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190|回复: 42

《黄梅文艺》杂志2018年1期正式出版发行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07:2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18-11-05 评论 (0条)
 
   近日,由黄梅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黄梅县戏剧创作室、黄梅县文化馆承办的综合性文艺季刊《黄梅文艺》杂志2018年1期正式出版发行。
  
《黄梅文艺》有着60余年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文艺人才,一直受到全县广大文艺家和读者的关爱与支持。2018年8月,《黄梅文艺》全新改版,由黄梅县戏剧创作室、黄梅县文化馆联合承办。杂志设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民间文艺、诗词楹联、文艺评论、摄影书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动态等栏目。该刊以“弘扬古邑文化,传承黄梅精神”为宗旨,第一期作品有萧袤的童话、陈章华、荆芥的小说、曹锦军、汪义雄等人的散文,邓星子等诗人的诗歌,还有周濯街、李山语、桂靖雷的非遗文化,徐华的摄影,虞立新、商宏志等书法家的书法以及著名评论家李鲁平的评论等等。
  
《黄梅文艺》2018年1期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图文并茂,不但是黄梅人爱不释手的杂志,而且是外地人了解黄梅文化的窗口,更是在外黄梅人找到“乡愁”的精神食粮。  
下期头条推出黄冈市文联副主席、黄冈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会员郑能新的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月,恋上一棵千年古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近心灵 走近你我
——王礼端《走近心灵》序
添加时间 : 2018/11/10 15:38:04
作者 : 张静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无论你是正在求学的少年,还是刚刚步入社会大门的青年,或者是正在养家糊口、肩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重担的中年,抑或是早已踏进“夕阳无限好”的老年人,当你面对生活节奏愈发加快的社会时,是否有过些许的彷徨、不安、焦灼、冷漠、嫉妒甚至是愤怒的心理呢?毋庸置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情绪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波动。然而,只要学会调节,一切就都“相安无事”了。而要学会调节,就得懂点心理学的知识。

王礼端的《走近心灵》是一本很全面、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看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像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哪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走近心灵》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地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它能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本书共有十六章,主要介绍了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幼儿心理,中小学心理、中老年心理、女性心理、婚恋心理、情感心理、从政心理、营销心理、咨询心理、情商修炼等,它为你描绘了一幅拥有人生幸福快乐掌控权的心灵地图,书中的观念与方法会让你耳目一新,而且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这就是它与别的心理类读物不一样的地方。

王礼端于五十有余开始钻研心理学,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融智于文,以笔作犁,躬耕俯首。他撷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段机缘,用心理学的目光,去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他捕捉心灵中蕴藏的规律,用心理学的知识展示出错综复杂的人心瀚海;他没有讲述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描写金戈铁马的壮举,却具有一种清新的哲理和诗意的追求。

《走近心灵》,走近你我!

(作者系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湖北静远心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冈市心理咨询学会会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秋摄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添加时间 : 2018/11/10 15:39:01
作者 : 陈晓绿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在这入秋以来天清气爽的一个晴天,在朋友邀约下,与乐摄武穴群的摄友一起,前往余川镇马干村何家垸,共赴周末乐摄之行。沿着蜿蜒的山路,经一个多小时车程,终于抵达马干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稍作小歇,大家便迅速打点行装直奔目的地——原生态村落何家垸。

郁郁葱葱的竹子布满山,青山翠竹之下的农田,黄澄澄一片,正是丰收的好季节,老农们正忙着收割稻子。

半山坡上,几间老房子安静地矗立着,守望着山脚下错落有致的稻田。沿着村里的泥土路,摄友一行20人,一路欢笑着向山上行进。走在最前面的人朝着大山高喊一嗓子,回声缭绕山谷,便是队伍最好的向导了。在一处竹林前,早晨的光透过来,远远乍眼一望,光芒万丈,滴翠老师静立此处,摄友们三五成团,一阵阵咔嚓声,和着这暖暖的阳光,如密集的鼓点,敲响了这寂静的山林。

前面不远处,陶老师一人在屏气凝神地对着一株野菊花拍摄,迎着微风招展的朵朵小菊花,在他的镜头下,成了那温婉的、飘然入世的花仙子。

马干村坐落在一个山坳子里,排排青瓦土墙的老宅子,有种格外古朴的美,未及我们走近,一只大黑狗狂吠不止,主人见大家来访,情急之下,急急地驱赶着黑狗,我们连声道:“不要赶,不要赶,要的就是这份热情劲!”

村头老房子前,一双年逾八十的老夫妇,齐头并肩地坐在门槛外晒太阳,若不是我们上前,想着他们必是这样静坐一个上午,让我想起那首《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想象着他们的一生许是如此。见到我们在拍他们,老头子就一直对着镜头哈哈笑,露出一排光光的牙床,他们家的黑狗回了,站在两人中间,也望着我们,似乎在寻思,这群人东蹿西蹿地是在干什么来着?

老土砖房前,贝贝小朋友微笑着站在门前,义务为大家当模特,斑驳的老墙,在光影的衬托下,多了几分庄重,贝贝那朝气蓬勃的脸庞,让老房子焕发着新生的活力。

在一侧的菜园边,滴翠扛着竹筐,淳朴的村姑气息扑面而来,抢拍了一张,感觉就如安享一段悠扬的口琴曲,召唤着儿时的我们快快回家

……

园子里一棵长长的瓜藤,经阳光抚摸,茎上的绒毛都透着亮,田老师说这是一处极好的景,让贝贝顺势拉着藤,两个鲜润的生命,交相辉映。

梨树下,魏老师一袭红衣,神情专注地自拍,格外静美。

叶子寥寥的老梨树,准备休养生息了,枝头依稀挂着几个梨,滴翠信手捡起一根棍子,欲踩着石磙打梨,哪知石磙招架不住,一直滚动,不过,在魏老师的扶助下,三四个梨还是收入囊中了,大家好不欢喜。

朋友乐呵呵地走在通向村里的那条小路上,身后是漫山遍野的小花,田老师不由自主地哼起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家浅声共鸣,真是无比惬意。

午饭后,我们看到了浑然天成的石门,见识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路上,我时不时有新发现,一棵棵挂满红果子的野生植物、三两株开得正艳的映山红、草缝中探出头的蘑菇……

历经一天的辛苦行程,收获满满。回想起田老师、柯老师等长辈们,背着硕大的包,奔波于山间地头,为一个小小的细节,构思布置,为了帮助大家拍出更有生气的照片,忙碌奔走……山间安贫乐耕的老农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农耕劳作,守护他们祖祖辈辈的根,让漂泊在外的子孙儿女永远有个家……

路在脚下,更在心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万事万物何尝不是如此,脚下的路,流淌过汗水才坚实;艺术之行,有着坚守方更美丽,愿我们的乐摄朋友们,一路行,一路摄,走遍生活中的曼妙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雨思
添加时间 : 2018/11/10 15:42:18
作者 : 李 芳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丝丝细雨轻洒面颊,似浅浅的冰凉的吻,亲密中又有些许的羞怯。因为这场雨的来临,夏天的热情瞬间消逝,连夹杂其中的风也带着些许凉意。

在这样的天气里我最喜欢钻进柔软舒适的被子里,感受暖意包裹着全身,侧耳倾听着窗外的雨声。

雨是低调的,却因了这世间的万物:玻璃,地面,围墙,车子,鞋子……而生出种种声响。车子碾过积水的地面,孩子们穿着雨靴用力踏着水洼,还有儿时村头那小水沟里积满水时哗哗的流动声。

初秋的雨散去了夏的急促和狂躁,细蒙蒙的雨丝不慌不忙地在天地间织一张大网。抬头仰面就可以看到它缜密的针脚,入了眼融进心。凉意随雨丝慢慢地渗入裸露的肌肤,体温仿佛也低了一二摄氏度。放眼望去,人们都穿上了长袖衣衫,将冰凉的雨隔开了去。这也是雨对我的一个轻声告诫吧:初秋冷雨,添衣保暖。

雨一直温柔地从空中飘落着,不撑伞的我也在其中行走着。随着微微抚过衣角的风,任思绪飘回过往。

十五六岁的青春,任意挥洒的岁月,不知少年愁滋味。雨中漫步的男生帅气地甩头,女生轻抚额头的缕缕发丝,雨不过是青春的装点。

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喜欢撑一把漂亮的雨伞,静静地站在雨里,聆听着雨点敲打伞面的节奏,看着伞外的雨幕,忧心着孩子是否会淋湿了衣物,雨是爱的挂念。

三十七八岁的中年,在房间的飘窗上,坐着厚厚的软软的垫子,沏一壶醇浓的金骏眉,捧一本最美的散文集,度一段安静时光,雨是独处的美好。

在雨中驾车,将风雨挡在车外,看密密的雨点纷纷滴落在白色挡风玻璃上,车窗更添几分寒意。驻车后便可清晰地听到雨的交响曲,细碎而急促,环绕立体声般的效果让人一时恍惚,以为雨也乱了阵脚。

此时配上一曲《雨中情》,便是极应景的。和着雨声乐声,带着一颗不被淋湿的心情,驶过岁月。

也不过是“年年岁岁雨一般,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物之存在,从不会因为某个人或物去改变。不过是那个赏景的人长了年岁,变了心境,一切便变了些模样。

细雨天凉好个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桥弯弯画
添加时间 : 2018/11/10 15:43:13
作者 : 查怡薇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天上的月儿由盈转虚,辗转间才发觉又是一个十五过去了。我信步走出屋,天还未黑透,棉花在枝头招展着手臂,稻谷与甘蔗在田里交错纵横着,踩上几片碎瓦砾,发出芳馨的乐声。

直到那清亮的月光映在屋外幽静的河面上,水波荡漾,波光粼粼,浅浅的月影唤起我儿时尘封的记忆……

“月河村上月河桥,月河桥过小姑娘……”我的童年就是在鄂州市一个名为月河村的小村庄度过的。村庄与大街全靠那如月亮般弯弯的小桥横贯连接,月河桥虽小巧可人,像是江南烟雨蒙蒙楼阁中的小桥,可却足足横跨九十里长港,那长港连接长江,水流本该十分湍急,许是不忍心冲垮如此温婉多姿的小桥,水势在这个小村庄里却极为轻缓,让小桥得以存留下来。

儿时的我几乎是在这座桥上一天天长大的,记得那时我还没进学堂,父亲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中,母亲也要上班,白日里家里只有我和外公两人。我与村里邻家挨户的几个孩子年纪相仿,自然是闲不住,可村子是个小村啊,这家门前葱绿的树爬了,那家屋后的鸡窝也钻了,早已经腻烦。而院子后面,外公是绝不让我过去的,那里的长港有许多悲惨吓人的故事,胆小的我,根本不会下那几层阶梯。

我只能顺着村中的小路往月河桥上去。可月河桥虽说是小桥,却也有数以万计的人口往来,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外公哪里能时时看着我。他便接了个扫大桥的活儿,来看着我。我最喜欢拉着旁边木栏杆,顺着小桥的趋势往下滑行,这便把外公吓得不轻,急着喊:“快停着,快停着,这桥太旧了,会掉下去的。”那时的我会大声反驳说:“骗人,桥才不会坏!”可我哪里知道那座小桥的确是阅尽风霜,早已是在苦苦支撑。

后来我上了小学,又得过这一座小桥去街上的学校,这时候,那小桥却再也不是以前那样让我心驰神往了。冬日里,那月亮还睡在水里时,我便要去学校,外公驮着我的书包,一遍又一遍地带着我从这桥上去回。冬日里大风大雨的天气常有,外公那随身的布包里总有一把蓝色格子伞,他撑着那把大伞,像是风雨中的一座驿亭,沾着月光下的雨水,带来一丝又一丝温暖窝心的感觉。

我真正明白月河桥为何叫月河桥之时,也是严冬上学的路上,外公指着水面上倒映着的桥影对我说:“你看那水里的弯弯小桥,月光照着它,映在水里不和天上的月牙一样呐。”我仔细回想着当年那冷色水波上的桥影,水面上那弯弯的小桥,华美得像是蘸着月光描绘在袅袅的河面上,又像一轮弯弯的月牙映在潺潺的流水上,又怎能不称呼它为月河桥呢?

可人生的栈道上,我是个匆匆的赶路人,在穿梭的人群中,我还剩下什么,又能留住什么呢?外公时常提醒我危险的小桥早已变成了插入水底几十米钢筋混凝土的大桥,桥旁再也不是木质的围栏,换成了比人高的铁栏杆;我再也不会顺着小桥往下滑,听不见外公急切的呼声,再也不用他牵着我的手从小桥这头走向那头。

落花飘落,流水长逝,记忆中的小桥只留下弯弯的影子映在水面上,外公的脸都在时间的长河里模糊不清了。小桥弱小的脊背无法承受建设高楼大厦的笨重卡车,外公短暂的一生更无法陪伴我长大成人。可我又能如何忘记,那弯弯月河桥上老人的身影佝偻而年迈,厚实的掌心温暖而安妥。

剪水为衣,揽花为裳,记忆中的弯弯小桥请慢慢画在心头吧,那是生活磨不平的温暖,时间冲不淡的柔情,是无限月影所流泻出的微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柿到风霜甜不溜
添加时间 : 2018/11/10 15:44:06
作者 : 熊 雷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深秋乍寒/渐染的层林纱般宠着/秋阳若春的錾字石/放眼尽赏如意柿/娇艳欲滴滴不够/中国甜柿第一村的赞誉/暖红的小灯笼 七上八下/剔透在醉人的秋风中/玲珑欲坠地呦一声/踏秋好“柿”候……

穿越温泉小镇往西北方向约25分钟的曲折山路,朱漆横匾的石砌牌楼“中国甜柿第一村”格外醒目,也让目极的村落豁然开朗。乌桕树自然散布山坡田间,青的,黄的,红的叶片在空中摇曳随风曼舞,都是深秋山村至美的物语,虽然色之不纯,但心绪却是那般久违的宁静与安好!

大别山沟錾字石是个典型的深山涧壑村落,盛产与众不同的柿子,也称丹柿,深秋愈红。丹柿饱满润泽,枝条疏密分叉,叶子圆润婆娑,一枝可结柿子数个至数十个。柿熟时远望树红如旺火,近察满枝灯笼,分外惹人。“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有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情不自禁地吟起古人的诗意,只听老父亲吃着柿说:“甜,一点不涩口,皮咋这么薄……”捧起錾字石的柿,端详上下,细察左右,的确与城里的柿子大不相同:红得灯笼般通透,亮得如意般晶莹,琥珀似的水灵灵。掀开皮纱,担心她的娇艳欲滴,赶紧吮吸着比蒸蛋还嫩的果肉,糯糯的味道在嘴里满满地打着转,比起这个季节广受称赞的烤红苕,更显调皮而细腻,生津止渴,让还不能清晰表达的娃儿昵喃着:“咿咿……”欢快的用小手不停鼓掌,赢得游客和村民们“棒棒哒”的逗趣!

錾字石民间的柿子节已闹腾过了,绝大多的柿子已被好利的商家大车小车拉进了都市,也为乡邻们赢得秋收的惬意。惟余村舍的檐前瓦后稀落的两树三枝,斜挂着冰心笔下“小桔灯”似的柿子,点缀着粉墙灰瓦抑或楼梁窗扉,但无论或高或低,或远或近的红灯笼风采,都让眼前是一幅画,一幅近乎江南水乡的清雅中国画,少了水而润上了中国红,也有村妇叫它爱国红,纯朴而亲切地表达了乡邻们对柿子的热爱与呵护!

与老者攀谈这群山的柿子故事,先人熊氏迁徙于斯,祈求岁岁连年,“柿柿”如意而广种柿木,直到今天已有900余秋。錾字石村不仅地产甜柿,而且风光迤逦,名胜遍布。南倚富猪寨,西耸蕙兰山,北拥五峰寨,东望薄金寨。錾字石西北的二房塆,是熊姓集居地。

临别见到路旁还有黑芋头等乡村特产在叫卖,让人想起了齐白石先生的名画“柿柿芋头”的好愿景,祈愿錾字石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做大做强“如意柿”,挖掘近千年的古村熊氏文化,开发山清林秀的古寨自然风光,打通两省三市互依的经济走廊……也祈柿村归来“事事遇头”、“事事”如意、“事事”红来甜不溜!

(编辑:张小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稻草
添加时间 : 2018/11/10 15:45:07
作者 : 陈裕勇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每当我看见人们以轻蔑的目光看着稻草,置稻草于收割后的田野、脱粒后的场角任人肆意践踏任其自生自灭,或干脆一把火予以焚烧之时,心中不免腾起一股怜惜之情。因为童年时期的我与稻草结下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

小时候家里除了粮食不够吃外,烧柴也是大问题。我们老家是平原田畈区,没有山上的枯树枝来补充柴火,唯一的就是夏秋大太阳时,去田埂上铲绊头根。绊头根是俗名,至今我都不知其学名,它茎粗叶小,趴在路的两边和田岸肩,用铁铲将其剥离地面,又当即反过来将其摊晒,半天时间就能装满一担箢箕。回家后还要曝晒多日,再与稻草混合,扎成把子。绊头根能反复生长,所以我就要去反复铲除。只觉自己太劳苦,全然不知家事愁,倒恨起绊头根为何如此之贱。

生产队分稻草都是按人头称的,甭说稻场上没有一根闲稻草,就是各家各户的路上掉落的稻草都很快被捡拾得一干二净。由于稻草精贵,每家正门前都堆有一个草堆,将有限的麦草搭草房般精心布局疏散雨水,绝对保证水不渗入堆心。更有爱惜稻草者,宁可人住得挤一些,也要腾出专室堆放柴火。后来为防损耗,也防下雨应急,一般人家都在堂屋上空隔出一层,堆放稻草把子。把子的制作现在年轻人少见。把子的松紧也有规定:紧了,虽烧得长但火不大;松了,火大但烧时短。做饭烧把子虽不是什么技术活,但怕浪费,大人也会不厌其烦地唠叨小孩如何操作。稻草烧后的草木灰既是上好的肥料,对韭菜等作物作用最大,也可用来洗涤脏物,将废旧棉布床单包上草木灰,放至水中淘涤使水呈碱性,去污力强。

现时冬日来临,妻赶紧翻出厚棉絮,晒上几天,铺上两层,盖上一床。每每这时我就忆起,儿时气温比现在低得多,房前屋后结的冰凌有几尺长,塘面上可行走。可那时晚上睡觉没有感觉冷。为什么呢?还是与稻草有关。每至冬时,大人们从稻草堆里扯出已预留的上好稻草,在阳光下摊开,一是晒透除虫除尘,二是碾压搓揉变软,然后铺到床板上,经手拍打后,再将棉絮铺于稻草上,最后铺上用米汤浆洗过的床单及棉被。一切就绪后,孩童的我们吃完晚饭草草一洗后就钻进被窝。软乎乎的床铺让我们开心不已,其弹性有点像现在的高级弹簧床,但透气功能更好,尤其是发热保暖,比现在电热毯来的温润、安全,且节约。米汤浆洗过后的床单、被套开始时似与肌肤不甚亲近,但一习惯后上下浑然一体,舒服至极。尽管外面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土砖瓦房缝隙多多,但我们睡在稻草上全然不觉。由于人体汗液的逐渐浸蚀,同时人体压迫过长后出现板结,稻草的发热保温功能会有所下降。因此,每在冬季的中途,大人们会择一个好晴日,将床上的稻草再蓬松晒上一次,除去碎末,添换新草,如此,漫长的冬季就会安然度过。

稻草对人类的恩赐、贡献有很多。小时候的冬天,生产队的牛饲料也是稻草。牛通人性,祖父当年放养一头水牯牛,农闲时被调养得膘肥体壮,农忙时勇于担当,不曾退缩。尤其在数九寒冬之日更体现其素质,一天24小时独处一室时,两小捆稻草一钵水就是它的伙食标准,它不多索要也不推辞,睡窠上的稻草则从不偷吃,且一直保持干燥。主人一天早晚来料理两次,开门拉撒。牛似乎也知稻草是它与人类共同劳动的成果,享用时倍加珍惜,物尽其用。

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就40年光景,彻底改变了中国农村传承了几千年的生活、生产方式,从小小的、轻轻的稻草之命运便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势下,稻草,这一与人类几乎共生的好伴侣,遭遇了空前的尴尬。所幸的是,在我等与稻草有着深厚交情的老农们仍有牵挂。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在科技发达、经济发展的今天和将来,稻草还会展示它的巨大潜能和魅力,创造服务人类新的辉煌。稻草,我向您致敬!

(编辑:张小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日芳华播京声
——记全国“和平杯”京剧票友金牌票房获奖者刘丽华
添加时间 : 2018/11/10 15:47:56
作者 : 罗与之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金秋十月,金风送爽。全国“和平杯”京剧票友金牌票房大奖赛在天津举行,来自武穴市龙潭京剧社的刘丽华一举夺得“双十杯”金牌奖。

江城武穴,人们爱看戏、听戏、演戏。每天上演的戏剧品种繁多,京剧、汉剧、黄梅戏、文曲戏、采茶戏,或滨江公园,或小龙潭公园,或超市门口,随处可见。演的,看的,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特别是武穴市京剧票友协会的成员们,每天为市民义演乐此不疲,深得京剧戏迷的喜爱。提起剧协的领头人刘丽华,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把她夸。

刘丽华天生丽质,不但身材窈窕,而且音质优美,特别喜爱京剧,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幼时的刘丽华最初接触的便是“样板戏”,记得有一次学校的广播正在播放《沙家浜》智斗一场,她被阿庆嫂那字正腔圆的演唱所吸引。母亲见孩子放学未归,急匆匆找到学校,只见小女儿呆立在大喇叭下痴痴地听,天黑了竟浑然不觉,忘了回家……不久,当时的广济县戏剧团要招收一批小演员,刘丽华顺利过关。父母当时认为小丽华品学兼优,一旦学戏,怕影响孩子的前程,有些不舍。但小丽华苦苦缠着父母亲,承诺学戏与读书两不误,父母亲才同意。

在专业戏剧团,刘丽华虚心向老一代戏剧艺术家们请教,晨吊噪子,暮习武功,朝朝暮暮,痴迷京剧。屈指三载,她苦练基本功,大有长进,饰演过生、旦多种角色,很快成为台柱子,担纲主角。刘丽华饰演过上百个戏剧人物,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在历次省、市、县戏剧演出比赛中,摘金夺银,一跃成为当地京戏名角。

后来,因工作需要,刘丽华调离了专业戏剧团。尽管十分不舍,但她坚持做到人离戏不离,特别是对京剧的喜爱,坚持做到“日唱三曲,夜习八遍”,硬生生把所钟爱的戏角儿饰演得惟妙惟肖。她特别喜爱饰演《沙家浜》《柜中缘》《锁麟囊》等戏的旦角,几近出神入化的地步,深得戏迷们的喜爱。很多戏迷只要听说有刘丽华演出,十里八乡都要赶来观看。武穴有对耄耋老人,由于行动不便,不能观看演出,刘丽华得知后,组织几个票友,上门到床前演唱京剧,令这对老夫妻十分感动。

刘丽华倾情于戏,舍得投入。她在创办的希尔寨生态农庄里,专门新建了一幢小剧院,为广大戏迷朋友义务提供演出服务。为满足京剧戏迷“过把戏瘾”,近几年,刘丽华自掏腰包数万元,组织开展了“送戏下乡”“鄂赣皖三省周边县市京剧票友联谊赛”“武穴市首届京剧票友表演大奖赛”等系列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戏迷爱好者,掀起了一个学京剧、唱京戏、普及京剧的热潮。

武穴市京剧票友协会在刘丽华的带领下,先后组织了成立二十周年、二十五周年以及鄂赣皖京剧票友联谊演唱会等大型活动,邀请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辽宁等省市以及武汉、黄石、鄂州、九江、黄冈等周边地区业余京剧社团来武穴传经送宝,切磋演艺。2017年,刘丽华还代表湖北参加北京长安大剧院的演出,受到好评。

在刘丽华的精心组织下,武穴市京剧票友协会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仅先后排演了《坐宫》《廉锦枫》《霸王别姬》《西厢记》等传统折子戏,还自编自演了一些反映时代风貌、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京剧作品,如京剧表演唱《奉献之歌》《风雨神州五十年》《紫荆花开亲人归》《党在我心中》等。

《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黄冈日报》《中国京剧》《戏剧电影报》等多家报刊报道过武穴市京剧票友协会的先进事迹。1998年省文化厅授予该剧协“优秀组织奖”,2004年,文化部振兴传统文化促进会授予该协会“全国优秀社团”称号,2008年被省炎黄京剧票友联谊会授予“全省优秀票社”,2015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百佳社会文艺团体。2018年10月,她领导的武穴市京剧票友协会龙潭京剧社被授予“全国和平杯金牌票房”。

天津“和平杯”是京剧票友向往的地方,是海内外票友的高级舞台。在今年的比赛中,刘丽华扮演《拾玉镯》中的孙玉娇闪亮登场,以高颜值、高实力进入决赛。专家评价她“扮相俊美,噪音清甜圆润,做派婀娜多姿,实属票界精英。”刘丽华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全国双十佳京剧票友”金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