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张平分

给武钢新任董事长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3 19: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谈。

      应当说,我的作品在形式上和美学意境上,在语言上,有很深的汪派传统,区别在于思想上和知识性、趣味性上。沈从文和汪曾祺基本上是纯文学(国学)专业,他们的作品更多的反映了时代的生活。我的作品还深受雨果等西方作家的影响,思想性很突出,擅长议论;另一个特点是作品中的知识性很强。比如“态度反映价值。”就是行为心理学的著名定理;比如,“民事行为法无禁止即可行,行政(公权)行为法无授权不可行”就是。在《老梅死了》一文中,甚至开出了本人积累十多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上佳药方,有读者来电,说按我的处方吃药,“治好”了多年的脑血管疾病,我告诉他,那不是治好而是改善了脑血管疾病。又比如对美味的品尝等。
      汉网文学版主郑荆河把我的小说与刘醒龙的《天行者》同时挂出。我就在琢磨,为什么刘醒龙作品的点击率低,跟帖少,评价遇冷?发觉
1、刘醒龙作品叙事节奏很快,没有留白,缺乏想象的空间,“很踏实”;
2、刘醒龙作品的思想性还停留在对苦难改善的感恩上,即正面肯定上,很肤浅,甚至看不出真正思想性的品位来;要么缺少思想的积累,要么不敢明白表达,前者居多;
3、刘醒龙作品缺少美学意境;
4、其作品的生活性还停留在农耕时代,生活面很窄,知识性和趣味性欠缺等。

这样的作品能获得茅盾文学奖,证明中国当代官方文学的整体水平不高。
客观评价,如果让其他国别来比较我的《老梅死了》和《天行者》的高下,我相信《天行者》不占上风,很可能败走麦城。
为此,我曾经写过一个文学通报,给网络文学,给中国作协,给茅奖获得者麦家。
请看:

关于短篇小说《老梅死了》申报下一届中国鲁迅文学评奖的申请


中国作协:
铁凝主席:


      本人张平分,男,57岁,武钢职工,从事写作多年。前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老梅死了》,在网上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在汉网论坛的文学版块——小说故事栏上,刘醒龙的《天行者》与我的作品同台竞技,其点击率和社会评价大为逊色。我想,是时候了,特向中国作协申请参加下一届中国鲁迅文学奖的评比。我与武钢文联,武汉市作协和湖北省作协没有什么来往,互有不满。他们喜欢唯我独尊,垄断文坛的话语权,拉帮结派,我对此不屑一顾,我行我素,多次在网上揭露和批评他们的不良作风。本文曾用特快专递寄给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申请参加下一届鲁迅文学奖的评比,她以工作忙为由拒收(她欣赏自己的作品);我后来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徐鲁了。
      今次寄来书面文稿《老梅死了》并附《关于网络小说》的评论一份,请查收。实际上,中国文学的希望在民间,象于建嵘的短篇小说《父亲是个流氓》和我的作品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和收藏,远远超出官方文学的魅力,就是证明。本文在多个网站发帖,最后定稿以“东湖社区”的“小说纵横”栏目为准,特此说明。


此致中国作协!


申请人:张平分
2013年1月25日



关于网络小说(本文发帖在东湖社区-小说纵横等网络上)
作者    张平分
2011-8-23


      什么是网络小说?常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宽泛的技术性的解释,如在网上能看到的小说就是网络小说,狭义的就是在网络上看到的,没有经过纸媒等其他媒体表现的小说就是网络小说。一种是舆情性的解释,如未经纸媒等表现的、在网络上看到的以言情、玄幻,穿越,职场、盗墓等时尚小说就是网络小说。
      本次矛盾文学奖和上次的鲁迅文学奖首开把网络小说纳入到评奖的范围。但据围观者议论,认为这是在作秀,“并非有诚意接纳网络文学。”(见2011-8-22日《长江日报》第14版记者胡孙华报道,小说期刊《超好看》主编南派三叔语)
      对此,作为本届矛盾文学奖评委,上届矛奖获奖者麦家对网络小说未能获奖点评道:“网络小说有一定的局限性,厚度不够,大多数作品都是在故弄悬殊,谈情说爱,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缺乏思想性,这就像一道菜里没有放味精,少了点味道。”(引文出处同上。)
      我认为,麦家的说法不对。既不科学,也不艺术。
一、味精与盐不一样,称思想性为味精太过肤浅,比喻不当。没有味精的美食照样是美食,还是天然的、有机的美食和健康的美食。如爆炒野鹌鹑的汤汁,喝一口,堪称唇边百年留香(我曾是业余狩猎者),如加放味精则直接败坏了口味,败坏了美食性。美食里可以不加味精,但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加盐, 这是不争的事实。
      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类似于美食中的营养性和美味性,是美味本身和作品本身,既不是盐,也不是味精。
二、网络作品缺少思想性吗?作家韩少功说道:“作家最大的瓶颈,是对自己和社会的无知。”评论家贺少俊评论张炜的小说《你在高原》时用“灯”来比喻作家存在的意义时说道:在这样一个红尘滚滚的文学世界里、执着地提着一盏灯提醒人们不要放弃文学的追求,我以为这就是作家存在的意义,而张炜就是最好的实践者。
      我未读过麦家的作品,不知道他作品的思想性若何,有多深,就像他没有读过我的作品一样。
      就让我与麦家隔空喊话吧:
      把麦家思想性最好的作品拿出来与我的短篇小说《老梅死了》PK一下如何,看谁更胜一筹?
      如果你作品的思想性比不过我的作品的思想性,那么你的矛奖就大打折扣了,是否下一届矛奖的得主应当是我呢?
      高尔基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品就是书籍。
      书籍中的思想性、知识性、甚至趣味性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申请本人作品《老梅死了》参加下一届鲁迅文学奖等的评比,因为我像李玉和一样执着地提着一盏灯告诉人们,不要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不要放弃对人类良知的追求。
      不知读者以为然否,


       请投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3 21: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接到熟人电话,问我为什么思考武钢生产经营18年?武钢有比我聪明的人,为什么他们不去想,不去说?

我告诉他,这个问题很宏大,我在网上答复一、二。
我承认,比我聪明的人很多。但是,聪明并不是掌握真理的充分条件。对真理的追求还需要勇气、胆识和环境。
我认为,在生活和处世上,人是有不同的层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是一种理论;在观察和对待事物上,人也是有不同层次的。
我看问题和处世,喜欢从价值论出发,以价值论为标准;有些人看问题和处世,喜欢从认识论、方法论上入题。这往往会有天壤之别。
毛主席擅长从价值论出发,林彪擅长从方法论着手。这就是区别。

还有个性的因素。毛主席是O型血(看过一篇文章),林彪是A型血;而蒋中正是AB(?,我的判断)型血。
还有个人经历和阅历,知识的构架等影响。
一般而言,A型血和O型血都善于写作;A型比较好静,多能工巧匠,颇有心计(小心机),细腻;O型好动,多善于竞争,擅长演说,视野宏大。

我是O型血。

2012年,我离开了公司机关。工作清闲了许多。使我有时间与政府部门和法院打交道。视线从企业转移到社会。
我看到了武钢的问题,更看见了社会的问题。社会问题比武钢的问题更加触目惊心。小说《香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武钢的腐败是巧取,社会的腐败是豪夺。


这是另一个问题了。我在写作小说的时候,也尝试写社会评论。评论更多些。
      

2014年,我代理同事的15岁的儿子骑自行车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他儿子在(青山区)和平大道离单洞差15米远处自行车撞人后(简称A地),骑着自行车肇事逃逸了;受害人在青山区工业三路与荆州街(23街后面)交汇路口(原武钢十一中)被另一骑自行车人撞伤(简称B地),肇事者丢弃自行车也逃逸了。时间都是2012年12月26日。A地事故时间是13点26分钟许,B地时间是16点30分许,两地相隔约2公里,时间相差月3小时,最后法院判决:同事A儿子赔偿B妇女9.3万元人民币结案。
这个案子一波九折,留下来深深思索。如果以此为素材写成小说绘怎么样?我常常想。

还有,我从遗传心理学角度破解了人类社会生儿育女的秘密:为什么有的夫妇生女孩,有的夫妇生男孩。这一课题我留心研究了30年,做了300多例调查,全部正确。这是一项世界级的课题。
我不敢投稿,生怕有人窃取了秘密。
退休后,我想完成这2项伟大的任务。

明天推出我的代表作,短篇小说《老梅死了》。敬请收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3

主题

1862

帖子

234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4 17: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WHABC转帖


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深度好文)

鲍鹏山(著名文化学者)本文摘自《传统文化,我们通向未来的路》第68届文化讲坛实录,原载于解放日报。

常有人说我的演讲很有激情,可是今天我听了前面两位嘉宾的演讲,我觉得自己被秒杀了。(全场大笑)

尚老师、许院长他们的激情,来自对文化的热爱。文化确实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

可是今天,我们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中国人耳熟能详,而且对它很是认同。从历史上看,1840年以后,中国面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堪一击,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就是指科学技术的落后。从现实上看,如果今天我们不能用知识很好地答出一份标准化试卷,可能就读不了好大学、好专业,找不到好工作,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物质的欲望。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压力,我们都知道知识太重要了。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辈子都拴死了

首先,知识是无限的。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所有事实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剧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世界是无限的,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那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举个例子,曾有一家报社搞国学知识竞赛,找了一批专家出了一套国学题目。题目出完后,编辑想让我审一下。我看了5分钟,对它的判断就是6个字:无趣、无聊、无用。

比如有一道题目问:在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全场笑)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都没有。

还有一道题目: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如果你能把它变成系统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它是有意义的。但是假如一个人并没有这样的意愿和目标,他只知道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对他不仅没用,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他知道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答案,心里一阵窃喜,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并且他特别想让别人知道这一点。于是,他天天等着别人提问,以期收获别人的敬佩。为了等到这一天,他可能每次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都点胡萝卜,(全场笑)别人吃得很香,他却只等着一个问题。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辈子都拴死了。

有不少人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

德国哲学家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一档知识竞赛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放了5个音乐片断,每个片断几秒钟,随后提问:这5个音乐片断,有2个片断属于同一首歌,你们谁知道?一个小伙子抢答说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确。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是:其中有2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你知道吗?这时我紧张了,我怕他知道。他不知道,说明他还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这一辈子可能就废了。但是没想到他真知道。(全场笑)这时我让司机把收音机关掉。司机吓一跳,问为什么?我说:“它在侮辱我们的智商,并且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

这就叫无用的知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比如,很多人关心某个明星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星座是什么,结了几次婚,又离了几次婚。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在饭桌上能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警惕知识》。主要观点就是,我们的生命本来就不可能占有无限的知识。更可悲的是,无聊的知识会让人生变得无聊,琐碎的知识会让人格变得琐碎,甚至猥琐。

孔子的学生子夏早就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是“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即使是胡萝卜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你可以拿来吹吹牛,但如果你老是把认知集中在这种信息上,你的一生肯定不会有什么成就。你用琐碎的知识把人生变成了碎片,所以君子不为。

荀子曾提出过对知识的鉴别。他说有些知识是无聊的、无用的、无趣的,这样的知识荀子有一个判断,叫“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你知道了这样的知识,并不能够因此成为君子,你不知道这个知识也不会因此成为小人。有的知识对你的人生,一分都没加,又何必耗费精力和时间呢?

但是在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专心致志、兴高采烈、兴趣盎然地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

实际上,在知识之外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实际上,在知识之外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在座的都读过。两个小孩辩论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根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说中午近是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

孔子活得真有压力,他几乎是那时候的“谷歌”和“百度”,大家有什么问题都跑去问他。两个小儿问孔子,但孔子没法判断。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口吻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这个思路显然是错误的。在人生知识的考场上,谁能站到最后?我今天跟大家打个赌,我可以出一套100分的知识类题目,每道都有标准答案,但我能让在座所有人都得零分。反过来,你们也可以给我出100分的知识类题目,让我一分都得不到。

比如,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出过一道题,老师对学生提一个要求:“你现在问我一个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要我回答不出来,第二是你必须要有标准答案。”很多人说这个题目太雷人了,可我就觉得出得很好。因为它告诉我们,在知识的考场上,没有人可以站到最后。有一个聪明的学生马上问:“老师,你知道我祖父的名字吗?”(全场笑)

我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给大家出题,不需要费劲,就能让大家都得零分。你们知道我祖父的名字吗?知道我祖母的名字吗?知道我祖父的二大爷的名字吗?在座的谁能答出来,今晚我请客。(全场笑)可见,知识可以把任何一个人打倒。

如果要算知识的总量,我相信今天在座的人,你们的知识总量都超过孔子。比如说,我可以出计算机、物理、英语、数学之类的题目,孔子肯定答不过你们。

但我们就比孔子的境界高吗?这就要思考另一个问题了:决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识的总量,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孔子自己早就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有知识吗?不,没有。苏格拉底也曾经说:“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他们说这些不是谦虚,只不过说出了一种真相。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的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

你看我不顺眼,给我出一道数学题。我为了防备下一次再有人给我出数学题,于是我天天学数学,学了10年以后,解放日报文化讲坛大概已经到6800期了,我终于有勇气上台演讲,突然又有人说:“鲍老师,我这有一套物理题。”(全场笑)你不会这样干,对不对?因为你们会宽容我的无知,我们也会宽容他人的无知,但是有种情况是不能宽容的,那是什么呢?没有良知。

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

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我们遇到标准化的试卷,回答不好没有问题,但是涉及良知判断、是非判断、善恶美丑判断,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

我讲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发现15岁的女儿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

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我和兰迪私奔了。兰迪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种花纹,只有42岁,并不老,对不对?我将和他住到森林里去,当然,不只是我和他两个人,兰迪还有另外几个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我们将会种植大麻,除了自己抽,还可以卖给朋友。我还希望我们在那个地方生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也希望医学技术可以有很大的进步,这样兰迪的艾滋病可以治好。”

父亲读到这里,已经崩溃了。然而,他发现最下面还有一句话:“未完,请看背面。”

背面是这样写的:“爸爸,那一页所说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学家里,期中考试的试卷放在抽屉里,你打开后签上字。我之所以写这封信,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比试卷没答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现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全场大笑)

这封信说明,一个人在知识的试卷上可以犯错,甚至不止一次犯错,一辈子犯错,我们到老了都是无知的。但是在良知问题上,可能犯一次错,我们就万劫不复了。所以,比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我们做不到什么都懂,但是做人要有良知,要有价值判断力,这一点还是应该尽量做到的。

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判断力。中国教育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文化素养。比如,为了抵制日货,很多年轻人走到大街上砸同胞的车,甚至伤害同胞的身体。他们带着一腔热血,以为在爱国,但实际上却是在“碍国”。

为什么一个带着良好爱国热情的人,会去做妨碍国家、损伤中国人形象的事?他们缺少的是什么呢?良知。

知识就是力量,但我要告诉大家,良知才是方向。我们常常说落后就要挨打,我还要告诉大家,野蛮也会招打。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全场鼓掌)
作者介绍:鲍鹏山,“百家讲坛”主讲人、作家、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3

主题

1862

帖子

234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4 18: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老梅死了(最优秀短篇小说)
请用鼠标点击字母链接:http://bbs.cnhubei.com/thread-2405987-1-1.html
(出处: 东湖社区)

我是用笔名发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3

主题

1862

帖子

234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4 1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不容易找到2009年参赛小说《大牯牛》的网页,可是在网友点击到10396次的时候,有人“羡慕嫉妒恨”,收买电脑高手把小说《大牯牛》植入病毒,全部搞乱码,让读者看不成。其中,该小说第124#的跟帖,网名“小丑789”的嘲讽性留言,估计就是武钢内部人士所为。我给出该链接,读者不必看正文,正文全部被破坏分子搞乱码了,读者可以翻下页看后面的跟帖、回帖。该小说被隐匿了,在我的主题栏找不到了。该小说最后的点击率是17218次。就是说,被乱码以后,还有人在看——点击了6822次。跟帖很精彩,民意敌不过评委的权力。我承认,他们赢了。但是,历史记下了他们的下流和无耻。是文人,还是文痞?短篇小说1万次的点击率相当于长篇小说15-20万次的点击率。
请用鼠标点击小说网址(应当是蓝色的)

大  牯  牛
http://bbs.cnhubei.com/thread-1691627-1-1.html
(出处: 东湖社区)

第121#跟帖,fagaoqin=此人是湖北省作协的,是湖北省第一届网络文化节的参赛网页的编辑和特派员,面对我的质问,他引用方方的话来作答。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10-3-6 23:06:16 | 只看该作者
本报讯(见习记者万旭明)就在去年这个时候,湖北省作协修改入会条例,在全国首次在体制上向网络写手敞开大门。对此次“鲁迅文学奖”的改革,湖北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方方表示,既然这次作协有意示好,网络写手大可大方接受。

  方方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不矛盾,本质上都是文学,只是传播方式不同而已。当前网络文学中虽有精品,但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立意低俗、语言粗糙,人物脸谱化、结构不讲究的作品为数也不少,作协此举至少可以吸引部分网络写手写得更认真一点。

  至于网络写手关心的公平问题,她认为无论对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来说,任何一个奖项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甚至连大体公平都难做到。现在的阅读是处在一个“读人时代”而非“读书时代”,就算得了奖,也未必是佳作,所以不必苛求所谓公平。文学作品的价值到底还是在作品本身,把评奖视作游戏之一种,就会坦然。(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3

主题

1862

帖子

234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4 1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截屏124#的原文以飨读者,从原话中琢磨,这个网名“小丑789”像是《武钢文艺》的某编辑,因为他引用了我在“武钢在线”上批评他们的一句话——“文学刊物确实办不下去了。”
        我批评他们粗制滥造,浪费公帑,所印刷的《武钢文艺》被职工丢弃在厕所里。他现在用我的话来讥讽我,这就是证据。
我贴上图片,成全你的大名如何?


搜狗截图15年11月04日1908_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3

主题

1862

帖子

234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4 2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湖北省第一届网络文化节的版面截屏。可以用鼠标点击放大来看。

搜狗截图15年11月04日1931_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3

主题

1862

帖子

234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4 20: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自己掏钱印刷出书,我想起来了,《武钢文艺》有人自费出书印刷,鼓励和吆喝武钢职工购买。有职工私下里说,叫我们用厂里钱买,我们没有权,怎么买?
你不买,它们不高兴,以后你投稿,它们就不登你的作品。这哪是什么文人,简直就是商人。
我们再看看它的原话,用鼠标点击图片放大看,看看是什么大丑?


搜狗截图15年11月04日1908_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3

主题

1862

帖子

234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4 21: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张平分的评论

用鼠标点击蓝色网址

原创评论:你(方方)的包容度比网络包容度的更重要
http://bbs.cnhubei.com/thread-2532335-1-1.html
(出处: 东湖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3

主题

1862

帖子

234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4 21: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     序

一九八一年某天,《武钢文艺》(企业内刊)的诗歌编辑蒋育德老师找出约17期《武钢文艺》借给我看,从79年到81年的。那时的武钢文艺是双月刊,那时的我也是一个文学青年。
在认真阅读中,我看到一首池莉(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武汉市文联主席)的黑板诗,是武钢医院宣传科的文化干事抄送给《武钢文艺》的。那便是池莉的处女诗作了。起点高,出手就不凡,给我很深的印象,暗暗称奇。

一九八二年,池莉的短篇小说成名作《月儿好》发表了,至今不能忘记,第一句就是诗情画意的夜景:月儿从襄河上升起,就好像升起了一颗充满魅力的微笑。

我在欣赏中陷入了沉思,如果说我在武钢文坛上要树立一个标杆或一个竞争对手的话,这个人非池莉莫属了。

后来,因学业很忙(我是学经济的),我放弃了文学。
三十年过去了。在我的眼里,武钢文艺就出过六部上佳作品,它们是:李建刚的《打到贾威》;池莉的《月儿好》;王维湄的《在西雅图住院》、《中国孤儿在美国》;我的《大牯牛》和《都是黑鸟惹的祸》——类似于《尼罗河上的惨案》的生活推理小说。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积几十年生活之经验,当我携重器回归文坛时,有一种势大力沉的自觉性。还是那句话,要做就做更好的。
当然,我像大牯牛一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
在一步步地奋斗中,我彻悟到马克思为什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等文稿中首先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因为它对应着东方专制奴隶社会(制度)。

呜呼!于是嫌小说太慢了,我常常写起社会评论,来直抒胸臆。

就是在小说里,我也常常模仿大文豪雨果直接与读者喊话的姿态。雨果说:朋友,你知道什么叫革命吗?管他叫进步就是;你知道什么是进步吗?管他叫明天就是。

痛快,我怀疑雨果与我和池莉一样,都是O型血的作者。

我还记得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说:我要用写作参与政治,讲真话提问题是作家的责任。此言甚合我意。

与池莉相比,在时间上我起步晚了。今天的文坛上,盘坐着一些功过相抵的土豪,容不得天王盖地虎。好在我本不想入他们的围子。我拥有思想的厚度、知识的广度和生活的丰富这个三维空间的优势,这是别人不能和我并论的。

我不想在数量上和他们论道。我坚持走精品路线,争取以九部作品打天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文不在多,有网友口碑则行,道理是相通的。短篇小说《老梅死了》约16000字,分17个章节,打腹稿历时18个月,动笔整整一个月。尤其是最后的3节,把我自己都感动过多次,久久不能自拔。我期待着读者喜欢它,就像喜欢歌星球星一样。

我以为,短篇小说《老梅死了》足以进入中国自1949年以来100部最优秀的短篇小说行列,他的历史意义,可以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而这种境界,是武钢文艺和武汉市作协不能认识的——他们对我有抵触情绪,他们有连带关系,我也看不上他们。


如果说,我的《大牯牛》足以PK池莉的《月儿好》,那么短篇小说《老梅死了》将把思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参与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之中,让池莉们气喘嘘嘘不能企及!请转告她,是以为自序。

武钢作者:武汉WHABC
20011年8月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