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勋明

寻山探水――设计监修本土建筑札记 (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3 0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4-11-15 12:49 编辑
林泉雅致 发表于 2014-11-3 09:32
一个圣境山以哈要有道教文化,一哈要荆楚文化,个人2给李版主提个建议,集中优势,发展有利拳头项目!做好 ...

圣境山面积很大,北部为道教文化,南部规划为楚文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全部搞宗教文化,很难得到政府支持。
把南部规划为楚文化,是因为有投资者来看了后有这个
意向要求。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3 11: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4-11-3 11:23 编辑
日白 发表于 2014-11-2 19:52
李总正解,我也是这么想的,原来我们三家门向都是一样的,他家南边段家住的是我光宗哥的老宅子,门向没变,我 ...

      凡是百年老屋都是经过了自然灾害和历史检验了的宜居之地,否则早就衰了,所以我常常给一些欲在老屋宅基地上建新房的人建议,就按老屋的门向一定没错。古人比我们今天的人都聪明,不要轻易改变门向。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17 00: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栗溪监理街道仿古改造,闲暇,老干部吴主任相邀与东宝区政协陈智禄先生去白泥河村看一古宅,发现一石联:
横额:“承先啟后”。
右联题头为“寿”;左联题头为“福”。
右联:灵山耸翠来鸣凤;左联“秀水钟灵起卧龙。
看到残橼惋惜!这样的古民居一旦毁坏就不可能再恢复。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17 0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17 0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探 幽 何 家 天 坑
                                                                                                 李勋明

         几年前就听说栗溪镇插旗村仙人岩南有几个天坑,一直想去实地踏勘。八月十五日,在栗溪镇老干部赵京东主任带领下,我们一行五人从镇政府出发,驱车在山道上盘旋了约半小时到达“何家天坑”。
       按照赵主任事先安排,先看何家寨。我们从北门入寨,两个寨门已经倒塌,从门石窝可以看出原来有厚厚的寨门。寨城呈椭圆形,位于何家天坑西的山脊,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80米,实测海拔607米,城垣基本保持完好,全用片石堆垒,平均宽约3米,高约4米。由于寨中修了三座高高的电讯铁塔,寨内遗迹遭到严重破坏。我们站在何家寨城墙上四望,脚下山峦叠翠,蜿蜒回环,莽莽苍苍,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据村王主任介绍,何家天坑周围3公里以内分布着三坑三寨;三坑,即何家天坑和相邻两个小天坑。三寨,即何家寨、新寨、蛤蟆寨,目前新寨是三座寨子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基本上为原貌。我们瞭望不远处的“新寨”,墙上的城垛隐隐可见,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前去攀登。
       游览了何家寨,我们沿着山脊北行300米便到了当地人说的“石林”,石林位于天坑北坡,面积约20亩,大概是由于该坡位于北风强风带,所以林木不生,只有稀稀几根杂树。满山除了顽强的青草,便是裸露在草丛中的石林了,它们历经数万年风雨侵蚀而呈灰白色,人游其间,会感到每块石头都是一件精致的景物。它们千姿百态,或立如斧劈,或削如赞剑,或列如兵阵,或盘如虬龙,或卧如羔羊,或伏如猛虎。村王主任告诉我们,有不少开发商想用高价来买下这座山,挖走这些奇石,村委会都没同意,他们要把这片珍贵的石林保护好,留给子孙。在现场确实没有发现石林被盗挖的痕迹,可见村委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石林下来,进入何家天坑,下坡处有一石砌小庙,据说过去经过的人都要烧香,我观察应为土地庙,因为明清时期的乡规每十户必须修一土地庙。下到坑底的路途上有一棵高约20米的百年老栗树,可惜已枯萎,只剩下孤干。还有一棵更粗的老栗树倒在地上,其树的空心可容一人,可见这两棵古栗树都是虫蛀死的。
       何家天坑四面皆山,上下落差近百米,山体植被均为杂灌,树林中隐有层层梯田,可见这里昔日曾经是人类栖居旺地。几十头青牛在坑内的荒田里悠闲的啃着青草,身上全滚得泥乎乎的,在这僻壤之地,也许牛们很少见到人,一个个好奇的望着我们,有两头大牯牛昂头怒目的似乎要上来驱赶我们,我们大声一吼,它们还是的跑了。随行的包村干部扬主任告诉我们这些牛是山下农户野养的,让它们在天坑内年复一年的自由繁殖,到时侯只卖就行了。
       在天坑里转悠,还发现两处老屋场,那石磨石碾静静躺在杂树中诉说着老屋场的岁月苍桑。一口小堰塘被牛滚成了混水,一口古井由于长期无人饮用,虫子浮游,水质显的混淖。天坑最低处有一条十多米长的石砌水渠,平行注入一涵洞。村王主任介绍,涵洞内几米处便是下水洞,天坑内所有积水全经过这个涵洞流入消水坑。先民怕人畜掉进消水洞,故用石板盖上洞口,修这段暗渠入坑。看到这个涵渠我们不免为古人的聪明智慧而生敬意。
         “何家天坑”名字始于何时,顾名思意,原必有何姓人家居住过,他们去了那里,村里人能知道的只有赵姓人家住过。赵主任介绍天坑有田约20亩,原来两户人家姓赵,搬走已二十多年。十几年前栗溪镇在天坑建羊舍,喂羊二百多头,但不知为什么羊容易死亡,成活率只有百分之六十,请专家来诊断也说不出所以然,不得不放弃喂羊,遗下的几幢羊圈已摇摇欲坠。
        根据本人观察,何家天坑实际上是位于荆山脉山脊上的一块盆地,天坑的形成,乃荆山主脉东西两个版块挤压而成。古人为何在这荆山山脊上垦山辟田,工程之浩大,非一代人所能完成,是躲避战乱,还是与气侯有关,不得而知。
        何家天坑现代旅游价值较高,坑内原来种植过水稻,可见坑底粘土结构较强。我想如果用混凝土封堵消水洞,让其在山顶形成一个自然湖泊,再于天坑周边布置几处游人小憩景点,把何家天坑与仙人岩连片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可以让何家天坑焕发出新的神奇。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17 00: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17 0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5-7-7 22:12 编辑



                 2011年高考试题引用我的《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城市规划》

《2011年高考试题文综历史部分(全国卷)解析》,其中第19测试题引用了我的一篇文章几段话,虽注明了我的名字,我想复制过来,怎么也操作不好,那位帮帮忙。


该网址:

   http://www.docin.com/p-220504523.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f6b7cd106c175f0e7cd1373e.html


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答案:C

解析: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其政治文化最突出特点应该是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华盛顿城明显而强烈地建立在轴的关系上。以国会大厦为轴心,而侧有“独立”、“宪法”两条林荫大道。第一条是从美国国会大厦延伸到林肯纪念堂;第二条是从美国国会大厦,经宾夕法尼亚大街,延伸到白宫总统府。第三条从白宫总统府至林肯经念堂。整座城市呈放射状的三角鼎立之势。其间有“联邦三角”建筑群。……三条轴线与三个顶角象征着这个国家建立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之上。三权互相制约而又互相联系。”(摘自李勋明《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城市规划》)A、D不难排除;美国是“总统共和制国家”而非“议会共和制国家”,因此B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1-22 21: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4-11-23 23:31 编辑

                                                        
       荆门古城占山得势,依水生财。一河(金虾河)穿城,二河(浏河、竹皮河)环抱,四泉汩汩(龙、蒙、惠、顺)。然而近三十年来,在三个观念误区制约下,(1、以搬迁首脑机关刺激城市发展误区,消耗了城市区域竞争实力,也使首脑机关没有选址在占山得势,依水生财之地。2、打什么文化品牌争论不休误区,至使荆门城市文化旅游业停止不前。3、保护漳河观念误区,使城市无法推进到长江与汉水分水岭,影响了城市版块功能的合理划分,致使城市弃水立城),这是荆门的悲哀!
       古今中外没有一座城市弃水立城能够长久。让我们仅看看周边城市,没有一座弃水立城的城市:
00003.jpg
宜城东临汉水
00004.jpg
襄樊汉水穿城,护城河绕城
0006.jpg
宜昌紧临长江
0007.jpg
荆州南临长江,西拥沮漳,东毗长湖
00005.jpg
当阳沮水穿城而过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1-22 21: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0002.jpg
钟祥古城原三面环水,一山自东北向西南直插汉江,临水还有峭壁,故为石城,古白雪楼、孟亭均位于江边,嘉靖称帝,为皇陵风水人为堵江,使汉水西移,石城之景消失……,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

主题

80

帖子

10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0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27 10: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勋明 发表于 2014-11-3 09:59
圣境山面积很大,北部为道教文化,南部规划为楚文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全部搞宗教文化,很难得到政 ...

还是为钱服务,在我眼里你还是个敢做事想做事的能人。不像政府一只想自己利益的官僚。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