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第三装甲师

【襄阳揽胜】对古邓国、邓县的思考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1

主题

970

帖子

115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53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5-8-22 21:3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伟君子 于 2015-8-23 19:24 编辑

三装子要求樊、邓塞、邓县在一条线上,再谈三装子的逻辑。古人都哭错在厕所。

我觉得这个逻辑最能体现三装子的本色,特地单开一贴。

事情是这样的:已知唐宋时代邓县在襄阳的东北。汉邓县在襄阳的西北。

三装子要推翻汉邓县在襄阳西北的论断。想证明汉邓县就在襄阳的东北。

如何证明呢。他提到一场战争,这不重要。他说邓塞在樊邓间,这也不重要。

根据已知条件:樊城向北(可能是东北)是邓塞,邓塞向北(可能是西北)是邓县。邓塞在两都之间,完全说得过去,三个城市不在一条线上。
看图:
这完全没问题。

三装子这时候又出大招了。再次给古人定了条件:邓塞在樊邓间。那樊、邓塞、邓县,必须成一条线的向东北方向排,不能歪。
这个大招,太绝了,简直没法反驳。古人哭昏在厕所。想在古代地图上找到三个城市在一条线上,太不容易了。
三装子找到了三个城市在一条线上,大家看图:

三装子直接把三个城市的位置给捋直了。把已知的邓塞西北的邓县移到了未知的邓塞东北方向去了。也就到了襄阳的东北方向。

这个逻辑够强大吧。没有史料,三装子可以自己定个规矩,把县城移走。
(汉邓县位置,详见石泉考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8

主题

256

帖子

2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IP属地:广西柳州市柳南区

 楼主| 发表于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 2015-8-23 13: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前文)
石先生又写下三条有力旁证。
1、引《汉晋春秋》与《荆州图副》,证邓县城在今襄阳西北的邓城遗址。
石先生考虑有不足。习凿齿云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这是证明诸葛亮家在哪里。如何证得邓县城在哪里?《元丰九域志》云邓城县有牛首、樊城、高舍三镇。宋邓城在东北,可这牛首镇,不就在西北吗?难道宋代牛首也在东北?樊城就是汉邓县的,樊城也没在襄阳西,就在襄阳北,谁有能说襄阳东北就不是邓县?

《荆州图副》云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先生说这西南一里是“里数过近,可能有脱误”。
为什么一定是里数有脱误?无论邓城在哪个方向,西南不远隔的,都是浊水。沔为浊之讹,可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8

主题

256

帖子

2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IP属地:广西柳州市柳南区

 楼主| 发表于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 2015-8-23 16: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前文)
(2)【《宋书》卷37,州郡三,雍州京兆太守属县有邓县,云是’‘汉旧县”,而有“京兆太守”条总序则指明:“(宋孝武帝)大明土断,割襄阳(郡) 西界为实土。”邓县当时虽然属犷京兆侨郡,但它是汉以来的旧县,因而是有实土的。据“京兆太守”条所记,当时京兆郡属县中只有邓县不是侨县,可以想见:同郡的其他诸侨县必然寄治在邓县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大明“土断”之后,划给京兆郡的实土是在襄阳郡的西境。这也就反映出:当时邓县必然也邻近襄阳西境,才能与其他侨县的新得实土连接成一片。这样邓县自当在襄阳西北,而不可能偏在东北方。】

石先生似乎仍没有跳出“西”这个圈子。大明土断,划实土在襄阳西境,隔沔水与邓县西境接壤,这不也挺正常?为什么邓县城一定要邻近襄阳西境,邓县城在襄阳之东北也是可以的。邓县的东境肯定已至襄阳东北,为什么?因为“邓塞”在襄阳东北。

宋邓城辖境从襄阳东北邓城,至襄阳北樊城,至襄阳西北牛首。难道宋代牛首镇不在襄阳西北?
难道汉代邓县没有宋代的邓县大?

其实,汉邓县东境之邓塞,在襄阳东北。西境与襄阳西境隔沔相邻。看起来范围好像跟宋代邓城县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1

主题

970

帖子

115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5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23 17:2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伟君子 于 2015-8-23 19:22 编辑
第三装甲师 发表于 2015-8-23 16:24
(接前文)
(2)【《宋书》卷37,州郡三,雍州京兆太守属县有邓县,云是’‘汉旧县”,而有“京兆太守”条 ...

三装子又一通质疑。
三装子提出:割襄阳西为京兆,京兆可以的襄阳西,但京兆管辖的邓县不必在襄阳西。仅仅是一个不一定,就推翻边几条史料。

三装子似乎忘记了一条史料。

割襄阳西以置京兆。京兆郡治在邓县县城(另有记载在杜陵)。(史料见石泉文章)


把这两条记载放一起,把襄阳西的邓县一带给京兆,其中京兆郡治邓县县城在襄阳西。你说不一定?

那配上隆中、京兆、邓县、沔水的相对位置。历史记载完全吻合。你应该接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1

主题

970

帖子

115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5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23 17:2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伟君子 于 2015-8-23 19:29 编辑

三装子再次强调:隆中(在普陀堰附近)和邓县相距一里,而且隔浊水。但隆中在襄阳西北。邓县在襄阳东北。三装子说话从来不敢画图。画图就明白
再发一个三装子的最直白的硬伤。隆中是在襄阳西北还是东北。





[size=0.83em]三装子图二.jpg (101.4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3 天前 上传






不知道是不是三装子的笔误。他在开贴的头篇,就定下调:隆中在樊城东北。但他后来提供的图,隆中却在襄阳的西北。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樊城非常小,在现在的汉江一桥头的东边。第三装甲师画那个位置,怎么算,也算不到樊城的东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1

主题

970

帖子

115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5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23 17:2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占楼占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8

主题

256

帖子

2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IP属地:广西柳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西柳州市 2015-8-24 14: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衷心希望读者尤其同行们就以下三个层次,予以严格的审查:
(1)我所依据的关键性材料是否有不可信靠的?如有,请批驳。驳倒了,其他建基于此的新解就也站不住了。那就只有放弃自己的看法。
(2)如果所引据的材料可靠,那么,我对材料的理解是否有误?如有,也足以影响全局,甚至可以推翻新解,那就欢迎指出,并请见告:正确的理解应是什么?
(3)如果我的材料的见解也不误,那么,是否在运用方面有问题?比如:是否有片面性?是否有移花接木现象?如然,正确地运用这条材料,应是怎样?
在这三个层次中,无论哪方面是我错了,都应认真改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1

主题

970

帖子

115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53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5-8-24 14: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装子再次强调:隆中(在普陀堰附近)和邓县相距一里,而且隔浊水。但隆中在襄阳西北。邓县在襄阳东北。三装子说话从来不敢画图。画图就明白



再发一个三装子的最直白的硬伤。隆中是在襄阳西北还是东北。














不知道是不是三装子的笔误。他在开贴的头篇,就定下调:隆中在樊城东北。但他后来提供的图,隆中却在襄阳的西北。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樊城非常小,在现在的汉江一桥头的东边。第三装甲师画那个位置,怎么算,也算不到樊城的东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1

主题

970

帖子

115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53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5-8-24 14: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装甲师 发表于 2015-8-24 14:29
我衷心希望读者尤其同行们就以下三个层次,予以严格的审查:
(1)我所依据的关键性材料是否有不可信靠的? ...

三装子要求樊、邓塞、邓县在一条线上,再谈三装子的逻辑。古人都哭错在厕所。

我觉得这个逻辑最能体现三装子的本色,特地单开一贴。

事情是这样的:已知唐宋时代邓县在襄阳的东北。汉邓县在襄阳的西北。

三装子要推翻汉邓县在襄阳西北的论断。想证明汉邓县就在襄阳的东北。

如何证明呢。他提到一场战争,这不重要。他说邓塞在樊邓间,这也不重要。

根据已知条件:樊城向北(可能是东北)是邓塞,邓塞向北(可能是西北)是邓县。邓塞在两都之间,完全说得过去,三个城市不在一条线上。
看图:
这完全没问题。

三装子这时候又出大招了。再次给古人定了条件:邓塞在樊邓间。那樊、邓塞、邓县,必须成一条线的向东北方向排,不能歪。
这个大招,太绝了,简直没法反驳。古人哭昏在厕所。想在古代地图上找到三个城市在一条线上,太不容易了。
三装子找到了三个城市在一条线上,大家看图:

三装子直接把三个城市的位置给捋直了。把已知的邓塞西北的邓县移到了未知的邓塞东北方向去了。也就到了襄阳的东北方向。

这个逻辑够强大吧。没有史料,三装子可以自己定个规矩,把县城移走。
(汉邓县位置,详见石泉考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1

主题

970

帖子

115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53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5-8-24 14: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装甲师 发表于 2015-8-24 14:29
我衷心希望读者尤其同行们就以下三个层次,予以严格的审查:
(1)我所依据的关键性材料是否有不可信靠的? ...

三装子想证明古邓国管辖穰地,可惜没史料怎么办呢。没事 ,三装子给你造史料,三装子给你造定律。


已知:韩国占领过穰,韩国兵器有邓师(邓人造)、宛冯(宛人造)、龙渊(楚王聘请工匠造过)、太阿(楚王聘请工匠造过)四样。

我们看请这六者的关系:韩国与其余五者都有关。
但是穰、邓师、宛冯、龙渊、太阿,则没有什么明显的关系。
而且注意一个前题:
楚王聘请工匠也做过龙渊、太阿。和韩国差不多。
这时我们认为韩国聘请工匠做这四样兵器,也是常理。聘请,你可以理解为强迫式,也可以理解为非强迫式。


那怎么办呢?三装子再次使用大招,造出新史料:邓师产于穰地。有了这个史料,就可以顺利的讲邓管辖穰了。

这里还有个逻辑问题,楚王可以聘请工匠造韩国的太阿、龙渊,韩怎么不能聘请工匠造邓国的邓师呢??

三装子再次出大招:创造了一个逻辑。

邓师是邓国国宝(其实韩占领穰时邓国已灭),龙渊太阿的工匠随便请,邓师的工匠你请不来,邓师在市场上也买不来。只有占领邓师的产地才能获得

到此大功告成:
我们理下三装子的思路:
创造一个穰地是邓师的产地的史料,再创造一个神逻辑:龙渊、太阿可以请工匠,但邓师不能购买,不能聘用工匠获得。于是乎:一个邓国管辖穰、韩国占领穰并获得邓师的学术成果就成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