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野人公民 于 2020-5-3 12:34 编辑
第一章 神秘山洞
袁野猛然苏醒,一阵魂悸魄动后,镇定下来,发现自己并不是躺在医院,而是在采药老人的家里。袁野忍不住问:“现在是古代还是现代?”
采药老人敲一敲烟袋锅子,笑眯眯地说:“你终于醒啦。什么古代现代?看来你是摔糊涂喽。”
采药老人顿时想到了什么,赶紧问:“你莫非昏迷的时候,魂去过古代?你是不是偷偷进过屋后那个山洞了?啊哟,叫你莫好奇,你非得不听。”
“我好像梦见去过古代,而且变成了一只金丝猴。”袁野边说边试着站起来,只是头晕,行走无碍,走到门外,看见一只金丝猴在啃玉米棒子,他直觉得自己跟金丝猴特别亲,便不由自主唤它。金丝猴向他鸣叫,似乎也在跟他打招呼。袁野摸摸自己的尾椎骨,确定没有尾巴长出来,便松了一口气。
袁野看见了采药老人的孙女皓月,他怦然心动,她跟古代那个皓月一样漂亮啊,他真真切切地在古代遇见过她。
袁野整理一下思绪,初来神农架旅游的记忆浮现在脑海。
历史专业的大二学生袁野独自到神农架旅游,在天门垭景区,参观了中国人形动物科考陈列馆。陈列馆里陈列着各时期神农架野人目击事件的报纸,目击野人的已有数百人次,也陈列着大脚印模型和毛发标本,还在一面墙上展示着由贾兰坡先生于1995年4月10日题写的几行字:
野人是否有,无人尚知晓。如有大发现,确能惊世人!
袁野在网上搜索了“贾兰坡”其人,原来他是一位科学家!兼中国科学院院士、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古脊椎动物学家于一身!显然,这位科学家都表明了态度:野人这东西并非子虚乌有!因此,袁野对神农架之旅充满了好奇,幻想与野人来一场奇遇。

袁野在网上搜索了关于神农架和野人的史料记载:
(玉山)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其上多白玉,其下多白金。其木多樗柳,其草多寇脱。——《山海经》
袁野将其理解为:(玉山)向东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叫“熊山”,熊山的熊多,熊的巢穴也多, 其中一个熊穴十分灵异——常有神人出入,此穴的石门夏天开启,冬天闭合;如果冬天开启,天下就会大乱。熊穴的钟乳石洞壁穹顶恰似白玉,遍地的鹅卵石如白金。熊穴周围有很多椿树和柳树,还有寇脱草。
顾名思义熊穴里住的是熊,但也不尽然,据说有的熊穴住着一种被土人当成了熊的半人半兽的物种——野人。这两种动物形貌体态相似,而且野人能直立行走,熊可以直立起来搏击打斗。更何况,野人比熊更凶猛,碰到野人而侥幸生还的土人,一般不是哑巴了就是疯了,即使有那么几个不疯不哑的,说出野人的样子来,别人也当疯话胡话,听后笑过便罢了。
熊穴也不光住着熊和野人,传说熊穴里还时常有神人出入,其中之一的远古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今陕西宝鸡)长于厉山(今湖北随州)采药于熊山(今湖北神农架),神农尝百草时就常在熊穴里避雨歇脚。
遇见过野人的土人多了,传开去,野人的迷踪就成了有趣的话题,野人也就有了不少别称,甚至野人的形象也被写进书里:
“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反踵,见人笑亦笑,因即逃也。”——《海内经》(东周)
“狒狒人形长丈,面黑色,身有毛,若反踵,见人而笑。”——《尔雅》(西汉)
“长余丈,逢人则笑,呼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本草纲目》(明朝)
“(群山)高险幽远,石洞如房,多毛人,长丈余,遍体生毛,时出啮人鸡犬,拒者必遭攫搏。”——《房县志》(清朝)

袁野游览完香溪源、天生桥和神农坛,随后独自骑单车去国家湿地公园大九湖,途中遇大雾,能见度不足一米。在路边小便时,不料一脚踩虚,一番昏天黑地,忽然被什么绊住了。他感觉到绊住自己的东西软软的,似乎还长着毛,乍看是一棵移动的大树,没来得及分辨,它就消失了。
袁野深一脚浅一脚,拨云扒雾,在原始森林里找出路。一片幽暗昏惑,就连古木也变得森然如鬼,鸟的啼声忽而远忽而近。袁野不敢出声呼救。
山重水复时又遇柳暗花明,不远处仿佛有光,袁野就十分好奇地寻去。顺着光亮来到一个豁然开阔的地方,这里陡然没了云雾,陡然间天朗气清,风和日丽,柳树成林,柳丝如绿色瀑布;一排排椿树环绕着一栋土木结构的小瓦房。——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袁野前去求助,这是一个采药老人的家。采药老人年近古稀,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采药老人的左脸连同眼睛都残废了。袁野猜想采药老人曾是在跟野兽搏斗中受伤的。
袁野好奇的问采药老人:“爷爷,您说神农架到底有没有野人呀?”
袁野预想采药老人的回答肯定是“有”。而采药老人的反应却让他惊诧不已。采药老人突然拉下脸,敏感而急促地回答:“没有!这世上哪有什么野人?劝你不要太好奇,好奇害死猫!”
作为神农架人,谁不对野人的话题津津乐道?而唯独采药老人敏感地断然否认。袁野感觉到那恰恰是一种讳莫如深的反应,甚至可能采药老人跟野人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袁野不敢再问,但内心的好奇难以抑制。
袁野望见屋后一拔悬崖下面有一个山洞,洞口被一块巨石封住,巨石四棱方角,俨然一块巨型石碑,上面镌刻着“再世神农”四个醒目的大字并漆成火红。
袁野又好奇地问采药老人:“爷爷,屋后那个山洞的石头上为啥刻着‘再世神农’几个字呢?”
却没料到问这个山洞竟然也激怒了采药老人,老人把烟袋锅往地上狠狠一敲,说:“跟你说了,在这里好奇会害死猫的,劝你哪来的赶紧回哪里去!”
袁野再不敢问了。
门外一阵清澈的声音传进屋里:“我家来稀客了?”药老人的孙女回来了。
袁野迎面撞见一个溪水般清纯的女孩,顿时他的视野变得明亮。正在捣药的老人眉开眼笑地对女孩说:“皓月回来了!”
“家里来稀客了。”皓月微笑地看了袁野一眼,同时对爷爷说。
袁野礼貌地说:“我来神农架旅游借宿在这里。”
皓月说:“那你可真幸运,我可以做你的导游。”
袁野说:“好啊。”
同时,两人脸都红了,似乎突然被缘分亲吻了一下。
袁野偷偷地问皓月:“爷爷怎么不喜欢我提到野人呢?就连屋后的山洞也不能提。”
皓月看了下采药老人的动静,然后悄悄告诉他:“你可别问了,那个山洞听爷爷说住着我家祖宗!”
袁野追问:“山洞里岂不是有墓?我还想问一句,就一句,你进去过没?我想进去看看呢。”
皓月顿时扯住袁野,惊慌地说:“千万莫进去,我爷爷晓得就不得了了!我家世世代代守着这个山洞,我自己从小到大都从来没有进去过。而且,听说进去的人会变成牲口!”
“进去会变成动物,真的假的?”袁野不以为然。
“我是认真的,我可没骗你。在我小时候,闯进去了一个人就再也没出来过,只从山洞里跑出来一头野猪。而且还可能会发生时空错乱,我爷爷说就有人去过那个山洞,后来死而复活,说去过古代呢。”皓月一副很认真的样子。
“假如我进去,出来会不会变成一个野人呢?”袁野好奇心不灭。
“我劝你还是莫好奇了,我们莫望着那个山洞了,免得爷爷看见又不高兴了。”皓月把袁野拽进屋里。
晚上月亮升上山头。皓月洗完澡,边擦头发边告诉袁野:“洗澡的地方就在门前那个瀑布下面。”
袁野在旅行包里拿出要换的干净衣服,并打着电筒,蹑手蹑脚独自去洗澡。大山的影子把月光分成明显的明暗界限,瀑布就在暗处泛着隐隐白光。袁野三下五除二脱光衣服,并把衣服都放在一棵矮小的树冠上,电筒放在石头上,然后钻进瀑布里洗澡。
洗完澡,袁野发现衣服不见了,电筒还在,附近树上有动静,拿电筒一照,原来是三只金丝猴偷走了他的衣服。袁野打着电筒晃它们,金丝猴跳下树跑进屋后的山洞里了。袁野怎么好意思光溜溜地回屋?加上他本身很好奇那个山洞,就追着金丝猴顺岩罅挤进了山洞。
山洞很神奇,手电筒照进去,白玉似的洞壁映出光亮变得一片辉煌,洞内很敞阔,深不见底,电筒的光束也只能消失在最深处的黑暗中。
一个巨大的钟乳石床,上面躺着一副白骨。石床旁边站着一副骨架,两米多高,骨骼粗壮,脚掌比袁野的两只脚“一”字拼起来还长,紧紧抓住地面,似乎已经生根。
袁野顿然惊诧: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野人?
这时,外面传来皓月的呼喊,袁野不敢久留,出了山洞,折路边一根芭蕉叶遮羞,才敢回屋里。袁野不敢提起进山洞的事。他庆幸自己并没有变成牲口。
第二天,皓月做导游,袁野到神农顶景区。皓月介绍说:“神农架因为远古炎帝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搭木架攀悬崖而得名,在古代神农架叫熊山。神农尝百草有野人相伴,野人帮忙驱赶野兽。”
雨后初晴,云蒸霞蔚,站在神农顶乾坤万象尽收眼底。弥望是云气涌动的云海,露出的山头仿佛是海中的小岛屿。金色的阳光在云海之上变幻出一轮七彩的光环,它柔和亮泽,十分好看,这便是神农架最为神奇的佛光。
袁野的目光被云海之上的一道美轮美奂的佛光吸引住了,佛光向他铺来一条光明大道。袁野鬼使神差地向着佛光跑去,别人拦都拦不住,他一脚踩虚,骨碌碌滚下神农顶。袁野感觉自己穿越在金色佛光的隧道里,逐渐丧失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密集的柔软的碰触惊醒了,不禁“啊”的一声,同时睁开眼,视野里一团团金色的晚霞迅速散开去,凝结在一大片针叶林里,跳动着金黄的色彩。并传出惬意的鸣叫。仔细一看,是一群金丝猴啊。金丝猴圆乎乎的脑袋上那绒丝丝的毛就像晚霞照出的光晕,萌萌的,就像破壳而出的毛茸茸的小鸡仔。
袁野打了个哆嗦,一看自己的形象吓一跳,自己的身上长满了毛,而且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唉呀妈呀,活脱脱一只猴子了!
袁野恍悟自己穿越了,在穿越中出了点差错,他的灵魂撞进金丝猴的身体里了。“我这是穿越了吗?”他自言自语一番,马上意识到自己保留了说话的功能,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看来,冥冥之中,神秘山洞把人变成动物的传言是真的。
袁野陷入回忆,愣在那。皓月拍拍他,使他回过神,她饶有兴致地问:“你去古代看见了什么?跟我讲讲呗。”
“我遇见了庐陵王,庐陵王刚出生的儿子被野人抱走了,我救走了他儿子,但我是一只金丝猴。”袁野回忆说。
采药老人耳朵尖,老远听见,马上问袁野:“你救走了庐陵王的儿子李重角?”
“您怎么知道李重角的?历史上没有李重角这个名字呢。”袁野疑惑地问。
“庐陵王坐房州,房州就是现在的房县,庐陵王当年在去房州的途中其妻韦氏诞下龙凤胎,凤胎李裹儿,龙胎李重角。李重角刚落地就被野人给抢走了,跟着野人长大。史书上是不会写的。” 采药老人来了兴致。
袁野终于找到了话题能跟采药老人愉快地聊起来。袁野趁机又问起采药老人家族世代守护屋后山洞的原因。
加上皓月也缠着采药老人,说:“爷爷,山洞的秘密你连孙女都瞒着,您不告诉我,我可不想以后稀里糊涂守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山洞。”
采药老人笑着捏捏皓月的鼻子,终于愿意说出山洞的秘密: “我们祖上正是庐陵王在房州路上被野人抢走的儿子,名叫李重角。他不图荣华富贵,甘愿在山间采药,救百姓的疾苦。——屋后那个山洞究竟是怎么来的,我只讲给你们俩听,你们俩千万莫对旁人讲。”
采药老人开始讲起其家族世代相传的屋后神秘山洞的来历。

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长达七年未止的安史之乱,已造成河南、关内、淮南百姓大量迁出,州县凋敝,万室空虚,荒野千里;襄州、邓州、房州成为避乱地;大量流民涌入熊山,惊扰了这片原始土地,尤其带去瘟疫,给土人造成灭顶之灾。
就在这乱世,一老一少爷儿俩为了消除瘟疫,进熊山尝草试药。但是刚进熊山就遇上了大雨,爷爷就带着孙子躲进山洞里避雨。
爷儿俩都呆望着雨。小娃忽然甩甩老人的胳膊,泄气地问:“爷爷,我们真能挖到治瘟病的药草吗?听说神农尝百草的时候,他能搭木架攀悬崖,可我们俩呢?”
老人从腰里摸出一支油亮的短竹笛来吹,笛音悠远,一只立在悬崖上的枯松上的白鹞,忽然俯冲而下,落在老人肩上。
小娃盯着白鹞的眼睛出了神,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骑着白色的巨鹰……鹰鹞满天……地上野兽如山洪一样涌动……连营数里……深邃的冰谷……庞大的九头鸟……
老人收了笛子,白鹞飞走了,小娃才从幻觉中回过神,脑袋里仍有幻境在闪现。
老人说着把小娃拉进山洞里,他们生了一堆旺火,火光一起,白玉似的洞壁连着白金似的地面都映着火光,一片辉煌。
老人折断一根柴火,扔进火堆里,那柴火燃烧时,喷出火苗,发出嗤嗤的声音,像是笑声。小娃乐了,折了许多那样的柴火,让火堆充满热闹的“笑声”。
深夜了,歪在老人怀里的孙子已经睡着了。老人也困了,思绪模糊起来,最后由梦境取代,他又梦见自己采到了除瘟疫的药草。后半夜,山洞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又使他从尝药梦中惊坐而起,冷风裹挟着雨吹入山洞。老人索性架起一垅旺火,火光照出山洞,变成被黑暗笼罩的夜空里的一颗微亮的星。
次日老人到洞口张望,雨仍是不紧不慢地下着,湿漉漉的森林里,除了一群金丝猴在高大的杉树上哀叫着攀援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的动静了。老人的眉头舒展了一些,因为他注意到近处的草木都生机勃勃的,叶子映出光亮,可以想见百草坡的草药应长得很茂盛吧。
这时远处有声音在山洞上方的崖壁上形成回声。小娃就飞也似的跑到洞口回喊,过了一阵子,雨雾中有人影晃动。
小娃的娘给爷孙俩带来了斗笠和蓑衣,她自己顶着一个大麻袋,她手里的伞已经折坏了,湿透的衣服紧贴着皮。小娃扑上去要吃奶。“都多大了,羞不羞?”小娃的娘说着从竹篓里摸出两张饼,一张堵小娃的嘴巴,一张给老人。然后她到火边烤衣服。
小娃大口吃饼,而老人顾不得吃,只揣进怀里,二话不说披蓑戴笠,背上竹篓,冲进雨中。母子俩来不及劝,只望见他的背影很快消失在雨雾深处。
老人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天晴后,母子俩在百草坡找到了他,老人手里攥着几株药草,安详的卧在泥泞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背上的背篓里装满了药草。
小娃哇哇大哭,被他的娘抱到一边。冒出一个野人抱起老人回到山洞,突然一声惊雷,山洞上方掉下一块巨石,堵上了洞口,那巨石四棱方角,俨然一块石碑。
小娃的娘背上药草,拉着哭啼的小娃回家去,走在半路,雨终于停了,黄昏时分的西边天际横着照出一道血红的残阳,贯穿大半个混沌的天空。有风吹过,树林里仍在落雨,忽然近处的林中飞出一只喜鹊,“喳喳”地叫着,径直向远处的村庄飞去。
老人采的草药治好了瘟疫,人们在百草坡采到同样的草药,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百姓纷纷去山洞祭拜老人,还在洞口的巨石上刻下“再世神农”四个字并漆成火红,由其后人世代相守。除了其后人,已经没有人记得这个老人的真实姓名。

刚经历过穿越古代之旅,袁野知道世人不知其姓名的“再世神农”就是李重角。然而,作为大唐王子,李重角为何不逆天归来搅弄大唐风云,偏要隐姓埋名悬壶济世呢?个中缘由,袁野最清楚不过了,因为他穿越到古代变成金丝猴,正和李重角经历所有一切。
袁野再次陷入回忆,回忆自己穿越后与李重角的传奇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