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5 22: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97年以后,为了宣传我的观点,先后编写了一些文章。不能明说他们不行,只能用小品文和寓言的文章来做启蒙工作。先后编写了1、《傅马栈的思考》,《摘麦穗的启示》,《马的颜色》、《国王选大臣》,《生产与消费——从清洁球说起》、《泰坦尼克号断想》等发表在《武钢耐火》上。后来有人喊停,怕扩大了我的影响,导致《再读田忌赛马》和《大牯牛》这样的文章不能载入公司史册,对耐火材料公司其实是一种遗憾。
请看我当年煞费苦心编创的小品文
原创:武汉WHABC启示录
2002-2-6
以下这些杂思所想,产生于1996年至2001年,基本上是有感而发。
真理并不一定在肉食者手中;这就产生了第2个寓言《国王选大臣》。
我的这些短文,发表在2005年的《武钢文艺》上。其后,因对他们的文痞作风多有批评,道不同,乘桴浮于海;现在,我意识到,好文章应留在东湖社区上。
国 王 选 大 臣(这篇文章就是嘲讽武钢当时的用人机制的)
一个国王,宣称自己“求贤若渴,量才而用。”办法是“矮子里面选长子。”
选贤的那天,长子们站在前面,矮子们挤不进去。情急之下,矮子们有的站在板凳上,有的踩着高跷在后面晃来晃去。于是,国王选中了后面的矮子。
选贤结束后,矮子们欣喜若狂,庆幸自己成了大臣;而可怜的国王变成了瞎子,痛苦不堪。
人们说,那是皇帝的新衣,国王看不见;
也有人说,那是上帝对国王的惩罚。
得 到 的 一 样 多
母鸡对公鸡说:“你每天鸣叫十几次的时候,知道我吃了多少白米吗?”
公鸡侧着头拍了拍翅膀说:“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叫唤?”母鸡说。
公鸡不慌不忙地说:“你每天下蛋的时候,知道我吃了多少黑豆吗?”
上帝在造物的时候,让他们得到的一样多。
劣 币 驱 逐 良 币
两块同年制造同面值的金币躺在金库里。一块满身油污,多有伤痕;一块闪闪发亮。
旧金币对新金币说:“老哥多好,浑身金光闪闪,人见人爱,成天在银行的金库里修身养性。哪像我们,天天风来雨去,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被小心眼的人用刀刮呀锉的,搞得伤痕累累,连分量都不足了。”
新金币摇摇头、叹着气说:“老弟真好,成天在外面吃香喝辣的,走南闯北见的世面多,受点风雨又算得了什么?不像我们,正因为分量足,主人怕我们在外面被别人刮呀锉的,成天让我们在银行的仓库里转账,一点油水都见不到。”
当40克重的金币与50克重的金币在市场上等值时,人们也就见不到50克重的金币流通了。
真 理 是 甘 蔗
跛子问上帝,什么是真理?
上帝回答:是拐杖。
瞎子问上帝,什么是真理?
上帝答:是竹竿。
哑巴问上帝,什么是真理?
上帝答:是口琴。
聋子问上帝,什么是真理?
上帝说:助听器。
有一天,四个人碰到一起,各说各的真理,谁也不服谁。于是,四人一起去问上帝:什么是真理?
上帝拿出一根甘蔗,从上往下分成四瓣,叫他们从上往下吃。吃三口,上帝问一次:甜不甜?
他们表示甜的。
直到吃完。上帝问他们:甘蔗哪里最甜?
他们一起表示,根部最甜。
上帝对他们说:真理就是甘蔗。
甘蔗的甜是相对的。所以,真理也是相对的。
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
空 中 捉 鱼(这是我写儿子的趣文)
上小学的儿子到东湖去秋游。有一个节目叫“下水捉鱼。”
水只有膝盖深。
母亲问儿子摸到鱼没有?儿子兴奋地回答:“全班同学一条鱼也没有摸到。不过,鱼怕我们的臭脚丫子,臭的鱼直蹦直跳,我们用衣服在空中当网,捉住了好几条鱼。”
儿子得意的神采溢于言表。
马 的 颜 色
有位旅行者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走得汗流浃背,疲惫不堪。
一位好心人牵来一匹马让他骑着去,只让他归来时还马就行了。
这位旅行者骑上马又快又省力;可他坚持不要马,理由是马的颜色不好看。
好心人觉得好笑,摇着头不理解地牵着马走了。
许多人分不清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明明发展才是硬道理,却执囿于姓“社”姓“资”,姓“公”姓“私”、高科技低科技的争论,这与马的颜色有何区别呢?
一 群 乌 鸦
北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乌鸦。
秋干物燥。这群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有的衔来石子丢在水瓶里,有的守在石缝里底下的水珠旁,有的飞到很远的地方找水喝。但时间一长,总免不了挨渴的时候。
于是,一些乌鸦提议搬到南方去,那儿山清水秀,水源充足;一些乌鸦反对说,“祖辈世居在此,怎可轻易离别……秋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忍一忍就过去了。”谁也说服不了谁。
后来,一些乌鸦飞到了南方,再也用不着为口渴发愁;只留下北方的那些乌鸦,年年为找水喝的事争论不休。
狼 的 缺 点
森林里,动物们在开民主生活会,大家给狼提意见。兔子说:“狼的嗅觉很灵敏,无论我躲到哪儿,它总能找到,追得我只好躲在洞里,成天见不到阳光。”山羊说:“狼总是欺负我们,它跑的太快了,让我们成天提心吊胆,惴惴不安。”老虎说:“狼是很虚伪的家伙,喜欢成群结队,弄不好我们虎落平原被狼欺。”野猪说:“狼不按战争规则游戏,总是从背后袭击我们。”老牛说:“欺软怕硬,恃强凌弱是狼的缺点。”
在他们的眼里,狼的一切优点都是缺点。
没有这些特点,狼还是狼么?
狼的缺点就是我的缺点;这是自画像,也是为自己鸣不平的。那时,自己还年轻。
现在我心静如水,因为古人云:高者立德,中者立言,下者立功(做官)。吾取其中矣。
东湖时评给我提供了平台。我将与众网友一起,高擎中国社会进步的大旗,迎着猎猎江风,风展红旗如画。
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碗 底 的 诱 惑
有个小孩拿着碗去买散装酱油。碗装满了,提斗里(一种容器)还剩下一点酱油,小孩觉得弃之可惜,于是把碗翻个面,把多余的酱油装在碗底里拿回家。妈妈问怎么只有这么一点酱油,小孩说这面还有呢,把碗底又翻个面,结果可想而知。
在现实生活,工作与决策中,类似小孩的思维还比比皆是,仅是因为碗底的诱惑,就犯了遗憾的错误。
森 林 法 则
在兔子的管理下,草原上的羊群无拘无束,毁坏草场,啃食树木和庄稼,内部闹矛盾,派系林立,更可怕的是羊群滋生了好逸恶劳的习气,懒散不修边幅,不讲卫生,导致传染病流行,死了很多羊。
为了迅速恢复羊群的秩序与数量,上帝召开了动物会议。狮子建议由狼来管理羊群,遭到了群羊的反对。在羊的眼里,狼的一切优点都变成了缺点,都成了群羊诉苦的罪状。
围绕着“没有狼的羊群是不是生活得更好”这一辩题,动物们展开了激烈的辨论。经过投票表决,一致通过了“物竞天择,规范程序,弱肉强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森林法则》,确立了狼对羊群的管理。
在狼的管理下,羊的一切缺点都变成了优点,很快地恢复了羊群的秩序,提高了羊群的免疫力,有效地促进了羊群的发展。
印 度 的 狮 子 长 不 大
印度也有狮子。印度本地的狮子,老早就基本灭绝了;后来从非洲引进了一些狮子,经过人工圈养达到700只后全部放归大自然。
有趣的是历经千年的风霜,印度的狮子群长不大,总是在700只左右,生活的习性也发生了变化。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才破解了这个谜。一些动物世界的科考、探险者们拍到一些奇趣而惨烈的镜头:单独觅食的狮子和孟加拉虎(印度虎)搏斗受伤致残致死,虎王向狮群发起强悍的挑战,孟加拉虎也一改鳏居寡出的习性,有时群居而围猎。
由此可见,动物为了适应环境,都可以改变生活的习性,何况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