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薯线粉 于 2012-10-21 12:34 编辑
之四:神农坛朔源
1
来神农架之前,对神农架最好奇的是野人,最眼熟的景点就是神农坛。长着牛角的祖先神农氏巨大雕像,已是神农架的名片。做为华夏儿女,谁不想来此表达对先祖的崇敬之情。
我是属牛的,对这里更心存一份亲近感。
汽车经过牛角造型的大门直接开进景区,工作人员首先带我们来到古老植物园。工作人员介绍,这里集中了一批保护和孓遗古老、珍稀、濒危的植物物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二级保护植物连香、香果、银杏等27种。说实话,银杏还知道,城里见过,还见过它有点像枣子大小的果实,其他都不认识。许多树的下面都立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人名和地名,原来这些树都是被领养了的。我想,这些有缘人领养的不仅仅是一棵树,它寄托了人类内心对一切生命的那份敬重。这些植物中的大部分都比人类或动物的历史久,或出现于一亿年前,或繁盛于第四纪冰川侵袭之前。神农架之神秘,就在于这些恒久的生命吸引着我们思考自己。
这里还种植或移植了很多中草药,我随意记了几种,有细辛、龙芽草、黄连、红毛七、绣球、吉祥草及开口箭等。开口箭在这里很普遍,罗主任说,很多游客都会买些回去泡茶喝,每次两片,对因工作说话多或咽喉有疾病的人很有帮助。在祭祀神农先祖的地方种植中草药,正应那句“神农尝百草”,也暗示人们神农氏搭架采药而使“神农架”之名震彻寰宇的传奇故事。中草药是神农最喜爱之物,它们生长在这里,也是一种福分。
统领古老植物园的,是一株千年“杉王”。 这株铁坚油杉历经沧海风霜,至今仍然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枝叶繁茂。它的主杆坚似青铜,红绸缠绕,古拙庄重,胸围7.5米至少六人才可合抱。它顽强的生命力,是生命之树不老的象征。当代书画家钱绍武先生称它为杉王,并撰杉王颂立于树旁。
杉王耸于祭坛一侧,与神农氏相守相望,相映相辉,庇佑华夏。除了敬畏,我的内心还能有什么呢。
2 转身就来到祭坛。工作人员提示我们,神农祭坛是肃穆之地,专供炎黄子孙緬怀先祖、祭祀神农、祈求神灵赐福的地方,尤其言语上要注意,恐不小心冒犯先祖。 工作人员介绍,祭坛分为天坛和地坛,天坛在上,地坛在下。天坛座落于二象抬驼的苍翠的群山之上,神农氏双眼微闭似在洞察世间万物,神像高21米,象征着祖国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高加起来是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头上的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神农氏是牛首人身而设计的。 连接天坛和地坛的是草坪和墀阶。两边的墀阶全都是九的倍数,从下至上分别是一九、八九、七九、六九和五九,一共是243步,它分成了五个含九阶段,有九五之尊之意,这说明炎帝神农氏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早已被奉为至尊。九与天长地久的“久”同音,又有天长地久、九九归一之意。 墀阶下面,也就是我们的面前是地坛。地坛是供一般的平民祭祀的,前面设有九鼎八簋、香炉和功德箱,每一个炎黄子孙均可在此祭祀神农、祈福免灾。地坛是外圆内方,这是因为在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清楚的时候认为是天圆地方;中心有五色石,它们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祭坛内有“降牛以耕”等八幅壁画,图述了神农氏一生为后代留下的功绩与财富。 这些反映历史的人文知识初听起来可能有些枯燥,但细想起来,内涵又是极为丰富的。比如代表五行的五色石的方位,也是有讲究的。据《易经》记载,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图式结构分布为: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地坛正是按这个方位图,北水南火东木西金中土摆放的五色石。听说自己五行缺什么,就站在其方位,能得神灵保佑,很灵验的。 进一步探究下去,原来河图五行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星见于北方;七月夏至后,地面上一片炎热,火星见于南方;三月春分,草木萌芽生长,木星见于东方;九月秋分,古代以金代表兵器,万物凋谢,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金星见于西方;五月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土星见于中天。 大自然真是奥妙无穷,祖先的智慧让我们仰视。神农氏被尊为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他善于用火且发明了原始农耕,对五行天象等的研究,更促进农业的发展,惠及华夏子孙。我们至今还沐浴着他的恩泽。 蒙蒙秋雨飘零,我和朋友们祭拜神农先祖,又拾级而上,瞻仰他的慈容。那一刻,我们的心是虔诚的、纯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