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周宗成

[文坛笔会] 周宗成揭秘红楼梦(连载)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5-8 20: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碎雨1 发表于 2013-5-5 10:59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碎雨版主好,才看见,回复迟了,版版见谅。感谢版版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5-8 2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水笔仔 发表于 2013-5-5 14:35
说不完的红楼
问好周老师!

问好茉莉版版,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5-8 2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春省亲  乾隆寻亲106

近现代作家许啸天(1886-1946)著的《清宫十三朝演义》第四十二回 中有乾隆念父母下江南的情节,摘录如下:
这时圣驾巡幸到海寧去了,先由浙江文武官员陪奉巡视海寧石塘,并看江潮。看过了潮,乾隆帝把一班文武官员都留在城外,自己带著几个侍卫和太监进城,到陈阁老家裡去了。
  这陈阁老,便是陈世倌,他自从儿子被钮鈷禄妃换去以后,便告终养,带著家眷回海寧去。后因雍正皇帝和他情分很厚,再三下圣旨唤他进京去做官,他实在推却不过,又怕推却太过了,要起皇帝的疑心,便只得进京应召。雍正皇帝十分敬重他,他一家人,陈说、陈元龙父子叔姪都做了头品大员,位极人臣。陈世倌做到首相,封文勤公,直到乾隆年间,告老还家,皇帝赏银五千两,在家食禄。乾隆帝又制御诗赐他,诗裡面有两句道:「老臣归告能无惜,皇祖朝臣有几人。」到这时,乾隆帝下江南,陈世倌已死。乾隆帝自从知道自己是陈阁老的儿子以后,便格外优礼陈家,凡是坟上的碑碣隧道,命一律参用王礼,陈家子孙,怕触犯忌讳,求别的御史一再奏请,始许他墓道中用王礼,外面碑碣仍用阁老常礼。乾隆帝又吩咐查明陈氏后代子孙有若干人,统统赏给大小官衔,进京去供职。
  这时,乾隆帝御驾忽然亲临陈家,陈家的子孙,一个也不在家中。一声听说天子驾到,吓得家中一班妇女孩童,慌了手脚。后来还是陈老太太有主意,把族长去请了来。那族长虽也做过几任知县,但这接驾的事体,他一生也没有经歷过,再加年纪已有八十岁了,耳聋眼花,吓得他浑身索索的抖,只怕有得罪的地方。谁知乾隆帝见了那族长,却和顏悦色,问他:“陈家有多少家產?陈老太太还康健吗?” 那族长谨慎小心的回对了几句。乾隆帝便吩咐他领路,到阁老墓前去,那族长领著圣驾。走到墓堂,皇帝回过头来一看,见身后还有几十个王公内监跟著。看看走到碑亭前,皇帝吩咐大家在亭中站著,只带著两个太监直走到坟前,先在坟圈前后视察一周,忽然吩咐两个太监,把黄幕遮起来。外面的王公太监们,被黄幕遮住了,看不见皇帝在裡面做什麼,只有那两个扶著黄幕的太监看得清清楚楚。后来回京去,内中有一个太监露出口风来,说皇上在黄幕裡面,实在是对陈阁老的坟墓在那裡行跪拜礼。听的人十分诧异,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便从此不敢告诉第三个人知道。
  皇帝行过礼出来,立刻下一道上諭,颁发库银二十万两,给陈老太太為养膳之费,又添买祭田十顷,添种坟树四百株。在墓道前盖造御祭碑亭三座,亭上盖著黄琉璃瓦,亭外面有皇帝亲手种的皮鬆两株,古柏两株,吩咐地方官另立专祠,兼管著陈墓春秋两季祭扫的事体。诸事停当以后,皇帝还在陈墓前后徘徊不忍去。后来经王公大臣们一再催请,才退出来。走过中门,回过头来,吩咐陈家族长,把这中门封闭了,以后非有天子临幸,此门不得再开。那族长诺诺连声。
     
     许啸天写的是小说,不是历史,因此不必计较其可信度,重要的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讲到了乾隆念父母下江南,当然是曹雪芹讲在前,许啸天讲在后;许啸天是明讲,曹雪芹是暗讲。 红楼梦中乾隆念父母下江南的故事是夹在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元妃省亲里讲的,第十八回也是千层饼结构,它讲了个元妃“省亲”; 讲了个乾隆“寻亲”——念父母下江南; 讲了个弘历“寻烝”——调戏妃母竺香玉;讲了个竺香玉“寻精”——借省亲传精生子。本篇仅分析曹雪芹是如何用暗喻写乾隆“寻亲”的故事的,请看第十八回: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 金银焕彩, 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 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把元妃省亲放在夜晚是不合情理的,曹雪芹坚持这样写主要是为了暗示乾隆的寻亲见不得人;也为了突出蜡烛——竺——元春有竺香玉的影子;或者为后面的一篇谐音“朕谒父”的《灯月赋》里有灯、月作铺垫)凤姐听了道:“既这么着,老太太,太太且请回房,等是时候再来也不迟。”于是贾母等暂且自便,园中悉赖凤姐照理。又命执事人带领太监们去吃酒饭。
      一时传人一担一担的挑进蜡烛(竺——元春有竺香玉的影子)来,各处点灯。方点完时,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拍手即鼓掌——皇上,暗示来的也有皇上)。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 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 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御——本篇中多处出现“舆”——御, 意在提醒阅者与皇帝有关)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 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那版舆(御)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 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御)更衣。于是抬舆(御)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御)。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 ” 四字(嗣子)。元春(原纯——原是纯皇帝。此篇因夹杂乾隆回江南,所以有时用元春,有时用贾妃,后面说道曾在大荒山下,可以证实)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 ,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憎,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大荒山青埂峰下的顽石本来暗示的是宝玉——曹雪芹;暗示的雍正——通灵宝玉;暗示的是弘历——抱儿,没有暗示元春,“此时自己回想”这段内心独白是曹雪芹暗示寻亲的乾隆。因阅者过度相信曹雪芹,往往忽视这一“逗错”。由此至段末乙本无,足见曹雪芹用心,抑或心虚)本欲作一篇《灯月赋(朕谒父)》,《省(寻)亲颂》,《灯月赋》加《省亲颂》是两篇,如果合成一篇就是“赋颂”——父颂,和后面的一赋一赞——赋赞——“父赞”是一个意思:赞颂父亲)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省亲别墅的套,意思不是元春别墅,是弘历的旧居)。按此时之景, 即作一赋一赞(一副仪障——乾隆欲行人子之礼,又怕暴露自己的隐私,设计用围幕隔断视线,十八回回目“隔珠帘父女勉忠勤”——“隔朱帘负儿湎宗亲”,负心儿指乾隆; 再有赞颂父亲之意;另外“一赋一赞”也讽刺乾隆“亦胡亦汉”)也不能(准)形容(乾隆)得尽其妙(得进其庙——如果陈阁老活着,不会让乾隆进家庙),即不作赋赞(护障)其豪华富丽(此狡猾狐狸),  观者(关着——全句意思是即使狡猾的乾隆把自己关在围幕内,别人也猜得出来)  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寻亲)的为是。
      且说贾妃(驾回——暗示乾隆)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驾回——乾隆)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 点的如银花雪浪, 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ぜ,桂楫兰桡,自不必说。 已而入一石港(嗣宫——皇宫),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找亲皇墅)”四字…
      闲文少述,且说贾妃(驾归——乾隆)看了四字笑道:“‘花溆’(皇墅;皇居)二字便妥,何必‘蓼汀’(找亲——乾隆心虚,怕暴露了下江南拜谒生父母的意图)?”侍座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启奏)上舆(上御;上谕), 便见琳宫绰约, 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寻)亲别墅”四字。 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 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贾妃乃问:“此殿何无匾额?”随侍太监跪启曰 :“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 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免”与“湎”同音,意在强调本篇有湎怀宗亲情节,以下同)太监引贾赦等退出。 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谕曰:“免。”于是引退。
      茶已三献,贾妃(驾归)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驾母,家母——乾隆的生母,陈阁老夫人)正室,欲行家礼(拐弯抹角的说乾隆欲向陈阁老夫人——自己的生母行家礼), 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驾归)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 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 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驾归)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不是说元妃入宫,是说当年乾隆自己被换入宫),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娘和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邢夫人等忙上来解劝。贾母等让贾妃(驾归、家回——弘历回陈阁老家)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驾归)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归)人上锡天恩 ,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 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面对乾隆之语)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
      
     所有元妃离家进宫的愁怀都八九不离十的安在了离家进宫的乾隆身上,在曹雪芹笔下,乾隆也有柔情的一面——人同此心,心同此情。即使乾隆的汉族血统和放弃归汉是历史的真实,应该看到他有不得已也,或许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7

主题

711

帖子

125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5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5-9 23: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华园 于 2013-5-9 23:42 编辑
周宗成 发表于 2013-5-8 20:49
元春省亲  乾隆寻亲106

近现代作家许啸天(1886-1946)著的《清宫十三朝演义》第四十二回 中有乾隆念父母 ...


论坛读者大多支持周先生是肯定的,我也是一定支持先生的。
抛开《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不说。人人都知道《红楼梦》中藏着许多的谜,这些个谜团如何解开,从何处下手确实很多人摸不着门,因此望而生畏、望而止步。门在哪里?周先生的解读是令人佩服的,可能钥匙就在先生手中。
刘心武很自信,可能与他的名望有关,但从他的讲座中我感觉不能自圆其说。可能他还连门在哪都没摸着,据他自己说在续后四十回,我大致看到一点,真不抱什么希望。
相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认真对待网友的疑问,再作深入研究,一定能取得突破,预祝先生早日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5-10 06: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园 发表于 2013-5-9 23:38
论坛读者大多支持周先生是肯定的,我也是一定支持先生的。
抛开《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不说。人人都知道《 ...

知我者,中华园先生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5-10 07: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园 发表于 2013-5-9 23:38
论坛读者大多支持周先生是肯定的,我也是一定支持先生的。
抛开《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不说。人人都知道《 ...

感谢先生热情洋溢的评价,此前顶多有人称赞我是又一个“某某”,但我对这样的称赞还是有保留,昔日的一些权威以守为攻,抱残守缺,一副不理不睬的傲慢,我觉得这样的权威已经堕落了,我宁愿作草根,不愿与之为伍。
再次感谢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贵州
精华
62

109

主题

4262

帖子

526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5

IP属地:贵州省贵阳市

发表于 贵州省贵阳市 2013-5-10 10: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周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7

主题

711

帖子

125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5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5-10 11: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宗成 发表于 2013-5-10 07:40
感谢先生热情洋溢的评价,此前顶多有人称赞我是又一个“某某”,但我对这样的称赞还是有保留,昔日的一些 ...

曹雪芹先生集中国古典文学之华美词藻,恰到好处地运用于《红楼梦》一身,恰恰是为了掩饰“造历”——反清复明之主旨。
先生用“谐”和“切”等手段,对谜底作几个版本的解释,恰恰又是基于“谐”和“切”。因为只要有“谐”和“切”,解释不止一个,先生是费尽心机,呕心沥血。反过来又证明了曹雪芹先生的文字语言驾驭能力。
先生严谨的态度是基于对《红》的热爱。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样是非凡的。不由得不让人敬佩之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5-10 12: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园 发表于 2013-5-10 11:10
曹雪芹先生集中国古典文学之华美词藻,恰到好处地运用于《红楼梦》一身,恰恰是为了掩饰“造历”——反清 ...

先生过奖了,真有成功之日,定不忘先生语重心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5

1164

主题

4510

帖子

751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5-10 12: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水笔仔 发表于 2013-5-10 10:49
问候周老师!

谢谢茉莉版版助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