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县委持续近一年的清匪反霸斗争,虽然沉重地打击了公开的武装土匪和罪恶昭彰的恶霸,但是,对于潜伏较久的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反动会道门头目等还没有彻底清除。这些反动势力并不甘心他们的失败,继续进行种种破坏和捣乱活动,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蒋介石反攻大陆时机已到,反革命活动更加猖獗,他们散布谣言,鼓动部分群众抢劫粮食、财物,以至公然组织骚乱、暴乱,围攻基层政权,残杀革命干部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为捍卫人民政权,巩固胜利果实,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为配合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1950年冬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全县展开。 镇反运动一开始,县委集中力量对反革命分子进行摸底。一是查阅敌伪档案;二是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三是对已捕的案犯加强审讯力度,扩大线索,选择伪职较高、知道敌情较多者作为重点。结合审讯开展政策攻心,解除他们怕死的思想顾虑,让其认识到,只有从政治上立功,检举同伙才有出路。经过感化教育,视其态度有所转变,就适时地令其按地区分党、团、政、军、特系统和会道门的类别把情况写出来。通过摸底使县委在镇反初期很快熟悉和掌握了敌伪组织、人员情况,为镇反奠定了基础。随后,分期分批采取统一搜捕行动。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为一批,以农村为主,由各区委书记提出名单,经县委批准,全县统一时间搜捕。3月份以城关、广水、马坪三镇为主,为第二批,3月11日晚10时,城关、广水、马坪三镇的干部群众一起动手,共逮捕伪政权人员29名,伪军官36名,伪党团骨干6名,特务20名,其他反动骨干11名,共计102名。第三批是以土改面上的区、乡为主。 随着镇反运动的深入开展,一些反动分子惶恐不安,伺机进行反扑。解放后混入县农会当秘书的伪中队长李专伍,暗中发展敌伪人员,组织“应随县政府反共义勇军”,妄图与地下军配合迎接蒋军登陆,伺机暴乱,被我公安机关迅速破获,逮捕其成员31人,判处死刑17名,判处有期徒刑11名,其他处理3人。在镇反中还破获了伪“应山县政府”、“安应县政府游击队”、“鄂中专署自卫团”、“光复县政府”等反革命组织。至1951年4月20日,全县共逮捕反革命分子1490名。 在镇反运动形成全县性高潮以后,县委根据中央、湖北省委的有关精神,实行谨慎收缩的方针,集中力量处理积案,纠正了一些镇压不够或宽大不够的偏差。1951年7月12日,省委社会部对应山县在镇压反革命中草率释放案犯的现象发出通报,并要求县委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为此,县委书记李岩性于9月19日就此事直接向毛泽东主席写出了检查报告。10月6日,县委下达《关于严格禁止乱捕、乱押与乱用肉刑的指示》,规定逮捕人犯由区委掌握,向县解送人犯要有充分的调查材料和证据。 1951年10月,应山的镇反运动接近尾声。在镇反运动中,全县共处决反革命分子626名,判死缓27名,判无期徒刑11名,判有期徒刑334名。收缴手枪3支,子弹531发,手榴弹5枚及部分资金和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