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张平分

给武钢新任董事长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0-23 2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点图片,丰富网页


110331gi5kgz6i3zx3h0c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0-23 20: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的对吗?脑筋急转弯
搜狗截图15年08月07日1039_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0-23 21: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田俊至喜 发表于 2015-10-23 17:42
2008年,09年,我写过2部短篇小说,都是以武钢耐火材料公司为背景的,所述人事,极具真实性,可惜,《武钢 ...

谢谢先生的错爱和关注!上文2帖,还望点评和指正。


短篇小说《婚礼变奏曲》

张平分
2009年3月20日

   婚礼进行曲
     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小魏和小付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今天是他俩大喜的日子,亲朋好友将送他们走上结婚的红地毯。
婚宴定在丽华园酒楼。这是一座占地面积较大的仿古酒楼,只有二层半楼高。一楼大厅可同时容纳60桌酒席。二楼是若干个单独的包间,内设有歌厅和小舞厅。
今天的主角是新娘子小付。娘家一共来了38桌亲友和客人。小付的父母,好友们满面红光,忙前忙后地张罗着。亲朋们个个兴高采烈,大厅里充满着欢声笑语。
相比之下,新郎小魏这边只请了12桌客人。其中有3桌是妈**同事;有2桌是父母老家的亲友;有5桌是小魏的大学同学和同事;爸爸这边的客人连2桌都没有坐满。尽显低调和含蓄。
酒楼前后的大院里停满了轿车和婚车。晚来的客人,只好把车停在门前的公路边。大都是些上海大众,奥迪或华普等车型。也有如宝马、奔驰、皇冠等停在院子的最里头,显得冷清和神秘。阳春白雪,和者必寡,自古就是这个理。
新郎的爸爸原是A钢集团石灰材料有限公司下属协力厂的经理,掌管着500多名大集体职工和少数A钢全民职工;从事着为公司服务和非标产品的生产与经营,往来的业务和社会人脉关系是较广泛的。尽管他爸爸刚退二线不到三个月,按说为儿子结婚请个30——50桌酒是很容易的事情。可这次,他只请了18位客人和同事。石灰材料公司机关的200多人他一个都没有请;石灰材料公司300多位中层干部和科技人员他一个都没有请。这18位客人中,连位像样的干部都没有。其中好几位客人是满口的乡音,举手投足间遗留着农民的习俗。据说,这几位就是那些名车的老板。
婚礼上喜庆的风头全被新娘家占尽了。连婚礼的司仪都往新娘这边倾斜。
婚宴散去。小两口回到自己的新房。一个多月来紧张地筹办婚礼,让他俩在兴奋中透出疲态。新娘从一个精致的挎包取出一份礼品单,这是新娘临上车前,母亲郑重送给她的礼物。她说,38桌酒收了6万元。
新郎笑了笑说,你猜我家收了多少?
新娘诡异地反问:12桌酒又能收多少呢?
新郎斜靠在沙发上,意味深长地说真人不露相啊,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新娘听的。
新娘一听,觉得这是话中有话,忙问是多少?
新郎从大衣柜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密码箱,说:这是2/3的礼金,一共是89万。
新娘愣住了,这怎么可能呢?
这怎么不可能呢?
那几位满口乡音的客人,就是他爸爸在位时的关系户。为了请这几位客人,他爸妈采取了低调又低调的方式,不显山,不露水的。
   请张老师出手相助
张哥你好。每天上下班的专车上,李培良只要一碰见张老师总是很礼貌的主动打招呼。刚开始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很尊敬地喊老师老师的,时间长了,他想缩短这个距离,于是改口叫“张哥张兄的”。一来显得有些社会经历和阅历,二来显示出为人的精明与洒脱。
李培良是石灰材料公司的一个知名人物。今年48岁,只比张老师小6岁,喊张哥是有年龄基础的。他身高1米78,不胖不瘦,很机灵的样子。他当过原料组20多年的班长,干活麻利勤快,反应也很敏捷。多次获得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还当过2次生产标兵。一次在93年,一次是2008年。若不是他95年犯过严重错误,受过党纪政纪的处分,凭他的机灵劲,也许早就混个一官半职了。这年头,当官就意味着多得钱那!谁不想多得钱,谁愿意跟钱过不去——啧,那不是有点苕吧。
虽说他吃得苦,也会来事,但他文化程度不高,真要拿个书面材料,写个官样文章,他深感力不从心,词不达意。
他知道张老师是公司里的一支笔。据某些人讲,还是一支神笔。可以让人上天堂,可以让人下地狱的。他决定要借用这支神笔。
在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之后,终于有一天,他小声地求张老师帮忙写一份重要的工作报告,是给公司领导的。一来揭发业务上过去存在的问题和现在面临的情况,二来反映他目前的处境和事实真相,消除某些人的怀疑和误会,三来反击公司内四起的谣言。他知道,这份报告决定着他的命运。十四年前,他还是原料保管员,在与原料采购员互相PK,互相揭发对攻中,他就是遇上了强敌而陷于有理说不清的斗争中而吃了大亏,差点开除党籍和厂籍;这次他充分汲取教训,决心请高手相助。
张老师听了他的叙述后,心中有了大八谱了。知道是一份很重要、很秘密的综合性工作报告;还带有揭发报案和交代的性质。张老师说了两句话:叫他先写份书面材料来,越详细越好,想到什么写什么;末了丢下一句,我要收费的,熟人少收点,就给1000元吧。
李培良愣了一下,便马上反应过来满口答应了。他知道,10多年前,他就是舍不得钱而轻敌,结果落了个双开察看的重大处分,至今想起来头都是大的。钱吗,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否则,他不敢往下想……。
2天后的晚上,李培良来到张老师家中。
张老师看完材料后,对不清楚的地方,边问边做记录,胸中的成竹越发清晰起来,有根有须的。约定明晚交稿并嘱咐他打印出来。
   迟到的工作报告
A钢石灰材料公司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


我自去年6月1日调到物质供应科接手副产品班的瓜米石外销工作以来,迄今已8个多月了。严格讲,这不是一件复杂的工作。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与瓜米石外销有关的人员,大都有着很鲜明的利益导向和很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如果较真起来,会有你死我活的斗争。
   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增加我公司的销售收入,将公司效益最大化,势必会“减少”某些人过去形成的既得利益,势必会引发剧烈的矛盾冲突。
(一)  我们看下面两组事实
1、瓜米石外销个体承包户马小军的现状
马小军与我公司签有非生产性瓜米石外销承包合同。从我公司购买瓜米石外销兼倒运赚取差价。在过去五年里,马小军靠倒卖瓜米石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产如下:
① 奔驰车一部;
②  X6型宝马车一部
③  高档丰田车一部;
④  10吨载重车4台;
⑤  5吨铲车2台;
⑥  在徐东购买高档商品房一套150平米及装修;
⑦  在汤逊湖购买高档别墅一套250平米及装修;
⑧  附近郊区有一套住房约500平方米及装修;
⑨  其他财产若干。
上述9项合计约合人民币600万元。
   1、  在我接手瓜米石外销工作的前一年(2007年),当时这项业务和工作是交给我公司大集体协力厂去做的。马小军每年只向协力厂上交36——38万元的货款。
  我公司收回这项业务后,派我接手该工作已8个月,为公司创收136万元,已收回111万元,另马小军还欠我公司25万元货款。
  由上述对比可知,我公司多收的98万元(136-38万)本应是马小军的“利润”。马小军少得98万元,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0-23 2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马小军创收利润,积累财富的手段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马小军为了多创收,经常采用如下手段
  1、  整车整车地往外偷运瓜米石,不过磅。
  对此,我3次向公司保卫科反映,不知什么原因,未见效。相反我还多次遭到电话恐吓。估计是内部人通风报信给他了。
      最后,我迫不得已自费买了一个电话卡,匿名向A钢公安处门卫经警举报后才得以制止。此事是我举报的,我这是第一次公开实情,其目的也是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
  2、瞒天过海,以貌似合法的手段掩盖偷运的行为。具体是先装半车料过磅开票以后,再返回料场装满瓜米石,拿装半车料的出门证掩护整车料的偷运。对此,我向保卫科长反映后制止了。
3、偷抢磅单,隐藏结算凭证。我公司财务部是凭磅单结账的。马小军有时是暗偷磅单,有时是明抢。明抢的时候,往往会丢几盒烟给大集体的工人。为此,我多次向物资供应科谭科长反映。但在调查中,马小军反咬一口,说是我叫他偷拿的。
既是我叫他偷拿的,为何我要向谭科长多次反映情况呢?
马小军在运用上述3种手段时,都会向有关人员施以小恩小惠,或给点烟,或给点钱,请吃饭等等。有关人员得了人家的小利后,往往睁只眼,闭只眼,大开绿灯和方便之门。这样国有资产流失了。
4、马小军私下里找我谈过多次,许愿每年给我5万元,希望我“高抬贵手”,放他一马,还是像在协力厂一样,让他多拿多偷。我拒绝了。并将此事迅速向谭科长做了汇报。
另外,马小军上述4招失败后,也多次采取破坏手段,找借口说瓜米石泥巴多,颗粒细小,故意指使司机把这些筛下料整车倒进我厂发给黄石港的生产用瓜米石中(发往黄石港的瓜米石要求在¢30mm以上),导致黄石港方面多次提出质量异议。我方发现后,多次批评和制止马小军的行为,他不听,不理。

(三) 我目前的处境
     
马小军见上述办法都失败后,便恼羞成怒,纠集一伙社会朋友不下十多次打电话威胁我和家人的人身安全,放风说要杀死我女儿——这是我很担心的事情。
现在,常有人对我说,说我把协力厂的小灰厂的一点财路也堵死了(小灰厂每月有200多吨“打扫卫生的废灰”留给自己处理,其收入不上账;由于我把卫生灰收回当半成品出售,为我公司创收,协力厂便没有卫生灰额外处理了),现在又对瓜米石这么认真的管理,肯定是要吃亏的。
我的工作,一方面得到了我公司领导的肯定,评为2008年度的标兵;另方面也引起马小军的仇恨和报复。他向我公司有关部门和领导揭发我的所谓“情况”,其目的是想把我挤出副产品组。他揭发的问题有如下4点:
1、说我吃过他请的饭局。我承认共吃过7次;
2、说我拿过他送的烟。我承认收过4条;
3、说我用过他的丰田车。我承认用过3次,但我每次都付了他双倍的油钱,实际上也是给了成本价的;
4、说我收过他买的2张武汉——北京的往返飞机票,价值3800元。这是事实,但不真实。
     因工作忙,我托他帮我姐姐姐夫买2张去北京的火车卧铺票。他擅自做主买了2张往返飞机票。我多次给他钱,他都不要,跑了。我不想声张此事,总想把钱还给他,以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妥善处理。如果我强行给钱或者拒收飞机票,都会让马小军下不了台。我也怕他狗急跳墙,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我不怕死,但我希望女儿能有个幸福的人生。故没有向领导汇报此事,这是压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后来,在马小军的弟弟结婚时,我送了3666元的礼,我认为算是扯平了。
说实在的,面对这位长期和我厂打交道的客户马小军,在瓜米石销路不畅的情况下,如何既与他合作共事,完成签订的合同任务,又完全不打湿鞋,为我厂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还要保证我家人的人身安全,我还欠缺这方面的技巧和尺度。
这件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有难处。
对工作,我可以任劳任怨,吃得起苦;为尽快熟悉瓜米石的情况,我曾经7天7夜未回家,住在厂里;8个多月来,我加班加点多少次,都记不清了。
这个副产品班,有大集体工人27人,外用工7人,每天的外发任务量都在500吨以上,还要负责马路的清扫工作;安全、劳纪、现场管理、班组建设、设备设施的维护等,操了厂里的心,就丢了家里的事。我女儿正上高三,我妻子一只手工伤残疾,家里厂里,累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感到压力很大。
说出来,我心里好受些。这8个多月来,我对得起公司里,未做任何对不起公司的事情,未拿公司的利益和他作交易。
我承认,标兵也是人。是人总会有缺点和错误的。我恳请组织上和领导的批评和帮助。

致礼!

石灰材料公司物质供应科职工   李培良
2009年2月21日
  
  李培良一口气连看了三遍,激动得手都在发抖;他本能地感到,张老师是个内行人,高手写出来的作品,对上下左右度的把握是很妥当的。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踏着2009年2月的一场春雪,走了。



窗外,下着纷纷扬扬的小雪。北干渠公园远近的树梢上银装素裹,大地苍茫。
张老师望着窗外,想,在国有企业的机制下,发财其实很简单。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暗藏着巨大的利益,都造就和成全了相关人员的原始(财富)积累。
短短的五年,让马小军积累了600万元的财产。
两任协力厂的厂长,多少都事前事后地分得了既得的好处。
问题是,如此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为什么不让自己的职工做?
肥水流进外人的田,其目的无非是想秋后收租而已。
他们的财产上烙印着两个黑色的大字“原罪”。

(完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0-23 21: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一篇轻松的小说

  枪  下  留  情             (知识趣味小说)


武钢作者  张平分
2006-8-31


     大年初三的早晨,阳光暖和地照在张老师家的阳台上。该走的亲戚,在初一、初二都已快马加鞭地走过了,为的是给初三腾出空来溜溜狗。
     说是溜狗,其实是带狗出去打猎。
     看到主人在换衣服,打绑腿,这黄白相间的大狗就兴奋异常,又是蹦,又是跳,将栓狗的保险绳上的铁扣件,在阳台上弄得哗哗直响,眼神象婴儿一样闪闪发亮。
     沿着青化线,张老师边踩自行车边牵着狗向前、向前、向前……。实际上,是狗半拖,张老师半踩着自行车向前。
     到了北湖农场碎铁大队的岔路口上,这狗自动地要往沙石公路上走。这狗的记性真好,只带它来过两次,它就记住了地型地貌。
     沙石公路上的汽车很少,偶尔才有一辆车驶过。去掉了绳索的大黄狗,在沙石路上兴奋地奔跑着。
     这是一条纯血的英国种波音达短毛猎犬。肩高53厘米,体长70CM,头高约30CM,耳长18CM,耳片很薄的那种,从头顶贴着脸颊向下垂,嘴长中等而宽厚,嘴唇垂吊在下颌之外,活像一张老太婆满是皱纹的脸。
     这是一种以猎禽为主的大型犬。四条腿上布满猎豹一样褐色的铜钱斑点。
     碎铁大队后面是一座山体浑园,高度约百米的独山。从北坡的山脚向上,是一片约百多亩的杉树林;山顶的两侧,是200多亩的松树;南坡上,是很宽阔的桔树林,约有300多亩。三大树林间,都有隔离带。而山的东西两侧,因离公路近,都是规模很小的采石场。
     张老师将车、篓停靠在预制板厂的门卫那儿,打了个招呼。他是这儿的常客,门卫都认识他。
     他衣着单薄,右肩上斜背着水壶,左肩上斜背着挎包,在胸前交叉着。这身批挂犹如上阵的战士,加上干粮足有9公斤重,压在身上多少也能抵风挡寒。他从杉树林里快速向上翻过山脊,来到了南山坡脚下。
      南山坡脚下,是伸向远处村庄的几个很大的土坡。低处种着水稻。收获过的稻田里,长着低矮的肥田草,稻茬隐没在肥田草中;高处种着油菜、麦子或蚕豆。
      野鸡——确切地讲,是中华环颈雉鄂东亚种,喜欢在此觅食,而中午或傍晚前后,则喜欢归山或在村庄的竹林间休息。故而猎人常讲:野鸡野兔(发头音TOU),房前屋后(压韵)。
      张老师带着大花在桔树林中“之”字行的穿梭,其目的是起“打草惊蛇”的作用,将躲藏其中的野鸡野兔撵出来。张老师两眼在可疑的地形地貌处游移着,象猎鹰一样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而眼睛的余光还要看着猎犬大花的反应。张老师熟悉大花的狩猎特性,就象熟悉自己的儿子一样。他通过大花的表现,可八九不离十地判断出动物的种类,距离的远近和行走的方式。
      如果是野兽之类的,大花会沿着行走的路线,用鼻尖嗅着地面跟踪;如果是从此地起飞的禽类,大花会用鼻子在起飞处四周毫无目标地嗅觉,然后将鼻孔朝天,鼻翼快速张歙着,闻着空中残留的气味;如果野鸡等禽类不肯起飞,在地上快速地疾跑着,那么大花的鼻子会离地面一尺多高,快速地向前奔跑(禽类的气味重),这是一条可供上十       人围猎合用的大藏(读ZANG葬音)犬,性子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如果是五分钟之内还在此躲藏不走的动物,大花会异常兴奋的用前腿低伏着地,鼻尖紧贴着地面,后腰背至屁股会呈30度或45度角抬起,尾巴迅速地在空中画着圆圈,一副随时准备起跑的姿态。每当此时,张老师也格外紧张,他知道猎物就在5——10米内,于是迅速占领有利地型,两腿呈八字型的分开,腰背微向前倾,而枪托则恰到好处地抵在右肩胛下,枪口指向地面离脚尖一米远的地上,右手食指紧贴着扳机的护圈,一副随时准备射击的姿势。他琢磨过,这样的姿势既可有180度的射击广角,又便于随时转体,还有上线瞄准的速度快、时间短的优点。
      冬季的田野是寂静的。只听见猎犬发出嗖嗖的喘息声,和猎人胸膛内那颗急剧起伏的心脏发出砰砰地跳动声。猎人和他的猎犬象被注射了吗啡一样,极度兴奋着。
      如果此时窜起一只边飞边叫的公鸡,那“咯咯咯”的鸣叫声和着清脆的枪声在天空中闪过,那飞行中的野鸡突然翻转加速落地——发出“轰”的一声响……,猎人每次出猎 ,等待的就是这最出彩的时刻,犹如运动员站上了领奖台,犹如歌星被那四周狂欢的人群包围着、簇拥着,此时此刻,大腕的成功和猎人的成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打胜仗的将军和猎人的豪迈是一样的,都是成功,都是豪迈。
      冬季的田野也是单调的。水麻楂(学名叫鹬)、秧鸡、芦鸡、白兰鸡要到4月份才来,而绝大部份的野鹌鹑最迟在12月底已退出了鄂东地界,猪獾子(属大型鼬科动物)则在立冬前后进洞冬眠了,剩下的只有斑鸠、野鸡和野兔。
      张老师不喜欢猎水禽,什么樟鸡(学名红骨顶、白骨顶)野鸭之类的,大部分都腥气很重,一般只能腌着吃才出味。打猎上十年,张老师知道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比如走兽当中,除了鹿、牛、羊科之外,野兔是较好的味道;飞禽当中味道最好的要数野鹌鹑,次数野鹧鸪,再就是环颈雉,还有斑鸠之类的,都算是上品的野味。猎人常说,宁吃飞禽一两,不吃走兽半斤,指的就是上述野禽。尤其是极品野鹌鹑,别看它只有二两半重,去毛留皮去内脏,用刀剁成7——8块,放锅内大火少炒3分钟,待锅内飘香时加一大碗水,下一碗面条,只给生姜和盐,那个香味,那个鲜甜,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有猎人曾夸张地说:吃一口野鹌鹑肉,死了都值。可见其美味是笔墨难以形容的。野鹧鸪又叫红嘴竹鸡。在我国只有两个野生品种,一是海南鹧鸪,一是四川鹧鸪,在鄂西北神农架周围有分布。张老师从没见过野生活鹧鸪,他是在青山公园旁的集贸市场上从贩子手中买过四只,两只标准体重1斤9两。现在家养的鹧鸪基本上是印度鹧鸪,和家养的鹌鹑一样,味道不及野味的二十分之一,这真是件憾事。
      独山出野鸡野兔,那多半是因了树林的缘故。张老师带着大花在寂静的麦地里走着。垄沟的湿地上清晰地残留着野鸡野兔的脚印。
      三不知有斑鸠从眼前飞过,举枪,射击。打斑鸠是用不着猎犬的,这种善飞不善走的鸟类,只要有一粒霰弹击中,便会掉下来。
     猎犬在麦地里边走边嗅,只有一般的反应,估计至少都是几个小时以前的痕迹与气味。这是狩猎 中的淡季。旺季是10月——年前的那段时间。经过春夏秋三季的繁殖,野物也增多了。每年此时,张老师要么和碎铁厂的王师傅,要么带两个徒弟,要么带上猎犬在附近巡猎。这独山的十几只野鸡,已经被他和王师傅打掉了三分之二左右。剩下的几只,精精怪怪的,很不好打。要么不轻易起飞,在草丛和树林里和你兜圈子,要么老远就振翅高飞了。猎人戏称这不好打的野鸡野兔为种鸡种兔。
      临近中午,张老师带着大花来到离独山有五公里之远的 马鞍山脚下的桂花村。桂花村边有一大片女真树和竹子的混交林。混交林的那边是花山镇的地界,这边仍是建设乡。大花在混交林中兴奋地奔跑着,张老师守在树林边的小路上。突然,一阵扑腾腾的振翅声和着惊慌的鸡鸣声,两只受惊的野鸡分别落在女真树上。那只母鸡站在前面稍矮一尺的粗枝上,靠近主干。女真树墨绿的树叶若隐若现地遮挡着猎人的视线;那只“咯咯”乱叫的公鸡站在后面稍高一点的细枝上,翅膀半张着,一副站立不稳的样子。女真树的细枝在一起一伏,野公鸡漂亮的长尾羽露在阳光下,煞是好看。
      张老师将目光集中在那只母鸡上。于是,他举枪,瞄准。这20米的距离是最佳的狩猎距离。霰弹的直径约在30厘米左右,只要一扣动扳机,野鸡就会应声而落。就在瞄准的刹那间,公鸡突然从所站的后高枝上跳到母鸡站立的那粗枝上,把母鸡挡在里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那公鸡的翅膀总是半张着,完全遮挡了母鸡,伸长的脖子发出响亮的“咯咯”声。
      张老师先是被这英雄救美的公鸡搞愣住了。他不想打这只英雄的公鸡——尽管它暴露在外,体形更大。他知道,从10月份起,他和碎铁的王师傅就陆续打下了4只野公鸡,这可能是最后一只种鸡了。他是个读书人,不屑干那种“竭泽而渔”的蠢事。母鸡好象还有3——4只,再打掉只把也无妨。于是他试着调换角度,他往左移了几步,不行;又往右移了几步,也不行,根本就看不到鸡了。原来,他先前站的是个土包——制高点,只有这唯一的方向才能看到野鸡。
      公鸡不停地拍打着翅膀,“咯咯咯”的鸣叫声直上云霄,好象在说,要打就打我吧!张老师看着这动人的一幕,想:连鸟类都有情有义,伉俪情深,这野鸡怕是打不成了,就想放它们一“马”,但又气它们太大意了,就朝天放了一枪,两只野鸡从树上一跃而起,惊慌得朝独山方向飞去。大花朝野鸡飞走的方向追了几十米,见越飞越远,便怏怏地回到张老师的身边。此时,人饥狗饿,该休息加餐了。
      大花一口气吃了三个大馒头,足有一斤多重。张老师半靠在稻草堆上,嚼着苹果和馒头,喝掉了半壶的白开水。每当此时,他会想起河南老乡,那半是调侃半是掖揄的乡音:“吃馍喝汤”,那是什么汤啊,纯粹是点盐开水而已,还美名其曰喝汤,不知情的武汉人,还往往误会成排骨煨汤呢?他暗自好笑,每次打猎,每次吃馍,他都当一回河南老乡。饥饿之人,吃什么都是香的。
      冬日的阳光,温和地晒在身上。张老师索性闭目养神,一个太字形的躺在稻草堆上,让疲惫而燥热的身体慢慢地摊凉。他生性好动,闲不住。他喜欢闻硝烟的味道,就象猎犬喜欢闻血的腥味。他爱上打猎,喜欢这刺激性的生活,起先是为多余的体力寻找释放的渠道,后来他发觉美味可口,老婆儿子都喜欢吃野味,再后来,他发现了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恆定律。白天释放的体力,换来晚上骄人无比的精力,40岁的人了,干那事比年青人还旺盛,还持久,他象一头强壮的公牛,个把小时完全不在乎,这可是千里挑一的伟哥呵!他知道,几乎所有爱好打猎的男人都保守和受用着这个伟大的秘密。
      生命在于运动。狩猎既是人类返朴归真的需要,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最好诠释。
      起风了。阵阵的北风袭来,张老师感觉到身上的寒意。他必须起来,必须快步地走动,跑动,这样才能驱寒。人就象台锅炉,进餐吃饭,实际上就是往胃里添加“干材”和烈火;待恢复了体力,人就象台机器那样开始运转,直到生命的尽头。
      他要沿着三公里长的马鞍山两侧进行搜索。他急急地从东头采石场上穿行,在一个半凹处的山顶旁,有一床长约5米,快散架的水竹席,被农民遗弃在山上,这多半是晒棉花用的。马鞍山高约40米,宽约250米,离村子很近。山上的黄沙土很贫瘠。走着走着,他发现大花不见了,喊了几声也没有反应。便连忙翻过山头,看见大花围着那床破竹席转圈,有时还用前爪在竹席上又是抓又是挠,不知在干什么,喊它也不理睬,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
他好奇地走过来,伸手想抓大花脖子上的项圈。忽然,他看见什么东西在竹席下一闪一动的,土灰色的。他以为是癞克蟆在晒太阳,一想又不对,这冬天的山上哪来的癞克蟆呢?他看见大花用前爪不停地拍打竹席,那小东西忽左忽右的。张老师左手抓住大花的项圈,用右手扒开竹席一看,呵!3只刚睁开眼的兔崽子浑身发抖,混浊的目光诚惶诚恐地看着张老师,张老师抓起一只放在手上,只有巴掌的三分之一大,兔崽子的呼吸急促,腰眼上一起一伏,很是害怕的样子。张老师动了恻隐之心,而大花又是蹦又是跳,长长的舌头好几次都舔在小兔子的身上,恨不得活吞了下去。张老师连忙将小兔子放回原处,和它的兄弟姐妹在一起,顺便用手整理好竹席,替它们遮风挡寒。见大花不肯走,张老师只好用皮带套住猎犬,把枪背在身上,用右手提着裤腰,往北山坡下走去,直到北坡的杉树林里才松开大花。
      直到进了树林,大花才忘了小兔子。一个多小时的休养生息,狗也精神起来,在杉树林里敏捷地寻找猎物。什么东西在低矮的树兜下一闪一现地往前跑,而大花仍在旁边寻找,并没有发现它。张老师定睛一看,是只受惊的大麻兔夺命似地飞奔,腹部的白毛忽闪忽闪的很是显眼,张老师习惯性地举枪瞄准了野兔的脚后跟。从上往下射击,因射角度大于90度,必须瞄准脚后跟才能命中猎物。这时,只要轻扣扳机,野兔定会应声倒下,那该是多么惬意呵!——不行,不能开枪,一个念头闪过,张老师的手犹豫了一下,野兔逃命去了。但张老师却急出汗来,他想起了刚才的小兔子。显然,那是三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他不知道这兔子是不是小兔的妈妈,但他知道,每年立春前后,能存活下来的大兔子是不多的。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宁可错过,也不能错杀,小兔失去了妈妈,是会活活饿死的。
      他没有开枪,在那千钧一发之际……
      那天,张老师只打了几只斑鸠。
      一个多星期后,他再次来到竹席旁,没有看到小兔子。他高兴得笑了,两只眼眯成一条缝。
      在紧要关头,他两次放飞(走)了生命,野鸡和野兔得到了超生。
      禁枪11年了。那过去的一幕,犹如挥之不去的情节,长久的定格在张老师的记忆之中,在给自己留下回忆的时候,也给别的生命带来了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218

帖子

225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25

IP属地:湖北省恩施州

发表于 湖北省恩施州 2015-10-23 21: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0-24 19: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平分 于 2015-10-24 20:32 编辑

谢谢响亮先生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0-24 20: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散步,碰到一位熟悉瓜米石(石小粒)产供销情况的同事,他听说我在网络上发帖有关其中秘密的小说大吃一惊,临走时,他善意的提醒:这里面的水很深,弄不好,黑社会会请杀手的!并提醒了哪些人可能与黑社会有联系,千万注意人身安全云云。

有这么严重?于是公布于众,请荆楚网作证!


我将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0-24 2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平分 于 2015-10-24 22:11 编辑

说实在话,举报前经理投资失误,和写这些小说,我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的。

      2011年5月吧,耐材公司党委田书记在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宣布;连续执行了四年的一般干部(男:55岁;女:50岁)到点重新择岗、降薪的措施,从2011年停止执行。有人理解为该措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但是我本人是做好了择岗准备的)。于是,有几位女同事匿名打电话给我诉说不满,也有2012年将面临重新择岗降薪的多个同事“怂恿”我去出头抗争,去和公司领导对着闹,迫使领导取消这一不合法的决定。
      后来,有一位2010年从干部岗位退下来择岗的刘女士几次来找我诉苦,说领导整人,看人下菜,把她下岗降薪了,今年就不搞了,我是受益者之一;还诉说她写信给领导要求恢复原来的干部岗位和工资标准,问我的看法?征求我的意见。
      他们为什么自己不出面与领导交涉而怂恿我去?她们为什么要征求我的意见?既然田书记说取消不搞,为什么黄经理还要坚持,要到点干部下岗降薪?这是与田书记有矛盾还是另有所谋?我的判断是:是武钢耐火材料公司的管理层,上下有人密谋,另有所谋——目的就是让我离开公司机关,免得如鲠在喉,如芒刺在背,说白了,就是怕我监督,怕我写小说揭露他们发不义之财,揭露他们的丑事;也就是中国古代宫廷惯例“清君侧”了,不论他们说得多么天花乱坠,目的就是赶我走;另一层意思,是替被举报下台的前经理复仇——因为,他们是他提拔的,投桃报李了。
      


      现在好了,用职工的话说,他们把武钢搞垮了,却要职工承担责任;这就是他们的能力,什么东西?
      


      我问那位刘女士,为什么要找我征求意见?她说是有人叫他找我的。我估计那些人是想通过刘女士来制造舆论,然后再名正言顺的把责任往田书记头上一推:既然一般干部到点下岗是你田书记制定的,你现在突然取消,以前被下岗的人有意见,所以我们只能继续执行田书记的政策——请你张平分也下岗择岗。下岗重新择岗以后,我每月减少工资1000元左右。还影响到退休金少约1000元。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种雕虫小技,岂能骗得了张平分?
      他们管理企业不行,整人倒是一套一套的。不就是1000多元钱吗?不就是报复吗?你们把国企变成你们的家天下——也将被我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你们树碑立传如何?

      我站在道德和正义的制高点上,看着你们!多行不义必自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050

帖子

12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0-24 22: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钢从1997年至2015年邓琦林下台,犯了2个致命的战略错误:
一是没有听从采信张平分的建议;
二是打压了张平分的文化品牌。

如果不是他们暗中阻拦,打压,张平分的短篇小说《大牯牛》应当获得湖北省第一届文化节的大奖!
如果我的短篇小说《香米》荣获中国鲁迅文学奖,武钢完全可以打我的文化品牌与外交流和商贸的;因为本人不同于一般的作家,而是精通企业组织、管理,擅长经济、法律和哲学的作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