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六:大九湖遗梦 1 细雨浓雾之中,罗主任放弃了原计划的登神农顶,我们的车继续前行。车蜿蜒在坪堑水库边,伴随着《幺妹叭一口》的车载音乐,共用时近两个小时,我们到达今天的最后一站——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 大九湖湿地位于神农架林区西南(有称西北,我认为不妥),与重庆巫山县接壤。它是神农架逶迤群山中深藏着的一块近5万亩的高山平原,四周被2600多米的群山环绕。其中低洼处因堰塞而成九个湖,称大九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我们的车进入景区直接开到湿地核心保护区三号湖边停下,湖不是我想象的大。小雨还在下,天空雾蒙蒙的,但视线能看到的地方比高山上远的多,不远处的湖面上,很多小草堆,有些上面还长着一两棵树,对摄影的网友来说,这天气有些让人失望,还要保护镜头不被弄湿。我们沿湖而行,湖边长着各种草,要亲近湖,有些地方特地修成湿地栈道,或抄点近路,通过一片小树林,海棠果一小串一小串的,满树都是,在这红叶还很少的时节,红的诱人,还有小山楂,小得不敢相认。偶尔有些临近水边的树,成片的枯萎了,黑白色调,画面感倒是很强。走近一片茅草地时,兰水仙没考虑会不会有泥沼,就走进去了,蹲着摆起poss,只露出上身,这个姿势,自是引来一些笑声。 三号湖和四号湖之间有个堤坝,应该是自然形成后又人工修葺了的。我们不需要经过堤坝,我跑到堤坝中间一把观景的椅子上坐着,蓝雨衣裹身,故作深沉状,却没人给我留张照片,浪费表情了,郁闷。 四号湖边,可见多种藓类。有些长在树干或树根上,绿绒绒的,很是可爱。最有名的,对大九湖湿地影响最大的,是泥炭藓。泥炭藓是由过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长期积累形成的,它们成片的生长。据推算,它们在这里的形成历史已达3万多年之久。由于经藓层过滤后水质可达到1类,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对涵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净化水质,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四号湖走上公路,我们的车又发往八号湖和九号湖。沿途经过几处草原的时候,引起大家的惊叹。车停在了有黑水河牌子的地方,听说黑水与高山等有关,但并不是城里有害的黑水。我也不知道哪里是几号湖?走过穿湖的栈道,我看见有大片的朝一个方向倒去的思茅草。从朋友那里,知道水到落水井就从这里进入地下暗河,知道众多的落水井和地下暗河流向竹山县堵河,而堵河是汉江的支流。我们穿过大片的海棠林,认识了已有1300多年的被雷劈后又复活的枯木逢春树,走过了自然铺满三叶草的大片草原,我们的鞋打湿了。 韦群女士不断的催促我们加快速度,走过唐朝古墓,也只是匆匆一瞥。天,已经开始黑了。 2 热情的大九湖景区为我们举办了接待晚宴,随后我们入住一家当地农民开办的旅馆——淼淼酒楼。不停歇的雨,让一场计划在九湖广场举行的烛光朗诵会,改在这家私人旅馆举行。 诗人高山松和美女管理员1号临时搭档客串主持,管理员2号负责编排节目,三人配合默契。朗诵诗歌、感受景点、唱山歌、说笑话,网友们自报节目,自娱自乐。摄影的大江东去老师和余大姐,激情朗诵现作的诗歌,浪漫神农、兰水仙等动情的述说在神农架的感受,来自西安的青年作家杜华辉深情演唱流行歌曲,都引来阵阵喝彩。作为主人的罗主任和韦群女士对当地的山歌情有独钟。在韦群女士演唱《伙计歌》时,网友们还参与互动,不时和一声“伙计呃——” 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进行。通过交流,增进了大家的友谊。 我回房时,已是十点多。借刘旺喜的电脑上了下网,给顾问单位修改了个函件。刘旺喜是大楚网的,很多工作要在网上完成,出行也离不开电脑。 快零点了,我终于把自己放在了床上,但却睡不着。来前我可是想露营的啊,我很羡慕阿林子他们那次露营,尤其第二天清晨有雾气升腾的湖面做背景,如同置身仙境。这不凑兴的雨,还在窗外滴答。 晚宴上景区发给我们各两本资料,当时没看,现在就拿了出来。一本是《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景区旅游工作情况汇报》,整整十三页,详细介绍了景区的基本情况、现阶段的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显然这应是向管理部门送交的材料,我能感受到景区对我们到来的重视和希冀。我要尽我的力,来回报这份信任。 另一本是《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图册。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大九湖是怎么分布的,古盐道是如何从这里入川的,以及薛刚在这里反武周的故事等。 我调整了闹钟,关了灯。我会梦见大九湖薛家兵的喊杀声吗? 3 到新的地方,我习惯早上起来出去转转。昨天在木鱼镇睡过了头,想好的去菜场没能实现。总记得湘西凤凰新鲜的红皮嫩姜,云南昆明带新土的各种野生菌。我下楼来的时候,已经七点,但朋友们多还在睡梦中。 这才发现我们住的地方可以看到两个湖,昨晚因天黑并不知晓。酒店老板正在门口,我和他聊了几句。他说,靠上方的是一号湖,下面的就是二号湖。我问起历史上薛刚屯兵的故事。他说我们现在处的地方就是二字号营地,一号湖对面是五字号、四字号等。那边可以看到零落的几栋房子,几个农民在忙碌着什么。 离约定的集合时间还有个把小时。我决定到对岸看看。 我沿着一号湖的湖堤边走边拍些照片。一位大姐正在湖堤上来回慢跑锻炼,不知道她是不是游客。在一号湖和二号湖之间,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有羊群在上面觅食。穿过湖堤,我继续走向五子号营地所在的村庄。一个农民正拖着一满板车的萝卜归去。萝卜、苞谷在这里很常见。这时路边可见一块写有“伍字號”的大石头。一旁有文字说明,大意为,“五字号”为屯垦营,是薛刚的后勤保障总部,乌老大(九焰山草头王)统领15000人,在附近拓荒开田,种粮种菜、养猪放羊。看到眼前这亚高山平原,仿佛看到当年热闹的农牧场景。 我听浪漫神农说过,大九湖为建设需要,正在建安置村民的小区。我想,神农架林区很多景点都是山,人多的地方多是小镇,原生态的真实生活已经很少。这些自然居住在大九湖的村民和他们的生存状态,已是承载大九湖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能否把他们作为大九湖景区的重要部分予以保留。让薅草锣鼓、打火炮、堂戏、哭嫁等特色民俗文化在田间地头流传,而不是成为一个“节目”。 我不知道我是不瞎想,眼前纯粹的美吸引着我的镜头。一片褐红的荞麦,径、叶、籽一色;一片全白的草,它的尖部沾着水珠,以群山和云雾为背景,我从各个角度拍它们,登山鞋上裹满泥巴。 我有点忘却了时间,而且朋友来电话我才知道自己记的集合时间有误。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在这里,我真诚的表示我的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