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革命高潮再起 (一)中共应山县委再次重建 1930年春,鄂豫皖苏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革命斗争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鄂豫皖苏区一部分的应山,土地革命又出现第三次高潮。 冷家湾暴动失败后,应南和城区的党组织虽然遭到重创,但广水地区的党组织却完好无损。广水铁路党支部有8名党员,表现都比较好。铁路工人吕朝德在广水塘角建立了一个农民支部,也有七八名党员。这两个支部过去属京汉特委直辖,与信阳的党组织一直保持关系。1927年冬,以张裕生、饶惠兰为首的一批革命知识分子,由信阳潜往应山,以织布为掩护隐蔽下来。1930年初,他们自发地成立了一个手工业支部,并与应山县委取得联系。为响应中共湖北省委关于组织兵变的号召,广水地区的党组织还在广水国民党驻军陆军教导第三师第五团发展了一位营长及以下官兵20余人入党,建立了一个士军支部。 对于应山党组织依然活跃并蓬勃发展,国民党应山县政府惊慌失措,他们通过各级清乡委员会,加紧清乡,命令各区乡保卫团,加紧对共产党的组织活动进行侦察,对共产党员进行搜捕,同时以清乡为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人民群众苦不堪言。但是,应山的共产党人并未被白色恐怖所吓倒。1930年初,冷家湾暴动失败后转移到孝(感)应(山)交界处的刘特生,仍以三县农委会和应山县委负责人的身份,与骆心田和刚从京山回来的孙舜卿、孙月珊保持着联系,指挥着应山的革命斗争。1930年2月,骆心田根据刘特生指示,秘密潜往陈巷匡家桥,发展党员,整理党的组织。孙舜钦也根据刘特生指示,到应山各地做秘密工作。孙月珊则常驻应东南柴家岗,发动群众。后来中共(黄)陂孝(感)北县委又先后派周化雨、吴茂南到应山东南乡一带帮助工作。 1930年春,中共中央指示鄂豫皖红军向京汉铁路游击,尽快开展京汉沿线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争取一省或数省的胜利。中共湖北省委根据中央指示,于同年3月将河南信阳中心县委与孝感中心县委合并,组成中共京汉区特委(又称信阳特委),书记德风,叶耀癸、刘特生两位应山人进入执委。特委下辖信阳、确山、应山、黄陂等16个县。因广水被列为京汉区中心城市,故特委成立伊始,即派郭天民、吕盘铭、黄独榭等一批干部与应山原有干部共同组建中共应山县委,郭天民任县委书记。为了解应山党组织状况,郭天民、黄独榭在交通员卢华银的陪同下,先后巡视了李店杨家细河、高店柴家湾、太平舒家湾、樊家河、西肖店、天子岗傅家都堂湾、龙泉、蔡河等地,在全县确定四个工作重点区域:一是东南乡的太平镇、高家店,由左觉农、孙光溥(孙月珊)负责;二是南乡陈巷,由孙舜钦、骆心田负责;三是西肖店,由黄独榭、柴醒悟、张冠东负责;四是广水镇,由吕则孔、杨××负责。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应山的革命斗争再掀新的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