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作家郭仁发

在茶场的日子里(长篇小说 )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12 08: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
今天天气很好,艳阳高照,春风送暖。
吃罢午饭,几个知青开始办墙报。
早在上海上中学的时候,陈文海就是班里的政宣组成员,负责班里的黑板报。那时,班里每周都要更换一次黑板报的内容,几乎每次更换都有他写的文章(大部分是“小评论”)。今天在知青点办专刊,正好是发挥他特长的好机会,不但排版完全由他负责,而且,他还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针对林彪“变相劳改论”的革命大批判文章,一篇是自己理论联系实际谈体会的文章,还有就是那首诗歌《开辟茶园之歌》。
在那篇理论联系实际谈体会的文章中,陈文海这样写道——
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来不是仅仅为了学会干农活,而首先是要学习贫下中农为革命种田的好思想、好品德。
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我们知识青年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流汗。我们要认真看书学习,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学好革命理论是干不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我们都要重视革命理论的学习。
张建国对大家说:“早在上初中的时候,陈文海就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后来,他又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尤其是靠自学读懂了好几本马列著作!”

团支部书记田大亮来了。
王雪纯见他手里拿着一沓《入团志愿书》,迫不及待地问道:
“有没有我的份?”
“当然有你了!”
“真的?”王雪纯忍不住睁大双眼,“会有我的?你没骗我吧?”
“我骗你干什么?”
“这么说,陈文海就更没问题了!”
“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因为他比我强多了!”王雪纯一本正经地说道,“无论从哪方面讲,陈文海的表现都很不错!可以说,他是我们知青里头真正的先进青年!如果入团没有他的份,岂不是太荒唐了吗?”王雪纯笑着说道,“我敢打保票,你手里拿的这沓《入团志愿书》里一定有陈文海的一份!”
“你就这么肯定?”
“那还用怀疑吗?”说到这里,王雪纯笑着伸出手,“给我四份,我替你发!”
然而,田大亮只给了她三份!王雪纯生气地说道:
“你只给我三份,叫我怎么发呀?”
“陈文海的你就不用发了!”
“什么?你说什么?”王雪纯惊讶到了极点!“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没人和你开玩笑!”
这时,陈雅丽正好从屋里出来。她走到田大亮面前,带着讽刺的语气对他说:
“团支部书记亲自下来发《入团志愿书》,真是深入基层呀!”
“你好象对我很不满!”
“我哪敢呀?”陈雅丽脸上仍然没有一丝笑容!
“你赶快去叫杨冬生和曹春福出来领《入团志愿书》!”
“我才懒得去叫他们呢!”说完,陈雅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还是自己去发吧!”
田大亮跨进厨房门,微笑着把《入团志愿书》发到杨冬生和曹春福的手里。
“陈文海的呢?”杨冬生笑着问道。
“没他的份!”田大亮生硬地回答道。
“什么?”杨冬生装出一副很惊讶的样子,“这也太不公道了吧?你们团支部是怎么搞的?”
“你懂什么?”田大亮大声训斥道,“你怎么那么多废话?这是你应该过问的吗?”

田大亮刚走没几分钟,场长和田胖子来了。田胖子朝大家嚷道:
“上工了上工了!”
“你穷叫唤个啥?”张建国没好气地回敬道!
“你朝我发什么火?”田胖子也不甘示弱,“我叫你们上工喊错了?你难道没看到太阳都快要落山了吗?”
“太夸张了吧,我们刚吃罢午饭,太阳怎么就会快落山了呢?”杨冬生阴阳怪气地说道。
“你们就别再打嘴仗了,我们还是赶快上山吧!”场长向大家催促道。
于是,除了陈文海,大家都扛起农具准备上山。陈雅丽见陈文海站在原地不动,便过来对他说:
“怎么,你还在生气呀?”
“……”陈文海一声不吭。
“怎么,你泄气了,经不起考验了?”
“他们这样对待我,太不公道了!”
“那你也不应该不上工啊!”说罢,陈雅丽便伸出手去拉他,“走吧,快跟我们一起上山吧!”
可是,任凭陈雅丽怎么拉,陈文海都不肯挪半步。
陈雅丽把小辫儿往身后一甩,大声地对他说:
“你再不走,我可真的不管你了。”
“不管就不管,谁要你管我了!”
“你不让我管,我非要管!谁让我是你的姐姐呢!”

走到半路的时候,知青们遇到了大队长老田头。
“大队长,场长欺负陈文海!”王雪纯向老田头告状。
“怎么欺负他了?你说给我听听。”
“陈文海是我们讨论通过的,可是,我听说:场长没有把陈文海的名字报上去。这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场长不会这样做吧?你不要相信小道消息!”
“其实,陈文海比我强多了!”王雪纯笑着说道,“他干起活来还是挺卖力气的。”
“陈文海挺有理论水平的。”张慧芳笑着说道,“他连马列著作都读过好几本,在我们这群知青里头除了张建国没人敢和他比!”
“这和入团有关系吗?”陈雅丽笑着问张慧芳。
“好了好了,你们都别吵了!我找你们场长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等老田头走远后,张慧芳对陈雅丽说:
“我不明白,你是陈文海的好朋友,为什么不但不帮他说话,反而还来驳斥我!”
“难道你认为你这是在帮陈文海说话吗?这本来就是两回事嘛!”陈雅丽压低声音笑着说,“谁不知道你喜欢他!”
“谁喜欢他了?”张慧芳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你不要瞎说!”
“我瞎说了吗?”陈雅丽笑着说道,“如果你不喜欢他,为什么老和他待在一起?”
“你要这么说,那我也可以说你也喜欢他,你们俩不是也经常待在一起吗?”张慧芳不依不饶。
“还是我来说句公道话吧!”韩素梅笑着插嘴道,“陈文海和《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经常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
“这样的评价才是实事求是的!”张建国也笑着插嘴道。
“啊?我竟然成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陈文海也笑了。
2021年11月2日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12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
中午放工后,陈文海告诉张建国:
“休息的时候,我对场长说:‘不让我填表,说明我身上还有不少缺点,请你场长给我指出来,我好改正呀!’你猜他怎么说的?他说:‘你身上没什么缺点,让不让你填表是领导上考虑的事情,你不要过问!’”
“今天晚上,我们几个上老田头家去。”陈雅丽对张建国说,接着,又笑着对陈文海说,“至于你嘛,就不用去了。”
“为什么?”
“你在,我们说话不方便。”陈雅丽笑着对他说,“你不是喜欢看书吗?今天晚上,你就一个人待在屋里看书吧。”
吃罢晚饭后,陈雅丽对大家说:
“走吧。”
“我认为:我们这样去找老田头未必管用!”王雪纯抱着双臂,把身子斜靠在门框上。
“你还没去,怎么就知道不管用?”陈雅丽生气了,“你就是不想去罢了!”
“你说得对,我就是不想去!”王雪纯也生气了,“黑古隆冬的,掉到沟里怎么办?”
“我们不是还有手电吗?”
“我的手电没电了!”
“我们俩可以合用一个!”
“那我也不去,外面怪冷的!”
“你不去拉倒,找这么多理由干什么?”陈雅丽更生气了,“你这个人就是太自私!”
“又不是我一个人不去,杨冬生和张慧芳不是也不去吗?”
“那是由于杨冬生有事,张慧芳身体不好!”陈雅丽对张慧芳说,“如果你身体好的话,就一定会跟着我们一起去!我说得对吗?”
张慧芳笑着点了点头。
“杨冬生说他有事,我看他纯粹是找借口!”
“你有什么根据这么说?”
“因为他们俩之间有矛盾,难道你还没有看出来吗?不信,你去问张建国!”
这时,田胖子来了。他嘻皮笑脸地问知青们:
“你们这是要上哪儿去呀?”
王雪纯瞪了他一眼。
等陈雅丽他们几个走了以后,田胖子问王雪纯:
“你怎么不跟着他们一起走?”
“因为我不想出去!”
“为什么?”
“不为什么!”
对陈文海的入团问题,田胖子已有耳闻。知青们这么晚出去想干什么,他已猜出了八九分。此刻,他叹了口气,对他们说:
“陈文海的事儿,我也有责任!不过,如果陈文海当初听我的话,也就不会落到现在这种地步了!”
“导致现在这种结果,你可以幸灾乐祸了!”王雪纯不高兴地说道。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话?我是这种人吗?”田胖子这样对王雪纯说,然后转身对陈文海说,“我还是要再劝你一次,你以后不要再看书了!只要你肯听我的话,你的入团问题我田胖子全包了!”
陈文海抬起头,睁大眼睛盯着田胖子,大声问道:
“为什么不要看书?看书又有什么错?难道你反对我读毛主席的书?”
田胖子楞了一下,急忙辩解道:
“不是不让你看书,而是要你少看点书。你想想,一天活做下来,你累得都快要趴下了,还要熬夜看书,还不把身体给拖垮了?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呀!”
“谢谢你对我的关心。”说这句话的时候,陈文海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谈不上什么关心。”田胖子脸上堆着笑容,装出一副很革命的样子,“对你们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是我们贫下中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还做得很不够!”见陈文海不答理他,他感到很没趣,便这样对他说,“好了,我走了,你好好休息!”临走前还补充了一句,“早点睡,明天还要上工呢!”
等田胖子走远后,王雪纯和张慧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笑够后,张慧芳一本正经地对陈文海说:
“你不是喜欢写小说吗?你应该好好地写写田胖子。”
“就是!”王雪纯笑着说道,“我觉得田胖子这个人蛮有意思的,别看他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可是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还不是想入党!”张慧芳的脸上一副鄙夷不屑的表情。
“你不要这么说田胖子,他想入党也不能算是什么坏事。”陈文海接着说道,“不过,我还是挺讨厌他的,因为我总觉得他的所谓进步是装出来的!”
“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因为他两面三刀,当面是人背后是鬼!”陈文海又补充了一句,“我怀疑在我的入团问题上就是他捣的鬼!”

知青们来到了老田头的家。
“都请坐!”老田头边为他们到茶边笑着说道,“我正要去找你们,你们倒先来了。都吃过饭了没有?”
“我们都吃过了。”陈雅丽连忙说,“大队长,我们来找你是为了……”
“是为了陈文海入团的事情吧?”老田头打断了陈雅丽的话,大声笑着。
“你说,场长那么对待一个要求进步的革命青年是不是太过分了?”
老田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划火柴点燃旱烟吧嗒吧嗒地抽起来。抽了一会儿烟,老田头才对知青们说:
“我找你们场长谈过了,他答应明天就把陈文海的名字给补报上去。我相信你们场长是不会食言的!”
“这么说,我们都可以放心了?”
“可以这么说。”
陈雅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老田头见张建国低着头不说话,便笑着问道:“陈文海是不是还在闹情绪?”
“一整天光低着头干活,谁和他说话他都不理睬!”
“我逗了他好几次都没能把他给逗笑!”陈雅丽补充道。
“你们回去以后再找他好好地谈一谈,并且告诉他,我们现在正在考验他,让他一定要经得起这场考验!如果他能经得起这场考验,就证明他的确是一个要求进步的革命青年!”老田头又问陈雅丽,“你是团支部委员,能不能完成我交给你的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陈雅丽冲老田头笑了笑。

月色溶溶,蛙声如鼓,陈文海和陈雅丽沿着山村小路散步。
“小山村的夜晚别具特色,如诗如画,给人的感觉真是太美了!我们这些来自城里的孩子,体验体验农村的生活也挺不错的!”陈文海这样说道。
“体验生活是作家的重要任务,你确实应该好好地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为你以后创作表现农村生活题材的小说积累素材。”陈雅丽一本正经地说道。
“遗憾的是我现在还不是作家!”
“我坚信:只要你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为一名作家!”
“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就要看很多很多的书。”说到这里,陈文海不禁伤感起来,“可是,场长和田胖子就反对我看书,我喜欢看书竟然成了我的一大‘罪状’,连入团都成为我的一个大问题!”
谈到自己的入团问题,陈文海的心情特别沉重,因为在那个突出政治的年代里,一个青年如果不能入团,就意味着他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人!难道他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人吗?恰恰相反,他特别要求上进,把自己的政治生命看得特别重要!对这一点,场长和田胖子能理解吗?
陈文海从小就身体不好,体质很弱,因此,自从来到农村后,尽管他干活特别卖力气,然而,他干起重活来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容易给人造成这样一种错觉:似乎他怕苦怕累!其实,他在干活的时候已经使出了全部的力气,已经累得快要趴下了!
前不久,在讨论发展新团员的时候,由于大部分知青和当地农民能理解和同情陈文海,认为他干活看起来干劲不大是由于体质太弱,和劳动态度没有什么关系,因此被讨论通过,然而,由于杨冬生和陈文海有矛盾,因此,他便和田胖子、一部分当地农民串通一气,故意在场长面前添油加醋地贬低诽谤陈文海,使场长加重了对陈文海的“误解”!本来,陈文海完全符合发展新团员的条件,然而,经杨冬生他们一伙人那么一搅和,他的入团问题也就泡汤了!
尽管张建国和陈雅丽很为陈文海的入团问题打抱不平,然而,由于以杨冬生为首的那伙人一时占了上风,因此,张建国和陈雅丽也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只好劝他想开点,不要把入团问题看得过分重要。
其实,陈文海也用不着张建国和陈雅丽为他担心,因为他从小喜欢看书,视野开阔,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他认为:他入不了团不等于他不要求上进,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他进行评价,他完全是一个要求进步的革命青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杨冬生等人对他的贬低和诽谤是毫无根据的,甚至可以说是极端卑鄙的无耻行为!
2021年11月2日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12 08: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
山村的夜晚显得格外地静。
山风从窗户口吹进来,使桌上的煤油灯火苗不停地晃动起来。
陈文海两眼盯着火苗,思绪不停地跳跃起来。
“场长说第二天就把我的名字报上去,可是,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怎么还不见《入团志愿书》的影子?我看,场长根本就没有把我的名字往上报,只不过是在老田头面前应付一下罢了!”想到这里,他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仰面躺下,继续望着屋顶出神。
外面,风更大了,发出呜呜的声音,还有树枝折断的声音。
山风继续往窗户里吹,火苗晃动得更厉害了。陈文海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到地上,拿蓑衣把窗户堵上,然后,继续躺到床上想他的心事。
一只老鼠从隔墙上跑过,弄得土块簌簌地直往床上掉。
“讨厌的老鼠,连你也来烦我!”说着,陈文海便去捡掉在床上的土块。
这时,从女寝室里传来了陈雅丽的声音:
“陈文海,你过来!”
“有什么事吗?”
“你快过来!”
“陈雅丽是我最好的朋友,对我的入团问题很关心,我何不……”想到这里,陈文海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腾地一下跳下地,急匆匆地来到女寝室。
“叫我过来干什么?”
“打牌!”陈雅丽晃了晃手里的扑克牌。
“我都快要烦死了,哪里还有什么心思打牌!”陈文海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有什么好烦的?男子汉大丈夫遇到什么事情应该做到沉着冷静,用神机妙算去战胜对方!光烦能解决问题吗?”
“可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妙计来呀!”
“这么说,你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了!”
“我们还是到外面去走走吧,我想,今天晚上的月光也许很美!”陈文海望着陈雅丽,笑着这样对她说。
他们俩一前一后地来到屋外。这时,月亮已经爬上了山头,皎洁的月光把他们俩的身影倒映在地上。
望着那一闪一闪的溪水,陈雅丽对陈文海说:
“你还在为入团问题伤脑筋,多不值得呀!”
“其实,入不入团倒是一件小事,我这个人特别想得开,只是入不了团我面子上太不好看了!你说对不对?”
“你说的倒也是,人活一张皮嘛!”
“说是第二天就把我的名字报上去,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还没个结果!”
“依我看,场长根本就没把你的名字报上去!”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陈文海猛地抬起脚,使劲地把路边的一颗小石子踢进溪水里,“想和张建国聊聊,他人又不在,不知道他这会儿又到谁家串门去了!”
“他准是又到团委书记家去了。听说,他和团委书记关系不错。”陈雅丽安慰道,“我想,你的入团问题总有一天会解决的!”
“谁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慢慢地等呗,着什么急呀?”陈雅丽笑着对他说,“虽然你现在还不是团员,但是,你还是一个要求进步的革命青年嘛!”
“是啊,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革命青年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陈文海也笑着说道,“我即使永远入不了团,也要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把自己的美好青春献给这个火红的年代,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陈雅丽从小爱好文学,由于天资聪颖,早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阅读长篇小说。她的体质也很弱,因此,特别能理解和同情陈文海,在生活方面很关心他,这使他很感动。
然而,在感情方面,陈文海却倾向于张慧芳,这就在无意中伤害了陈雅丽,有时和她说话,她爱理不理的,表现出一副很冷淡的样子,尤其是看到陈文海和张慧芳在一起亲热地说话时,她就更是满脸不高兴,而张慧芳也对他不满,经常把他比作《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他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
最近几天,由于张慧芳回家去了,因此,今天晚上,陈文海可以毫无顾忌地和陈雅丽一起沿着小溪散步、聊天。
他们俩正往前走着,忽然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脚步声,在这偏僻的小山村,在这万籁惧寂的夜晚,这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他们俩循着脚步声向前走去。
   “好象是张建国!”陈雅丽这样猜测道。
等他们俩走近一看,果然是张建国。溶溶月光下,张建国看上去仿佛显得很苍老。
“怎么,你们俩都还没睡?”张建国环顾了一下四周,笑着说道,“这小山村的夜晚真美,就像是一个童话世界!”
“……”
“你们看,今天晚上的月亮多圆多亮!”张建国笑着问道,“你们俩还记得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吗?”
“怎么不记得?”接着,陈雅丽便轻声吟诵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见陈文海沉默不语,张建国笑着问道:
“怎么,还在为你的入团问题而忧伤?”
“……”
“你刚才是不是又到团委书记家去了?”陈雅丽神情严肃地问道,“陈文海的入团问题还有希望吗?”
“团委书记说:我们俩都是团员,应该好好地帮助陈文海端正入团动机,让他经得起团组织对他的考验!”
“你开什么玩笑?”陈雅丽噘起小嘴,“陈文海还要我们俩帮助?陈文海的入团动机还会有问题?”
“我是和你开玩笑的!”见陈雅丽把他的话当真了,张建国连忙笑着对她说。
在他们俩开玩笑的时候,陈文海仍然愁眉不展,于是,张建国便收敛笑容,神情严肃地对陈雅丽说:
“你知道为什么不让陈文海填表吗?告诉你吧,问题就出在他的这副眼镜上!”
“戴眼镜和入团有什么关系?”
“太有关系了!”张建国对陈雅丽说,“你知道这里的农民是怎么评价陈文海的吗?”
“我不知道。”陈雅丽笑着说道。
“他们说:陈文海戴上眼镜更显得文质彬彬,更像一个知识分子了,简直就像是一个大学教授!”说到这里,张建国忍不住提高了嗓门,“有的农民甚至说:陈文海戴眼镜是由于不愿意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熬夜看书更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搞个人奋斗,要对他的这种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批判呢!”
陈文海一听,肺都要快气炸了!心想:这些无知的农民也太自以为是了!
“像知识分子又有什么不好?马克思还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呢!如果没有马克思这个大知识分子,谁来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能有苏联的十月革命吗?能有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吗?无知的农民如此仇视知识分子,真是令人不可思议!”陈文海紧握双拳,狠狠地跺了跺脚,愤愤然地朝他们俩大声嚷道!
“你朝我们俩发什么火?又不是我们俩说你!”
“陈雅丽同志,你别搞错了,我不是朝你们俩发火,而是对这种极其荒唐的现象感到气愤!”陈文海转而问张建国,“我刚才说的话不对吗?”
“你刚才说的话并没有错!”张建国耐心地对他说,“问题是我们到这里来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你戴上眼镜,就在思想感情上和贫下中农拉开了一段距离!”
“这么说,我不应该看书,不应该戴上眼镜!”陈文海想了想,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问道,“难道我读马列著作也有错?!”
“问题是你还读其他方面的书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各方面的知识!”
“还有,你不是在插队前而是在插队后才戴上眼镜的,所以,农民们才会对你有看法!”
“这能怪我吗?我们这里还没通上电,到了晚上,我只好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看书,这样,我的眼睛能不近视吗?!”
“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可是……”
“可是什么?”
“我是说,农民们没有多少文化,你刚才说的那一套谁会听呢?”
“……”
张建国拍了一下陈文海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我还是那句老话:别再看书了,好好干活,给农民们留下个好印象!”
“……”
张建国笑了笑,继续对他说:
“难道你就不想进工厂或者上大学,真的要在这里扎根吗?别傻了,我的好兄弟!”
“……”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陈雅丽诚恳地说道。
2021年11月2日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23 01: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茶场的日子里

在群山起伏的鄂西北山区有一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叫兴旺村,村旁有一条河叫欢乐河,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他们在山上办起了一个茶场。这个茶场地处湖北省均县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是一个队办茶场。场长田春旺是一个在解放前就已经入党的老党员,由于家里穷,没有上过学,解放后上了几天扫盲班,总算认识了几个字,勉强能读懂《人民日报》上的文章。
有一天,田春旺从公社开完会带回来一个消息:二汽粉末冶金厂的几个工人子弟要来兴旺大队插队落户。没过几天,这几个工人子弟果然来到了兴旺大队,他们是: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
到兴旺大队插队落户的还有谢继红、李雅芳、徐荷花、周红梅,在均县红旗中学上学的时候,她们跟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是同班同学。
周红梅有一个亲戚在二汽车桥厂上班,她叫王彩玲,跟张牡丹是同事。张牡丹告诉王彩玲:“最近,陈文海一家要把家从十堰搬到均县。”王彩玲说:“搬到均县后,陈文海就只能到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去插队落户。”然后,王彩玲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周红梅,没过多久,周红梅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陈雅丽。

徐春生也是上海人,他有几个朋友,他们是朱振华、王志远、冯宝玉。
有一天,他们四个人在一起聊天。
“陈文海为了逃避上山下乡,于是就跟随父母一起离开上海来到了十堰,本来以为到十堰后就不会再到农村去插队落户了,没想到现在政策会有变!”徐春生说。
“这就叫人算赶不上天算!上天注定要陈文海到农村去插队落户!”朱振华说。
“陈文海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头,就得让他到农村去锻炼锻炼!”王志远说。
“我在上海有一个亲戚,他知道一点有关陈文海的情况,”冯宝玉说,“那年,学校停课闹革命,陈文海待在家里闲着没事干,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到处乱跑,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看批斗‘黑五类’,看大字报,抢传单!现在,他要去农村插队落户,这下该老实了!如果我是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的回乡知识青年,我一定会对他进行监督,让他认真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他们四个人的这次谈话很快传到了张牡丹的耳朵里,张牡丹很为陈文海担心!
陈文海气愤地说道:“我是从小娇生惯养吗?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接着又说道:“冯宝玉真是太坏了,他凭什么要这么说我?”
“那个茶场场长叫田春旺,听说冯宝玉认识他!”张牡丹说。
“他们俩一定会合起伙来整我!”陈文海说。
在陈文海即将离开十堰前往均县的时候,张牡丹对他说:
“如果你们家不离开十堰就好了!我们两家一起从上海来到了十堰,到十堰后,我们俩的关系一直很好,现在你要离开我,我好舍不得呀!”
“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呀!”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就怪我妈瞎折腾,非得要把家搬到均县去!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你别难受,以后有机会,我会到均县去看你的!”张牡丹安慰道。

刚到兴旺村的时候,茶场的几个知青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对这里厌倦了,因为这里毕竟是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远离闹市,消息闭塞。
有一天,王雪纯对陈雅丽说:
“我们到这里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现在该回去看看爸爸妈妈了!”
“我也想回去看看他们,说心里话,我还怪想他们的!”陈雅丽问王雪纯:“你想他们吗?”
“我当然想他们了!”
“那我们就去向场长请假。”陈雅丽接着又说道:“我们俩一起去问问张建国和杨冬生,看他们俩是不是也想回家。”
“他们俩是男孩,肯定不如我们女孩那么想家。”
“试试看呗!如果他们不想回家,那就算了。”
“那我们就走吧!”王雪纯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看,他们俩正在那里挖石头呢。”
来到张建国、杨冬生面前,陈雅丽笑着问道:
“你们俩想不想回家?”
“当然想回家了!”杨冬生连忙回答道。
“你呢?”王雪纯笑着问张建国。
“如果你们三个都回去,我就跟着你们一起回去。”
“那我们还不赶快去向场长请假!”王雪纯连忙催促道。
于是,他们一起来到田春旺面前。王雪纯笑着对场长说:
“我们好想爸爸妈妈,都想回去看看,你能不能放我们几天假?”
“当然可以啦!你们来了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是该回去看看他们了!”
“场长你真好!我代表我们四个知识青年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贫下中农和你们知识青年是一家人!”

刚回到家,陈小丽就告诉姐姐陈雅丽:
“又有一个知青要到你们那里去插队落户。”
“他叫什么名字?”
“他和我们一个姓,叫陈文海。听说他特别喜欢看书,他妈说他是一个书呆子!”
陈雅丽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连忙去问张建国:
“听我妹妹说,陈文海也要到我们那里去插队,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听说他看了不少书,准备晚上亲自登门去拜访他!”
离开张建国家后,陈雅丽立即回家对妈妈王超英说:
“你带我一起去看看陈文海好吗?”
“可以。不过,我现在要到商店去买点东西,我们等会儿再去他家吧。”
“我和你一起去买东西。”
当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她们母女俩遇到了陈文海的妈妈沈若兰,王超英对她说:
“我女儿要我陪她一起去看你的儿子。”
“那就去呗!”
买完东西后,陈雅丽要和妈妈到陈文海家去,陈小丽连忙说:
“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去!”
“你去干什么?”陈雅丽笑着问妹妹。
“就是去看看呗,难道不可以吗?”
于是,她们母女三人一起来到了陈文海的家。
“啊,这么多书,能借我几本看看吗?”陈雅丽笑着问道。
“当然可以了。”陈文海笑着回答道。
“你什么时候到我们那儿去?”
“半个月后吧。”
“我们都盼望着你能早点去!不过,我们那里很偏僻,你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呀!”
“我早做好准备啦!”陈文海笑着说道。

听说陈文海要去他们所在的那个大队去插队落户,杨冬生对姐姐杨艳丽说:
“陈文海是上海人,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够他受的!”
“如果不是现在政策有变,陈文海就不会到你们那个地方去吃苦受罪了!”杨艳丽对弟弟说,“他去了以后,你对他好点!他体质太弱,让他干重活,他一定会受不了的!”

吃过晚饭后,杨冬生来到了陈文海的家里。
“我们茶场的知青除了王雪纯以外都是干部子弟,张建国的爸官最大,是厂里的党委委员。他妈原来是图书管理员,因此,张建国从小就看了不少书。张建国的知识面很宽,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他都很感兴趣。”
“我也喜欢看书,我准备多带点书去。”
“你去了就知道了,在农村整天干活,根本没有时间看书!”
“你的意思是说,少带点书去,最好不带。”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明天,我们就要回茶场了。本来还想跟你再多聊一会,只是由于明天一大早我们就要赶路,因此,我今天晚上要早点睡,只好现在就向你告辞了!”
说完,杨冬生就走了。

杨冬生前脚刚走,张建国后脚就到了。
“上学的时候,我不象有的同学那样偏科,而是对文科和理科都很重视。除了学好学校开设的几门课以外,我还自学了几门外语,比如英语、俄语和日语。”
“我上学的时候也不偏科。我只上了两个月高中就辍学了,大部分知识是自学的。除了自学高中课程,我还读了几本马列著作。”
“在有些人的眼里,马列著作就好比是‘天书’呀!”
“有的人连本国语都没有学好!他们跟你真没法比呀!”
“其实,我对马列主义理论也很感兴趣,也读了几本马列著作。”
“我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不象有的人那样仅仅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刚才,杨冬生说:在农村没有时间看书,这是真的吗?”
“这话显然是夸张了!时间还是有的,就看你会不会‘挤’和‘钻’了。在这方面,雷锋就做得很好。”
“你说得太对了!”
“在农村,看书的时间确实很少,只有晚上可以看点书。你可以带点书去,可千万不要带得太多了!我也喜欢看书,可是杨冬生那家伙根本不喜欢看书,一有时间就跟别人聊天、打牌、下棋!你去了,正好陪我一起看书!”
这天晚上,他们俩无话不谈,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陈文海打心眼里佩服张建国知识渊博。
2021年11月2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23 01: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茶场的日子里

在群山起伏的鄂西北山区有一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叫兴旺村,村旁有一条河叫欢乐河,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他们在山上办起了一个茶场。这个茶场地处湖北省均县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是一个队办茶场。场长田春旺是一个在解放前就已经入党的老党员,由于家里穷,没有上过学,解放后上了几天扫盲班,总算认识了几个字,勉强能读懂《人民日报》上的文章。
有一天,田春旺从公社开完会带回来一个消息:二汽粉末冶金厂的几个工人子弟要来兴旺大队插队落户。没过几天,这几个工人子弟果然来到了兴旺大队,他们是: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
到兴旺大队插队落户的还有谢继红、李雅芳、徐荷花、周红梅,在均县红旗中学上学的时候,她们跟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是同班同学。
周红梅有一个亲戚在二汽车桥厂上班,她叫王彩玲,跟张牡丹是同事。张牡丹告诉王彩玲:“最近,陈文海一家要把家从十堰搬到均县。”王彩玲说:“搬到均县后,陈文海就只能到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去插队落户。”然后,王彩玲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周红梅,没过多久,周红梅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陈雅丽。

徐春生也是上海人,他有几个朋友,他们是朱振华、王志远、冯宝玉。
有一天,他们四个人在一起聊天。
“陈文海为了逃避上山下乡,于是就跟随父母一起离开上海来到了十堰,本来以为到十堰后就不会再到农村去插队落户了,没想到现在政策会有变!”徐春生说。
“这就叫人算赶不上天算!上天注定要陈文海到农村去插队落户!”朱振华说。
“陈文海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头,就得让他到农村去锻炼锻炼!”王志远说。
“我在上海有一个亲戚,他知道一点有关陈文海的情况,”冯宝玉说,“那年,学校停课闹革命,陈文海待在家里闲着没事干,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到处乱跑,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看批斗‘黑五类’,看大字报,抢传单!现在,他要去农村插队落户,这下该老实了!如果我是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的回乡知识青年,我一定会对他进行监督,让他认真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他们四个人的这次谈话很快传到了张牡丹的耳朵里,张牡丹很为陈文海担心!
陈文海气愤地说道:“我是从小娇生惯养吗?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接着又说道:“冯宝玉真是太坏了,他凭什么要这么说我?”
“那个茶场场长叫田春旺,听说冯宝玉认识他!”张牡丹说。
“他们俩一定会合起伙来整我!”陈文海说。
在陈文海即将离开十堰前往均县的时候,张牡丹对他说:
“如果你们家不离开十堰就好了!我们两家一起从上海来到了十堰,到十堰后,我们俩的关系一直很好,现在你要离开我,我好舍不得呀!”
“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呀!”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就怪我妈瞎折腾,非得要把家搬到均县去!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你别难受,以后有机会,我会到均县去看你的!”张牡丹安慰道。

刚到兴旺村的时候,茶场的几个知青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对这里厌倦了,因为这里毕竟是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远离闹市,消息闭塞。
有一天,王雪纯对陈雅丽说:
“我们到这里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现在该回去看看爸爸妈妈了!”
“我也想回去看看他们,说心里话,我还怪想他们的!”陈雅丽问王雪纯:“你想他们吗?”
“我当然想他们了!”
“那我们就去向场长请假。”陈雅丽接着又说道:“我们俩一起去问问张建国和杨冬生,看他们俩是不是也想回家。”
“他们俩是男孩,肯定不如我们女孩那么想家。”
“试试看呗!如果他们不想回家,那就算了。”
“那我们就走吧!”王雪纯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看,他们俩正在那里挖石头呢。”
来到张建国、杨冬生面前,陈雅丽笑着问道:
“你们俩想不想回家?”
“当然想回家了!”杨冬生连忙回答道。
“你呢?”王雪纯笑着问张建国。
“如果你们三个都回去,我就跟着你们一起回去。”
“那我们还不赶快去向场长请假!”王雪纯连忙催促道。
于是,他们一起来到田春旺面前。王雪纯笑着对场长说:
“我们好想爸爸妈妈,都想回去看看,你能不能放我们几天假?”
“当然可以啦!你们来了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是该回去看看他们了!”
“场长你真好!我代表我们四个知识青年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贫下中农和你们知识青年是一家人!”

刚回到家,陈小丽就告诉姐姐陈雅丽:
“又有一个知青要到你们那里去插队落户。”
“他叫什么名字?”
“他和我们一个姓,叫陈文海。听说他特别喜欢看书,他妈说他是一个书呆子!”
陈雅丽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连忙去问张建国:
“听我妹妹说,陈文海也要到我们那里去插队,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听说他看了不少书,准备晚上亲自登门去拜访他!”
离开张建国家后,陈雅丽立即回家对妈妈王超英说:
“你带我一起去看看陈文海好吗?”
“可以。不过,我现在要到商店去买点东西,我们等会儿再去他家吧。”
“我和你一起去买东西。”
当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她们母女俩遇到了陈文海的妈妈沈若兰,王超英对她说:
“我女儿要我陪她一起去看你的儿子。”
“那就去呗!”
买完东西后,陈雅丽要和妈妈到陈文海家去,陈小丽连忙说:
“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去!”
“你去干什么?”陈雅丽笑着问妹妹。
“就是去看看呗,难道不可以吗?”
于是,她们母女三人一起来到了陈文海的家。
“啊,这么多书,能借我几本看看吗?”陈雅丽笑着问道。
“当然可以了。”陈文海笑着回答道。
“你什么时候到我们那儿去?”
“半个月后吧。”
“我们都盼望着你能早点去!不过,我们那里很偏僻,你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呀!”
“我早做好准备啦!”陈文海笑着说道。

听说陈文海要去他们所在的那个大队去插队落户,杨冬生对姐姐杨艳丽说:
“陈文海是上海人,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够他受的!”
“如果不是现在政策有变,陈文海就不会到你们那个地方去吃苦受罪了!”杨艳丽对弟弟说,“他去了以后,你对他好点!他体质太弱,让他干重活,他一定会受不了的!”

吃过晚饭后,杨冬生来到了陈文海的家里。
“我们茶场的知青除了王雪纯以外都是干部子弟,张建国的爸官最大,是厂里的党委委员。他妈原来是图书管理员,因此,张建国从小就看了不少书。张建国的知识面很宽,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他都很感兴趣。”
“我也喜欢看书,我准备多带点书去。”
“你去了就知道了,在农村整天干活,根本没有时间看书!”
“你的意思是说,少带点书去,最好不带。”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明天,我们就要回茶场了。本来还想跟你再多聊一会,只是由于明天一大早我们就要赶路,因此,我今天晚上要早点睡,只好现在就向你告辞了!”
说完,杨冬生就走了。

杨冬生前脚刚走,张建国后脚就到了。
“上学的时候,我不象有的同学那样偏科,而是对文科和理科都很重视。除了学好学校开设的几门课以外,我还自学了几门外语,比如英语、俄语和日语。”
“我上学的时候也不偏科。我只上了两个月高中就辍学了,大部分知识是自学的。除了自学高中课程,我还读了几本马列著作。”
“在有些人的眼里,马列著作就好比是‘天书’呀!”
“有的人连本国语都没有学好!他们跟你真没法比呀!”
“其实,我对马列主义理论也很感兴趣,也读了几本马列著作。”
“我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不象有的人那样仅仅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刚才,杨冬生说:在农村没有时间看书,这是真的吗?”
“这话显然是夸张了!时间还是有的,就看你会不会‘挤’和‘钻’了。在这方面,雷锋就做得很好。”
“你说得太对了!”
“在农村,看书的时间确实很少,只有晚上可以看点书。你可以带点书去,可千万不要带得太多了!我也喜欢看书,可是杨冬生那家伙根本不喜欢看书,一有时间就跟别人聊天、打牌、下棋!你去了,正好陪我一起看书!”
这天晚上,他们俩无话不谈,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陈文海打心眼里佩服张建国知识渊博。
2021年11月2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23 01: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茶场的日子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23 0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茶场的日子里

在群山起伏的鄂西北山区有一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叫兴旺村,村旁有一条河叫欢乐河,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他们在山上办起了一个茶场。这个茶场地处湖北省均县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是一个队办茶场。场长田春旺是一个在解放前就已经入党的老党员,由于家里穷,没有上过学,解放后上了几天扫盲班,总算认识了几个字,勉强能读懂《人民日报》上的文章。
有一天,田春旺从公社开完会带回来一个消息:二汽粉末冶金厂的几个工人子弟要来兴旺大队插队落户。没过几天,这几个工人子弟果然来到了兴旺大队,他们是: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
到兴旺大队插队落户的还有谢继红、李雅芳、徐荷花、周红梅,在均县红旗中学上学的时候,她们跟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是同班同学。
周红梅有一个亲戚在二汽车桥厂上班,她叫王彩玲,跟张牡丹是同事。张牡丹告诉王彩玲:“最近,陈文海一家要把家从十堰搬到均县。”王彩玲说:“搬到均县后,陈文海就只能到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去插队落户。”然后,王彩玲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周红梅,没过多久,周红梅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陈雅丽。

徐春生也是上海人,他有几个朋友,他们是朱振华、王志远、冯宝玉。
有一天,他们四个人在一起聊天。
“陈文海为了逃避上山下乡,于是就跟随父母一起离开上海来到了十堰,本来以为到十堰后就不会再到农村去插队落户了,没想到现在政策会有变!”徐春生说。
“这就叫人算赶不上天算!上天注定要陈文海到农村去插队落户!”朱振华说。
“陈文海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头,就得让他到农村去锻炼锻炼!”王志远说。
“我在上海有一个亲戚,他知道一点有关陈文海的情况,”冯宝玉说,“那年,学校停课闹革命,陈文海待在家里闲着没事干,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到处乱跑,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看批斗‘黑五类’,看大字报,抢传单!现在,他要去农村插队落户,这下该老实了!如果我是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的回乡知识青年,我一定会对他进行监督,让他认真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他们四个人的这次谈话很快传到了张牡丹的耳朵里,张牡丹很为陈文海担心!
陈文海气愤地说道:“我是从小娇生惯养吗?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接着又说道:“冯宝玉真是太坏了,他凭什么要这么说我?”
“那个茶场场长叫田春旺,听说冯宝玉认识他!”张牡丹说。
“他们俩一定会合起伙来整我!”陈文海说。
在陈文海即将离开十堰前往均县的时候,张牡丹对他说:
“如果你们家不离开十堰就好了!我们两家一起从上海来到了十堰,到十堰后,我们俩的关系一直很好,现在你要离开我,我好舍不得呀!”
“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呀!”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就怪我妈瞎折腾,非得要把家搬到均县去!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你别难受,以后有机会,我会到均县去看你的!”张牡丹安慰道。

刚到兴旺村的时候,茶场的几个知青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对这里厌倦了,因为这里毕竟是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远离闹市,消息闭塞。
有一天,王雪纯对陈雅丽说:
“我们到这里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现在该回去看看爸爸妈妈了!”
“我也想回去看看他们,说心里话,我还怪想他们的!”陈雅丽问王雪纯:“你想他们吗?”
“我当然想他们了!”
“那我们就去向场长请假。”陈雅丽接着又说道:“我们俩一起去问问张建国和杨冬生,看他们俩是不是也想回家。”
“他们俩是男孩,肯定不如我们女孩那么想家。”
“试试看呗!如果他们不想回家,那就算了。”
“那我们就走吧!”王雪纯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看,他们俩正在那里挖石头呢。”
来到张建国、杨冬生面前,陈雅丽笑着问道:
“你们俩想不想回家?”
“当然想回家了!”杨冬生连忙回答道。
“你呢?”王雪纯笑着问张建国。
“如果你们三个都回去,我就跟着你们一起回去。”
“那我们还不赶快去向场长请假!”王雪纯连忙催促道。
于是,他们一起来到田春旺面前。王雪纯笑着对场长说:
“我们好想爸爸妈妈,都想回去看看,你能不能放我们几天假?”
“当然可以啦!你们来了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是该回去看看他们了!”
“场长你真好!我代表我们四个知识青年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贫下中农和你们知识青年是一家人!”

刚回到家,陈小丽就告诉姐姐陈雅丽:
“又有一个知青要到你们那里去插队落户。”
“他叫什么名字?”
“他和我们一个姓,叫陈文海。听说他特别喜欢看书,他妈说他是一个书呆子!”
陈雅丽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连忙去问张建国:
“听我妹妹说,陈文海也要到我们那里去插队,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听说他看了不少书,准备晚上亲自登门去拜访他!”
离开张建国家后,陈雅丽立即回家对妈妈王超英说:
“你带我一起去看看陈文海好吗?”
“可以。不过,我现在要到商店去买点东西,我们等会儿再去他家吧。”
“我和你一起去买东西。”
当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她们母女俩遇到了陈文海的妈妈沈若兰,王超英对她说:
“我女儿要我陪她一起去看你的儿子。”
“那就去呗!”
买完东西后,陈雅丽要和妈妈到陈文海家去,陈小丽连忙说:
“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去!”
“你去干什么?”陈雅丽笑着问妹妹。
“就是去看看呗,难道不可以吗?”
于是,她们母女三人一起来到了陈文海的家。
“啊,这么多书,能借我几本看看吗?”陈雅丽笑着问道。
“当然可以了。”陈文海笑着回答道。
“你什么时候到我们那儿去?”
“半个月后吧。”
“我们都盼望着你能早点去!不过,我们那里很偏僻,你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呀!”
“我早做好准备啦!”陈文海笑着说道。

听说陈文海要去他们所在的那个大队去插队落户,杨冬生对姐姐杨艳丽说:
“陈文海是上海人,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够他受的!”
“如果不是现在政策有变,陈文海就不会到你们那个地方去吃苦受罪了!”杨艳丽对弟弟说,“他去了以后,你对他好点!他体质太弱,让他干重活,他一定会受不了的!”

吃过晚饭后,杨冬生来到了陈文海的家里。
“我们茶场的知青除了王雪纯以外都是干部子弟,张建国的爸官最大,是厂里的党委委员。他妈原来是图书管理员,因此,张建国从小就看了不少书。张建国的知识面很宽,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他都很感兴趣。”
“我也喜欢看书,我准备多带点书去。”
“你去了就知道了,在农村整天干活,根本没有时间看书!”
“你的意思是说,少带点书去,最好不带。”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明天,我们就要回茶场了。本来还想跟你再多聊一会,只是由于明天一大早我们就要赶路,因此,我今天晚上要早点睡,只好现在就向你告辞了!”
说完,杨冬生就走了。

杨冬生前脚刚走,张建国后脚就到了。
“上学的时候,我不象有的同学那样偏科,而是对文科和理科都很重视。除了学好学校开设的几门课以外,我还自学了几门外语,比如英语、俄语和日语。”
“我上学的时候也不偏科。我只上了两个月高中就辍学了,大部分知识是自学的。除了自学高中课程,我还读了几本马列著作。”
“在有些人的眼里,马列著作就好比是‘天书’呀!”
“有的人连本国语都没有学好!他们跟你真没法比呀!”
“其实,我对马列主义理论也很感兴趣,也读了几本马列著作。”
“我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不象有的人那样仅仅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刚才,杨冬生说:在农村没有时间看书,这是真的吗?”
“这话显然是夸张了!时间还是有的,就看你会不会‘挤’和‘钻’了。在这方面,雷锋就做得很好。”
“你说得太对了!”
“在农村,看书的时间确实很少,只有晚上可以看点书。你可以带点书去,可千万不要带得太多了!我也喜欢看书,可是杨冬生那家伙根本不喜欢看书,一有时间就跟别人聊天、打牌、下棋!你去了,正好陪我一起看书!”
这天晚上,他们俩无话不谈,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陈文海打心眼里佩服张建国知识渊博。
2021年11月2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23 0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建国走后,陈文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陈文海想:过不了多久,我就要到农村去和他们一起战斗了!报纸和广播上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是一个革命青年,一定要在农村好好地锻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想到这里,陈文海拿出日记本写起日记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毛主席号召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是一条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光明大道!过几天,我就要到农村去插队落户了!下去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写完日记,陈文海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不禁感慨万千——
我几年前千里迢迢地从上海来到十堰,本来以为能马上进工厂当一名二汽工人,而不会到农村去插队落户,没想到几年后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汽的工人子弟也得到农村去插队落户!
早在上海上学的时候,陈文海就得知:中学毕业后都得到农村去插队落户。如果那年陈文海不跟随父母来十堰,而是跟母亲一起待在上海,那么,陈文海中学毕业后就一定会跟上海知青一起去农村插队落户。
陈文海心想:已经在欢乐河公社插队落户的那几个知青都不是我的同学,我能跟他们搞好关系吗?
陈文海把自己的这个担心告诉了妹妹陈春梅,妹妹笑着对他说:
“这还不好办?你就把他们都当成是你的同学不就完了吗?”
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
“我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毕竟不是上海知青,我很难跟他们友好相处!”
陈春梅宽慰道:
“你别想这么多,也许你去了以后会慢慢适应的!”
陈文海笑着说道:
“但愿如此吧!”

回到茶场后不久,杨冬生就外出开会,张建国则参加了公社组织的“评法批儒宣讲团”,茶场里的知识青年只剩下陈雅丽和王雪纯两个人。
休息的时候,陈雅丽和王雪纯坐在山坡上聊天,冬日里的暖阳把她们俩照得浑身都感到舒服。
“那天,我跟我妈、我妹到陈文海家去,看到陈文海有好多书,就借了几本。你没去,真是太遗憾了!”
“没什么可遗憾的,我又不象你那么喜欢看书。我们茶场本来就有你和张建国两个书呆子,陈文海一来,又多了一个书呆子!”王雪纯笑着问道:“他什么时候才能来呀?”
“快了,也许今天就会来!”
陈雅丽刚说完这句话,就从山下传来了一阵汽车的鸣笛声,她连忙对王雪纯说:
“一定是送陈文海的汽车!”
于是,她们俩就向山下跑去。
刚走到半山腰,她们俩就看到大队书记田向阳向山上爬来。等他走近后,王雪纯连忙问道:
“田书记,是不是陈文海来了呀?”
“对!我就是去向你们场长报告这一喜讯的!”田书记笑着问道,“你们俩现在是不是去迎接他?”
“对呀,我们俩确实是去迎接他!”
“那你们就赶快去吧!”
“啊,陈文海,我们终于把你给盼来了!”陈雅丽高兴得手舞足蹈!
她们俩走到汽车旁,陈雅丽笑着对陈文海说:
“我们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张建国和杨冬生怎么没有来?”
“张建国去公社演讲了,杨冬生外出开会去了。张建国参加了一个由公社组织的‘评法批儒宣讲团’。”
“公社派他去演讲算是选对人了!”陈文海笑着说道,“张建国给人的印象好象是一个大学者!”
“如果你早点来,说不定还会有你的份呢!”
拿着陈文海的铺盖行李,他们三个有说有笑地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向前走去。
走在乡间小路上,呼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陈文海感到心情特别舒畅。
当走到一栋土坯房面前时,王雪纯边指着这栋土坯房边笑着对陈文海说:
“这里就是我们知识青年的‘家’!”
“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将在这里朝夕相处!”陈雅丽对陈文海说,“遗憾的是我们远离父母,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陈文海笑着对她们俩说,“我相信: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们照样能照顾好自己!”

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他们三个知识青年走进厨房。
厨房里,热气腾腾,炊事员田春霞正在忙着做饭,见他们三个知识青年进来,连忙笑着对他们说:
“你们都饿了吧?别急,饭快要做好了!”
田春霞是由公社专门派来做饭的。她虽然有点胖,但是人长得漂亮,待人也很热情。
陈文海想: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炊事员!陈文海想都有点喜欢上她了!
为了招待好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田春旺破费了一把,又是鱼肉蛋,又是土特产,还有烟和酒,摆了满满一桌子!
“我们这里穷乡僻壤的,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们,请多多包涵!”田春旺脸上挂着笑容,又是递烟又是敬茶,生怕怠慢了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不要客气,城里人和乡下人是一家人!”陈文海的父亲陈华林笑着对田春旺说,“不瞒你说,我原来也是乡下人!”
“我父亲原来是崇明人,12岁那年离开崇明岛到上海滩的一家工厂为资本家做工。”陈文海告诉田春旺。
“原来是这样啊!”陈雅丽笑着对陈文海说:“你父亲原来是乡下人,后来才变成城里人。”
“什么城里人乡下人,你干嘛要分得这么清?有这个必要吗?”王雪纯皱着眉头对陈雅丽说。
“陈师傅说得对,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用分彼此!”汽车司机李长春接着陈华林刚才的话题笑着说道。!
“好了,客气的话就不用再说了,我们还是赶快用餐吧!”陈文海举起酒杯,笑着对大家说道。
于是,在一片觥筹交错中,一顿由城里人和乡下人组成的丰盛午餐开始了!
吃过午饭后,陈雅丽笑着对陈文海说:
“平时场长抠门得很,今天,为了招待你们,他可大方了一把!”
“虽然这里是穷乡僻壤,但是民风淳朴,我很感动!”
“今天我们大吃大喝了一顿,以后,我们可得要继续吃苦喽!”王雪纯这样说道。
“现在又不是旧社会,再苦也不至于吃糠咽菜吧!”陈文海笑着说道,“我们还是知足吧!”
由于这里还没有通上电,因此,到了晚上,这里就到处是一片漆黑。
陈文海点上煤油灯,如豆的火焰在这空旷的土屋里飘忽着,使他昏昏欲睡!
陈文海就这样度过了他在小山村的第一个宁静的夜晚!
2021年11月2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23 02: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茶场的日子里

在群山起伏的鄂西北山区有一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叫兴旺村,村旁有一条河叫欢乐河,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他们在山上办起了一个茶场。这个茶场地处湖北省均县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是一个队办茶场。场长田春旺是一个在解放前就已经入党的老党员,由于家里穷,没有上过学,解放后上了几天扫盲班,总算认识了几个字,勉强能读懂《人民日报》上的文章。
有一天,田春旺从公社开完会带回来一个消息:二汽粉末冶金厂的几个工人子弟要来兴旺大队插队落户。没过几天,这几个工人子弟果然来到了兴旺大队,他们是: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
到兴旺大队插队落户的还有谢继红、李雅芳、徐荷花、周红梅,在均县红旗中学上学的时候,她们跟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是同班同学。
周红梅有一个亲戚在二汽车桥厂上班,她叫王彩玲,跟张牡丹是同事。张牡丹告诉王彩玲:“最近,陈文海一家要把家从十堰搬到均县。”王彩玲说:“搬到均县后,陈文海就只能到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去插队落户。”然后,王彩玲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周红梅,没过多久,周红梅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陈雅丽。

徐春生也是上海人,他有几个朋友,他们是朱振华、王志远、冯宝玉。
有一天,他们四个人在一起聊天。
“陈文海为了逃避上山下乡,于是就跟随父母一起离开上海来到了十堰,本来以为到十堰后就不会再到农村去插队落户了,没想到现在政策会有变!”徐春生说。
“这就叫人算赶不上天算!上天注定要陈文海到农村去插队落户!”朱振华说。
“陈文海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头,就得让他到农村去锻炼锻炼!”王志远说。
“我在上海有一个亲戚,他知道一点有关陈文海的情况,”冯宝玉说,“那年,学校停课闹革命,陈文海待在家里闲着没事干,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到处乱跑,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看批斗‘黑五类’,看大字报,抢传单!现在,他要去农村插队落户,这下该老实了!如果我是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的回乡知识青年,我一定会对他进行监督,让他认真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他们四个人的这次谈话很快传到了张牡丹的耳朵里,张牡丹很为陈文海担心!
陈文海气愤地说道:“我是从小娇生惯养吗?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接着又说道:“冯宝玉真是太坏了,他凭什么要这么说我?”
“那个茶场场长叫田春旺,听说冯宝玉认识他!”张牡丹说。
“他们俩一定会合起伙来整我!”陈文海说。
在陈文海即将离开十堰前往均县的时候,张牡丹对他说:
“如果你们家不离开十堰就好了!我们两家一起从上海来到了十堰,到十堰后,我们俩的关系一直很好,现在你要离开我,我好舍不得呀!”
“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呀!”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就怪我妈瞎折腾,非得要把家搬到均县去!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你别难受,以后有机会,我会到均县去看你的!”张牡丹安慰道。

刚到兴旺村的时候,茶场的几个知青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对这里厌倦了,因为这里毕竟是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远离闹市,消息闭塞。
有一天,王雪纯对陈雅丽说:
“我们到这里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现在该回去看看爸爸妈妈了!”
“我也想回去看看他们,说心里话,我还怪想他们的!”陈雅丽问王雪纯:“你想他们吗?”
“我当然想他们了!”
“那我们就去向场长请假。”陈雅丽接着又说道:“我们俩一起去问问张建国和杨冬生,看他们俩是不是也想回家。”
“他们俩是男孩,肯定不如我们女孩那么想家。”
“试试看呗!如果他们不想回家,那就算了。”
“那我们就走吧!”王雪纯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看,他们俩正在那里挖石头呢。”
来到张建国、杨冬生面前,陈雅丽笑着问道:
“你们俩想不想回家?”
“当然想回家了!”杨冬生连忙回答道。
“你呢?”王雪纯笑着问张建国。
“如果你们三个都回去,我就跟着你们一起回去。”
“那我们还不赶快去向场长请假!”王雪纯连忙催促道。
于是,他们一起来到田春旺面前。王雪纯笑着对场长说:
“我们好想爸爸妈妈,都想回去看看,你能不能放我们几天假?”
“当然可以啦!你们来了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是该回去看看他们了!”
“场长你真好!我代表我们四个知识青年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贫下中农和你们知识青年是一家人!”

刚回到家,陈小丽就告诉姐姐陈雅丽:
“又有一个知青要到你们那里去插队落户。”
“他叫什么名字?”
“他和我们一个姓,叫陈文海。听说他特别喜欢看书,他妈说他是一个书呆子!”
陈雅丽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连忙去问张建国:
“听我妹妹说,陈文海也要到我们那里去插队,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听说他看了不少书,准备晚上亲自登门去拜访他!”
离开张建国家后,陈雅丽立即回家对妈妈王超英说:
“你带我一起去看看陈文海好吗?”
“可以。不过,我现在要到商店去买点东西,我们等会儿再去他家吧。”
“我和你一起去买东西。”
当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她们母女俩遇到了陈文海的妈妈沈若兰,王超英对她说:
“我女儿要我陪她一起去看你的儿子。”
“那就去呗!”
买完东西后,陈雅丽要和妈妈到陈文海家去,陈小丽连忙说:
“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去!”
“你去干什么?”陈雅丽笑着问妹妹。
“就是去看看呗,难道不可以吗?”
于是,她们母女三人一起来到了陈文海的家。
“啊,这么多书,能借我几本看看吗?”陈雅丽笑着问道。
“当然可以了。”陈文海笑着回答道。
“你什么时候到我们那儿去?”
“半个月后吧。”
“我们都盼望着你能早点去!不过,我们那里很偏僻,你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呀!”
“我早做好准备啦!”陈文海笑着说道。

听说陈文海要去他们所在的那个大队去插队落户,杨冬生对姐姐杨艳丽说:
“陈文海是上海人,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够他受的!”
“如果不是现在政策有变,陈文海就不会到你们那个地方去吃苦受罪了!”杨艳丽对弟弟说,“他去了以后,你对他好点!他体质太弱,让他干重活,他一定会受不了的!”

吃过晚饭后,杨冬生来到了陈文海的家里。
“我们茶场的知青除了王雪纯以外都是干部子弟,张建国的爸官最大,是厂里的党委委员。他妈原来是图书管理员,因此,张建国从小就看了不少书。张建国的知识面很宽,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他都很感兴趣。”
“我也喜欢看书,我准备多带点书去。”
“你去了就知道了,在农村整天干活,根本没有时间看书!”
“你的意思是说,少带点书去,最好不带。”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明天,我们就要回茶场了。本来还想跟你再多聊一会,只是由于明天一大早我们就要赶路,因此,我今天晚上要早点睡,只好现在就向你告辞了!”
说完,杨冬生就走了。
2021年11月2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7

主题

1921

帖子

199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9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1-11-23 02: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冬生前脚刚走,张建国后脚就到了。
“上学的时候,我不象有的同学那样偏科,而是对文科和理科都很重视。除了学好学校开设的几门课以外,我还自学了几门外语,比如英语、俄语和日语。”
“我上学的时候也不偏科。我只上了两个月高中就辍学了,大部分知识是自学的。除了自学高中课程,我还读了几本马列著作。”
“在有些人的眼里,马列著作就好比是‘天书’呀!”
“有的人连本国语都没有学好!他们跟你真没法比呀!”
“其实,我对马列主义理论也很感兴趣,也读了几本马列著作。”
“我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不象有的人那样仅仅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刚才,杨冬生说:在农村没有时间看书,这是真的吗?”
“这话显然是夸张了!时间还是有的,就看你会不会‘挤’和‘钻’了。在这方面,雷锋就做得很好。”
“你说得太对了!”
“在农村,看书的时间确实很少,只有晚上可以看点书。你可以带点书去,可千万不要带得太多了!我也喜欢看书,可是杨冬生那家伙根本不喜欢看书,一有时间就跟别人聊天、打牌、下棋!你去了,正好陪我一起看书!”
这天晚上,他们俩无话不谈,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陈文海打心眼里佩服张建国知识渊博。

张建国走后,陈文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早在上海上学的时候,陈文海就得知:中学毕业后都得到农村去插队落户。如果那年陈文海不跟随父母来十堰,而是跟母亲一起待在上海,那么,陈文海中学毕业后就一定会跟上海知青一起去农村插队落户。
陈文海心想:已经在欢乐河公社插队落户的那几个知青都不是我的同学,我能跟他们搞好关系吗?
陈文海把自己的这个担心告诉了妹妹陈春梅,妹妹笑着对他说:
“这还不好办?你就把他们都当成是你的同学不就完了吗?”
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
“我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毕竟不是上海知青,我很难跟他们友好相处!”
陈春梅宽慰道:
“你别想这么多,也许你去了以后会慢慢适应的!”
陈文海笑着说道:
“但愿如此吧!”

回到茶场后不久,杨冬生就外出开会,张建国则参加了公社组织的“评法批儒宣讲团”,茶场里的知识青年只剩下陈雅丽和王雪纯两个人。
休息的时候,陈雅丽和王雪纯坐在山坡上聊天,冬日里的暖阳把她们俩照得浑身都感到舒服。
“那天,我跟我妈、我妹到陈文海家去,看到陈文海有好多书,就借了几本。你没去,真是太遗憾了!”
“没什么可遗憾的,我又不象你那么喜欢看书。我们茶场本来就有你和张建国两个书呆子,陈文海一来,又多了一个书呆子!”王雪纯笑着问道:“他什么时候才能来呀?”
“快了,也许今天就会来!”
陈雅丽刚说完这句话,就从山下传来了一阵汽车的鸣笛声,她连忙对王雪纯说:
“一定是送陈文海的汽车!”
于是,她们俩就向山下跑去。
刚走到半山腰,她们俩就看到大队书记田向阳向山上爬来。等他走近后,王雪纯连忙问道:
“田书记,是不是陈文海来了呀?”
“对!我就是去向你们场长报告这一喜讯的!”田书记笑着问道,“你们俩现在是不是去迎接他?”
“对呀,我们俩确实是去迎接他!”
“那你们就赶快去吧!”
“啊,陈文海,我们终于把你给盼来了!”陈雅丽高兴得手舞足蹈!
她们俩走到汽车旁,陈雅丽笑着对陈文海说:
“我们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张建国和杨冬生怎么没有来?”
“张建国去公社演讲了,杨冬生外出开会去了。张建国参加了一个由公社组织的‘评法批儒宣讲团’。”
“公社派他去演讲算是选对人了!”陈文海笑着说道,“张建国给人的印象好象是一个大学者!”
“如果你早点来,说不定还会有你的份呢!”
拿着陈文海的铺盖行李,他们三个有说有笑地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向前走去。
走在乡间小路上,呼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陈文海感到心情特别舒畅。
当走到一栋土坯房面前时,王雪纯边指着这栋土坯房边笑着对陈文海说:
“这里就是我们知识青年的‘家’!”
“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将在这里朝夕相处!”陈雅丽对陈文海说,“遗憾的是我们远离父母,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陈文海笑着对她们俩说,“我相信: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们照样能照顾好自己!”

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他们三个知识青年走进厨房。
厨房里,热气腾腾,炊事员田春霞正在忙着做饭,见他们三个知识青年进来,连忙笑着对他们说:
“你们都饿了吧?别急,饭快要做好了!”
田春霞是由公社专门派来做饭的。她虽然有点胖,但是人长得漂亮,待人也很热情。
陈文海想: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炊事员!陈文海想都有点喜欢上她了!
为了招待好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田春旺破费了一把,又是鱼肉蛋,又是土特产,还有烟和酒,摆了满满一桌子!
“我们这里穷乡僻壤的,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们,请多多包涵!”田春旺脸上挂着笑容,又是递烟又是敬茶,生怕怠慢了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不要客气,城里人和乡下人是一家人!”陈文海的父亲陈华林笑着对田春旺说,“不瞒你说,我原来也是乡下人!”
“我父亲原来是崇明人,12岁那年离开崇明岛到上海滩的一家工厂为资本家做工。”陈文海告诉田春旺。
“原来是这样啊!”陈雅丽笑着对陈文海说:“你父亲原来是乡下人,后来才变成城里人。”
“什么城里人乡下人,你干嘛要分得这么清?有这个必要吗?”王雪纯皱着眉头对陈雅丽说。
“陈师傅说得对,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用分彼此!”汽车司机李长春接着陈华林刚才的话题笑着说道。!
“好了,客气的话就不用再说了,我们还是赶快用餐吧!”陈文海举起酒杯,笑着对大家说道。
于是,在一片觥筹交错中,一顿由城里人和乡下人组成的丰盛午餐开始了!
吃过午饭后,陈雅丽笑着对陈文海说:
“平时场长抠门得很,今天,为了招待你们,他可大方了一把!”
“虽然这里是穷乡僻壤,但是民风淳朴,我很感动!”
“今天我们大吃大喝了一顿,以后,我们可得要继续吃苦喽!”王雪纯这样说道。
“现在又不是旧社会,再苦也不至于吃糠咽菜吧!”陈文海笑着说道,“我们还是知足吧!”
由于这里还没有通上电,因此,到了晚上,这里就到处是一片漆黑。
陈文海点上煤油灯,如豆的火焰在这空旷的土屋里飘忽着,使他昏昏欲睡!
陈文海就这样度过了他在小山村的第一个宁静的夜晚!
2021年11月2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