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勋明

寻山探水――设计监修本土建筑札记 (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4 2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团山寺鸟瞰图
鸟瞰psd.jpg
大雄宝殿.jpg
团山寺.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4 20: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4-10-4 17:25 编辑

                     
团山寺位于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兴庙村三组,座北朝南,距荆门城区30里, 海拔高度226米,垂直相对高度130余米。团山寺因团山而名,山形如龟, 四方群山连绵朝拱,俗名“金龟朝南海”。团山生态植被茂盛,环境优美,风景宜人,九龙潭藏于幽壑,清溪长流山涧,堪称千年吉地。其寺分上下两院,上院位于团山极顶,下院位于团山南坡青龙嘴。
团山寺历代香火旺盛,为荆门州北三大名寺之一。根据清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和该寺遗存的碑刻记载,团山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宋、元、明、清均有续修,计有山门、前殿、大雄宝殿、后殿,以及三皇殿和百子堂等大小建筑30余间。清朝嘉庆年间又在山顶修建了周长380余米的墙垣环护上院。
团山寺宗派属临济正宗,代有高僧住持。清乾隆年间住持僧为心惇,嘉庆年间有昭全,道光年间有普明,咸丰年间有通慧,光绪年间有广道等,他们弘扬佛法,振兴寺庙,辉煌佛像,使团山寺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
民国时期战乱频繁,团山寺逐淅衰落。上院荒芜,只留下残垣断壁。下院改办学校,荆门、钟祥两县学生几百人就读于此。抗日战争时期,团山寺成为北山红色根据地重要活动据点之一,被侵华日军发现后将寺僧残暴杀害,并放火焚烧了寺庙,千年古刹毁于一旦,沦为废墟。
二0一0年北山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把恢复重建团山寺纳入《北山红色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在东宝区政府、区宗教局、区旅游局、区土地局及子陵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二0一三年元月,经区宗教部门报省宗教局批准恢复重建团山寺。团山寺得以恢复重建,将成为北山红色旅游区重要人文旅游景点,不仅传承了本土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为北山革命老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信教群众创造了一处良好的宗教活动场所。
规划新建的团山寺充分利用“金龟朝南海” 地理环境,按原寺建筑格局重塑龟形布局,使佛寺依山就势,层层推进,与周围山势形成“天人合一”的完美空间,打造本土经典教建筑杰作。
团山寺上下两院占地总面积55亩,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其中上院建筑面积 2000平米,下院建筑占地面积8000 平米,停车场、道路及景观占地面积14000平米,概算总投资8000万元。

999999.jpg

团山寺效果图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47

主题

2969

帖子

353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31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5 22: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宝山“青龙观碑亭”(2010年设计监修)
     该亭座子向午,与原石碑朝向保持一致。 亭因观名:青龙观碑亭
    楹联曰:规分二水翚头角,俯镇四城函道源。
     楹联说明:上联“规分二水翚头角”;即竹皮河、浏河二水汇分于青龙山脚。“翚头角” 即该亭南对东宝塔,东宝塔门上有“长林头角”四字石刻。荆门在隋唐时期曾称“长林县”,“长林头角”喻东宝山为古长林县的“头”和“角”。该亭地理位置比东宝塔低,故“翚”为举扶之意。
   下联“俯镇四城函道源”,即东宝山位踞现荆门城市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之中。“函道源”;即该亭所座位置为道教青龙观遗址,下临白云洞,白云楼,三皇殿。孕含道教之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9-26 14: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4-9-26 14:53 编辑

                                                                 重建东宝山读书台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根据清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所记载的读书台图样,结合现场踏勘进行设计。
二、设计理念:东宝山”读书台”为荆门三台八景之一,是荆门城市历史上的一处重要人文景观,始建于元末清初,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现遗址地形为高约3米*宽约6米的一圆形土包(高出周边地面约3.5米)。此次恢复重建,因该地地基非原地质结构(曾经在抗战时期建过碉堡,地基较松软)为了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故基础设计为整体沉台式基座。
三、工程概况:
1、亭台建筑风格按古典规范设计,为传统六角式建筑,为了增加读书台地面空间。台地设计六方向外伸1.1米。
2、梁柱和屋面均为C25钢筋混凝土。屋面、屋面梁、戗梁一次性制模同时浇筑。1:2水泥砂浆找弧、找平,坡度按古建规范计算。防水采用有机硅处理,面铺黑色中号青筒瓦。
3、钢筋采用国标Φ一级钢。
4、混凝土标号:沉台C15,梁、柱、屋面C25砼。
5、所有钢筋搭接均按相关规范下料加工。现浇板内下部主筋不得在跨中搭接,应伸过板的中心线,且搭接长度>=15d且不小于150。板面负筋不得在支坐搭接边锚入边梁。
6、正身椽、沿椽、飞椽采用75*75杉木制作。
7、油漆做法:梁柱、正身椽、飞椽及花格,原子灰膩子刮基底二遍,外喷红色氟碳漆三遍。6根立柱刮一道膩子后裹无纺纱一层,再刮原子灰一遍打磨,面喷红色氟碳漆三遍(色号另定)。
8、宝顶和柱脚为青石制做。(详见施工图)
9、读书台底座:地基整平,100厚碎石垫层,400厚C15砼,四周240宽红砖砌围,钢筋布置(详见施工图),台身内填充三合土夯实,100厚C15砼找平,上铺400*400*30青石板。台沿铺1000*150*400青石,人工凿纹三遍。台座四周立面贴600*300*30青石.栏杆为青石围栏(详见施工图)。
10、天棚为白色,彩绘“龙凤呈祥”图案。
11、屋面水平面积约25平方米,展开面积约33平方米,台座面积35平方米,沉台面积45平方米。沉台基础与地面设计高度为1.75米(可根据现场地基实际情况而调整)。
12、步道顺山脊向南北延伸,再向西接现有公路,总长根据地形现场确定,南北延伸道面积约2700*40米。工作面: 基础整平,5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砖砌台基和立边,2100*300*150青石板(人工凿纹三遍),1000*60*300青石垂带(人工凿纹三遍)。
13、图中除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它均以毫米(mm)为单位。
四、牌匾按规范制作(楹联待征)。
五、石碑安装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碑身设计为2450*1200*200,采用优质青石材料(详见施工图),(记录读书台历史及历代相关诗文)。
碑1:正面:荆门州志读书台文字   反面:“二胡”线描画像及简介
碑2:正面:荆门州志读书台图雕   反面:诗词
碑3:正面:读书台赋             反面:“三孙”线描画像及简介
碑4:正面:重建读书台记         反面:诗词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9-26 14: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5-7-8 18:16 编辑

东宝山读书台设计


读书台正立面


66666.jpg
《荆门直隶州志》读书台图
〔读书台〕在州东山,为“三台”之一,即孙何三兄弟之东山书院旧址也。政和间,朱震与弟巽亦读书于此。其地上接云烟,下瞰城郭,左拱古塔,右揖龙观。古谓东山为文峰,洵不诬也。迨后何、仅并大魁,侑登第,震、巽以良臣兼名儒。虽曰人杰代兴,讵不以地灵欤?世远迹湮,丘墟满眼,盛衰今昔,忉怛徒增。夫东塔为荆门头角,兹台更荆门根基,莫加培护,文运奚隆?成龙既构书院于龙泉,益思表列前贤,以鼓多士。昔陆文安官斯土而教斯民,民至今尸祝而俎豆之,百世师也。夐哉尚矣。若夫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舍孙与朱安归乎?暮春之初,既修讲经台,遂亟构读书台于东堡之中峰,刊碑以祀。登高而眺“三台”,鼎峙城郭间矣。至台址之上下,庑舍之多寡,均非所计尔。



                                                                                                                   重建读书台祭东宝山文
   
      维彼东山,巍峨显赫。上接云烟,下瞰城郭。俯镇四野,经分二河。古邑青龙,长林头角。郁为楚望,蔚为文脉。仙神所驻,菩提所托。凝晖钟瑞,替勷天泽。代产伟人,辈生墨客。三孙科甲,二朱理学,维彼至灵,发而显者。时逄盛世,地运所合。文风丕振,斯台重塑。兴扶文昌,资生地脉。万世呈祥,千秋永卓!





   荆楚荆门网讯(罗蒙)穿过车水马龙的万里客运站,一路向东,沿着鳞次栉比的民房,路过种在民房边的一畦畦菜地,逐渐远离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青石板的踏步,欣赏着如画美景,拾级而上,六角攒尖的亭顶从四周的绿树中脱颖而出,显得颇具生机。

  据荆门东宝山公园管理处处长刘红兵介绍,“读书台”是根据东宝山景区的规划而重建的,2014年12月初,东宝山公园管理处开始着力修建读书台,经过近4个多月的时间,于5月15日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可以前往读书台感受荆门的文化历史。下一步,我们将对读书台周边的绿化进行修整,在注重园林构图的基础上多种植一些荆门的本土植物,预计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7月初市民就可以看到一个“花果树木春华秋实,绿树成荫花满枝”的读书台。今后,将逐步复建一些台、亭、廊等古建筑,有助于进一步展现荆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321311211.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9-26 14: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5-7-8 10:50 编辑

                                 北关街--抹不去的荆门古城历史
                                                 (李勋明)

      北关街亦名三里街,现为民主街,位于荆门古城北辰门外,南起北门挢,北至官堰(现商业城北)。按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图记,其街道北入口在清朝以前就建有一座拱形关门,我想“北关街”地名可能就因这座关门而名吧。目前在荆门境内像这样有关门的街道,东宝区石桥驿镇和钟祥石牌镇的老街上还各有一处,而石桥驿的关门仅剩下一处无街道相联的孤关遗留在仙石公路旁,2012年被破坏,可惜如今只剩下一堆残垣。
      我与北关街有缘,儿童时曾经随母亲到住在的北关街远房舅舅家小住过一段时间,记得那时的北关街街道呈弧形状,中间由一块块长条青石铺成,两边用小块石镶嵌。由于年代久远,青石板被过往人马踩踏的光滑如镜。墙壁多为青砖和石头砌成,屋面用小青瓦铺盖,不少瓦缝里长着缘色瓦松,很是古朴。临街铺面大多用一块块活动木板门拼成,可装可卸,方便实用,各商铺经营种类繁多,布匹绸缎、副食杂货、酒馆、茶馆等等。多少年过去了,那一队队驴马走在石板上的“哒哒”声、那一阵阵小贩肩上扁担发出的“吱吱”声,至今记忆犹新。
     北关街南的石拱挢是我和小表妹经常玩耍的地方,我们扒在石栏上往桥下的流水丢石子,和邻里孩子在河边摸瞎儿,或拣破瓦片打水漂,比谁的水漂飞的远。渔夫们站在小船上用竹篙点拨鸬鹚钻进水中追鱼,那些到河里挑吃水的人总会站在岸边看稀奇,浣衣女们也会时而停下手中洗着的衣服观看,这时侯渔夫指挥鸬鹚的吆喝声和姑娘们捣衣的棒槌声在河中回荡,引出栖息在河边老柳树上的那些鹊鸟在上空盘旋鸣叫,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的小城风光。
    岁月流逝,几十年过去了,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北关街,除了“军民合作大饭店”,原来的老街坊已被一栋栋现代楼宇所替代,儿时记忆中的人大多作古,老住户几乎都已搬走。昔日竹皮河里的老树、青草、清流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捣衣的姑娘们不再回来,打鱼的人儿已经远去,只有那一块块躺在街面上的青石板继续任岁月打磨,看过客匆匆。舅舅一家四十多年前迁到汉口后便和我们失去了联系,我想我那飘亮的小表妹如今也应该当奶奶了,可惜音信杳无,今生大概无缘再和她见面了!
    北关街是一块商贸热土,不论世事如何变幻,总是冲不淡它的繁荣,如今的北关街仍然是商贸物资集散地。老城区与东城区在这里相连,公路、铁路在这里交驰,竹皮河、浏河、金虾河在这里汇合。荆门最大的商品批发城就座落在古北关街的北端,每天有上千万元的商品从这里吞吐,不少摊贩在这里白手起家,无数巨商从这里发迹。三十多年前,荆门的磷化产业就是在这里建厂起步,引出了今天闻名全国的洋丰磷肥。金龙泉人从这里兴业,使“金龙泉”啤酒成为响誉华夏的知名品牌。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随着现代城市发展,承载了几百年历史的北关街也许会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消失,然而它的历史是永恒的,保护北关街就是保护城市历史。相信在有识之士呼吁下,这条老街会得到有效保护。北关街的明天会更加兴旺繁荣。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8

61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345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9-26 15: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点个赞,栗溪镇街道新修的还没去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6 22: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4-9-29 13:31 编辑

QQ图片20140926214357.jpg
白龙山和象山卫视图。
         荆山主脉在荆门落脉时呈龙口状,龙口中天生一山包为龙珠,现在龙珠包被西山林语挖平做了别墅群,加之白虎回头,故珠上别墅非大福之人不可久居。……!
QQ图片20140926214357副本.jpg
上图红线为白龙山和雨山山脊线,形状如龙口……,
虚线为白龙观与岚光阁中轴线,购买轴线上别墅更要慎重……。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9-26 2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5-2-8 08:44 编辑

QQ图片20140926215908.jpg
沙凹荆门行政中心卫视图
       从卫视图上看行政中心基础图,建筑朝向可能犯了座正南正北之忌,更不可能合七十二龙了!
                                                             
                                                                 关于荆门首脑机关搬迁选址
       我爱我土,我谈我土。从《话说荆门城市选择与延伸》《再说荆门城市发展》到《闲话荆门城市发展危机1-31评》,十四年过去了,现在回头看,实践证明我的大部分观点还是正确的。关于荆门首脑及机关选址,我始终认为团结街以北、市政府以南是最好的行政用地,特别是市政府一带可推进到白龙山脚。占千里荆山来龙得势,依四干渠、文明湖、四泉、二河生财。为此我曾经向郑、许、袁、傅等历届主要负责人谏言游说,不要把首脑机关搬到城南,至少在他们任内不要做这件事。后来陆续写了很多文章在报纸和网上阐述,但是总有一些人以老城区发展空间有限为理由,一直鼓噪把首脑机关搬到南城去刺激所谓城市发展。
     二0一一年,原市规划局局长王奕同志请华科大万教授来荆门选址行政中心(该教授对建筑风水颇有研究)。要我去陪同踏勘,我阐明首脑机关选址:一、原地扩建,二、仙女山以东,三、沙凹,并说选址沙凹洼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们一行到仙女山等地看了后,王局长告诉我当时行政中心选仙女山不可取,时机也不成熟,一是城市向西推一公里要增加几个亿的基础设施投入,财力跟不上,二是老干部们都不愿搬…,行政中心只能选址在沙凹。
        行政大楼究竞选址在沙凹什么地方?万教授主张应放在沙凹东南山嘴子上,我认为那地方前面离铁路太近,明堂空间有限,还是选址在(现在选址的位置)为宜,该地明堂开阔,左右亦有点护山。
         几年过去了,现在沙凹行政中心即将竣工,个人还是认为沙凹只能作临时办公用地,不宜长久做行政中心,原因是玄武倒脉,无水活地脉,不利文昌……。(抛弃好好的风水旺地去寻无四象之地建首脑机关实乃愚昧!)
        目前可以把仙女山东西规划为院校选址,待将来时机成熟再搬到那里去(可惜仙女山公墓大煞其地未来的利用价值)。不过,不管搬到那里去都比不过老城区的地理优势。
       一个商业行政中心形成后,不是想搬就可以搬走的。用搬迁首脑机关刺激城市发展实为消耗城市实力!有些话不便深说,打住!
  
QQ图片20150207232503.jpg

      从卫视图看现在的行政中心,右白虎方不应该修那么高的一栋高楼,(不少老百姓都知道右白虎当旺克主!“宁让青龙高一丈,不让白虎抬一尺”)。现在唯一补救办法只有在左青龙方再修一栋超过右边财政大楼的建筑,压制白虎。可惜左青龙护山本来矮小,压一高楼对青龙不利,………!!总之,行政中心…………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47

主题

2969

帖子

353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3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9-28 22: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哈数 发表于 2014-9-26 15:58
先点个赞,栗溪镇街道新修的还没去看过。

下回给你布置书写楹联任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