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4-10 21: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开华:实际上,政府对流通业比过去重视了,但是在投入方面,对一些公共服务性的流通设施投入还过少。商贸流通工作很多是连着民生的事,但由于过去流通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财政资金对流通业安排不多,一些公共服务性的流通设施投入很少,现在虽有所增加但总体还是较少。有些工作还是按市场化来搞,导致对涉及老百姓的一些流通基础设施有所忽视,因为恰恰很多流通基础设施和老百姓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社区没有菜市场能行吗?有些还是有公共服务职能的设施,自然需要投入;有些发展需要引导,不然就很慢,水平难以提升。
去年出台了“39号文”,但我感觉这个文件还不够“味”。很多事情可能一协调,就没法执行,还没达到理想的程度;同时,有些内容虽然出台了文件,但下面执行起来比较难,这和认识到不到位也有关系。
我认为,根本问题还在于“流通是带动生产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这一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定位,并没被大家所完全认识,也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流通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包括流通在引导市场、在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有些还认识不够。我经常讲流通应该是引导产业结构转型的,但现在很多产品并没有按照市场需求来生产,导致产能过剩和大而强的本土流通企业缺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