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7-11 17: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侨置雍州(南雍州,治所襄阳)在南朝中的巨大影响力
二、文学、音乐、艺术和宗教方面的影响力(续)
襄阳蹋铜蹄(沈约诗作)
《襄阳蹋铜蹄》又名《白铜蹄》歌,《隋书·乐志》曰:“梁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金蹄,为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果如谣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管弦。”《古今乐录》曰:“襄阳蹋铜蹄者,梁武西下所制也。沈约又作,其和云:‘襄阳白铜蹄,圣德应乾来。’天监初,舞十六人,后八人。”
其一
分手桃林岸,送别岘山头。
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1)。
其二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
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2)。
其三
蹀鞚飞尘起,左右自生光。
男儿得富贵,何必在归乡(3)。
(1)桃林岸:桃树林的口岸。岘山:襄阳岘山俗称三岘,包括岘首山(下岘)、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峰岩直插滔滔汉水,雄据一方。是一座正宗的历史文化名山。若欲:若想。如果想要。寄音信:寄托音讯或信息。汉水:长江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汉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
(2)宛水:宛溪。宣城古名“宛陵”,是以宛溪之滨,陵阳之麓,含山水首字定名。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是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敬亭、柏枧、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从事:行事;办事。指任职。襄阳:襄阳郡。湖北襄阳。一朝:一时;一旦。一个早晨。神武:神武的帝王。英明威武之意,多用以称颂帝王将相。奋翼:犹奋翅。多以喻人振奋而起。先鸣:首先鸣叫。
(3)蹀鞚dié kòng:勒马。【汉典】谓跨马驰骋。蹀,踏足;顿脚。鞚,驾驭,带嚼子的马笼头。自:独自。自然。自己。男儿:犹男子汉;大丈夫。富贵:富裕而显贵。犹言有财有势。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未必。归乡:回乡。归心向往。
这三首曲辞从男子的角度分述了三个场景:首先是男女分别,男子嘱咐女子;其次是男子到了襄阳城,遇明主,乘时而起;再次是男子得到了富贵,不愿意返回家乡。它们的故事性非常完整,且与梁武帝的曲辞一一对应:“分手桃林岸”一首对应着梁武帝的“陌头征人去”;“奋翼起先鸣”一首则是与梁武帝的“知我心相忆”并列,分述男子的境况;“蹀鞚飞尘起”一首对应着梁武帝的“龙马紫金鞍”,是男子对女子期待的否定性回复。将两人各自的三首曲辞联系起来,可以发现,他们实际上是分别从女子和男子的角度入手,合作编排了一出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对答剧:梁武帝先讲述了一个严肃的痴情故事,沈约却以一种戏谑的态度将这种严肃瓦解了。两人的曲辞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合作关系和娱乐特质。
沈约(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
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还遗存外,多已亡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