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绍新

[今日广水] 中共广水简史(1919.5—2005.12)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2015-1-1 16: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应随解放区的恢复与对敌斗争
1、应随县的建立
1947年12月下旬,时任十二纵队警卫团政治处主任的唐亥,受江汉一地委派遣,带两名干部和三名战士,到随县新集一带活动,为成立应随县做准备工作。唐亥到新集后,取出了中原突围时原应随某乡埋藏的20余支枪枝,并就地组建了两个班的民兵武装。这时,随县厉山区委书记翟明率50余人也来到新集,与唐亥部会合。两支武装合并后,随即成立应随工委,唐亥任书记,翟明任工委委员。由于缺乏干部,工委没有内设工作机构,只成立了厉山区委、区政府。不久,工委在向随东及应随交界地区发展时,接管了随北县的塔儿湾区。12月底,唐亥、翟明率80余人的武装,在应山西肖店歼灭了国民党一股特务武装,俘敌10余人,这是唐亥、翟明进入应随边后第一次主动打击敌人,并取得了胜利。
正当应随工委向应随边区发展时,1948年1月,被江汉一分区基干团击溃的国民党随县县政府逃往广水,国民党正规军为了填补随县出现的真空地带,经常到应随边区骚扰。国民党应山县约600人的武装也趁机活动,他们以山林作屏障,与应随工委武装打游击。应随工委因兵力有限,不能有效打击敌人。1948年3月,江汉一地委派三十八团团长何太阳率一个营的兵力到应随,帮助应随工委开展工作。但由于敌人在暗处,三十八团在应随活动了一个多月,始终找不到敌人的藏身之处,只是打掉了几个敌乡公所。为了迅速打开应随地区的工作局面,4月,江汉一地委派余英率两个连和一批干部到应随,以加强应随的武装和干部力量,同时决定成立应随县委和县指挥部,余英任县委书记兼指挥长。县委内设组织部和宣传部,下设三个区。县委成立后,随即到应山西部一带活动,并收复了不少解放区。1948年7月,因解放区逐步扩大,江汉一地委决定,成立应随县民主政府,余英兼任县长,内设财政科、教育科、工商局和林畜局。管辖范围为随县东部地区和应山的余店、马坪、肖店、蔡河、关庙以及吴店、郝店部分地区。
2、剿匪斗争
应随县位于鄂豫交界处,是土匪出没的地方。应随县成立后,集中力量,开展了剿匪斗争。1948年4月,国民党新麻乡原乡长郝耀华,纠集国民党郝花、新麻、吴溪乡公所武装和几股土匪,与河南信阳土匪勾结一起,共400余人,向麻穰市、小河等地进犯。应随指挥部三连连长康子龙率部赶到麻穰市设伏,将其击溃。不久,三连又在西肖店围歼了外号叫“杨勾鼻子”带领的一股土匪。三连在剿匪斗争中连续获胜,使土匪闻风丧胆,不敢轻举妄动。
1949年3月17日,信阳反动黄学1000余人窜到浆溪店,抢劫民财,还强迫当地农民加入黄学。不少群众为躲避匪患,背井离乡,逃到深山老林里去。此时,隐藏在桐柏山一带的土匪头子李禾,趁机兴风作浪,纠集60余名土匪,窜到应北一带活动。应随指挥部一方面派兵协助江汉一分区基干团到浆溪店等地剿匪,另一方面派县大队二连追剿李禾,将李禾击毙。随后,又在瞒箭垛、二妹山、大偏子山、黄龙寺等地搜山剿匪,将河南反动黄学头目石太山及一名反动红学大队长、一名国民党军连长抓捕,并镇压了当地的反动黄学头目10余人。
3、解放区保卫战
应随县的成立并逐步发展,使国民党地方政府惊恐不安,他们经常派兵抢占解放区,破坏应随县开展工作。1948年6月7日,国民党应山县大队一部侵犯天子岗,应随县副指挥长许大鹏率两个连出击,歼敌90余人。7月,应随县指挥部三连连长康子龙率部奔袭在西肖店抢粮抓丁的国民党应山县大队一部,夺回了被抢的粮食和财物,并归还给老百姓。1948年11月,国民党应山县政府及其地方武装错误地认为,淮海战役已打响,加之国民党正规军在江汉地区发起了新一轮大“扫荡”,共产党没有精力也没有兵力保卫解放区,于是,疯狂地向解放区反扑。国民党蔡河区区长彭继武在国民党应山县政府的授意下,带部窜到应随三区,将三区一个小分队10余人抓捕,用石头砸死在山沟里。12月,国民党河南省保安四旅第八团在团长魏华的带领下,窜到麻穰市,与彭继武、郝耀华、吴子忠勾结一起,企图在应北发展。为了保卫解放区,应随县委书记余英率县指挥部一部和三、四区中队一部共150余人,首先奔袭郝店,将国民党郝花乡公所端掉,紧接着奔赴余店楼子湾,将在这里召开保长联席会议的国民党余店乡公所和乡保队歼灭,随后乘胜前进,横扫国民党应山县政府设在西北的几个乡公所,将其武装大部分歼灭。
4、反“扫荡”斗争
应随县成立之时,正值国民党军向江汉地区发起大“扫荡”。从1948年2月至12月,在大约一年的时间内,国民党军在江汉、桐柏等地掀起了五次大规模“扫荡”,每次“扫荡”持续二至三个月。一时间,中原大地战火四起。为了阻止敌人的疯狂大“扫荡”,江汉军区、桐柏军区等主力集中兵力,开展了反“扫荡”斗争。应随县配合主力部队,积极开展了反“扫荡”斗争。
1948年3月22日,国民党军整编五十二师三十三旅五十七团进入余家店,准备对解放区进行“扫荡”,但其后援部队九十八团仍在随县均川、安居一带,相距百余里,无法策应。江汉军区部队抓住战机,其独立旅二团由郝家店附近戴家湾出发,三团由郝家店出发,奔袭余店。国民党军在二团、三团的猛烈攻击下,向南逃窜,二团、三团乘胜追击,将其击溃。这一仗,共歼敌570余人,缴获迫击炮2门、六零炮3门和大批枪枝弹药,是江汉军区部队进入江汉地区以来,首次与国民党团以上正规军作战,打击了敌人的气焰,鼓舞了官兵斗志,取得了对敌正规军作战经验。
1948年10月中旬,国民党张淦兵团第七、第四十八、第五十六师,进入郝家店、吴店和县城附近等地,准备发起大“扫荡”,与此同时,奉令调往徐州参加淮海战役的国民党黄维兵团八十五师也进入应山。为了打破敌人的“扫荡”计划,吸引黄维兵团南下,江汉军区独立旅一、三团和桐柏军区一部迅速奔赴应山,于15日在三台山与国民党张淦兵团一部、黄维兵团一部展开激战,应随县大队也参加了战斗,并组织了数百名群众和几十副担架,为部队运送弹药物资,护送伤员。这一仗打得十分惨烈,江汉军区等部向敌人发起了数次猛攻,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江汉军区等部伤亡较大。但此役意义重大,牵制了国民党军调往徐州的精锐部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在淮海战役的战略部署争取了时间。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白崇禧趁中原解放军主力参加淮海战役之机,调集8个军的兵力,采取反复奔袭、迂回偷袭、杀回马枪等战术,对江汉、桐柏解放区发动大规模“扫荡”。国民党军八十五师分别向花园、广水、应山、马坪等地集结,一面掩护修补铁路公路,一面大肆抢粮抓丁。面对国民党军的大 “扫荡”,应随县大队配合江汉一军分区一部,对骑龙岗、郝店、蔡河、观音堂、二十里铺、西肖店、王家冲等地的“扫荡”之敌进行突袭,歼敌200余人。
    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达到了预期效果,加之中原地区的反“扫荡”斗争不断取得胜利,在江汉地区的“扫荡”之敌已无心恋战,撤至平汉铁路信阳至汉口沿线主要城镇,应随县地方武装和江汉军区部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国民党军展开歼灭战。1949年1月28日,正值农历大年三十,江汉军区警卫营三连来到应山,趁国民党军忙于过节时,突袭县城印台山国民党军据点,经一小时激战,毙敌数人,缴获一批武器装备。1月29日,马坪区中队在平林市以北的吴家湖至张家畈一带,切断国民党驻军约四公里长的电话线。其它各区中队也积极行动,袭击国民党驻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2015-1-1 16: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安应解放区的恢复与对敌斗争
1、安应县的建立
1948年1月,江汉一地委为了收复安应解放区,决定成立安应工委,调时任随南县委副书记的左铭任安应工委书记。左铭一到应山,就有40多名突围掉队人员要求归队。1月25日晚,左铭组织归队的40余名战士,到寿山唐家大湾抓获了应南大地主唐继儒及国民党陈巷乡公所所长唐子华的妻子和弟媳,随后又抓获了七八十名地主。国民党陈巷乡公所闻讯后,要求以释放唐子华亲属和被抓地主为条件,与左铭所率部队各自为阵,互不侵犯。左铭初到应山,便稳住了敌人,从而扩大了影响,也鼓舞了群众。1月28日,左铭将寿山归队的40余名人员和河西归队的30余名人员整编一起,组成府河中队,主要在府河两岸活动。1948年2月,时任十二纵队三十八团政治处主任的潘友  ,根据江汉一地委的指示,带一支武装到安应活动。与此同时,江汉一地委为了解决安应工委的干部和兵力问题,派三个连和一批干部到安应工委,帮助开展工作。鉴于干部队伍扩大和武装力量增强,1948年6月8日,中共安应县委、安应县民主政府和安应指挥部成立。左铭任县委书记,潘友謌  任县长兼指挥长。县委下设组织部和宣传部,县政府下设财粮科、工商局和公安局。下辖八个区,均以数字命名,其中应山境内有四个区,寿南为一区,双河为二区,吉阳为五区,太平为八区。管辖范围为广应坪公路以南、安陆安花公路以北、府河以东、京广铁路以西等地区。
2、解放区保卫战
安应县处在中原解放区江汉中心区的外线,是江汉地区的军事廻旋地。安应县成立后,国民党地方武装对安应解放区进行了疯狂抢夺。1948年5月18日,国民党应山县大队长王楚卿带县大队一部和国民党陈巷区公所武装,在刘店窜犯。安应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建侯率四连、五连和陈巷区中队,分两路包抄敌人,将王楚卿部一直追击到县城附近,歼敌9人,俘敌16人。6月,国民党整编八十五师一一O旅由襄阳开进广水,准备在安应施实大“扫荡”,王楚卿趁此机会带领县大队一部约500人,进入寿山,扬言要踩掉寿山区政府。王建侯率安应指挥部三个连约400人,在侯家尖山与敌人展开激战,击退敌人五次进攻,歼敌20余人,打伤50余人。9月,王楚卿纠集700余人,来到大邦店一带,抢粮抓丁,骚扰百姓。安应独立营四连配合二区区中队在大邦店公路两侧设伏,将敌人击溃,歼敌12人,俘敌16人。10月,安应指挥部获悉王楚卿将纠集400余人,从广水出发,经小山口万家新街到张杨店窜犯,随即派安应独立营在万家新街埋伏。当王楚卿部进入伏击圈时,安应独立营迅速出击,将王楚卿的小老婆和其前哨部队70余人全部生俘。
3、反“扫荡”斗争
1948年2月,国民党军为了牵制江汉军区施实战略展开,在二、三分区发起了大规模“扫荡”。为了配合二、三分区的反“扫荡”斗争,江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率独立旅从枣阳出发,向东行军,准备向平汉铁路南段右翼发动攻势。由于部队要经过应山,独立旅决定,首先歼灭应山之敌,解放应山县城。14日,江汉军区独立旅行军到大邦店,遭到国民党应山县保安队和乡公所武装的袭击,独立旅一团二营营长王振不幸牺牲。独立旅随即发起猛攻,摧毁敌碉堡,击毙敌区长汪永植等35人,生俘104人,缴获大批枪枝弹药。15日,江汉军区独立旅和桐柏军区一分区一部,进至应山县城附近,在印台山、西门岗、东岳观、望城岗等地摆开战线,准备解放应山县城。安应工委书记左铭率部奔赴县城附近,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守城之敌闻讯后,逃往广水丁家(土+尚) ,应山县城解放。国民党应山县政府各乡公所随之将机关迁往他处,隐蔽起来。
1948年7月6日,国民党军五三一团纠集地方土匪,将进驻陈巷高庙休整的安应独立营五连和警卫排包围。安应独立营虽突出重围,但牺牲惨重,安应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建侯等11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8月下旬,安应县委县政府在大邦店云台观下的湾子里召开区委书记、区长联席会议,布置保卫秋收、征粮收税和乡村党建工作。此时正值江汉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夏世厚率第八团三个连到外线作战,来到云台观。25日,国民党军八十五师、十六师、湖北保安第三旅各一个团以及国民党应山县保安大队,分别从安陆、广水赶过来,将夏世厚部包围,并抢占了云台观制高点。安应独立营为了掩护夏世厚部突围,夺回了云台观制高点,将敌人阻击于山下。经过数小时激战,夏世厚部和安应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突出重围。这一仗损失较大,有19名干部战士牺牲,20余人受伤。经过高庙和云台观两次突围战,安应县大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9月初,安应县委县政府在随县洛阳店北徐家冲召开会议,总结了几个月的反“扫荡”工作和这两次战斗的教训,要求全体干部战士要积极配合主力反“扫荡”,打击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安应县委在这里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同时,将江汉一地委分配到安应县的10余名华北南下干部和上海华东局派来的知识分子干部安排了工作,并将县委县政府、县内设机构和区委区政府的人事作了较大的调整。
1948年10月后,白崇禧趁中原解放军主力东调参加淮海战役之机,调集军队,对解放区进行“清剿”。11月5日,其八十五师在应随地区“扫荡”后,以四个团的兵力,在安应地区“扫荡”,在七天之内,抓走壮丁3000余人,仅陈巷地区就抓走500余人。11月16日,其八十五师某团兵分四路,到寿山地区“扫荡”,时值安应县委正在寿山开区长、财粮干事联席会,为避其锋芒,安应县委迅速撤离。国民党军在寿山“扫荡”三天,抢粮抓丁,奸淫烧杀,无恶不作。20日,国民党军八十五师两个团在花园“扫荡”后,来到安应太平至赵家棚一带,将四八区包围,打死区中队战士数名。针对国民党军的“清剿”,江汉一分区和安应县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反击。11月下旬,江汉军区独立旅一部连续两次突袭广水黄家岗,将盘踞在这里配合国民党正规军行动的国民党礼山县大队击溃。同时,江汉军区一部将配合国民党军八十五师行动的国民党应山县保安大队击溃。12月6日,江汉军区一部在应南一带,将企图前往赵家棚“扫荡”的国民党四十八军五二七团击溃,毙敌50余人。安应县委则发动各区中队,出击敌乡公所,以切断国民党正规军在安应的后援。经过连续打击,在安应“清剿”之敌全部被击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2015-1-1 16: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迎接大军南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国民党军开始向长江以南撤退,企图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党中央洞察国民党的阴谋,命令第四野战军挥师南下,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为了保证大军顺利南下,洪山地委向所属各县发布命令,要求全力以赴开展支前工作。1949年2月,应随县和安应县成立了支前司令部,余英任应随县支前司令,潘友  任安应县支前司令。安应支前司令部还下设秘书科、粮秣科、战勤动员科,主要任务是筹集粮款,组织担架,修通公路,慰劳部队。安应一区还于3月1日召开了7个农会自卫队暨群众大会,组织了66名自卫队员,展示了137副担架,会议号召群众积极参加支前工作,拥护大军,爱护伤病员。应随县专门召开区委书记、区长联席会议,对支前工作作具体安排。根据大军行军路线,四野四十六军将经过平靖关、麻穰市等地进入县城,应随县便在平靖关至县城一线设立了3个大型兵站和十几个小型服务站,为大军服务。应随县群众对支前工作热情很高,县政府在设立麻穰市、县城等兵站时,当地群众自告奋勇当服务员,并自发组织起来,编成几个小组,轮流昼夜值班。安应县是四野三十八军经过的地方,安应支前司令部组织群众做军鞋、割马草、囤粮食,支援大军。
1949年3月底,由于连日大雨,平靖关至监生店一带的公路不少路段被洪水冲毁。为了不影响大军行军,应随支前司令部立即责成平靖关至县城一线的兵站和区政府,在大军到达前将公路修好。三个兵站和区政府在三天内就组织了500余名群众,把25公里长的公路全部疏通。
4月5日,三十八军先头部队进入孝感王家店,安应县随即在广水、王家店、花园、陈巷、平林、洑水设立兵站,县政府机关则从唐家畈迁到陈巷董家大湾,同时在广水至杨寨以东地区成立京桥区,全力以赴开展支前工作。安应县县长潘友  根据大军首长指示,到武胜关组织群众,将国民党军爆破堵塞的武胜关隧洞疏通,随后,又组织群众抢修刘家河铁路桥,用枕木和铁轨架起了临时通车桥梁。4月8日,四十六军首长詹才芳率部经平靖关到达县城,其先头部队一三七师则已进入陈巷。安应县迅速组织群众,修复陈巷、骆店两座桥梁。由于这两座石桥均已断裂,不能继续使用,安应县组织200余名民工到寿山以北伐树,在短期内就将两座桥修好。
当南下大军进入应随和安应县后,沿途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夹道欢迎,不少群众从家里拿来慰问品,慰劳大军。一路上,军爱民,民拥军,充分体现了军民鱼水情。
在一个多月的支前工作中,应随县和安应县共为大军征收粮食200余万公斤,柴草200万公斤,蔬菜数百担,食盐数吨,食油5千余公斤,疏通公路约200公里,群众做军鞋3万余双,还组织近2万民工为大军服务。应随、安应两县扎实有效的支前工作,保证了大军顺利通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2015-1-1 16: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全境解放
江汉一军分区、桐柏一军分区和安应大队于1948年2月15日解放应山县城后,江汉一军分区又先后5次解放应山县城。但由于打的是突击战和震慑战,没有派兵驻守县城,因此,部队撤走后,国民党应山县政府及其武装又潜回县城。但通过几次打击,国民党应山县政府及其地方武装锐气大减。1949年1月后,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取得全面胜利,驻守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再也无心应战,纷纷退守驻地。江汉军区、桐柏军区则抓住时机,向中原敌军发起全面进攻。安应县大队、应随县大队在洪山一军分区和桐柏一军分区配合下,展开歼灭战,消灭和击溃了境内大部分敌人。
1949年3月30日,洪山军分区三十九团奔赴应山,准备解放应山县城,守城之敌闻讯后弃城出逃,三十九团将敌人追至杨家岗以东鹰嘴山,将其30余人全部俘获,缴获枪枝20余支,并搜获部分国民党应山县政府文书档案。至此,国民党应山县地方武装被全部消灭。但在广水,依然有一部分国民党驻军凭借坚固工事,与解放区军民对抗。4月3日,洪山军分区第七团和第九团到达广水大山口和小山口,准备歼灭驻广水的国民党军队。驻广水国民党桂系第七军一七一师五三一团及杂牌武装约3000余人闻风而逃,七团、五团则长驱直入,进入广水,广水镇遂告解放。恰在这时,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一七九师五九一团4000余人,在江汉军区主力的追击下,由河南信阳南逃,经过广水,第七、九团迎头痛击,在杨家河、白鹤湾将其击溃,俘敌五九一团团长吴奎等820余人,缴获大批枪枝弹药和军用物资。
4月5日,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三十八军进入广水。4月8日,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进入应山县城,应山全境遂告解放。4月2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在广水召开江汉、鄂豫两区地委以上干部会,通报了成立湖北省委的有关情况。5月2日,中原局又在广水召开了江汉、鄂豫、桐柏三区地委以上干部会议,宣布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组成人员名单和施政方案,并要求各地迅速归还建制,做好接管工作。
1949年5月上旬,应随县委县政府进驻县城南正街刘家大屋,欢迎南下大军,组织开展支前工作。应随县根据当时斗争情况,设立了民主政府财粮科,并接管了原国民党应山县政府田粮处,同时还成立了城关区,开始着手县城的各项建设工作。应随县教育科根据中原局“积极恢复,初步整项,初步改革”的办学方针,接管初级中学2所,小学30所,学生7563人;村办小学6所,学生1090人。县城的各项恢复工作,均井然有序地进行。
5月下旬,安应县党政军干部在陈巷董家湾集训,具体研究了应山、安陆各归原县建制有关问题以及干部分配问题,随后,左铭、潘友  率安应县部分干部进入应山县城,驻南门前新街,参加应山县筹建工作。
1949年6月,安应、应随两县合并,恢复应山县建制,同时成立中共应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应山县指挥部。县委书记余英,县长潘友謌  ,县指挥部指挥长李岩性。随后,县委县政府着手基层政权建设、清匪反霸、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等工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山各区镇召开隆重庆祝大会,广大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0

主题

118

帖子

16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64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5-1-2 02: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月从网上买了一本,看完后有些感触。如此有深度的著述,其实在广水太缺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2015-1-2 1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坪文化学社 发表于 2015-1-2 02:29
上个月从网上买了一本,看完后有些感触。如此有深度的著述,其实在广水太缺乏了。 ...

这本书确实写得比较客观,但是,也存在不足,总体来说,解放前比解放后写得好,现代部分比当代部分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2015-1-2 13: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新纪元,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中共应山县委自19496月成立后,即担负起领导全县人民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任。
一、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一)建国初期应山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应山解放,全县人民沉浸在翻身解放的喜悦之中,全县上下呈现出一派欢庆的景象。然而,来自各方面的极其严峻的形势正考验着新生的人民政权。
在对敌斗争上,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但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国民党残留在应山境内的各种反革命势力,疯狂地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严重威胁。
在经济上,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以及长期战争的破坏,应山工农业生产落后萎缩,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1949年到1953年,应山各地灾害频繁,干旱、洪涝、虫灾、大风冰雹等灾害接连而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困苦、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的严峻局面。
因此,建国初期,应山党的组织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全县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


补充内容 (2015-1-4 11:25):
倒数第三行“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后加“生命财产损失惨重。应山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面临的是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2015-1-2 13: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建立
19496月,中共应山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立即着手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建立。全县设城关、广水、大邦、京桥、陈巷、马坪、余店、吴店、同兴、平林、黄土关共11个区,区下未设立乡,仍保留旧保甲制。刚解放,干部缺乏,暂时利用国民党时期的乡保人员维持基层工作。7月,将全县11个区调整为13个。撤销同兴区,分设十里河区、李店区,增设东篁区。19501月,调整为城关、广水、京桥、陈巷、马坪、余店、郝店、大邦8个区。2月,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267保,改建为253个村(5月调整为266个村)。8月,组建为151个乡,1951年调整为162个乡,区、乡两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为全县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195024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细则》和湖北省委指示,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应山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就贯彻省委《关于在农村进行清匪反霸的决定》,执行省人民政府《减租减息实施细则》以及生产救灾、推行胜利折实公债,发展城乡工商业等议题进行了民主协商,讨论了落实措施。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以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为主体,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和爱国人士组成人民政府,由县人民政府代行职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2015-1-2 13: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清匪反霸斗争
清剿匪患,是各阶层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首要任务。应山县委为了贯彻省委《关于在农村进行清匪反霸的决定》的指示精神,为清匪反霸斗争作好军事准备,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应山县指挥部改为解放军应山县大队,李岩性任大队长,罗志良任政委,下辖8个连、1个警卫排,各区建立中队。在斗争策略上,强调剿匪必须进行军事进剿与政治攻势、发动群众结合起来,有步骤地消灭股匪、捕捉散匪、肃清潜匪,达到肃清土匪的目的。
19499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大队召开了剿匪专题会议,制定了剿匪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县实施第一阶段的剿匪斗争,清剿重点在中华山地区。剿匪部队在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采取分进合击、多路合围的战术进行会剿。到10月底,剿灭成批土匪五股,收缴枪枝20余支、子弹1000多发,沉重地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11月,进入以清剿散匪为主的第二阶段。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捉尽匪首,缴尽匪枪,打倒恶霸,挖尽匪根”的战斗口号,县委宣布了剿匪政策,对于组织土匪、率领匪众、杀人放火、进行武装暴乱的匪首,毫不留情地予以严办;对于一般匪众采取宽大政策,立功者受奖,坦白悔过投诚者酌情予以减刑或免刑。1950331日夜,在匪特的操纵煽动下,张杨店国库的公粮2.5万余公斤、黄豆近5000公斤被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抢走。县委迅速组织县区武装100余人和民兵107人迅速赶赴现场,经宣传教育,捉拿首恶分子二人,并现场召开审判大会,就地将二人处决,及时追回所抢走的全部公粮。815日,以冯万才、郝贤福为首的“豫鄂川陕边区青年救国军第七军”在郝店发动暴乱。匪特分子在区中队内奸刘才有的里应外合下,围攻区政府,打死省政府普查工作队副大队长高连波、区委副书记张佩兰、妇女干部宋静源等3人,打伤区中队副班长曹宏发、工作人员王全兰、邓子芳等人,抢走区中队武器弹药、区政府粮食及钱财。当晚11时许,县委副书记焦德秀和县大队长赵文庆带领6个班战士赶到,星夜追剿匪徒。在郝店区民兵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到827日,捕获匪徒41人,处决了匪首冯万才、郝贤福、胡大海、叶华新。1121日夜晚,以李永华(河南人)、熊本善(花山人)为首,以“五色道”为名,在中华山召开会议,有43人参加,并携带长枪10余支,定于29日发动暴乱,被剿匪部队一举歼灭。1228日,花山乡武装委员王功文,带领民兵祝汉声等11人,在竹林寺学山独湾,赤手空拳捕获土匪彭平先。通过一系列剿匪斗争,基本肃清了应山境内的反革命残余势力。
在剿匪的同时,还开展了反霸斗争。195011月,县委在三里塘乡开展了反霸、查瞒田、减租退押金运动,并召开斗争大会,到会群众500多人,斗争了恶霸地主周金波、叶老五。会上,60个苦主登台诉苦,当场获斗争果实银元580元、稻谷15石、耕牛2头。会后,反霸斗争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截止1951118日,全县共获斗争果实计:稻谷21047.72石,银元15994元,人民币1.8亿元(旧币),以及衣物手饰等物品。郝店、马坪、东篁3个区还查出恶霸地主隐瞒的土地4850多亩。清匪反霸斗争的胜利,打击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农村封建势力,稳定了社会秩序,为土地改革运动扫除了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2015-1-2 13: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抗美援朝运动
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应山人民热烈响应党中央号召。
195151日,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召开有1.7万余人参加的抗美援朝大会,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会后,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军参战,全县共有1869人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各行各业也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广大农民提出“有人出人,有粮出粮”、“多收一斗米,多打一个美国野心狼”的口号。工人在“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刀枪”口号的鼓舞下,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工商界人士提出“不欠税、不逃税、不投机、不倒把”,表示“努力增加生产,沟通物资,保证供给”。文教界的学生节省零用钱,进行捐款。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推行《爱国公约》和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下,全县普遍制定了《爱国公约》,并捐飞机大炮款17.19亿元(旧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