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重庆市 2014-10-24 22: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0章
距唐家山五十里有个桃花冲,桃花冲有一片很大的桃树林,绵绵延延,有七七四十九个山坡,一到桃花盛开时节,那满山坡便被粉红的桃花笼罩了,甚是好看。人在林中走,却似画中行。桃树林边有一个小村子,叫桃林村。桃林村十数户人家,原本以养蜂、酿蜜酒为业,兼带种植天麻、当归、党参、熟地、杜仲等中药材。五十年代,桃花冲修起了水库,淹没了部分田地,但也获得了部分水面,于是又有一部分人家转行做起了渔民。因而,小小的桃林村倒是百业并存,人人都会多种生产方式。春天养蜂,夏天打渔,秋天采药,冬天酿酒,日子过得滋润、富裕。在大别里方圆百十里地也算是比城里不足,比乡下有余了。桃林村有一户人家,男人姓年,叫年高,女人姓袁,叫袁霄。说起年高挺有意思的,正是腊月要过年了,家家户户做年糕,他们家也做,母亲挺着大肚子正在灶下烧火,忽然感觉肚子痛起来了,好象要分娩的样子,便撑着大肚子回到房里,坐在床前的脚踏上待生。父亲便急忙去找接生婆,还未等接生婆到家,便听到房里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父亲知道孩子已经生下来了,喜不自禁,见是个儿子,又是做年糕时生的,老婆问孩子取啥名字便随口说就叫年糕吧。农村人取名是很随意的,何况年糕这名字还不错,吉庆爽口,因此就叫开了。等到上学时节,老师问他姓名时,父亲便说叫年糕,老师却写成“年高”,并夸赞父亲给娃娃取了个好名字,将来必定长命百岁。父亲觉得老师说得真好,也就用“高”字代替“糕”字了。年高长大了要娶媳妇时节,媒人给说了一个名字,说那家姑娘姓袁名霄,叫袁霄,父母亲一听便中意了,袁霄音同“元宵”本也是年关的吃食,与“年糕”一个意思,立即认定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是天意,便不能违反,于是两家便结了亲。开始,小俩口倒也和美,年高在渔业队养渔,袁霄在养蜂队养蜂酿蜜酒,都是在集体里干活儿,活儿干完回家做饭吃饭,晚上一起睡觉。虽然有些夫妻小矛盾,但也无伤大雅,床头打架床尾和,一会儿吵了闹了,一会儿便和好了。晚上照样睡到一起,照样被子里做着天下夫妻都喜欢做的事儿。
这样过了三年时间,俩人渐渐有嫌隙起来,原来不过是因为生活琐事而吵,现在却为一件大事而闹得不和,甚至有点儿要离婚的意思。什么原因呢?却是结婚三年,袁霄的肚皮还是瘪的。这男女之事,说起来真是好笑,那结婚之前要是肚子鼓起来了便要遭人耻笑;如果结婚久了肚子没有鼓起来也要遭人耻笑。真是难为了女人!可是女人的肚子鼓与不鼓都不是女人一个人说了算的,都与男人有关的嘛。年高父母急了,天天拜菩萨求神仙、烧香叩头,逼着年高小夫妻俩四处求医问药,那中药都是一桶一桶地吃,却始终没有动静。父母绝望了,私下里怪着袁霄,尤其是母亲,唠叨个不住,有时候还指桑骂槐,说袁霄是个不生蛋的鸡,只会咯咯叫。袁霄也是有苦难言,只能隐忍。又过了一年多时间,年高父亲得了一个莫名的怪病,一病不起,年高母亲,年高夫妻三人轮流在医院里照顾,日夜不得休息,但是父亲还是去了。父亲去后,袁霄的处境显得更加艰难了,年高母亲遭受中年丧夫之痛,又抱不到孙儿,日夜不是啼哭就是痛骂,还不是一般的骂,搬了个板凳坐在大门口指着屋子里骂,似乎要让这骂声都给村子里的人听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