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重庆市 2014-10-18 11: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郝不凡说:“是的,父亲牺牲的时候我还不满周岁。母亲在父亲牺牲后不久也去世了,我是吃百家饭、喝百家奶、穿百家衣长大的,是大别山的乡亲们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冒着杀头的危险收养了我,这份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辗转到了延安,在那里上学读书,后来随着舅舅去了北京,现在又回到大别山里来了。是来报恩来了。”郝不凡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也有些哽咽了。
程浩然第一次听到郝不凡谈起自己的身世,居然他还是烈士的遗孤!更为惊奇的是这个所谓的世外高人居然与他的父亲不仅认识,而且还有相当的交情。
“真快呀,一晃都过去五十余年了,我都老朽了。可当年黄麻暴动的事情就象在昨天发生一样。”老罗似乎沉溺于对往事的回忆中,眼角漫出一颗晶亮的泪珠儿,“你们现在也当了官,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呀,老百姓要是有吃的,有穿的,哪个会起来造反呀?这不都是让官府给逼的吗?给逼得没有活路了嘛!造反总是要死人的,死的可都是年轻人啦。黄安,前前后后死了十多万,有的是战死的,有的是战败了被砍头的,那个惨状,是没有法说的了;麻城,也死了不少,还有对面的金寨,百人坑、千人坑、万人坑,都有。卫立煌,当年人称蝗虫,那比蝗虫还要狠,执行蒋介石的什么‘石要过刀,屋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狗屁政策,把整个整个寨子的人都杀光了,连刚出生的婴儿也不放过。真狠啦!现在卫立煌投城过来了,这些旧事也不用重提了,只是你们,都要记住这些,现在太平了,可这太平之世来得不容易,都是你父亲那一辈人用鲜血和性命换来的。”
郝不凡说:“罗老,你的话我记住了,我一定做个好官,做个让老百姓称道的好官,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程浩然感觉到郝不凡说这些话的时候不象个市委书记,倒象个小学生在老师面前念保证书一样,认真、诚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