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楼主: 心在江南

[风俗广角] 大型民族风情小说《家事》系列第一部《契约》第五十章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112

主题

245

帖子

34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1-23 08: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三章:修造(上梁之三)

此时,岩匠师傅在众人期待下,也开始往梁上云梯攀爬,他的赞词相对掌墨师先生要少点,但是,也是兼文搭武,将历史古往与今来说得清清楚楚。

“上一步,一横长,刘秀十次下南洋,……上三步,三月里来桃花开,三国有个赵子龙,长坂坡钱救幼主,万马人中逞英雄……”快到穿枋上了。岩匠师傅也是角色人。既然是上梁人,不管是在礼仪或者言辞方面,也是不得输于他人的。

“我上了梯子又上枋,鹞子翻身上屋梁,我做在梁上打一望,主东坐的好屋场,龙头龙尾没坐到,单单做到龙腰上!”众人都齐声欢呼,“那是好的!”

掌墨师和岩匠师傅攀上屋脊梁木,二人各坐在梁木的一端,还有那些帮忙的年轻后生小伙,都围拢在几道排扇上,掌墨师、岩匠师傅,众人在梁上一边饮酒,一边互问互答,用长篇的赞词,赞扬主东的屋,像仙境琼楼,龙王宫殿,必发子发孙,福寿绵长。

面对厨官师傅的手艺,梁上喝酒饮宴的人们,在掌墨师先生带领下,不得不赞美几句。

“厨官师傅手艺高,肉是用的卤水炒,酸甜苦辣样样有,真是好味道!”

最高潮,最热闹时候来了,万众期待时刻就要来临。首先是二弟在管事先生的指引下,与原先接梁口木栅一样,也身披包袱,来到屋梁下面的东头,掌墨师先生先得向下抛“梁粑粑”。先把两个象征富贵的大粑粑拿在手,问下面的屋主:“要富还是要贵?”主人答道:“富贵双全!”两个耙耙抛下时,主人家接在怀中(最忌讳接不住),然后将小粑粑抛下,边抛边唱。

一个饼子,鳌头独占,两个饼子,福禄双全。三个饼子,三星拱照,四个饼子,四季长青。五个饼子,喜生贵子,六个饼子,六合同春。七个饼子,七仙下凡,八个饼子,八洞神仙。九个饼子,天长地久,十个饼子,地久天长。

岩匠师傅等掌墨师说完后,也将开始抛梁木粑粑,二弟来到西边中柱下,“粑粑一对,荣华富贵,粑粑一双,成谷满仓 ”。两对抛梁粑粑在岩匠师傅说唱中,不偏不倚的落到了包袱正中央。众人在梁上,开始分发抛梁粑粑,同时也开始往下抛洒粑粑。

这时屋场上人如潮涌,争抢抛梁粑粑,热闹非凡。你见那,东边一阵粑粑过后,众人挤成一团,你看那西边,粑粑还未落地,众人早就慌成一堆,削尖脑袋的往人群中蹦,不管抢得到抢不到的,今天图的就是热闹,和喜庆气氛。抢到的欢天喜地,没抢到的也不气馁,快速做好下一次抛梁粑粑下地前的冲刺准备。土苗人家习俗认为,凡是吃到抛梁粑粑的人,以后胆子会比一般人要大些,所以那些没有抢到抛梁粑粑的父母,有的人还得去为了孩子的胆子大小,去找别人去讨要一两个抛梁粑粑,来烧给自己的孩子吃。

抛过粑粑后,此时,有一阵鞭炮震耳,赞梁者又一步一赞,下到地面,于是,一栋新屋就在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中立起来了。

紧接着,在掌墨师安排下,众人把瓦和檩子等物搬运上去,这是个力气大小都可以的用得上的活,于是乎,亲戚六眷不管年纪大小,老老少少都帮着递檩子,传递瓦片。最后大家钉的钉橼皮,盖得盖瓦,就这样,老岳父家的房子就基本算落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112

主题

245

帖子

34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1-23 08: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四章:刘风团长

这一个月里,由于国军不断的进剿,迫使红军渐渐的绕到了湖南张家界、慈利、石门那边去了,湘鄂西剿匪司令部也在外线,加紧了对红二六军团包围圈的紧缩。

云秀虽然没跟着红军走,仍然在桐子坪镇,但已经没有她的落脚之地。每天她随着一些红军与地方游击队吃住在山里。此时,她母亲早已随着红军出发了,在红军后勤医院里,天天上山采草药,帮着抬担架,虽然日子苦点紧点,但不至于挨饿受冻。在红军队伍里,大家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一无打骂,二也还公平和气。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

刘风团长在云秀的精心照料下,伤势逐渐的好转起来,但是他还是不能随红军大部队转移到外线作战,他在云秀帮助下,带领着一个排的战士和一些无法移动的伤员,坚守在后方根据地,将后方医院搬进了云雾缭绕的革勒车天眼界的深山老林里。

天眼界上,山大人稀,山顶上有很多可以藏身的洞,可以安置很多人休息。对于凤城的西伯利亚,这样遥远的山区,凤城国军剿匪司令部也不怎么注意,很多时候,红军重伤病员都被当地的老百姓藏在了山上岩洞里。白天,利用上山干活或者打柴的机会,给红军战士送吃送喝,同时帮助红军战士治疗伤口,还帮助红军以及地方游击队送情报。

虽然天眼界离凤城很远,但目前这一段时间里,还是被凤城国军列入了游击区,国军与地方民团进不时行骚扰。同时,地方上的还乡团,清乡团、民团等实行了地方联动机制,只要一个地方出现红军活动,邻近村寨或者乡村都得出动兵力,否则,会治剿匪不力罪名。

天眼界上,有七个大洞,可以藏身几百人,对于近百十来人的红军伤员藏匿来说,是个天然的好地方。当然地方上的红军也还在四处活动,争取给红军伤员们更多给养。刘风团长也被乡亲们送进天眼界的最大洞——燕子洞里藏身,这个燕子洞只有一条独路上去,只要把关卡守好,没有几百人是冲不进去的。

地方红军、游击队、苏维埃政府等方面的一些事情,全由刘风团长领导,他不光要应付日益恶劣的环境,同时还得帮助地方如何建立苏维埃政府等问题,指导地方赤卫队,游击队,红军的小股部队与国军展开作战。

凤城县里,很多些天没打什么仗了,父亲仿佛比平时闲下来,但父亲讲,当一切都平静时,未必是什么好事情,也许更多的大问题还在后面等着呢。

二妹因为身体原因,在家中养胎。我也计划秋天农事生产安排,同时,也还得注意地方上的一些事务,按照父亲的意思,我还得去镇上兼份差事,免得以后再镇上说话不算数的。好歹家中在镇上还有个人,别人也不敢欺侮咱们张家。

镇政府还是在原先四合院里,每天都有地方上民团在训练,同时,几个地方上乡绅组织的民团,也在向我们桐子坪镇开进。要对剩余红军势力进行最后清剿。由于我们家的实力,一般人不敢怀疑,我们和红军有什么勾结与瓜葛。有时候,新来王乡长也来象征性的提醒父亲几句,父亲也是打几个哈哈,就算遮掩应付过去了。

云秀没再和我们家联系,她说,她怕连累我们家,母亲也格外小心,最近时间里还经常去天元庙去上香拜菩萨,希望菩萨,保佑我们家人平安无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112

主题

245

帖子

34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1-23 08: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五章:天眼界

4月的一个晚上,那天雨下得很急,闪电一阵接一阵的闪,风吹得屋顶上的瓦直响,仿佛要把屋顶掀翻一样,风大得把树都吹弯了腰,窗棂也被吹的直打颤。很多农民的茅草棚子都差不多被吹翻了。

凤城国军今晚倾巢出动,因为二台坪民团密报,天眼界上的子洞里住着红军大部分伤员,并且还有一个红军团长。听到这样的消息,凤城剿匪司令部格外激动,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抓住红军团长,就意味着红后方军被一网打尽,希望此次一役,免除了凤城剿匪司令部的心腹之患。

地方民团和国军组织成清剿队,在雨夜中急急向天眼界山顶急进,告密的张三在前面带路,同时四路人马,分别将红军下山突围的几条主路全部截断。

张三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平日里在乡村里游手好闲,尽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那家有红白喜事,只要不请他做客的,他就暗中使绊子,让别人家里兆头不好。所以对于张三,老百姓是敬而远之。

刘风团长他们虽然也在山下放了些游动哨,但是,由于叛徒告密,以及民团主动出击,几个地方暗哨全被民团端掉了。

快靠近燕子洞红军哨棚时,红军哨兵,听见了一些异常响动,发现了顺山而来的民团,刚开始哨兵还以为是野猪,但是越来越发现不对劲,要是野猪一般是不会主动走小路上的,它会走进树丛中或者一些野兽专门的路,但是哨兵发现,随着那些影子的渐渐逼近,他看得出来,不是一个影子,而是一团影子,并且后面还紧跟着一大群。

哨兵拉动了用红索做成的报警器(即各个洞口之间,哨棚之间等分别用红索相连接,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用手拉动红索,并且还固定好了联络信号,一下表示平安无事,两下表示有情况请注意,三下表示情况紧急。)这三下,可把其他哨兵惊动了,最先发现情况的哨兵,首先朝黑影开枪。民团的枪也不是吃素的,也和红军哨兵进行对射,一个人毕竟势单力薄,红军哨兵中弹,民团还不解恨,还用鬼头大刀往哨兵身上一阵乱砍,哨兵战士吐血而亡。红军战士也对民团进行还击,一时间,山顶上枪声大作。

乘着黑夜,红军伤员在卫生队配合下,开始从后山进行转移,其实民团也不知道红军的底细,到底红军有多少人,他们也不清楚,虽然告密的张三说,红军就一二百人,但是进剿国军长官张大胡子,还是不主张冒进,只要抓到了刘风就算大功告成,当然能多抓几个红军也是顺手捎带的事情,因为凤城县剿匪司令部,可是按照人头论功行赏。所以能多抓人,就一定要多抓。

民团经过这么久训练,实力也不可小看,况且民团是地方势力,熟悉当地一些情况,他们翻山架岭的本事,是国军正规军所不具备的。不出一阵子,几路民团队伍都到达了相应位置,守住洞口进行猛攻,其实,告密的张三也不全部清楚洞与洞之间的情况,况且还有后洞暗藏着的机关与出口。

红军战士们在刘风指挥下进行英勇还击,很多红军战士都依托着洞内邃密的巷道,与民团展开了拉锯战,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量拖延时间,多专转移伤员。霎时间,七个大洞内,手榴弹的爆炸声、机枪、步枪的声音,此起彼伏,喊杀声响成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河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

发表于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 2015-1-23 16: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出作者对于红军在湘鄂西的斗争史有过较深的研究,因此,现场感很强。

期待继续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112

主题

245

帖子

34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1-27 09: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六章:被俘

此时,燕子洞正成了一片胶着状态。民团与国军轮番上阵的向洞内进攻,但是一时间还是得不了手。毕竟这些受伤的红军战士们也是战火中考验出来的,他们天生就是不怕死的人。看见敌军轮番进攻,红军战士们运的运子弹,射击的射击,两边现在打成了平手。

毕竟刘风团长是伤员,不能独立行走。他也知道,这是最关键时候了,他必须留下来和红军战士阻击住敌人。否则,红军伤员无法及时转移完成。国军和民团仗着人多势众,拼命往洞内冲击,国军士兵还将火把点上,使红军战士躲藏之地全暴露出来,毕竟红军战士就那些人,在寡不敌众情况下,红军抵抗国军的枪声渐渐稀落下来,守护着刘风团长的红军战士非要架起他往后洞撤退,可是刘风就是肯走。

“团长,我们走吧!我们背你!”

“你们走,你们还年轻,我走,只会连累你们,我留下来断后,以后每年清明节,你记得,给我烧点纸钱就足够了!”战士们看着受伤的刘风团长,眼泪都急出来了。这个出生入死的红军团长,面对敌人他从未怕个死。可是眼前,刘风团长也是禁不住眼泪直淌。能撤离的红军战士,含着眼泪,一步三回头的退却了。洞内的枪声渐渐的稀落了起来。也显得是那么的阴森、恐怖、可怕。

看着越来越近的敌人,刘风要求两个守护他的战士,把剩余的手榴弹、子弹集中起来,堆放在他的跟前,虽然他的手脚,已经不如从前那般灵动,但在最关键时候,他却用铁人般的意志坚持着,瞄准着国军,一枪一枪的结果国军性命。子弹和手榴弹毕竟有限,很快子弹都打完,手榴弹也扔完了。

“弟兄们,那家伙没子弹了,冲上去给我抓活的!”国军军官喊话了,但是他们也没想到,眼前这个人,就是他们一心一意想抓的刘风团长。

“你们来送死吧,你刘爷爷等着你们!”刘风团长双手提着从江西瑞金突围时缴获的战利品——一把锋利的大刀,国军被他的气势吓得直往身后退。几个胆大的民团与国军分别从不同的方位进行包抄,刘风团长冲进敌军里,挥起大刀上下翻飞,好几个国军都成了刀下之鬼。

当然国军也不是好惹的,几个还是将刘团长逼近了一个死角落里,一个民团还从一只长竹竿打落了刘团长手中的大刀,几个人一扑上去,刘团长被扑倒在地,刘团长被俘了。经过张三辨认,当国军长官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刘风团长时,得意地指挥着众国军打扫战场,慢慢的往城中撤退。

在国军五花大绑下,刘风团长被押解到响水坝,凤城里国军司令听见刘风被抓消息,高兴地直呼“好!好!’,并连夜起草电文,报告湘鄂川黔边区剿匪司令总部,还连夜带着一个营兵力前往护卫,以免红军前来劫狱,同时,还安排响水坝乡公所对刘风团长进行审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112

主题

245

帖子

34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1-27 09: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七章:风雨响水坝

端午节的那天,响水坝上人头攒动,很多农民都自觉地,或者不自愿的被国军赶到响水坝上,去观看国军审判刘风团长,老百姓都知道刘风团长,只要他在那个地方驻扎,那个地方必定不会有国军和土匪来袭扰,同时刘团长带领队伍对老百姓秋毫不犯,对人也很和气。大家没想到,一员红军猛将竟然会落到如此境地。很多老百姓想:就是国军不要求他们来观看,大家都要为刘风团长送上最后一程,还要为他收尸。

响水坝上,好几根杉树杆子被高高竖立,刘风团长和另外被俘的红军战士,一个个被绑在杉木树上,整个响水坝被国军团团围住,国军四路中队摆在各个主要路口,深怕红军前来劫持法场。响水坝的大河边上搭建了临时审判场,已经被前来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在法场周围,十来挺机关枪,黑洞洞的枪口朝里朝外一字摆开,大伙儿都被吓得大气不敢出。还有近300人国军来回巡逻,深怕红军来劫持人质。

红军战士们知道,要想把刘团长去劫持出来,此番,只能是白白的送性命,刘团长是绝对不希望他们这样做,凭红军那点实力,不管是智取与强攻都已是不可能了。尽管有很多红军主张去响水坝与国军拼个你死我活,但红军后方指挥部方镇海主任就是不同意,云秀在大会上也阐述了自己观点,这次千万不能去和敌人硬拼,硬碰硬,红军肯定要吃亏。最后方主任经大家举手表决后,放弃了营救刘团长计划。但方主任决定买通几个国军士兵,等刘团长就义后,一定要给他准备上好的棺木,厚葬他,以等革命胜利后来纪念他,拜祭他。

晌午9点半左右的响水坝上,十来个年轻红军,打扮成老百姓,也来到审判场上,混在人群中。他们还是想冒着生命危险,救下来他们爱戴的刘团长。可是面对众多敌军,他们从那下手呢?

上午10时许,凤城县县长杨大元主持审判大会,众人让开一条大路,刘团长与10来个被俘的红军战士被押解到公审台上,护卫国军轻重机枪一致对外,整个会场一片哑然。

凤城国军剿匪司令部徐司令在哪里强调,目前,整个凤城红军大势已去,希望广大老百姓认清形势,别被红军利用了。这个天下目前还得姓蒋,不得姓红,这个天无论如何都变不了的。要是那个还敢跟着红脑壳走的,刘风今天的下场大家也是看见的。

徐总司令还强调:国军估计就在这个月内将剿灭红军,以保护本县安全,对于剿灭红军这件事情上,老百姓一定要认清形势,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同时,为了杀鸡儆猴,这些俘虏的十几个红军必须就地处决,看以后,还有人敢参加红军不!

这种宣判,本身就是一种形式而已,刘团长他们又被拉到大河边上,人们从三方围拢来,刘团长等人脚镣手铐,从行刑国军跟前走过,顿时,整个河坝里哭声一片,到河边的大石头处,这是国军要行刑的地方了,刘团长和十几位红军战士面对着送行人们,脸上淌着热泪,他们虽然见过不少殷红的鲜血,但是他们看不得乡亲们的泪,这是他们的生死亲人,虽然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些年轻的红军战士来自于那些地方。但是从他们进驻村子那一天起,他们就喜欢上了他们,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亲人。背地里好多人家的老百姓,都偷偷打听红军战士们,能不能留下来给他们家做女婿,看着一个个以前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今天就要走上刑场。并且走上断头台,而他们的牺牲,而是为了他们前生前世都不认识的乡亲们,大家的情绪终于失控了。

那十几个前来准备收尸的红军战士们,拳头箍紧紧地,他们真想冲上前去。但是……

最后关头了,国军还忘不了要最后的口供,希望他们能留下来一些地方上的游击队、赤卫队的名单。

“本县杨县长有令在先,凡是说出当地游击队、赤卫队或者红军伤员下落的人,可以免除死刑!”可是红军战士,他们就是不说出一句国军想要的东西。

“我有话要说”由连日来于的严刑拷打,身刘团长体极度虚弱,身子靠在了大石头上,但是他还是将身板子挺得直直的,像一颗山顶上的不老松一样挺拔伟岸。

“乡亲们,你们都回去吧!你们看见我们这个样子也很难过,我们看见你们也很难过,我们红军走的正道,做的是正事,红军是杀不完,也杀不绝的!你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红军一定还要杀回来,到那时,希望你们一定要记住,为我们报仇雪恨啊!”

“红军万岁!苏维埃政府万岁!”

十几个红军跟着刘团长一起喊起来,顿时间,“红军万岁!苏维埃政府万岁!”的吼声响彻云霄。

那最后吼声,传出武陵山脉,穿过层层迷雾,如破晓的号角,在湘鄂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上空回荡着,久久不肯散去。

国军见大事不好,行刑枪手端起步枪!

“预备——放——”。行刑号令响了!

每个红军战士的胸口背心都被击穿,那流淌在地上的鲜血,印染在地上,形成朵朵梅花,红艳艳的,格外惹人眼。响水坝上草木为之含悲,风云为之变色,此时天上,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过不停,它们将来迎接牺牲的红军战士到天国去,接他们去天国休憩,因为他们太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112

主题

245

帖子

34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1-27 09: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八章:18师来了

远在湘西的红二六军团,在湘西王陈蕖珍等国军围攻下,也渐渐地向鄂西、湘西的交接之地桑植县刘家坪集结,而在外围红军与地方游击队、赤卫队为应付日益艰难的困境,都在做不同的努力与斗争。

时间飞逝,很快就到五月间了,此时的凤城地区,天地之间,一片春光明媚,远离红军主力部队的日子,各个地方赤卫队、游击队却不怎么好过,众多红军被分散在各个乡村之间,白天他们化装成农民参加田间劳作,夜晚,则打击一些民团或者清乡团、还乡团,红军个个都是英雄汉,他们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但是他们都将从容面对。

虽然红军伤员一批一批地好了,但还是由于缺医少药,有些红军战士过早地离开了他们心爱的队伍。乡亲们乘着天黑,悄悄地把他们埋葬在只有他们知道的地方,以便日后他们好深深地祭奠。

响水坝的夜晚,这个住有100来户人家的山乡小镇,夜晚清凉如水,春时夜间的蛙声如潮水般涌来,他们不懂得人类的悲伤与悲哀,它们只知道春天来了,夏季到了。它们在提醒人们不要睡得太沉,别误了农事、农时。镇上看家狗,也仿佛也被白天场景吓着了一样,连叫声都比往前小多了。镇上仅有的几间店铺,也早早打烊,以免生出什么事端来,连累家人或者街坊邻居。

白天枪杀的红军都被砍头示众,悬挂在镇西头大枫树上,高高的,红军们死去的样子非常的吓人,个个呲牙咧嘴,好像要把那些国军生吞活剥了一样。国军司令为了防止红军前来抢尸体,还派了一个连队就地守卫。

响水坝镇上的气氛,日益紧张,围剿的国军开始撤走,原先几个村子的还乡团,清乡团也都慢慢地撤到原籍地,镇上原先那几个丘八也懒得管,夜晚上也懒得去管红军尸体,于是,坝上农民乘着夜色,悄悄地把红军的尸体在后山上掩埋了,当然镇公所也不管这个事情了。

原先给国军告密的张三,可日子就不好过了,不仅原先国军说好的20个大洋没兑现,就连原先承诺,让他做当地镇公所还乡团团副的事情,也被搁浅,国军营长走的时候,也没有告诉他。那天他去响水坝乡公所去问赏钱的事情,还差点被那个国军营长打几嘴巴呢。国军叫他去问那个答应给他赏钱的人。你说张三哪里敢去问呢!?

张三越想越不对劲,他认为,国军那一帮龟儿子把他出卖了,那些国军都是狗日的人,不讲良心,要他张三办事的时候说得多好啊!现在呢,他们事情办完了,就丢下他张三一个人在镇上担惊受怕的,不晓得几时红军要来揪他的脑袋。

张三这好几天一个在镇上,早不敢出门,晚不敢归家,自己的婆娘、儿女也被人戳脊梁骨,张三想进城找杨县长说几句话,可是杨县长也不他想见就能见的啊。更何况从镇上到县城,也得一天的路程,有好几个地方都是红军游击队的地盘,要是他们知道张三要通过,他们绝对不放过他。

原先地方游击队、赤卫队都四处出动,他们都想找到张三,一定把他正法掉。张三自己也感觉到四面楚歌,在镇公所里惶惶不可终日,其实,镇公所的人也不怎么理他,还深怕他惹来红军,都巴不得他早点滚蛋。不管白天夜晚,张三都枪不离身,一晚上就得换几个睡觉,也不确定在那个地点。

红军大部队给各个地方红军,发出了在桑植刘家坪集结的号令,各个地方红军都在收拢,那些实在是走不动的伤病员,就就地安置在农民家里。

红军18师,还在湘鄂西一带游击,他们被安置排在原地里,保卫根据地,牵制住国军。18师红军准备跳到外围去,等大部队红军安顿好后,就派人来接应18师,18师师长张振坤在接到红二六军团电报后,立即部署好各个团日后动向。

18师肩负着牵制国军主力的任务,从那一天起,整个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到处都在扩红,云秀和她母亲也都发动大家参加红军,同时在苏区里,放手发动贫农们开展减租减息等运动,很多地方农会组织又开始建立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112

主题

245

帖子

34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1-27 09: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九章:擒拿叛徒

此时,湘鄂川黔地区,剿匪司令部新来了徐源泉司令,这是一个一直和红军打交道作对的家伙,对付红军的方法,他一点也不比从中央苏区来进剿的国军们差,还听说,在红安,麻城等地,就是他这个家伙把红四方面军从湖北,驱赶到四川去了。就连蒋光头十分赏识他,这次中央红军主力突围,虽然未能全部剿灭。但在蒋先生看来,那是指日可待了。况且陕北一个弹丸之地,两万多红军怎么能养活呢!更何况听说张国焘和毛泽东是貌合神离,这样的队伍迟早是要垮台。

为防止红二六军团北上与中央苏区突围的主力红军会合,此时的湘鄂西边区,已经是血雨腥风,每个村村寨寨到处都弥漫着山雨欲来气氛,非常压抑。

凤城中,每天都进驻着新的国军部队,原先国军部队听说要调往湖南桑植,去剿灭利福塔、洪家关,刘家坪的红军,18师的主要任务是拖住国军,让主力红军不受到国军干扰,组织好力量实施主力突围。

大约200红军0健儿,在张师长带领下,从凤城出发,跨过酉水河,强渡澧水,将国军哄得团团转,国军也搞不清楚,到底红军主力在那个地方,到底那支队伍才是红军主力。18师已经让整个湘鄂西的国军伤透了脑筋。看样子贺胡子是不想让国军过上好日子了。

我照例去乡公所做点差事。父亲说,这段时间里,有些事情就到什么也没看见,其实红军在我们桐子坪的时候,也没做什么大的坏事情。只是斗争了几个大点的地主,用父亲的话说,那是他们不识时务,他们应该晓得贺胡子的厉害,一个两把菜刀就敢闹革命的家伙,来到桐子坪你不给他点东西怎么行呢。

况且斗争地主是红军的强项,敢和红军他们斗,那真是拿鸡蛋碰石头。当然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和红军耍点心思,只要不被红军识破就行,还有给国军告密也还得讲究分寸。因为贺胡子也知道,做老百姓的难处,一般是红军走后,告密的,贺胡子一般不去追究,如果红军还在此地就被告密,只要被抓住的,就会枪毙。当然对于那些叛徒,贺胡子他们红军绝对是严惩不贷。

张三这么久不敢出门,他知道他早被几个红军,游击队,赤卫队等人盯上了,他知道,云秀他们早就安排了好多人在盯他的梢,云秀他们是绝对不能放过他的。张三再也藏不住了,也沉不住气了。如果他不主动逃出去,迟早就会被红军打死在响水坝,也许逃出去,去凤城找找国军说下情,也许还有生路一条。

一天早上,张三在他婆娘李美花指引下,从东厢正屋里跳出,随身还带了两杆盒子炮,30多发子弹,他知道,此去是凶多吉少,说不定,红军的探子早就做好笼子等他钻了。

张三那天和她婆娘打扮成赶场夫妻,张三挑着箩筐,李氏背着花背篓,急匆匆得往李家铺赶。过李家铺,必须经过枫木坳,这枫木坳,在长满枫木树的山岭上,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树林,平时大白天,只有结伴人们才敢而行。如过是单身的商旅客人,或妇女,必备抢劫无疑。张三心想,红军大清早是不会去枫木坳坐垭口的。(坐垭口是指土匪抢劫时,单在垭口上坐等人到来,然后再抢劫)。

还有这个枫木坳,到处是溶洞天坑,原先土匪杀人越货时,只抢钱财,把人直接杀死丢进天坑里,让人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地方,每天早上8点前,下午5点后,大家都是结伴而行,以免碰上山上的喽啰(土匪)。

张三用斗笠把眼睛遮住,两人急急忙忙的往前走。还没到枫木坳,在一个叫杀牛荡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大道,被两大块青石头卡在正中央,前不占村后不着店,到处是天坑,如果把人杀了,随便扔进那个天坑里,谁能发现得了呢。想起来就有些后怕,张三一边招呼他婆娘李美花快点走,一面四处瞧瞧,生怕那个大岩石的后面蹦出一个红军或者游击队来。

“啪——啪——啪——”三声枪响,张三已经吓得屁滚尿流了,倒还是他婆娘比他镇静,她一个鹞子翻身就躲在岩石后面,随即张三被他婆娘拉进大岩石后面,其实,早就在他们出门的时候的,镇上的几个红军探子,就把张三出门的消息通知了各个哨卡,与张三清帐的时候到了。不管是枫木坳,还是杀牛荡,更不用说杉木塘等地,红军等的就是他自投罗网。

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早就把黑洞洞的枪口顶在了张三和他婆娘的背心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112

主题

245

帖子

34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1-27 09: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十章:公审
“红军爷爷饶命,红军爷爷饶命!”张三将枪举过头顶,直向红军战士求饶。
别看他婆娘平日里不怎么样,她却开对红军开了枪,不偏不倚的打到了红军战士的左肩膀上,顿时,殷红的鲜血浸透了红军战士的衣服,路边的草丛上几朵白色的小花,也被染成了艳红。在一旁的红军战士说时迟,那时快,只看手起,枪响,张三的婆娘往前一个跟斗就栽下去了。
“张三,你睁开狗眼,看看老子是哪个!?你个狗日没得良心的,我们今天代表人民审判你,我们今天就是要取你老命!”为首的红军排长齐天彪手提驳壳枪,将枪筒子顶上了火,今天,他不想让张三那么痛快的死去,虽然,红军见不得叛徒,要是以前枪毙叛徒,可以二话不说,上去啪啪两枪了事,顶多再割下人头就行。
“齐排长饶命,放过兄弟一马,看在兄弟以前帮过红军份上,你们今天就饶我一命吧!日后我就是做牛做马也会报答你的!”此时的张三已经没有了往时的张狂劲,像耙耳朵狗一样在那里摇尾乞怜。
“要我饶你,我依了,可是我们红军战士不依!我今天放了你,我良心过不去!你看我今天不吐你骨头。捶你的螺丝骨(膝盖骨)来吊烟杆,老子就不姓齐了!张三,你今天是要快死,还是慢死呢!”齐排长问道。
“爷爷,我今天只想快点死!”张三知道,土苗山寨的人,对付仇家的人,一般有两种死法,快死的日子好过点,就是一枪或者一刀结果性命,有时还可以得个全尸。而那个慢死啊,是人用刀,一刀一刀把人身上的肉往下刮,最后让人血流尽而死。那家伙不光说痛,就说那过程就够人受的。被人捆着,上下几刀,左右几刀……浑身上下全是窟窿,最后是血流尽而亡。如果眼睁睁着看着被人捅,那种撕心裂肺的,翻江倒海般的痛……张三虽然没有试过,他却是没吃过猪肉倒也看见过猪走路了的。他知道:那滋味,是人都受不了的。
红军战士早就把张三的枪下了,被红军五花大绑的捆好后,把他提到大石板上,齐排长和四个战士,一个枪顶在头上,一个顶在心窝,其余两个提着张三膀子,两声清脆枪响后,张三面如土色,灰白灰白的。其实齐排长是故意吓张三的。张三的裤裆里,早就屎尿一起登门,人全部瘫在地上了,像一堆稀泥,再也提溜不起神来。
几个红军战士将张三五花大绑,砍了一根小杉树,把张三脚手绑好,从中间一穿过去,一直抬到了响水坝镇上,把他就捆在大枫香树下,张三这下真是“造孽”了,原先怕他两口子的乡亲们,这下都找到了报仇的机会,不是你上去给张三一脚,就是哪个上去给张三一拳,要是平时里,张三早就翻天了。而今天,张三只能等着红军快点将其送死。只好眼睛鼓着甑钵那么大,像两个牛卵子一样,希望多多最后的世界了。
响水坝上,乡邻村的人们都来看,红军处死张三的下场。
张三知道横竖是死,于是那张三倒好还装起硬汉来,来了一个鸭子死在田埂上——嘴巴硬。又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直挺挺的,怒视着围观的群众与红军,这个时候,群众也没有那个人怕他了,原先和他有仇的王四麻子今天可逮着了报仇的机会,直往张三身上吐唾沫,还不是跑上前去踢张三两脚,每踢一下,张三就是一顿哀嚎。
这天下午,红军就要宣判张三。此时的响水坝上,街上到处贴有标语,到处也是巡逻的红军战士,还有奔走相告的群众,大家都嚷着秋雨坝子上去看枪毙张三。“誓死保卫苏维埃!”“红军万岁”“工农苏维埃万岁!”,“打倒土豪劣绅,全国工农团结大万岁!”。张振坤师长今天亲自主持审判仪式。那些原先驻守响水坝的国军早就望风而逃了。
张三被两个身强力壮的战士带上审判台,还有远近几个著名的乡绅也被一并带上来。给张三陪杀(也就是在枪毙张三时,他们站在一旁,虽然不枪毙他们实际上是杀鸡给猴看)会场上一遍欢腾。
红18师参谋长刘大奎主持整个会议,当他宣布对张三执行枪决时,整个会场欢声雷动,两个战士将人民公敌的生死牌,直往张三的背后脊梁下方一锉,张三疼得鬼哭狼嚎,哎哟连天。几个红军像杀狗一样拧着他,然后游街,最后把他拖到河边,望其背心上就是一脚,将其踢倒在地,只听啪——啪——啪——三枪枪响,张三只动弹了几下,就呜呼哀哉见阎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6

112

主题

245

帖子

34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1-28 08: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十一章:血染豹子沟

张振坤师长率领着红军18师健儿,在鄂西大山林中,吸引着大部分的国军,每天急得国军们团团转。
整个凤城地区剿匪的国军怎么也没想到,区区一个18师就够他们忙活了近一个月了,到处放出的探子,搞来的情报总是牛头不对马嘴。前几天凤城剿匪需徐司令大发雷霆,将几队国军特务大队成员挨个的训了一通。
很多时候,国军探子带来的消息是:往往今天听说18师在滴水关,可是第二天却说18师在管家口了,后天又在卯洞,反正18师红军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的。搞得国军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这几天以来,凤城国军仿佛发现了红军的最新动向,一封封密报到湖北省凤城地区国军剿匪司令部,各地区都请求派遣更多的部队来围追堵截红军。原先驻防在湘鄂川黔地区吉首的,陈蕖珍所领导的国军8个师全速向凤城地区开进。 国军前锋就在三天前抵达了招头寨,与马齿寨等地,他们采用篦虱子的办法,一点点的往前推进着,妄想把红军逼近一个死胡同里,然后一网打尽。
驻扎在刘家坪的红军四处在筹集粮食,也在扩招红军,很多农民把儿子、姑娘,都主动送到招兵地方,短短7天,红军队伍又扩大了2000人。在新招的红军队伍里,农民弟兄们除了把儿子送到队伍中,还有新娘把新郎送到招兵处,还有年近70岁的老爷爷送着孙子,希望红军能给他一个好前程。至少在他们的眼里,参加红军至少会有口饭吃,至少没人压迫他们。
红军大部队在不断地筹集枪支弹药,同时,也还得应付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各个地方游击队,很快就地转化为红军正规部队,赤卫队直接改编为红军,当然,还有很多地方游击队也就开始化整为零,转为地下工作了。一时间,很多地方,到处又是还乡团,清乡团的天下,虽然红军也还在打击他们,但是红军也有鞭长莫及的时候。
我们桐子坪镇上,乡公所又要我父亲出来主持工作,去做全面负责组织清剿红军残渣余孽的头头,父亲说自己的身体不好,全力推脱这件事情。,他知道,这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弄不好会搭上自家性命。当然在原先吃过红军亏的人,这下子,终于找到了报仇的机会,有的人出钱,有的人出枪,这下我们桐子坪镇的清乡团不到一个星期之间就轰轰烈烈的成立了,一共有200多人,县城里还增派来了一个营的国军,开始每家每户的搜查红军了。
我还是像往常一样,要不窝在家里不出来,要么就去镇上去点点卯,既然拿有国民政府的饷银,那还是得干点事情,总之就算做样子也得也得去做做的。
云秀母亲就在那天清晨被一队国军抓到的,当时她准备回家来看看,其实她们也没什么好看的了,值钱的东西一样没有,云秀的母亲主要是给在镇上十里铺送信时,在枫木坳的国军哨卡那里,被一个排的国军当做探子拿下,那天并一个班的国军押送去桐子坪领赏呢!说是抓了一个红匪家属,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于是桐子坪上的国军营长连哄带骗,恩威并施,花言巧语,几次三番的对云秀母亲进行审问,可是云秀母亲就是不说关于红军的任何问题,只说什么问题她都不知道。
那天国军营长还动用大刑,把云秀的母亲绑在一个杉树杆子上,云秀母亲上下布满了伤痕,但是每阵皮鞭落在她身上时,她却连哼都不哼一声,就连父亲见到她也都直要摇头。父亲没有想到,姜石匠的堂客居然也是这般的厉害,能够忍受这样的皮肉之苦。
很多地方的地下组织,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破坏与打击,很多地方交通站都被摧毁了,原先的很多地方摇摆不定分子,都开始投向了国军。此时,毕竟还是国民政府的天下,山村里人的思维就一直认为,红军只不过是过客,而国军才是真正的队伍,至于红军原先给他们分的田地,他们也不敢种了。他们一直认为,这天地原先是别人的,那就是别人的,这就是命运。历朝历代,又有几个农民那还翻得了天。这也应验了农村人经常说的那一句古话,“胳膊终究还是拧不过大腿”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红18师在凤城里转来转去,国军剿匪司令部也被区区18 师惹得团团转,这个时候,一个18师只能起到牵制国军的作用,如果真是要作战,红军的战术还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18师虽然能迷惑国军一时间,但是国军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很多农民再也不敢亲近红军,他们要么占山为王,要么就跟着国军参加进剿,国军已经发布布告,要是能皈依国民政府的,可以既往不咎,也可以宽大处理。只要能把红军的枪等物品叫上缴出来,国军可以不找麻烦。原先干什么事情的,依然可以干什么事情。国军也不秋后算账。
这天,18师先头部队来到了豹子沟,这是一个只有2、30户人家的地方,一条长长的山沟子,一直通向谷底,大约有5公里那么长,两面还是青山,沟底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终日不断的流淌着,哗啦啦的响。红军此行的目的就通过豹子沟去盘山坪去找红军主力部队。而国军早就安排了郭世宇的一个旅,单等着18师自投罗网。
早上天刚蒙蒙亮,18师就来到了豹子沟,很多农民都不敢说,前几天国军来过这里,老百姓也不给红军饭吃,就是用钱买,老百姓也不给,当张振坤师长跟几个老乡打招呼,希望他们给红军卖点粮食时,这时,几个好心的老乡才告诉他实情。说前几天凤城县的国军早就在这里等候他们了。
“快点撤退!”张师长一面布置队伍后撤,一面交代老乡,千万别说红军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人,看见情况万分危急,几个好心的老乡自告奋勇地当向导,准备把红军送出去。
此时,豹子沟的山梁、沟底等地,已经被国军围成了铁桶,郭世宇旅长认为,此时的红军就是长着一对翅膀,也别想从他这里飞出去。
前面的人已经和国军接上了火,张师长知道,今天和国军如果不拼个你死我活,至少也是鱼死网破,能突围出去当然是好事情,要是突围不出去,那也只能依靠天意了。
虽然是号称18师,其实真正没有多少人了,1000人左右的队伍,想在此时突围,何其难啊。张师长已经将驳壳枪子弹推上了膛,他要战士们节约子弹,等敌人靠近了再打,还约定部队分散突围出去。三天后在芭蕉坨回合。
红军各连,在连长指挥下,开始分散突围,几个当地老乡,带领着张师长走向后山,准备向上爬行。张师长他们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很多红军战士打扮成当地老百姓样子,跟着老乡一起去下地去种田,或者装着走亲戚的样子,或者跟着向导开始攀爬羊肠小道。
几个连队的红军,已经被国军冲散了,能够活出来的红军战士,此时,拖着疲惫的身子,抬着受伤的红军战士,或者草草的将红军尸体掩埋掉,就急匆匆的走了,连一块墓碑都没有,很多红军战士没来得把姓名留下来,就匆匆的离开了人世间了。还有几个红军战士,在弹尽粮绝时,被一队队国军逼近悬崖,最终要不是撞崖,要不就是投悬崖而死。等到第三天在芭蕉坨清点人数,这时,18师仅仅只剩下600人的队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