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薤叟

[历史之书] 【禅语典故】(不断添加)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19 09: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容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上在禅院外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

    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中,宽容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

发表于 海南省 2015-8-19 11: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薤叟 发表于 2015-8-5 09:40
要留一个空间给自己转身

一天,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说:“大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 ...

以思想见长,以哲理取胜。
先生的一组文章,以力度给读者以冲击。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20 09: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时抱佛脚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民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小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
    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用磕头表示忏悔。这个罪犯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正在这时,追兵赶到。兵丁差役见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过的态度感动了,便派人去禀告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后,不敢作主,马上禀告了国王。国王笃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将这个故事及因故事产生的“临时抱佛脚”的俗语带入了我国。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人们常用此话批评那些平常不积累知识、技能,到了需要时才急急忙忙学习的行为。不过,只要从中得到教训,也无不可。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21 15: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心你的脚步

马祖禅师与一位学生外出散步时,学生问他:“甚麽是佛?”
马祖答道:“天是蓝色,树是绿色。”
学生说:“我明白这点。”
就在这时,马祖指着学生前面的地方说:“当心你的脚步!”
原来一条毒蛇正窜过学生前面,学生因而大吃一跳。
就在那刻,他的知见全部消失了,他的“天是蓝色”的心消失了,明白“树是绿色”也没有用。
马祖的一句“当心你的脚步”,是十分高深的教法。

这故事教导我们,知见不能帮助我们,不能救渡我们的一生,反而,当下一刻你正在做甚麽呢?时刻保持清明心,当你做一件事时,只是去做。就算你明白蓝天绿树都是真理,但如你不能保持清明心,这知见便不能正确地运作去帮助你的人生。因此,当下每刻只是去做的心是十分重要的。当下的心是没有主体和客体,你只是在这刻清晰地运作,帮助一切众生,这也就是大慈大悲大菩萨行。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2

主题

920

帖子

1056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056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8-21 18: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薤叟 发表于 2015-8-21 15:06
当心你的脚步

马祖禅师与一位学生外出散步时,学生问他:“甚麽是佛?”

可能我比较悲观,总觉得人生不是自己能计划得好的,有时候,无论你如何清晰地打算下一步如何走,可突出其来的事情,可能打乱你的脚步。这似乎与保持清明心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24 08: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进不退

多年以前,马祖的一个俗家弟子叫做邓隐峰。
那时的邓隐峰,只是一个刚入门的弟子,做一些杂活。
一天,他推着土车上山。那山路不仅崎岖,而且窄小,大概恰好能容下他的小车。当路过一个山口转弯处时,恰逢马祖伸脚坐在路上歇息。
邓隐峰认得马祖,就对马祖说:“请把脚收起来。”
马祖依稀记得这样的一个弟子,就想考较一下他的功德。
马祖不仅没有收回自己的脚,反而说:“已展不收。”
邓隐峰也不让,也说道:“已进不退。”说完就真的推着车子从马祖脚上碾了过去,碾伤了马祖的脚。
马祖很是生气,忍痛回法堂后召集僧众,提着板斧对僧众说:“刚才碾伤老僧脚的人,给我出来。”
邓隐峰听到了师父的话,于是就走到大师跟前,伸长脖子。
马大师却放下了斧头。马祖知道他的心中是透明的,就原谅了他。
多少年过去了,邓隐峰老得快要死了,但他并不伤心。
他安详地对僧众说:“各方禅师迁化示寂时,有坐着、躺着的,我也见过。有没有站着去世的呢?”一个和尚回答道:“有。”
他就又问:“有没有倒立着去世的?”
众僧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没见过。”
于是,他就倒立而亡。

  林清玄在讲禅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对于禅者,每一个心念、每一个生活动作,都可以摊开在阳光下检验。这一句话正可以做这个故事的注脚。禅师的心灵永远都是那样的真诚。也正因为这真诚,他们问心无愧,他们解脱心灵,独立于世。
      禅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智慧,还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坦诚。在杂乱的生活中给人们一种超然于世的心境,从乌七八糟的世界和林林总总的欲望中让人们发现自己的真心和诚意。

  *邓隐峰,生卒年不详,福建人。为俗家弟子,初参马祖道一,后拜石头希迁为师,又折回马祖道一处契悟。为人狂放不羁,禅法直接而凌厉,有“狂禅”之称。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26 1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禅不能成佛

   禅一样讲究成佛,因为佛是一种真谛,是大彻大悟后的心境。很多和尚为了这可能会花上数十年,甚至一生的功夫。他们并不知道成佛只是一种心境,不可妄求,否则只会越修离佛越远。青年时候的马祖就是如此,幸好,他还有一个得道的师父怀让。
    那时,马祖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佛堂前的花儿开了,他看不到;天上的朗朗晴空,他没注意到;甚至连木鱼声,他都听得快没有感觉了。他只是枯枯地坐在那里。这些都被师父怀让看在眼里,过了很久,怀让准备开导他了。
    怀让问马祖:“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呢?”
    马祖答道:“我想成佛呀。”回答干脆利落,不带任何迟疑。
    怀让不声不响,从墙边拿起一块砖头,在马祖附近的石头上就磨了起来。起初,马祖没有注意到。当他注意到了时,完全被老师的行为吸引了。
    马祖不解地问:“师父,您磨砖头作什么呀?”
    怀让若无其事地说:“我磨砖头作镜子啊。”
   “磨砖也能作镜子?怎么可能呢?”怀让却并不惊奇,仍然语调平缓。他说:“磨砖头不能作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马祖就问道:“怎么样才能成佛呢?”“这道理就好比人们驾牛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看到马祖无法回答,怀让又说道:“你是学坐禅,还是要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要成佛,佛无定形。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也不应该有取舍。你执著于坐禅,那不能成佛,反而是背道而行了。”
  
    禅要不执著,禅无定法。无论是参禅,还是追求佛家真如都不能死死地抓住具体的外物和形式因素,那样只能是背道而行。成佛也是禅师的一大追求,只是禅家的佛已经没有神圣的彼岸光芒,他是任何人都可以接触的,他就在你开悟的瞬间。

  *马祖道一(709—788),四川成都人。俗姓马,在佛教僧侣中,惟一以俗姓称祖的禅师。马祖在唐开元年间跟随怀让,得悟大道;离别怀让后,便到福建、江西等地去做方丈,门下杰出的弟子近百人,有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等,百丈下更开衍出临济、沩仰二宗。唐德宗贞元四年示寂于石门山。唐宪宗时,赐谥“大寂禅师”。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27 09: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心人

    归宗智常禅师有一个弟子,法名叫灵训。他很有慧心,也聪明伶俐,心思奇快。归宗智常非常喜欢他,一直希望他继承佛法,使禅门在他的手中发扬光大。但是,也正因为灵训和尚领悟力奇高,也常常有参念天下之心。
    在一个冬天,他看到大雪纷纷扬扬,天地一下子陷入白色之中。这寂寥的气氛中,他下定决心要离开,要独自下山,云游四方,参学天下。他就去向归宗智常禅师告辞,说了自己的想法。
    归宗禅师问他:“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四海云游,处处是家。”
“好!你在我这里参禅了十几年了,就要走了,在这最后的时间我再向你说点佛法真意吧。你收拾好了行李,再来找我吧。”
    灵训和尚就回去收拾行李,不一会提着行李到方丈室的门外。他将行李放在门外,进去拜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他道:“你到我的前面来。”等灵训和尚走到面前时,他就说:“天气严寒,途中善自珍重。”

    禅的智慧禅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人生本来是有情的,所以禅师也是一种有情人,甚至可以说是热心人。只是禅反对对于情的执著和偏执。归宗智常热心的背后,还有一种告诫和提醒:世间诸相,如同冬天的寒冷一样时时侵入肌肤,扰乱心灵,一定要小心。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8-28 08: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向你说

    有一学僧想到覆船禅师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就向前问道:“请问老翁,覆船路如何去?”
  良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学僧又问一次。
  老翁:“我已经向你说过了,你聋吗?”
  学僧:“你回答过我什么?”
  老翁:“向你说覆船路。”
  学僧:“难道说你也学禅吗?”
  老翁:“不止是禅,连佛法也全会。”
  学僧:“那你试说看看?”
  老翁一句话也不说,挑起盐篮便要走。
  学僧不解只道了一声:“难!”
  老翁:“你为什么这样说?”
  学僧:“盐翁!”
  老翁:“有何指示?”
  学僧:“你叫做什么?”
  老翁:“不可向你说这是盐。”

  要去覆船禅师处参学,路要怎么走?“既曰覆船,何有道路?”
    道,有难行道,易行道,有大乘道小乘道,有出世道世间道。一般学者,总要循道前行,但禅门学者,“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虽是覆船,又何无路?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

发表于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 2015-8-28 10: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

==============

这对每个人都有教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