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七:神农谷迷雾 “神农第一景”神农谷位于神农架林区西南部神农顶风景区内,我们是从大九湖返回时,探秘神农谷的。 公路边停车,径直沿近二百级台阶爬上去,就是神农谷1号观景台了。看到“2012荆楚网友看荆楚神清气爽神农架采风行神农谷观景台1”字样的圆形图标,我的心头一热,景区对观景台命名是很重视的。 1号观景台左侧是一堵有深浅不等蜂洞的石壁,听说金丝燕常来此栖息。右侧是一象形石,犹如酷似狮子盘坐,命名金狮坐阵。这一带地质上属神农架群石槽河组,为一套灰白色含硅质条带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形成于距今1.3亿年的中元古代时期,在构造变形、风化、熔岩及重力等作用下而形成现在可见的象形石。我们的前方,是隐隐约约的群山和深不见底的山谷。 本对周围地理、人文知识知之甚少,又处一片云雾中,给观景台命名更为困难。网友们认真的各自动起脑筋,不时填写表格,从表格列明的数字来看,这样的观景台有32个。 我们从右侧前行。巴山冷杉适应这里2000米以上的海拔,是见到最多的植物。较矮的箭竹和更矮的蕨类植物,也很常见。6号台与5号台很近,并且我觉得编号顺序有点反了,它们中间有棵高山杜鹃。在五月时节,6号台游人回头能正好看到探头过来的红艳的杜鹃花,我尝试命名为回眸台。不过此时,只能看到它深绿的叶和弯曲有力的干。 在穿行折返的冷杉林立的7、8号台后,9号台倚杉而建,10号台正好在伸出的一个平台上,三面不受杉林阻挡,可以看到冷杉就在脚下,看来离山谷还有很大距离。11号台前方有棵树,它的根露出地面,犹如蟒蛇游动在山间,我取名蛇行台。 网友黑豹猎人扶着年长些的浓浓的墨缘老师小心前行,她细微的关心让我很是感动。时间已在上上下下中过去一个多小时,接近中午,大家肚子有些饿了,身体也有些寒意。韦群女士早餐时将剩余的馒头打包,这时真起了作用,只是不够分。 我看到路边有一个指示牌,神农谷线路大致是稍微收口的U字型,全长近5公里,现在的地点及已走的里程。显然,我们离半程还有一段距离。 12号台让人为难,它明显在右边画一个大圈,又回来,就是多走一段路。走不走这段路,我有犹豫,走怕等下追不上大家,不走,可能错过观景台命名。我问了同行的景区工作人员,回答是那里没有观景台。我跟着大伙直接左转,这里应该是比较接近山谷的地方了。走在林间,视线要好的多,但穿过树林,看远处的山,还是云雾缭绕。或者可以看到山沟从上而下,从沿沟清洁发白的碎石头来看,如果是雨季,水会从这里流下。我想,神农谷应该有个听涛台,最好是只闻水声不见水流的。 当15号台出现在眼前时,我知道我们错过了13号台和14号台。但显然不可能回去另走一遍。我更坚定的给12号台取名迷失台,那是个让人迷失的地方。 16号台走向17号台,是长距离的上坡,我很是吃力。之后的将近一半路程,我大多是扶着栏杆走的,身体有要跌下的感觉。这一段奇形怪状的山峰或石头不时出现在眼前,或一石竖立,或两石相拥,或高低错落,或半落雾中,令人遐想。我看到右侧有一石很像母亲抱着小孩,就想到“观音送子”。罗主任认为像状元帽,也有一定道理。走上17号台,两侧都是高耸的石峰,右侧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线天。几株近四十米高的冷杉遮挡部分视线,我从缝隙中看到右侧山顶上仿佛如来佛祖盘坐,想到此处也可看到的观音送子,其它石头也可看着各路神仙,以及云雾幻境,这不是住着诸神的西天极乐世界吗?我让罗主任等来看,也觉得很像。这里我给17号台取名西天台,觉得很是应景。 我们是落在后面的几个人,连五岁的小路得也和大多数一起走在了前面。罗主任从包里又掏出几根火腿肠和两个卤蛋来,我拿了个卤蛋,都舍不得几口吃完。 18号台中间一棵断杉仍然活着,浪漫神农取名回春台,大家觉得很是贴切。19号台一个网友发现一个石峰很像男性生殖器,大家看后又觉得紧后的石峰有两个峰尖,像女性的乳房。取名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觉得可以考虑雅俗共赏的合欢台。 又有几位走前面去了,罗主任、大江东去老师、肉小勤和我拖后,罗主任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安全的走出神农谷。边走边聊中,我又说起错过13、14号台。这时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只有有缘份、有毅力的人才会走过这两个观景台,何不取名一生台和一世台,既契合谐音又鼓励年轻人携手去探寻。 21号台罗主任取名收刀台,是神来之笔。神农谷时常可见到断树,象是被刀砍的,这里正好有一棵断树。另外,上世纪70年为支援国家建设大量砍伐了神农架的木材,现在已限制砍伐。21号台旁有一被削去上部的石头,还有一满是刀痕的石头,罗主任先取名断刀台,我说,刀是不再用了,断是不是太直接了点。罗主任稍加思索,脱口说——收刀台。不管是断刀还是收刀,都是涵义深刻的。 肉小勤是长在城里的小丫头,又有点小伤,这会多是上坡的台阶,她有些走不动了。罗主任提出要背她,她拒绝了。看得出来,她很认真,也很倔强的,一路上都填写着自己想的名。罗主任说要弄根棍来,就扫视了下附近,突然往前上几步,迅速的翻过栏杆,又向上攀爬七、八米,从包里拿出一把小锔子,握着一棵小树前后拉动,割断后将其抛向栏杆处,自己借助旁边的小树或石头,象猴子般,几步又跃下来了。他锔掉另一端多余的后,又拿出把小刀削好方便使用。肉小勤很开心,她握着棍子,还要罗主任给拍了几张照片。 走过23号台,面前就没有冷杉了,栈道在清晰的向上盘旋,肉小勤给24号台取名腾龙台,很形象。我们继续向山顶登去。 成片的箭竹生长在接近山顶的地方,路过一片枯黑死去的箭竹时,罗主任说它们六十年自然死亡。植物不是永生的,也有死亡。成片的还有高山杜鹃,它们一起站立在这高山之巅,不知抵御了多少恶劣的气候。 最高处应该是32号台吧,台名应该与天有关。不知道是不是2950米的神农谷最高峰。 当我站在写着“神农谷”三个字的石头前向山谷再次探看时,来时的路已不见踪影。我带着迷雾,下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