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也许并非网络文学和网络文体中的“强项”。因为无论就故事的类型化呈现,故事情节的可持续性演绎,还是网络娱乐精神的发散以及读者点击率的累积,短篇小说都无法与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相抗衡。而且,短篇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网络文学”特征,也并不那么明显,与传统的纸媒上的短篇小说,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参与网络文学大赛的短篇小说作者,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小说作者”。但是就这次参赛的一些获奖的短篇小说来看,仍然有着各自不俗的表现。
《反爱情故事》是高票获得一等奖的一篇作品。古老的风俗、神秘的巫术、手帕山的白虎舞蹈、熊熊燃烧的篝火、烛照黑夜的火把、迷茫的雾瘴……在古老而朴素的边城文化背景下,演绎着一场原生态的男女相亲故事,凸现了未曾被现代文明同化之前的质朴的情与欲,以及男女爱情和生命延续的圣洁与神秘,表现了主人公们试图借助超自然力量与古老的自然抗争,而又渴望回归自然、顺应人性的矛盾冲突。这是一篇带有浓郁的楚苗地域风情的寻根小说,有着典型的沈从文小说的味道。小说融合了现实的残酷性与魔幻小说的浪漫与神秘色彩,充满了象征性的文化符号,人物和叙事细节里充满原初民的率真与野性,全篇弥漫着浓郁的乡野气息和地域文化氛围,故事凄婉,想象奇诡,意境繁美,呈现着一种特别的艺术魅力。这篇小说的作者,也是一位经常在传统纸媒上发表作品的、相当成熟的青年作家。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和《一只跑进校园的狗》这两篇作品,获得了二等奖。前者写的是一个在现代文化缺失的山乡里,从小依靠着喊唱野性和质朴的五句子山歌来释放原始欲望和生命渴求的山歌手的命运遭际。
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峡江地域文化的奇异风情,现代城市流行文化与古朴的农业乡土文化的矛盾冲突,还有现代商品经济背景下,人的价值、欲望与渴求将如何安妥,小人物在一些潜藏的危机里如何继续生存下去,乡土文化如何抵抗现代城市流行文化的侵袭与霸权……在这篇小说里都有所呈现和思考。作者熟悉峡江乡土生活和地域文化风情,小说里回荡着原生态山歌的精魂灵气,散发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后者通过一只跑进校园的狗的遭际,反映了当下农村学校师生之间的心理困境和农村教育中的巨大隐患。小说虽短,却具有相当的批判力度,揭示了乡村教育和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中人文关怀意识的缺失,以及儿童成长中的孤独无助和情感危机。小说主题鲜明,结构完整,人物形象比较丰满,语言也相当干净流畅。
《双刃剑》、《西递》、《观鸟图:稀世之鸟》和《父亲的城》等七篇作品,获得了三等奖。《双刃剑》是一篇江湖武侠小说,写的是一个少年剑客在一种家族恩仇责任中的成长与觉悟,而隐藏在他背后的母亲,则是他成长中的关键人物。在这个母亲身上,集中了中国的侠客道义、母亲文化、传统的励志精神等诸多特性。小说构思巧妙,悬念设置出人意外。篇幅虽然不长,但武侠小说的江湖恩仇和剑客的隐忍精神,都得到了准确的表现。就题材而言,这篇小说倒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特点和娱乐精神。
《西递》写的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子在现代欲望都市里的生存困惑和命运沉浮故事。爱与不爱的纠结,信与不信的拷问,妥协与对抗的矛盾,坚守与坠落的困惑……发生在女主人公身上的故事,实际上是当下许多青年男女都必须去面对的生活难题和生存危机。纷纭复杂和各种欲望相交织的商品社会,几乎为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心理和人格上的扭曲与变异,以至于本篇主人公最终也产生了“爱情不过是个消遣的玩意,没什么大不了”这样的与世俗生活相妥协的心态。小说叙事从容,世态刻画准确而犀利。同样是现实题材,《观鸟图:稀世之鸟》则具有一种反讽风格。小说主人公貌似在观鸟,其实是在观人;小说貌似写情,其实是在书写当下生活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缺失,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小说凭借生动的语言,流畅的讲述,演绎了一个带有寓言意味的生活故事,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反讽意义。
另一篇抒写现实生活的小说《父亲的城》,相比之下就多了些温暖的人间关怀情感。这篇小说以一个进城农民工的孩子的眼光来打量城市生活,打量在快速发展和空前喧嚣中的城市里讨生活的进城务工人员们的生存景况,视角独特,构思精巧。这是一篇可以归类为“底层文学”的小说。虽然写的是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现实,但是字里行间并不给人压抑和灰暗的感觉,而是充满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山娃对自己家乡生活的留恋,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味,对父亲们在城市里的艰辛生活的认识……都写得真实而生动。故事背后也流淌着作者的一种底层关怀,反映着作者对当下生活现实和世道人心的关怀与悲悯意识。
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以一些“小人物”的命运遭际,折射大时代或整个社会阶层的变迁与异动,这是许多网络短篇小说作者不约而同的追求。《瘸大刀》写的是一个农村小人物在那个特殊而荒唐的年月里,如何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保护了自己,使自己苟活于世,并就自己的力所能及而实现着自己的生存价值,写出了一种崎岖世道下的小人物的生存哲学,刻画了“瘸大刀”这样一个形象鲜活、在农村并不少见的底层小人物的形象。小说写出了非正常年代里人性的异化,折射的是新中国六十年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变。而《没有重量的人或一个小说作家的意外死亡》,也是一篇有着契诃夫式的黑色幽默风格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在庸凡的世俗社会中幻想依靠写作而生存的、未名的小说作家的生存困境。这也是当下许多“小人物”的庸凡而卑微的生存现实。他们试图与庸凡的生活有所疏离,但最终总是无法逃脱生活和命运的捉弄,其结果不是与生活达成和解,成为庸凡生活中的一分子,就是变成整个社会世相中的牺牲品,就像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成为了一个十足的“没有重量的人”。这篇小说里有黑色幽默与讽刺,有一定的思辨色彩。《玩具》则通过一个成绩优异的初中女生的命运遭际,揭示出了成长的艰辛和人性中的黑暗与弱点。但是,好的故事一定能够给人以光明和力量。这篇小说同时也借一个差生的自立与坚毅,呈现了一种年轻生命力和人性中的不可战胜的光明。小说寓意鲜明,人物形象饱满,故事富有较强的感染力。
在以上获奖作品之外,再如《大牯牛》、《醉酒》、《木棉红》等篇什,也值得一读。《大牯牛》带有孙犁和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说的笔意,借自然界的动物牲畜的生存景况,暗喻人生的艰辛与曲折,叙事的文笔生动、准确,议论文字简练和机智。从小说里对农村牯牛的生活常态的观察与描写来看,作者具有深厚的乡村生活体验和感受,观察力十分准确,田野生活和牲畜习性描写得生动鲜活,充满乡土生活气息。《木棉红》写的是当代职业军人的生活故事。在网络小说里,这样的题材显得别具一格,小说刻画出了几位当代青年军人乐观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风采,也巧妙地把军营生活与社会风景联系在一起,让读者看到了当代军旅生活的纷纭、丰富与艰巨。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