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10 23:4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如秋幸福满仓
——走近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西畈社区贫困户闵辉英
添加时间 : 2018/11/10 15:51:25
作者 : 饶明武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如同眼前长势喜人的菜畦,又如苦尽甘来的人生,却有丰润缀在枝头。
人到中年就像一年光景到了秋,有了党的扶贫好政策,秋天到了,她的幸福日子也开始了。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西畈社区贫困户闵辉英感叹。
这个秋天,她尝到增收的甜头
20多年来,闵辉英一直靠养猪维持生计。每年养十几头猪外加种点口粮田,家里家外忙忙碌碌,一年到头没落下多少收成。
今年7月她改行了,在社区的帮助下,把二亩三分地全部种上了不施农药化肥的“无公害”蔬菜,反倒轻松挣了钱。
7月初,西畈社区开展畜禽污染整治,养猪被取缔。谈起禁养后的出路,社区书记谈大能让她把地全都种上绿色蔬菜。
9月初,依靠社区的帮助,学校食堂同闵辉英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蔬菜销路不用愁。按照目前销量,她这个学期的卖菜收入比以往一年养猪的收入还要翻2倍,至少有8000多元。
闵辉英人生第一次品尝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滋味,感到幸福的秋风来得太快。
子女进步,让她有一种秋天收获的快乐
对于每个父母,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女有出息。
一双懂事、有出息的儿女是闵辉英的骄傲,他们都考上了大学,女儿王敏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研,儿子王隆贵在武汉东湖学院上学。
王敏从小就乖巧懂事,品学兼优。贫困的家境丝毫没有影响乐观积极的她,小学、初中、高中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各种奖状、证书贴满了墙壁。
今年7月,王敏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名额,赴以色列留学交流学习一个月。这次交流学习活动,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全球合作招录500名优秀学者,我国总共录取了170人,华中科技大学包括王敏在内只有5人成功入围。留学期间,她的学术论文《网络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发表在以色列理工学院网站上,得到了国外导师的赞赏和高度评价。
“女儿王敏每年的学费基本上靠助学贷款和奖学金解决。为了得到奖学金,她拼了命地学习。”闵辉英既欣慰又心疼地说道。王敏每年都获得了奖学金:大一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万元,大二到大四每年获得奖学金3000元,2013年参加湖北省第26届英语笔译比赛获得优胜奖;2015年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研一获得一等奖学金1万元,研二获得二等奖学金8000元……
“女儿为了不增加家里负担,除了参加学校里的勤工俭学岗位外,还做兼职,靠自己努力赚取生活费。”
王隆贵2016年考上武汉东湖学院。读书之余,他也像姐姐一样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努力减轻家庭负担。
“母亲其实体弱多病,但是为了我们姐弟俩能够读好书,再苦再累也都是咬牙硬扛。”王敏认为母亲坚强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她,是她成长的榜样。
帮扶如亲,有一种力量如秋阳般温暖
“闵辉英的人生有些曲折,她有三段婚姻,前两任丈夫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因病去世,那时候还没有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为治病而债台高筑。家庭长期陷入贫困,闵辉英靠一己之力支撑着。”西畈社区妇联主任朱小陆介绍说。“2011年谈书记与闵辉英结对。看着她孤身奋战的身影,谈书记提出帮助她重组家庭为她找个帮手的想法。在他的牵线搭桥下,2014年闵辉英与忠厚老实的程新潮重组,这也是她的第三段婚姻。2015年她家被纳入贫困户,加上她有了爱人的帮衬,家中境况才逐渐好转。”
“这些年,谈书记可帮了我家不少忙。不光解决了我个人婚姻问题,每年孩子们的助学贷款都是他跑前跑后把手续办好。”说起谈大能如亲人般的帮助,闵辉英如数家珍:“2015年,在他的帮助下,我家的危房进行了搬迁改建,他帮助办好建房手续,还帮忙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8500元。建房时因资金困难而停工,又是他帮忙赊来建筑材料,使我家轻轻松松地建好房子。如今,临街的一间房屋对外出租,我们家每年可增加固定收入7000元……”
人到中年,闵辉英苦日子熬出了头,她感激地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要不是有教育扶贫的资助,孩子们哪能上得起学,哪能有今天的出息!谢谢党的好干部,要不是有他们贴心的帮助,我们家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闵辉英要求子女们毕业后回到麻城工作,为家乡人民致富奔小康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感恩社会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