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勋明

寻山探水――设计监修本土建筑札记 (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3 22: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4-9-24 10:48 编辑

                                                             新修编的圣境山旅游规划摘录
        
        2003年东宝区出资40万元请湖北大学做了《圣境山旅游规划》, 2009年东宝区又出资80余万元请北京清华大学做了第二次规划《荆门市圣境山旅游综合开发详细规划》,现在圣境山景区跨越东宝和漳河两个区域。今年有投资商愿意投资荆楚文化产业园,为了推进进度,本公司对圣境山文化旅游进行了第三次修编,主要规划了核心区(位于漳河新区)和新定位了环圣境山6个村农业生态圈。
        本该相关部门做的事,我代做了,相信会有德者来

圣境山核心区荆楚文化园规划设计说明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荆门市中心城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06-2020)》
4、《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5、2003年《荆门市东宝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6、北京清华规划设计院2009年《荆门圣境山旅游综合开发详细规划》
7、清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
8、2009年《漳河风景区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9、《荆门市城市2011---2030总体规划》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北起真武观、南至白果树沟,西至大黑沟,东至金泉村,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核心区8平方公里。
三、基本概况:
园区内交通设施,只有一条主道,宽4米,为水泥路面,其他为土路和林荫小道。人文景点:老君台、玉皇阁、文渊阁、楚望台、八仙台,土地庙。自然景观:山体自然绿化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八,寨墙、老屋场、梯田、山寨、古道、天坑均掩于从林之中,海拔230米以上居住人员30年均前迁至山下,海拔230米以上基本已无水源。
四、规划宗旨:
本次规划延续2003--2009年《荆门圣境山旅游综合开发规划》方案,坚持“重在自然,科学保护、合理布局”,以玉皇阁景区为中心打造圣境山荆楚文化旅游核心区,带动周边自然村农业民俗生态经济发展,开辟城市文化旅游新亮点,造福子孙后代。
五、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4年至2025年
六、功能划分:
打造一区一圈。融入“漳河—-城区旅游圈”,即:
一区:玉皇阁荆楚文化旅游核心区(历史文化、宗教文化、自然资源)
一圈:环圣境山民俗生态农业圈(团坊、袁村、金泉、南庄河)。辐射:三山一河旅游圈(圣境山、象山、东宝山、漳河)。
核心区功能划分:
1、服务区:
A、西门休闲服务区:古驿园、驿园商铺、驿园会所、明人居、驿园新村。
B、东门九龙谷服务区:休闲别墅、西山度假村、清风寨、农庄。
2、游览区:
A、人文宗教:楚望楼、荜路园、楚居、楚人村、明清民俗馆、文渊阁、楚望台、斗笠寨、读书台、凤凰亭、白虎亭、碑廊、老君台、玉皇阁、八仙台、观音殿、真武观、关帝庙、土地庙、普善堂、朝盐观、周瀚墓、圣境山大居士墓。
B、自然生态:峭壁、溶洞、奇石、山泉、古树、古老屋场、山寨、古梯田、白石岩、古道、古桥、仙人打座、石婆望夫、仙人岩、大黑沟、龙滩沟、白果树沟、天坑,万人摸、百步天梯。
毗邻区:
A、农业生态旅游圈:团坊、袁冲、南庄河、尖山、金泉村、石莲村农业生态观光游。
B、高档养生休闲:九龙谷休闲养生接待中心(见清华大华编制规划)。古驿新村、瓦庙新村。。
C、风电场景观。
七、游览路线:
1、主要车道:
A、荆门---十八罗汉路――古驿园服务区――楚望楼――金顶。
B、荆门—九龙谷。
C、荆门----象山--西宝山――碑凹山――天坑---斗笠寨---楚望楼---金顶。(待建)
2、石径、古道、磴山道:
A、土地庙---民俗馆---凤凰亭—楚望台――风电场---楚望楼。
B、明人居――楚人村---荜路园---斗笠寨---栈道—白虎亭---楚居----玉皇阁---八仙台---楚望楼。
C、九龙谷文渊阁――老君台――八仙台---楚望楼---楚望台---观音阁----风电场—老屋场—仙人岩。
D、八仙台---玉皇阁---斗笠寨—天坑---龙滩沟――白果树沟――碑凹山。
E、八仙台---楚望楼---龙脖垭---真武观。
3、栈道:玉皇阁----斗笠寨
4、索道:九龙谷――玉皇阁。
5、滑道:玉皇阁――楚望台。
6、软桥:楚居。
八---十九略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3 22: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3 22: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5.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3 22: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6.jpg

荆楚文化产业园核心区主要建筑“楚望塔”或“楚望楼”
一、有宗教人士或居士支持就采用“楚望塔“”的方案
二、有政府主导就采用“楚望楼”的方案

楚望楼规划设计简介
一、“楚望楼”名的历史依据:
北京清华规划设计院《荆门圣境山旅游综合开发规划》
荆门地处荆山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区之咽喉,史书记载为“楚之望地”。历史上东宝山顶建有“楚望亭”。乾隆《荆门州志》载:“江汉沮漳,楚之望也,荆门适当其中”。明张居正《荆门州题名记》:“荆门者,故荆州府鄙也,居荆襄间,唐邓瞰曳其腹肋,随郢阿迪其肘臂,南望江陵,势若建瓴,重关复壁,利以阻守,运奇制胜,亦足以冲敌人之肘肋,故称荆门,言隘地也。”《左传》  哀公六年记楚昭王说:“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史记楚世家》楚昭王说“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
二、建“楚望楼”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楚望楼选址于荆门城西双龙峰,距荆门中心城区10公里,其地理位置海拔518米,位座江汉屋脊,二脉相会,山势挺拔,北接千山,南送万壑。“楚望楼”原定名为“楚望塔”,经专家评审,大都数专家认为 “楚望楼”比“楚望塔”更宜,故定名 “楚望楼”。 该楼建成后,将有利于整合提升荆门城市文化品位,创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楚望楼”设计理念:
楚望楼融本土历史人文和观光于一体,上插云宵,下临深谷,俯瞰三楚。堪称“江汉头角”。座北朝南,底座高6米,每边长32M,占地面积960平米,通高30米。围城占地面积约4900平米。山门占地面积200平米,神道长300米*3。6米,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
1、底座功能:赋予楚人筚路蓝缕系列楚文化故事展(塑楚国十王像,卞和泣玉、羊左之谊、神笔马良、老莱子、郭店楚简、屈原、宋玉。汉唐厅,宋元厅,明清厅、民国厅)
2、第一层功能:文化服务。第二层和夹层功能为佛教文化展示朝拜区。第三层和夹层功能为道教文化展示和朝拜区。
3、外围:场地布置荆门博物馆馆藏文物景观雕塑。
4、山门:第一层游客通道服务区,第二层钟鼓。
5、神道:长 300米,宽3.6米。
6、服务区:500平米。
7、停车场:500平方。
8、公厕:60平方米。
9、蓄水塘:1500平米。
四、楼园占地约20000平方米:
由南向北,由西向东二条神道层层向上推进,延伸各长300余米,可满足2000人同时观光游览。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3 22: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14.jpg
15.jpg
015..jpg
22.jpg
16.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3 22: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jpg
2222.jpg
0001222.jpg
00013333.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3 23: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17777.jpg
16666.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3 23: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4-9-23 23:47 编辑

03.jpg
02.jpg




   文渊阁选址九龙谷半山,立向坐戍向辰兼辛乙。依山就势,与老君台、玉皇阁等宗教景点上下呼应。主体及台地占地面积330平米。四层总计使用面积513平米。地面二层,底座二层,初步规划其功能:收藏本土重要文史,展示地域文化,彰显江汉历代名人名宦功德。第一层为“藏书洞”,第二层为“博雅斋”,第三层为游客登山游览的景观通道,第四层为观景及人文展示。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4-9-24 06: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公 发表于 2014-9-21 22:09
大德之人,必做大德之事。向李公致敬。

谢刘公高抬,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我只是做了我喜欢的事。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4 20: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4-9-24 21:36 编辑

                                                         子陵镇团山寺设计
         古团山寺遗址是个龟形地,重建团山寺,我把建筑平面规划按照龟形进行布局,由于甲方要求把大殿加大,建筑在原址上至少向前扩伸了30米,工程竣工后,整体效果应该还是很壮观的。遗憾的是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团山古寺修复扩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2011—2030年总体规划修编》、《北山红色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团山寺历史资料及遗址地形情况进行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概况:充分体现传中国统建筑风格。鱼沼飞梁采用钢砼现浇,大雄宝殿、天王殿等为单屋双重檐多柱组成,结构设计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圆柱与上部,梁、檩条、椽、戗梁起翘主要构件为钢筋砼现浇,并与屋面有整体连接。藏经楼、鼓楼、钟楼、方丈楼等亦采用砼梁整体现浇。
建筑设计布局:主体建筑群分上下两院,两大功能区域布置:功能划分分为四大区,即:一、广场景观区。二、龟身佛教区。三、僧人信众生活区。
中轴线布置:(1)明堂(停车场、玉带水、放生池、龟眼池)。(2)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左右配殿,法堂,念佛堂。(3)大雄宝殿(底层地宫)。(5)、生活区:云水堂,居士楼,福德堂,素斋,方丈室。
1、上院:(1)维修遗留的寨垣,石屋,)恢复部分原建筑。(2)遗址南新建观景塔。(3)上下院车道,蹬道,沿途设休憩亭2处。
2、下院:在原址上重建,采用原寺院龟形布局,依山就势,龟身中轴线长79米,宽52米,龟身底座设地宫,平面布置前后落差分三道平台层层推进,龟头高4.5米,山门、钟鼓楼及左右配殿高5.85米,大雄宝殿地面高9.90米。
3、明堂景观布置: 广场,多级台阶、梵香炉、石狮、碑刻等,广场前筑湖蓄水,设玉带河,以增加地脉灵气。又便于香客、游客集散、摄影、休闲、朝拜等之用。
4、曲廊:50米;
5、左右法堂:佛堂(配殿)各5楹:净深9.0×19.2米;
6、大雄宝殿:七楹两阔,净深39.2×26.8米;.大殿地宫,方丈室、国师阁、尊客寮。山门基座230m2;
7、:110 m2,居士楼250 m2,僧舍310 m2;
8、院墙:211.45 m2;
9、绿化及铺地:1570 m2;
10、 停车场:4100 m2 ,生活区2560 m2, 龟头以及龟身3650 m2
11、上院佛塔:为七层,台基占地面积1330 m2,通高46.36米.层层设观景回廊。
下图为大雄宝殿、左右配殿、山门布置图。总平面呈龟形,龟眼为圆形水池。
大雄宝殿-Model.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