真公主建。 远安县 〔青溪寺〕在旧县南五十里,即鬼谷子隐处,有青溪洞,详《地舆志·山川》。 〔宝华寺〕在县西三十里甘霖洞旁。 〔鹿苑寺〕在县西北十五里鹿溪山,宋宝庆元年建。 〔北溪寺〕在县北七十里,古名海会寺,今废。 〔寿隆寺〕在县东北凤凰山上,元大德丁酉年建,明正统三年重修。 〔福河寺〕在县东北四十里,宋泰定四年建。 〔龙华观〕在徐家棚西二里,建自后周。 〔火神庙〕在治西,为造火药处。 〔马王庙〕在火神庙东,道光三十年,游击罗兆元、守备吴杰重修。 〔土谷庙〕在旧县北门外。 〔旗纛庙〕在千户所后,郧阳千户李正建,今废。 〔太山庙〕在东门外。 〔圣水庵〕在县北四十里洋坪市东,庵内多井,佛座下一井尤灵,故名。 〔准提庵〕在北门外,即张海若藏书处。 〔无量庵〕在北门外西偏,即李石帆藏书处。 〔木瓜庵〕在县西南二十里。 〔龙女寺〕在青溪寺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