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重庆市 2014-10-13 17: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们都说,这熊皮两家本是结义的异姓兄弟,老大姓熊,叫熊天吉,弟弟姓皮,叫皮天祥。两人本是大明将领,清朝入关后,两人一起归顺了大清,后来因各种原因辞官不做,归隐在这大山之中,修庐筑屋,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神仙日子。两人订成和约:两家修好,世代联姻。这样过了大约有两百余年,经历了七八代人,人口也慢慢地增加了。两家原本贫富不相上下,但由于人口的增加不平衡,贫富也逐渐不均起来。熊天吉是老大,当初为了照顾弟弟皮天祥,将熊家河右岸的水浇地让给了他,自己居于左岸较为贫瘠的山坡地带。但二百年后,熊姓人口增长却快于皮姓,人口多、土地贫瘠,生活水平一下子就降下来了,熊姓人逐渐沦为皮姓人的长工、佃户。皮姓人也常以此为荣,全不念当初两姓祖上的兄弟之情。于是矛盾日益显露出来,到最后,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族群相斗的悲剧。导火索却是熊姓一位男青年因在皮姓人家当长工,与皮姓家小姐对上眼了,两人成了生死相随的恋人。然而,富裕的皮姓人家却看不起已经没落的熊姓,坚持不让他们结合。于是苦苦相恋的情人便想方设法私奔。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两人做事不机密,被家人发现了,将两人捉回关了起来,并对熊姓男青年进行了抠打。一个失手,将男青年打死了。这下事情就闹大了。虽然熊姓都是穷人,但人口多,胆子大,又齐心,于是在族长的带领下,到皮姓家族讨说法。这样的说法哪里好讨?皮姓也仗着自己势力不弱便硬顶,针尖对麦芒,两姓大打出手,打死打伤多人。于是从前的结义的异姓兄弟便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虽然两个庄子鸡犬之声相闻,却是老死不相往来。
事情到了解放后才稍有转机,通过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土地改革,原来的贫富不均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两姓关系逐渐融洽起来,通婚也慢慢地恢复了。实行集体所有制后,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抢水。因为原先皮家坳以水浇地为主,熊家墩以旱浇地为主。靠着熊家河浅浅的水流,基本能保证两大队用水。后来熊家墩经过农业学大寨,将旱浇地改成了水浇地,这样一来用水量就大了,原来的熊家河的水就不够用了。为了抢水,两个大队又闹起矛盾来了,经常大打出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