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xZ700

[热点评述] 襄阳的“省会”史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20 20: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好几篇论文,还有其他一些书籍和资料,下面这个论述的比较全面、深入。

2345截图20200620190313_副本.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22 12: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雍州的历史沿革
雍州
    古九州之一。《书禹贡》:“ 黑水 西河 惟雍州 。” 孔颖达 疏:“计雍州之境,被荒服之外,东不越 河 ,而西逾 黑水 。 王肃 云‘西据 黑水 、东距 西河 ’,所言得其实也。” 黑水 ,或谓即张掖河 ,或谓即 党河(均在今 甘肃 ),或谓即 大通河(在今青海 ),诸说不一。 西河 ,指今山西 、 陕西间的黄河 。
    雍州地区自西周到西晋始终是京畿或附近。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部时,该地区以西属凉州,东归司隶校尉,不独立设州。东汉时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设立过雍州,但是不久取消。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雍州再度成为正式行政区,李傕控制下的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分凉州河西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设立雍州,治所在姑臧。建安十八年(213年)省凉州,与司隶校尉部的三辅一起并入雍州。治所就在长安。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分河西8郡复置凉州,曹魏时期的雍州其范围固定在原凉州黄河以东和司隶校尉部的长安及附近的三辅。曹魏、西晋不变。十六国的前秦、后秦一度将雍州迁至安定郡(今甘肃镇原)和蒲坂(今山西永济),北魏、西魏、北周仅将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设为雍州,治所在长安。而东晋和南朝将雍州侨置襄阳。隋朝统一后,以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为雍州,隋炀帝改为京兆郡,唐朝建立后,又改为雍州,唐玄宗设立京兆府。

东晋侨置雍州

    东晋太元中(公元386年,一说为389年)在襄阳(今属湖北)侨置,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割荆州北部为境,治所在襄阳,辖境相当今湖北均县、南漳以东,钟祥北境以北,大洪山、枣阳以西和河南浙川、内乡、方城以南、泌阳以西地区。梁以后缩小。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改为襄州。南朝时控扼南北,为汉水上游重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22 23: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冀州
大禹治水冀州始,天下之中州,天子之常居。《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南部、内蒙的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等地区。
兖州
兖州(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及河北省的南部一带地方。)
青州
青州,”海岱惟青州“,大体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的一片区域,地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自东晋始,历经隋、唐、宋、金、元、明等封建王朝,长达一千六百多年,虽建制仍频,然青州一直为州、府、郡、道、路的治所,是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6] 
徐州
徐州,范围大致在今淮海地区。《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尔雅·释地》:“济东曰徐州。“
徐州(今江苏省北部和山东省的东南部)
扬州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六省的土地)[7-9] 
荆州
荆州,在荆山﹑衡山之间。《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一带,由荆山之下直到衡山(大别山)之南。荆州“厥上惟涂泥,厥田为下中,厥赋为上下”。这是指出荆州土壤大致类似扬州,惟土壤肥力为下中,比扬州高一级,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级,田赋属第三级。汉朝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范围扩大。辖境相当于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又逐渐减小。东晋定治江陵,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
荆州(现两湖,两广部分,湖南,贵州一带)
梁州
梁州,《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
扬雄《蜀都赋》: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臯弥望,郁乎青葱,沃壄千里。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一带。)
雍州
雍州,《尚书·禹贡》:“ 黑水西河惟雍州 。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内蒙的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
豫州
豫州,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 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23 2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九州:冀、兖、青、徐、扬、、豫、梁、雍

聪明的网友一定看出来了,我上面标红的含义了。

令人惊奇的是,襄阳竟然做了古九州中的三个州的治所。分别是:

荆州,东汉、三国、西晋、前秦。
梁州,东晋。
雍州,东晋、南(北)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25 07: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四 历代州域形势四南北朝 隋》--顾祖禹的文集

    雍(州)治襄阳。统郡十七:曰襄阳,曰南阳,曰新野,曰顺阳,曰义成,皆故郡也。曰京兆,治杜县,今襄阳府西杜陵城是。曰始平,治武当县,今均州也。曰扶风,治筑阳县,今襄阳府城县东四里有筑阳故城。曰南上洛,治上洛县。沈约曰:其地名臼口,在今汉中府兴安州阳县界。或云:臼口,当作口,今县有口镇。曰河南,治河南县,今新野县东北有河南城。曰广平,治广平县,今新野县西故朝阳县是。曰冯翊,治若阝县,今襄阳府宜城县西南九十里有若阝县城。曰南天水,治华阴县。沈约曰:其地名岩洲,在襄阳城外。曰华山,治华山县。沈约曰:治大堤,今宜城县南汉南城是。曰北河南,治新蔡县。沈约曰:地名宛中。曰弘农,治邯郸县。沈约曰:地名五垄。俱在南阳城外,皆侨置郡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27 07: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摘录:
2345截图20200627074629.png


牛僧孺。

这牛僧孺是中晚唐时候的一个大人物了,他考上进士以后有考上了制科的考试,在他44岁的这年就当上了宰相,这个仕途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

只是我们读中晚唐的历史读多了,你一定知道这个时代,是很不安定,很不稳定的时代,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当宰相那一定当得很辛苦,所以牛僧孺虽然当了宰相,但还是有点生不逢时,他的心情经常处于郁闷的这么一个状态,好在郁闷的时候呢遇到了杜牧,那他跟杜牧由此产生的一段深厚的友情,就弥补了他在政治上的郁闷之情。

这份友情不仅仅给牛僧孺带来了政治之外的温情,其实也在帮助着杜牧政治上的成长,所以这段友情可以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它的意义。

开成的四年,也就是公元839年,这一年已经60岁的牛僧孺再度出任宰相,出任宰相以后呢,他又兼任了襄州刺史,那牛僧孺就去了襄州去担任襄州刺史,那么这一年杜牧也从外地进京,杜牧与牛僧孺这一次在京城经常在一起交流,经常在一起喝酒,经常在一起聊天。


在牛僧孺即将出发去襄州之前呢杜牧来到了牛府,因为很熟悉嘛,牛僧孺倒了一杯茶递给了杜牧,让他在一边坐着也不多说话,沉默了大概有一段时间,然后牛僧孺缓缓地开口说,我这一次去襄州就准备在那里终老了,也不准备再回京了,在京城的这段时间真是心力交瘁,所以我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到地方上去管理一方民众,我也要享受一下清净的人生。

这番话当然说得很沉重,沉重到什么程度呢,沉重到让平时妙语连珠,滔滔不绝的杜牧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杜牧就觉得说再多的话还不如写一首诗吧,所以就走到牛僧孺的桌前,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送牛相公出镇襄州》我们看一下这首诗。

《送牛相公出镇襄州》杜牧

盛时常注意,南雍暂分茅。紫殿辞明主,岩廊别旧交。危幢侵碧雾,寒旆猎红旓。

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拜尘先洒泪,成厦昔容巢。遥仰沉碑会,鸳鸯玉佩敲。

你去打开杜牧的诗集,如果按照编年的这么一个顺序,我们就能发现,这个是杜牧写给牛僧孺的最后一首诗。


这首诗的关键其实是中间的两句,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这两句对于牛僧孺的道德,功业,威望,进行了极大的礼赞,开头两句说,因为你平时长期地致力于国家大事,所以获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赏啊,现在你去南雍,南雍(侨置雍州)就是襄州(湖北襄阳),也不过是暂时去下面管理一下而已,这个暂字大家都注意,显然包含了希望牛僧孺再一次回朝的这么一个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27 20: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襄州评论】我发这一段史实,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1、按照一些人的想象,侨置雍州(南雍州)是白驹过隙,是寂寂无闻的。如果有网友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从时间上看,侨置雍州从公元386年开始(一说为永和九年-353年,一说为宁康二年-374年,一说为389年),到公元554年为止,跨度约170年,超越一个半世纪,比有些国家的历史还要长,这个时间还是不短的。

    其次,从影响力来看,南雍州从东晋开始侨置,由弱变强,到南朝刘宋开始崭露头角,直至建立一个萧梁朝代,影响甚至左右了中央政治,请问,又有几个州(“省”)可以达到这个影响力?

    侨置雍州的影响力,在隋唐宋都是有体现的。比如杜牧、孟浩然、刘禹锡等很多文人都写过南雍州。

2、襄阳在大唐那真是牛逼闪闪。襄州的刺史还要宰相兼任。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正国级”单位,可不是什么“副省级”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28 19: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重要的事情说两遍——

【襄州评论】

我发这一段史实,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1、按照一些人的想象,侨置雍州(南雍州)是白驹过隙,是寂寂无闻的。如果有网友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从时间上看,侨置雍州从公元386年开始(一说为永和九年-353年,一说为宁康二年-374年,一说为389年,也有其他说法,比如顾祖禹说太元九年),到公元554年为止,不管哪种说法,雍州在襄阳跨度约170年,超越一个半世纪(甚至可能是两个世纪),比有些国家的历史还要长,这个时间还是不短的。

    其次,从影响力来看,南雍州从东晋开始侨置,由弱变强,到南朝刘宋开始崭露头角,直至建立一个萧梁朝代,影响甚至左右了中央政治。请问,又有几个州(“省”)可以达到这个影响力?

    侨置雍州的影响力,在隋唐宋都是有体现的。比如杜牧、孟浩然、刘禹锡等很多文人都写过南雍州。

2、襄阳在大唐那真是牛逼闪闪。襄州的刺史还要宰相兼任。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正国级”单位,可不是什么“副省级”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29 21: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写侨置雍州(襄阳)。

诗题: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 刘禹锡 唐
其一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其二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注:
1、相国燕国公于司空:于頔( dí)(?—818年) 字允元,唐朝宰相、三公之一的司空。累迁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封燕国公。

2、南雍:侨置雍州(今湖北襄阳)。

3、白铜鞮:据《隋书•音乐志》 上载:南齐萧衍镇守襄阳,当时有童谣“襄陌白铜蹄,反缚扬州儿”。当时有人附会说白铜蹄是指铁骑。扬州之士将要向襄阳萧衍投降。齐东昏侯二年衍起兵襄阳,克建康称帝。乃创制此曲。唐人作《襄阳曲》多作“白铜鞮”。如李白诗《襄阳曲》:“襄阳寻乐处,歌舞白铜鞮”,另外《襄阳歌》中也有:“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宋•张孝祥《醉落魄》:“桃花庭院闲妆束,铜联谁唱大堤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30 23: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的司空是什么呢?

唐朝三公:太尉、司徒和司空
唐朝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

于頔( dí)
于頔(?—818年) 字允元,唐朝宰相。累迁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封燕国公
今河南洛阳人。后周太师于谨七世孙,行二十九。其祖辈自北周时迁入关中,世代为官。初以门荫入仕,补千牛,自华阴尉累迁侍御史。充入吐蕃计会使,时论以有出使之才。擢长安令、驾部郎中。
贞元七年(791)任湖州(今浙江吴兴)刺史。该州长城方山(在今浙江长兴县西)下有湖陂,名西湖。南朝时曾疏凿,灌田3000顷,后失修废弃。他到任行至该处,命修复堤塘,重新灌田,水稻和养鱼获丰收,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湖州任后,调为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刺史。在苏州,他移风易俗,毁淫祠,拆庙宇,修街道,开沟洫,改造环境,卓有政绩,但过于暴横。观察使上奏朝廷,德宗不予理睬。后迁大理卿、陕虢观察使。他“自为得志,益恣威虐”。对属下横加责罚,参军事姚岘不愿受其虐,投河而死。后历任大理卿、陕虢观察使。
贞元十四年(798),调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北襄阳)。遇蔡州吴少诚叛乱,他率兵攻取了唐州之吴房、郎山县,趁势广募士兵,储备甲杖器械。他向朝廷提议,将襄州升为大都督府,德宗照允。他于是“公敛私输,持下益急,而慢于奉上”【注:见《新唐书·于頔传》】。他诬奏邓州刺史元洪贪赃,朝廷判流端州,行至枣阳县,他又命部下兵将元洪劫到襄州拘留,再上表说对元洪处刑太重,德宗无奈,复下旨除元洪为吉州长史。部属判官薛正伦卒,他令士兵围其第,强抢其女为儿媳。他的骄横为天下所闻,故人称不遵法度的节度使为“襄样节度”。
不过他在任的同时善待士人,以博声名,秀才崔郊寓居在襄州(今襄阳)姑母家,姑家婢女姿容秀丽,崔郊与之互生爱恋,但姑母由于家境原因,不久将婢女卖给于頔。崔郊因此写下《赠去婢》一诗抒发胸臆: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于頔后来读到此诗,召来崔郊将婢女领去并赠与万贯,成就了这段姻缘,传为诗坛佳话。名士符载在匡庐山隐居,向他求百万钱买山,他不但照给,还外赠纸墨、布帛等。
韩愈也曾致信求取他的引荐。

宪宗即位,朝纲稍肃,他略为收敛。要求以第四子于季友婚配宪宗长女永昌公主,宪宗应允。
元和三年(808)入朝,九月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和八年(813),其子于敏仗势横行,恣意杀人。经三司审问,他被贬为恩王傅,于敏赐死。当年十月,改授他为太子宾客【注:《新唐书》本传为拜户部尚书,此从《旧唐书》】。
元和十年(815),朝廷出兵淮西,讨吴元济叛乱,他献出银7000两、金500两、玉带两条,以助军饷,宪宗不纳。
元和十三年(818)致仕,同年八月去世,赠太保,谥号厉,后改思。

附诗1: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唐】李涉
方城汉水旧城池,陵谷依然世自移。
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

注释

1、于司空:于頔(dí),唐朝宰相,司空,封燕国公。
2、方城:《左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3、岘山碑:晋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峴山碑”。《晋书·羊祜传》:“襄阳百姓於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唐李涉《过襄阳上于司空頔》诗:“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説峴山碑。”亦称“峴首碑”。唐李商隐《泪》诗:“湘江竹上痕无限,峴首碑前洒几多。”明袁宏道《又赠朗哉仍用前韵》:“铜鞮陌上穿花出,峴首碑前枕石眠。”

附诗2:襄阳席上呈于司空(一作元稹诗)
【唐】马戴(公元799—869,字虞臣,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花枝临水复临堤,也照清江也照泥。
寄语东君好抬举,夜来曾伴凤凰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