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重庆市 2014-10-14 14: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1章
却说三里畈镇党委书记田七和镇长叶家河正卷着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里指导农民抗旱保苗,听到说市委书记到了镇政府,连忙放下裤腿往回赶。一路上询问着有关情况,那送信的工作人员一一说了。田七埋怨说:“这个罗斯福,平时工作还是很出色,怎么今天撞枪口上了,碰到了市委书记郝不凡暗访,这下子算是完了。”
回到镇上,郝不凡一行人还坐在那里,电风扇在头顶咯吱咯吱地转悠,象个有气无力的老头。田七赶紧走过去,作了自我介绍,洪森站起来,指着郝不凡说:“这位就是市委书记郝不凡同志。”
郝不凡看着田七满头大汗,裤腿上还带着泥巴,满意地点点头,笑眯眯地问着他抗旱的情况。田七一一介绍了,语速适中,不卑不亢。郝不凡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田七介绍完他知道的情况,叶家河也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两人都说:“今年旱情特别严重,需要水的地方太多了,而大小水库干了几十座,小塘小堰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干到底了。到处缺水,而三里畈又是个蓄不住水的地方,稍微下一阵雨就成了洪涝,几天不下雨就成了旱灾。这样的地势真不知种啥子作物好?”
郝不凡点头说道:“你们这话说到点子上去了,我们搞工作有时候只想一刀切,不想因地制宜。一刀切多简单,因地制宜多复杂!我们曾经一直提倡农业学大寨,农业学大寨固然不错,这是老人家提出来的,但是老人家的本意是提倡大寨人实干苦干的这种精神,而不是要求每一个地方都把田地搞成梯田,也不是要把旱浇地搞成水浇地。然而,在我们各级干部中,领会农业学大寨时便会错了意,搞一刀切,不管适合不适合水浇地,就一律搞成水浇地,不管适不适合种稻谷,就一律改成种稻谷。这是形而上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观,但在我们干部当中,很盛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