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薯线粉 于 2012-10-17 11:22 编辑
神 农 架 初 秋 文/红薯线粉
我想神农架的时候,神农架向我招了招手。 9月24日至27日,在这个四季要稍晚于江南的地方,尚是初秋时节。由荆楚网、神农架宣传部及湖北神旅集团联合举办的“2012荆楚网友看荆楚,神清气爽神农架采风行”活动,就在这几日进行。我有幸以荆楚网东湖社区网友的身份受邀参加此次活动,赏景会友,收获良多,且作游记留念。 之一:寻找香溪源
1 我们一部分网友是从武汉坐动车到宜昌,与先期在宜昌等候的几名网友会合。中午十一点,我们一行十六人坐巴士前往神农架木鱼镇。车行或许一小时左右吧,眼前出现一条江,大江东去老师说是长江,年轻的孤老头网友说,是香溪。 香溪?眼前这条大溪的源头,是那个在神农架木鱼镇很有名的香溪源么?有网友答正是那个香溪。原来我已在亲近神龙架的水了。 车在香溪边绕行,时而可以看到跨溪的桥梁,可能因为沿路建设的缘故,路上偶尔有灰尘扬起。途经一个小镇时,镇名引起我的注意——昭君镇。昭君不是秭归县人吗?怎么在兴山县了?年轻的孤老头网友看来对这一带很熟悉,他说这里原名高阳镇,因建长江三峡水库,集镇整体迁至现今位于长江北岸的长江支流香溪中游之处,即眼前的新镇,已更名为昭君镇。我看着不远处整齐划一的新居,没敢多问,心里猜测这里古时应归秭归县吧。 香溪,这个孕育了屈原和昭君的神水,就成了我一路的追寻。 汽车一路沿山脚绕行,公路慢慢变得洁净,气温也有些降低,身体感觉很舒适。管理员1号和在木鱼镇接待的朋友保持着电话联络,他们中在东湖社区最有名的是浪漫神农。期待相会!这是电话两端共同的心声了。 车驶入一座小镇,从街边的标牌可知道就是木鱼镇,但驾车的师傅似乎没有停车的意思,继续前行,木鱼河紧紧相伴。 原来此行的集合地是木鱼镇以北五公里处的木鱼度假区。下午三点四十分,车在楚林宾馆门前停下,神农架的朋友欢迎我们的标语一端系在宾馆门前的柱子上,另一端用手举起,正欲搭梯系起。他们大部分都是从五十公里外的神农架首府松柏镇赶来。相见伴随着欢声笑语,握手、相认。入宾馆,负责全程活动安排的韦群女士给我们每人一个印有神农架图案、字样的手提袋,内有明信片、图册及专为本次活动印制的活动指南,并给每人一本神农架护照。对于没有出过国的我来说,护照还真是个希奇,仿佛真进了野人的国度。 我和来自大楚网的刘旺喜自由组合在一个房间。躺在床上,我想,香溪源大概是明天可能游玩的景点吧。 2 我正和刘旺喜说起要去街上转转,文友高山松就来喊我了。一起下楼的还有摄影的大江东去老师和余大姐,文友简安然可能另有安排,没有下来。我们几个在参加其他活动时已比较熟悉。 大江东去老师说,听说后面的山上有一处美景,不远,我们去看看。我们来就是玩的啊,大家自是一致同意。宾馆门口碰到浪漫神农,他给我们指了大概的方位。我们边走边问路人,这山上的景点在哪里?正在栽树的农民跟我们说得很详细。 高山松在路旁一个硕大的养生石旁拍照。石上书: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我不禁说,不妥,源于自然,回归自然。高山松说,自然和艺术毕竟不同,艺术可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自然却未必。 再往上行,身体开始感觉到冷,有水雾扑鼻,不久就听到水声了。 谈笑间,我们到了一处开阔地,从两旁的飞檐碧瓦来看,那个景点到了。只见“香溪源”三个大字,我一惊,怎么就到了香溪源?我不禁走过去问工作人员,这里是真的香溪源吗?见我此问,她更是惊奇,是的啊!还有假的? 当她提示需要购票的时候,我们提到是来采风的,并出示了嘉宾证。她说这里是民营的景点,不在免费之列,难怪接待的朋友没带我们来了。因此时已四点四十分,离五点半欢迎晚宴不到一个小时了,返回大约还需二十分钟,他们几个决定就在旁边拍几张照离开。 我可不会错过香溪源。买了瓶绿茶,花三十元购票就进去了。 我是小跑着上去的,清澈的水流或碧或白,或急或缓,时隐时现,时合时分。空气湿漉漉的,路旁突然伸出的石壁,头顶依然碧绿的树叶,泉中满是黄绿苔藓的石块,都被打湿。会仙桥、玉带桥我无暇伫立,拍照,上登,刚才的冷换作脊背的汗。 在离源头百米的地方立有简介牌,上书,“相传这里曾是炎帝神农氏当年采药时的洗药池。池水尽得百草之精华,尽融神农之精神。《兴山县志》载:‘昭君临水而居,恒于溪中浣手,溪水尽香’”。 香溪,因神农洗药、昭君浣手或花瓣入水而得名。 没有路就到了尽头,尽头就是源头。前方一块立石上书“香溪源”三字,为诗人徐迟所题,近处一池下泻的泉水,不知从哪里冒出?我走近找寻,水池右上方一井泉水正汩汩而出。我将手中的绿茶一饮而尽,小心的灌了一瓶泉水。周围没有一个人,但我很紧张,我怕我违反了规定,污染了水源,请原谅我这一次的冒失。 可能因为国庆长假前的缘故,又是下午五点,景点的人不是很多,我请这时刚好上来的一位游客帮我照了张相,就匆匆从泉的另一边往回赶,晚宴迟到对主人可不礼貌。 香溪源是我的香溪缘。我对神农架的认识,就是从它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