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骨核 为什么喜欢读书? 鲁伊 生在农村,小时候的娱乐活动要么踢健子要么跳房子,如若有一根麻绳或是尼龙绳能用来跳绳那就是最好了。不过,我生性好静,健子踢不多,房子也跳不精,手脚并用的跳绳更是跳不好。所以,很多时候只是站在旁边观望,也看男孩子们疯赶打闹。日子过的不咸也不淡。 变化来自于一本书。大概是小学三年级时,有同学不交作业,值日生来报告我这个一班之长。我去执行公务,勒令那同学上交作业。发现他却正在专心看本书,不像是课本,我夺来一看是《安徒生童话选》,怎么还有人叫徒生啊?这是我见到这本书时的第一反应。我二话没说,拿走书,边走边说,作业交上来就还你书。 打开书,我只想粗略了解了解这个叫安徒生的人说了些什么,没想到一下子就陷进去了。王子啊公主啊灰姑娘啊卖火柴的女孩儿啊,他(她)们太有意思啦。当然,那同学交上作业后,我也没还他书。反倒是这本看完,又找他借了几本看了。他爸是下放农村的右派,书都是爸爸买给儿子的。 那时右派的日子苦,就算他再想为儿子买书,但金力有限。很快,我就读完了他家的藏书。 以前没读过课本以外的书,也没什么不适,可是读过以后,没书读的日子就真是饥渴难奈。我那时整天就想找哪个人谋本书来看。 皇天不负,还真让我挖到了一座富矿,有个高年级的张姓同学,她的爸爸是初中老师,她家的书可以用源源不断来形容。因为,她爸爸是个极爱读书的人,拿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心仪的书,剩下的钱才交给老婆。为此经常发生夫妻战争。每次都以她爸一句话“你不懂”而结束。她妈妈是个大字不识一斗的农妇,每每听到丈夫这句话,就主动走开,忙家务去了。 究竟看了她家好多书,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她家有很多鲁迅的书,《呐喊》,《野草》《朝花夕拾》《彷徨》《二心集》等等,也许还有。现在想起来,可能她爸爸买齐了当时出的一套鲁迅的书。全是那种白底上有青铜色细条纹,而且上有鲁迅大先生侧面头像的封面的书,32开纸张,也不厚,让我这个小学生拿在手里一本又一本,囫囵吞枣,也觉得有意思极了。也许,我的爱鲁迅便从那时起。 那时,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就是个写小书的人。 因为,那个时期,我还看过,一本很厚的大书,内容早忘却,只有《鼓角相闻》这四个字的书名还记得。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大书。记不得是从哪里谋来的了。 接下来看的一本大书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楼梦》了,当然是从教初中的张老师那里借来。看的也是稀里糊涂,以至于后来走向社会后,再看《红楼梦》时,发觉我像是没看过《红楼梦》,只不过是道听途说来几个人物的名字而已。 高中还没毕业,常借给我书看的张老师意外身亡。跪在他的棺材前磕完三个头回来,枕边是找他借的书《说唐》。书,我还没看完,人却已离世,让我欠账至今。他借了那么多书我看,我却没能回报他一丝一毫。要是他还健在,我一定会买几套精装书送他。借此安妥我心。 步入社会,能挣钱了,买书成了常事。也与那位张老师一样,发工资后第一件事就是买心仪的书,然后才是吃饭穿衣。以至于每每到月底便没有饭金而找他人佐借。 尽管如此,每次在书店里买书时,我还是会仔细斟酌磷选,把钱花在最最想要的书上。毕竟,个人的钱十分有限,而书店里的书却似无限。面对书店里的书,我的钱就像是孔已己的几个铜钱,简直是太少太少啦。 只有一次,在书店里,我阔气过一回。 那是一个朋友从异常遥远的地方来看我。为尽地主之谊,我领他游览小城,不知不觉就进了书店。一进书店,我就把他给忘了。 经过仔细翻看挑选,最终我抱了三本书准备去付款。突然想起朋友来,拿眼找,却见他紧随我后抱着一大撂书,快齐颈了。扫眼那些书名,全是我刚才看过,考虑到钱不得不舍弃的书。 我当然推辞,口袋里根本就没有买那么多书的钱啊! 结果书全部买下,第一次,在新华书店里买书,店员给打包。当然是他出的钱,我坚持着出了自拿的三本书的钱。书有几十本之多,可惜如今只记得一本书的名字《个性心理学》。 他是懂我的,知道我爱书如命。只是对于我来说,他仍在天涯。 尽管我爱书如命,可是,早些年买的书却全部丢失,包括这本《个性心理学》。因为别人找我借书,我不好拒绝。虽说常买书,但经济条件决定了,更多的时候是借书看。常借书的人,怎狠得下心拒绝同样是借书的人;因为爱书的名气大,周围太多的人找我借书。我的许许多多书宝贝,全是被借丢了。无处可寻。 不知为何,书一旦被借出,回归的可能性简直是微乎其微。深深理解那些说书与老婆不可外借的人。现在我的书柜上贴有条幅:抱歉,书不外借。 现在书柜里的书都是我近年所买,人到中年,生活相对富裕安稳。书对我来说,就像米粮,家里没有了就去买。天天都有新书可读。 书柜里的书,我最爱《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它是一套三本。每本的封面都磨损了,因为我常翻常看。有了它后,以前买的那套淡绿色封面的《红楼梦》就再也没动过。 对于古今中外的作家,我最爱鲁迅。书柜里他的书最多。他的书,只要是我没有的,见一本就买一本。甚至于涉及他的书我都见一本买一本。比如《正说鲁迅》,比如《鲁迅三兄弟》等等。 纠结的是一直想买一本《两地书》,却至今末得。我想《鲁迅全集》里一定有。面对摆在新华书店里最显著位置的那套近2000元的《鲁迅全集》,我已经凝望过多次,说不定哪天,为了《两地书》我会将它迎回来。 现今,对鲁迅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人,各有所好。几十年的阅历,让我知道,鲁迅,其实是个写大书的人,尽管他的散文常常不足千字,他的小说有时也不足万字。但是,他的深刻,至今无人能敌。你看那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是还在被你我他以及世人所用吗?它是隐藏在人性深处的东西,它一直在,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但是鲁迅揭示出来了。 我为什么喜欢读书?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有人说读书就是与高尚灵魂对话。细想,这些都不是我读书的动因。我的爱读书,实在只是因为,书,太有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