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周宗成

[文坛笔会] 周宗成揭秘红楼梦(连载)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4 0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就是吕四娘 47

妙玉处在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第六位,前八十回,几乎没什么戏,就是栊翠庵品茶和凹晶馆联词。曹雪芹曾把红楼梦取名《情僧录》,主要讲情僧的故事。谁是僧?妙玉带发修行,当然是僧。录,当然是记录、叙述的意思。音lu 。康熙字典注音:力玉切,龍玉切,就是说古韵音lv(吕)。《情僧录》也可以念《情僧吕》。妙玉的判词有“欲洁何曾洁”句,谐“吕绝何曾绝”,就是说,吕留良家被满门抄斩、从军,但还是走脱了吕四娘,没绝。“云空未必空”,吕家也没空。在栊翠庵品茶时,给宝钗斟茶用的是“瓣匏斝”音banpaojia ;给黛玉斟茶的用具是点犀礄音dianxiqiao ;给宝玉斟茶的用具是绿玉斗。瓣匏二字相切,音宝,宝钗的。点犀相切是黛(江浙口音:得义拼)。绿玉相切音lv 吕,妙玉的。怕你看不懂,曹雪芹又说妙玉将自己的口喝过的绿玉斗斟给宝玉(口)吃。又是两个口,吕也。既暗示了妙玉渴望宝玉的情,又告诉妙玉姓吕。妙字可分解为“少女”:妙玉就是:吕(玉)氏少女。书中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为“大观园”题名,把宝玉题名的“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其中有一段——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 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 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 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
元春不喜“绿玉”二字,暗示吕四娘不是突出“吕”,就是刻意隐瞒。
妙玉在给宝玉遥叩芳辰的拜帖下别号“槛外人”,先从谐音上就让人听成“砍完人”——就是砍了雍正后来这里的。这一说未必成立,姑妄听之。宝玉在请教岫烟,听了“槛外人”的来历后,曹雪芹用了“醍醐灌顶”一词,肯定非同小可。岫烟介绍妙玉常说“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 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中写道“即今秦氏之丧,族中诸人皆权在铁槛寺下榻,独有凤姐嫌不方便,因而早遣人来和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两间房子来作下处。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 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 妙玉人在“槛外”;“槛外”不远是“馒头庵”;妙玉又提及“(土)馒头” ;“馒头庵(案)”就是水月庵(案)。看来,水月庵和栊翠庵是虚虚实实。《枉凝眉》中“一个是水中月…”应该和妙玉有所关联。吕留良字“庄生”,所以岫烟说妙玉常赞“文是庄子的好。” “水月”二字暗喻着吕四娘的祖父名子“留良”:水流(留);月凉(良)。水月案(庵)——留良案就是一个馒头案,一个人肉包子案,一个糊涂案,也就是雍正的“出奇料理”。曹雪芹在书中多次用玉兰、如兰、玉栏等来暗示“吕难”——吕留良之难。为了让人们在字里行间读出吕留良的名字而又免遭文字狱,曹只好反复重复一些无关痛痒的词语,甚至使出倒语逆笔。把水——流联在一起的有“飞花逐水流”(第五回);把月——凉联在一起的有“月挂中天夜色寒”、“珍珠帘外挂冰盘”(第四十八回)等。最有趣的倒语逆笔在第五回中——
正胡思之间,忽听山后有人作歌曰:
  春梦随云散,
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
何必觅闲愁。
——现在我们把它倒过来:
何必觅闲愁——必觅贤“何愁”——“何求”的谐音,吕留良号何求老人。“吕留良”——这四句诗里“必觅”(秘密)。
寄言众儿“女”   谐吕。
飞花逐水“流”   谐留。
春梦随云散  “亮” 云开梦散,天亮了, 谐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6 10: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应叹息”的是吕四娘身世 49

把妙玉表面设计的洁和孤癖另一方面的原因判词和吟曲二牍的需要,即曹雪芹用人们对妙玉洁和孤癖的理解掩盖其用二牍的手法写真正的妙玉——吕四娘。
《世难容》的曲名点明吕家不为雍正(世:雍正谥清世宗)和世人所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既自没吕难,策划佛壁前。谐音意思很明确,老吕家遭难,妙玉(吕四娘)潜藏代发修行,民间传说她练就一身武艺,为复仇作准备。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用“孤癖”谐音“虎羆”。毛泽东诗《七律•冬云》:“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熊、罴、虎,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一介女流,竟能取皇上首级于禁帏之中,应该是天下第一勇士。如果吕四娘刺雍仅仅是传说的话,那刺皇女流就亘古未有了,所以“天生成虎羆人皆罕”。
红楼四春的前四字联起来是“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叹息的是红颜薄命。但是你把妙玉的判词、吟曲读懂后,你会发现叹息的不仅仅如此: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意思是妙玉食素,反感肉食腥膻之类;对荣华富贵嗤之以鼻,视绫罗绸缎为俗物。其谐音则是:“叹辱尸心酸,惜畸零(落)蹙颜。”吕四娘的祖父吕留良、父亲吕葆中都被雍正掘坟鞭尸,这种辱尸行为轮到谁当后人都会为之心酸。”肉食”谐之以“辱尸”,“心酸”谐之以“腥膻”,何等巧妙。关于畸零(落)请看书中第六十三回——
岫烟听了宝玉这话,且只顾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原故。他常说:‘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
——绮罗、绮绫都是绸缎,这里用“绮绫”谐“畸零”。畸零是剩余之数、孤零零的意思。吕四娘是吕难的漏网之鱼,孑然一身,能不自怜吗?看来,书中真正“原应叹息”的是吕四娘的悲惨身世。
元春省亲时给栊翠庵的题词是“苦海慈航”,谐音“苦孩刺皇”,吕四娘(妙玉)是吕难的漏网之鱼,标准的苦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14 08: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的生存压力50

妙玉的高与洁在“品茶栊翠庵”虽寥寥数笔,却已令人过目不忘,曹雪芹不惜以黛玉无知来衬托: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听宝玉说“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十分欢喜。还说成窑茶盅如果是自己吃过了的摔碎了也不给刘姥姥,在上游喝水还嫌弃下游人脏。曹这样写分析其意图有三,一是掩盖妙玉“虎羆”的形象,也可能是妙玉自身在掩盖。二是衬托妙玉对宝玉的仰慕,万人不入目,却把自己喝的茶杯与宝玉共用。三是妙玉(吕四娘)的身份本身就非凡。吕四娘之祖吕留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散万金之家以结客,往来湖山之间,跋风涉雨,备尝艰苦。”他不但用家产支援义军,而且也曾直接参加抗清战斗左股中箭,留下终身创伤。清康熙五年拒不应试,被革除诸生,当时朝野为之震惊。尔后,康熙十七年、十九年,两次不应“征辟”,决意出家为僧,遁迹吴兴县妙山,筑风雨庵著书、讲学,所著诗词文章多有“谤议及于皇考”言论。辛亥革命后,吕留良被尊为反清志士,始得昭雪翻案,崇德地方官绅民众筹资为其建亭立碑。吕留良确不愧是清初颇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阎若璩甚至将其评价为清初的“十二圣人之一”。他当时在某些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不亚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傅山、陈确等人。红楼梦的旷世意义,我们只知道它写了一群青年男女的悱恻爱情,殊不知它用一击双鸣的手法歌颂了中国唯一的真正的文人,没有奴性的文人,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的文人。是曹雪芹让我们看到了人的良心和良知。有这样一个一生一身傲骨、视仕途如粪土的祖父,吕四娘还有什么不当俗物?因此书中给出了“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判词。但是停留在这样的嫌弃和妒忌是很浅显的,曹雪芹揭露的嫌和诟是一种人性的悲哀,他把“太高”谐音“戴栲”;把“过洁”谐音“荷枷”,这样就是:“却不知戴栲人愈诟, 荷枷世同嫌”。钱穆在《记吕晚村诗中涉及黄宗羲语》一文中说:“吕家既遭极祸,后世几目为匪人,毕生大节,鲜有识者”。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吕家披枷带锁,满世界都视其为匪,泼之以污言诟语,这就是鲁迅先生描写的用蘸烈士鲜血的馒头治病的麻木不仁,所以妙玉的吟曲名为《世难容》,妙玉(吕四娘)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重庆
精华
0

0

主题

45

帖子

84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84

IP属地:重庆市江北区

发表于 重庆市江北区 2013-1-14 12: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21 1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的风尘肮脏51

我们从妙玉判词的前半部分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妙玉,这就是曹雪芹驾驭文字的魅力。判词的后半部分继续演绎着这样的精彩。
妙玉的不洁,全书共有三处文字。一是十二钗正册上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二是妙玉的判词中后半部分“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三是书中第一百一十二回“活冤孽妙尼遭大劫”里说妙玉被强盗的闷香熏住,由着他掇弄了去了,不知下落。一百一十二回设计的情节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中难觅蛛丝马迹,似乎只是高鹗为印证判词的拙笔。”风尘”“肮脏”二词都有两解:“风尘”可作“漂泊江湖”解,亦可作“娼妓生涯”解;“肮脏”可作“不洁” 解,亦可作“不阿不屈”解。”娼妓生涯”对妙玉前八十回没有交代,她的风尘暂时作“漂泊江湖”解。除了高鹗为印证判词的拙笔,妙玉的肮脏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她的侍妃经历。吕四娘(妙玉)要刺雍正复仇,靠飞檐走壁入宫有可能,但应招入宫、侍寝时寻机取雍正首级的可能性大。旧时文人把皇帝到后妃宫中过夜美其名曰“临幸”,是一种“天香”,而曹雪芹则嗤之以鼻,写元妃省亲时忍悲强笑,并说出了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不得见人”是曹雪芹的狡笔,真实意思是“见不得人”,肮脏的代名词。在第五回《喜冤家》的判词中写道:“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在十一章“谁是中山狼,谁是柳花”中分析了中山狼暗指雍正。说雍正贪“欢媾”,“媾”的释义是“交配”,在曹雪芹笔下,“临幸”成了“交配”,是“作践” 、“下流”,被他蹂躏的女子“柳折花残”,所以曹雪芹以柳花(絮)借指吕四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江苏
精华
0

0

主题

24

帖子

5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50

IP属地:江苏省徐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徐州市 2013-1-22 17: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24 08: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adfaliee 发表于 2013-1-22 09:31
真的不错呵呵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24 08: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tclii 发表于 2013-1-22 11:05
握个手先——真是好贴!利人利己!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24 08: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a3pifr 发表于 2013-1-22 17:56
新手报道 大家关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24 08: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闻若槟榔的秦可卿 80
  
  第四十八回回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谐音是“母又女睚眦瓜躏籽”,意思是秦可卿既是雍正女儿又作了雍正的妃(娘),民间有把“瓜”和“籽”比喻为母子、父子关系的,说世上只有瓜念籽,没有籽念瓜。曹雪芹把瓜“念”籽巧妙地改为瓜“躏”籽,父辈蹂躏子女,雍正“纳女为妃”就是瓜“躏”籽。十三回中讲贾珍为秦可卿选了一副好棺材板,喜之不尽。在这个故事里暗藏的是秦可卿隐上天香楼,雍正纳女为妃、蹂躏己女的龌龊,只有曹雪芹有能力把“皇妃”当“棺材板”讲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贾珍暗示的是雍正,前面分析过:“贾gu珍”谐音“古今”,还谐音“父亲”,有些地方父子或父女同时出场,又不便明说雍正的时候就用“贾珍”代替“父亲”。“贾珍见父亲不管”一节讲雍正和女儿秦可卿的故事,因为是骂雍正“纳女为妃”,就由贾珍代替胤禛——雍正,所以开头就说“贾珍兼(见)父亲…。”再因为“板”和“伴”、“膀”、“蚌”(形容女私)谐音,又在“板”前面加一“好”字。”好”拆字就是“女子”,好板——女子伴、蚌,这样就把“棺材板”和裸身女子联系起来了。至于把“皇妃”和“棺材板”联系起来得益于一个“抬”字,把皇妃裸身抬入皇帝的寝宫是清廷的专利,为的是防刺;棺材板也是抬的,所以曹雪芹用抬“好板”代替抬“皇妃”,骗过了阅者。看第十三回:
  贾珍(“贾”又音gu因此贾珍谐音“父亲”)见(兼)父亲(本文讲雍正和秦可卿床上故事,贾珍谐音“胤禛”——雍正,所以说贾珍兼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自己结瓜——秦可卿是雍正藤上的瓜)。看板(蚌——女私)时,几副杉木板(伴)皆不中用(雍正对后宫的皇妃都已厌烦)。可巧(可交——强调与“可——可卿”交;也有口交之意)薛蟠(薛蟠是皇商——皇上,他的出现暗示与皇上有关)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伴),便说道:“我们木店(母殿)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当母——女儿当妃子;像母——女儿像母亲,秦可卿是雍正的女儿),出在潢海(皇孩)铁网山(爹皇上——爹是皇上;帝王身——秦可卿是雍正的女儿,是帝王身上的肉)上,作了棺材(皇上),万年不坏(万岁之意,暗示与皇上有关)。这还(孩——用“孩”代替“板”)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雍正)王老千岁要的(替——雍正用女儿秦可卿换陈阁老家的弘历),因他坏了事(换了嗣——秦可卿与弘历换了),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殿)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千金公主谁敢买)。你若要,就抬(清廷规矩:后妃都是净身抬到皇帝寝宫,以防行刺)来使罢。”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实是父亲),即命人抬来。大家(皇上也称大家;或:大驾)看时(私),只见帮(膀)底皆厚八寸,纹(闻)若槟榔(变娘——女儿当了妃子;“槟榔”也形容体香),味若檀麝(体液味),以手扣(抠)之,声(身)如玉石(女子——雍正的女儿;以上几句也是对秦可卿裸身胴体的形容)。大家(表面说很多人,实际是皇上,皇上也称“大家”)都奇异称赞(骑其身上)。贾珍笑问:“价值几何(价值姬娥)?”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千金——回答“价值几何”:价值千金,公主也叫千金),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家不家),赏他们几两工钱(宫殿——秦可卿的家就在宫殿)就是了。”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解去裤子。)贾政因劝道:“此物(女)恐非常人(上人——雍正是秦可卿的上人)可享者(公主须得驸马相配,你雍正娶女儿是乱伦),殓以上(娘以身)等杉木(顶上牡——陪皇帝上床)也就是了(全句意思:雍正你不应该娶女儿为妃,你有她的娘作你的妃子就行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舔)秦氏之死(私),这话如何肯听。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丫管牝万岁杵着),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此事可罕(乱伦罕见),合(皇)族人也都称叹。贾珍遂以孙女(生女)之礼敛殡(验嫔),一并停灵于会芳园中之登仙阁。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皇上嫁娘)之任(人)。贾珍喜之不尽(实是父亲),即时传下,从此皆呼宝珠(抛儿、抱儿——秦可卿是雍正的抛儿、贾府的抱儿)为小姐(妾)。那宝珠(抛儿、抱儿——秦可卿)按未嫁女之丧(身),在灵(娘)前哀哀欲绝(身为雍正妃子的秦可卿,见到身为妃子的娘,当然哀哀欲绝)于是,合(皇)族人丁并家下诸人,都各遵旧制行事,自不得紊乱(己父得吻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