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勋明

[文苑春秋] 江汉北部古民居勘测研究及古建设计案例选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9-6-9 16: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案五   透视1.jpg
五楹三进四合院设计
民居5-Model.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9-6-9 16: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9-6-10 07:44 编辑

40.jpg 三楹二进二层设计(参考九十九间屋)

4-Model.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9-6-9 18: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九龙谷玉皇阁设计
                         建白石岩玉皇阁记
                                   李勋明
     白石岩又名“白蛇岩”,一壁凌霄,竖如天碑。净高百米,为荆城西北第一险峰。有古碑记曰:“斯地灵气所钟,为岳降神”,昔人“择白蛇岩麓修筑坛堂,四方善男信女,皈依祈神,膜拜云集”。二十世纪上中叶战乱人祸,致使祠庙渐毁,残垣断碣掩于荆棘藤萝越八十余载!
     文物古迹之废兴,关乎一地之荣衰,新建玉皇阁位于白石岩龟峰之
,楼台四面皆坊,纵横九点九米,开“凌霄”、“崇道”、“弘德”、“玄武”东西南北四门,以顺三元合九运。阁楼内设回廊贯通,一楼中堂供奉玉皇,左右二窟供奉文昌、关帝;阁顶供奉元始天尊。设观景台供游人赏景,重刻民国十六年<<白石岩普善堂碑铭>>于廊,铭记前人建坛之功德。
    斯台也,地崛灵岩,天辟神龟,背负琼阁。位座荆门地域屋脊,雄踞圣境奇峰之巅。拥九龙而分四水,活一脉且兴八方。巍巍乎!石撑危阁开玉嶂,神交日月撼穹苍。长湖高士苦丁有诗赞曰:九龙幽谷秀,一阁楚天雄。四水奔流去,八峰拥簇中,青山遗古道,白石挟罡风。纵览千山小,镌铭万世功。

4.jpg

九龙谷老君台设计
老君台碑记
李勋明
     
     尝闻天下名胜之区,其先皆荆榛也,有人为之搜剔而出之,乃蔚为奇景。吾市三台八景、象山四泉皆先人培而植之,方显其胜焉。荆门西北九公里,有山曰圣境。一脉独尊,襟带三县,主峰南麓,峦重巘叠,或曰白石点头,或曰仙人打坐,或曰九龙抢珠,或曰白虎回头,故谓九龙谷焉。其位殊而形胜,有玄道之渊蕴。
    千禧辛巳夏,余与衛宏、元卿二君履涉兹谷,探老子祠,寻普善堂,觅关帝庙遗址,怀古之情慨然而生,惋叹之余,意葺兴之。于是乎劈荆斩棘,择地结庐。不数月,老君台下三幢别墅告成。越年春,复于老子祠旧址建山门八楹。引老君泉入天池,奉老君像于云台。癸未丁巳月择壬午吉日老君拜殿奠基,历时二月,构筑五楹,占地二百平米有余。远望之巍巍然者老君台也,虽无名山大刹之壮,亦显古樸神圣之观。品形“火宅”乃求香火鼎盛;二十八飞垛以昭二十八宿呵护。
    入庙观瞻:拱壁凌霄,神台高悬,圣安其上,目纳洪宇。九龙盘座,勾心斗角,欲飞天,欲入地,欲吞云,欲吐雾。森森然,香烟熏兮,仙乐飘兮,俾来者尊神之敬意始伸,人生之抱憾顿释也。出庙四顾,下瞰深谷叠翠兮天造地设九龙舞;上仰摩崖飞云兮鬼斧神工八峰盘。白石岩奇耶,斗笠寨险耶,幽乎哉!斯台之胜,元气混濛,灵爽攸聚,超世绝尘,盖洞天福地!三楚间其有几乎?
    老君台芜没於空山百余年,迄今逢盛世再现万世之观欤!神迷天涯骚人名流忘情陶醉,灵感四方善男信女进香揽胜,乃仁政所兴,道德所兴也。余幸辟兹土,振旧迹而开新景,诚蒙同仁代清、康顺居士鸠工庀材,始成今日之壮观,得以神永有凭,奉祀有地,实为斯台之幸!亦为荆楚之幸矣。
    癸未年己未月老君台拜殿落成李勋明撰文勒石为记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9-6-9 2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9-6-10 07:44 编辑

圣境山金顶.dwg00-Model.jpg             
圣境山金顶真武观设计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9-6-11 21: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9-6-13 20:35 编辑

象山南入口牌坊(第二次修改).jpg
某景区牌坊设计 南入口二次-Model.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9-6-12 08: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谈当阳度门寺重建向东堪舆之误

李勋明

   当阳度门寺为唐国师神秀大师葬地,根据史料记载:神秀大师曾先后为武则天、中宗、睿宗三帝说法,被尊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唐中宗继位后,时神秀大师已年逾百岁,经常怀念年青时修佛之地度门,屡乞还山,终未如愿。神龙二年 (公元706年)二月二十八日夜,神秀大师圆寂于洛阳天宫寺,三月二日,唐中宗赐谥号 “大通禅师”,并根据神秀遗愿,下诏归葬当阳度门楞伽峰安神起塔,葬礼 “国钱严饰,赐逾百万”。
    古度门寺坐北向南,二00七年重建时却改度门坐西向东。为什么要改度门朝东向呢?赵居士告诉笔者,当时请北京一位著名风水师来现场踏勘,认为原度门寺朝南有探头山不吉,(其实是外朝吉山)。说把寺门改朝东向,可避免探头山,也有利于增加建筑轴线长度,我当时去看后,也倾向朝东。但是经过十多年勘测古建实践,发现古人对房屋选址之术博大精深,特别重视房屋顺应天、地、人磁场。可以说,只要是古人堪舆的房屋和朝向都不会有错。有错,也是因为我们知识浅薄不懂其内涵,所以,把一代宗师堪定的度门改向就是典型的不懂地理之误。
    按照中国古代风水理论评析,把度门朝南改朝东向有悖其寺地理,也使寺前明堂变小,水反弓,而且左右孤悬无近护之山。最犯忌的是前面朝山中间凹处还低于庙址地平近10米,朝山低下,…,会影响香火人气。查度门寺来龙去脉,其主脉发于玉泉寺覆船山,向东南一枝分百脉,百脉生千岑,萦迥曲折,前呼后拥,环拱度门寺址。九条附脉由西南折向东北再回环至度门寺南水分阴阳,形成一块太极盆地(寺前明堂),使度门朝山重重,其四围空间比玉泉寺广阔若干倍,最奇特的是两条外朝山延为左青龙护山后又回头排列为案山,如此地理组合,全国少有,其中玄妙,几人能识!
   从度门寺所冠两个地名也可以看出其地境界非凡,一是山冠“楞伽峰”,查“楞伽”释义,楞伽亦为宝名,又曰不可到,难入之义也。楞伽山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曾经在那里说大乘经,故大乘经亦名楞伽经。二是寺冠“度门”。中国敢用“度门”冠名者除此之外,还有一处位于北京紫禁城午门与太和殿之间的“贞度门”,“度门”二字之博大不用赘言。噫吁!度门寺山冠“楞伽”,寺冠“度门”,如此“正法眼藏,北宗初地”规格之高,几人识其贵!
    从查度门寺地面面积不具备建大庙之容积,可以看出神秀大师不希望后人在他的葬地建大庙。按照史书记载,度门寺始建于南北朝大通二年 (公元528年),初名度门庵。梁武帝大同六年重修,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7--679年)改庵为寺,唐朝武则天赦建。宋元以后,几经兴废,至民国时期,寺内尚存一座六角形九层楼阁式砖石塔和国师坟及两通残碑。从民国时期的一张“古度门寺”图片,可以看出古山门比较简朴,规模并不大。笔者斗胆揣磨大师生前之愿,主要是看度门四围广博,万峰掩隐不张,寺址如坐千军之帐,组合大气,…,大师择葬于斯,不求后人在斯建大庙奉祀他个人,欲求地脉效灵,佛法绵长,大师谦卑之意,几人能悟!
    万事因缘,好在新建的度门寺向南有一四合院,有利于恢复度门南向,愿功德之士于院南按“古度门寺”图片样式重建山门,切勿又富丽堂皇,并重刻李白、孟浩然、张九龄、元稹、齐已、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置田记’”等诗刻,以增贵气。另,培土加高南门左边青龙地脉。调整主殿--四合院--南主门--小广场轴线向南,使建筑轴线顺其自然,合其地理,还度门南向之神圣矣!
    北祖三禅地,西来万重峰。不知楞伽贵,焉悟度门空!最后引用神秀大师一偈作为本文结尾,或许对擅改圣门者有所感悟:“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度门寺最新施工图-Model.jpg
              观度门寺周隐千峰有感
                      李勋明
              北祖三禅地,西来万重峰。
              不知楞伽贵,焉悟度门空!
                          (中华新韵)


01.jpg
民国时期度门寺山门,简朴如陵门,大师生前之愿,择葬择于斯,意在求其身后法佛绵长,不喜后人在斯建大庙奉祀他个人也!
大师谦卑之意,几人能悟!
古代庙宇也并非都是皇宫大庙,现在很多地方千遍一律建大庙也有违古代寺庙之制。

02.jpg
上图把度门改朝东向,寺前明堂变小,水反弓,左右孤悬无护山。最犯忌的是前面朝山中间凹处还低于庙址地平近10米。

03.jpg
度门朝南,案山重重相朝。
04.jpg

05.jpg
前呼后拥,万山如营。最奇特的是两条外朝山从外围延为左青龙护山后又回头排列为案,如此地理组合,全国少有,其中玄妙,几人能识!

06.jpg
上图红圈为恢复南向培土加建筑示意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9-6-12 11: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001.jpg

1111111-Model.jpg

湖北天门山地理人文初探
李勋明
   天门山位于天门古城西北25公里,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独特,乃天门市行政区域西北祖山。其脉由大洪山向西南蜿蜒30余公里伸入天门平原,西距屈家岭文化遗址12公里,东距石家河古文化遗址约6公里。天门山由五峰连绵组合,依次排列为佛祖山(佛子山)、金杯山(火门山)、扑船山、天门山、西龙尾山。主峰海拔191米,相对落差50米至120米。
   笔者应友人丁金涛先生之邀,于二0一八年中秋幸游佛子山,吊陆羽读书处,拜玉石卧佛,朝山神,登临佛子山顶,仰窥楚天,俯视汉原,东揽云梦,西眺夷陵,北望鄢郢,南瞰江汉,数百里山水尽收眼底,大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查“天门山”历史:清・顾祖禹《读史方與纪要・复州》“天门山  在景陵县西六十里。唐邹夫子别墅在焉。陆羽《自传》云:“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后俗忌(火)改曰天门山。又《读史方纪要・京山》:天门山,在县南八十里。二石相对,中一径通明,若天门然。乾隆《天门县志・地理》:天门山  县西北五十里,交京山境,即龙尾山之首。两峰峙天,其中如门故名。火门山去天门山里许,稍小,两两相对。传汉光武兵度此,夜黑举火因名。
   关于天门山还有很多神奇传说,因为不属正史,这里不一阐述。按照中国古代风水理论评析,天门山乃大洪山余脉,一脉行如走马,势若游龙穴于江汉平原。从卫视图上看天门山山体,形如一只玉如意,又似北斗星座,也像人之拇指与食指抛洒一只针(西龙尾亦像后欲回缩状。那么,如此至灵至秀之山附近为何古代未建城或出大贵笔者认为天门山除佛子山和火门山呈环保状,略收吉气周边无朝山地脉。使朴船山和西龙山孤军独雄,有势难伸。查史料,天门山东有楚景陵大城和石家河文化遗址,发现天门山乃楚景陵大城右弼护山也!所以石家河一带千古人气不衰,福祚绵长。与天门山独峙右弼护卫密不可分。总之,“天门山”、“佛祖山”山名为何如此张扬,雄冠盖世,山体为何形如龙行,似北斗,似玉如意,其中玄机,这里不宜赘言。
   景陵者,风景如陵也!天门山独秀汉原,地理场气不逊于名山。可惜由于该山地处两市行政区划界线,以脊为界的京山行政区划一侧山体均被人为炸石,开膛破肚,毁损严重。好在位于天门行政区划一侧山体基本保存完整。我们行于茂林间,深为天门人有眼光,把西北这座祖山保护的如此完好。万事因缘,相信佛子山遇难呈祥,在不远的将来会得到升华,再显灵异,成为江汉地区人文旅游经济新亮点。最后赋七律《登佛祖山》诗一首作为本文结尾:
                            天门中开云梦间,五峰卓峙撼三原,
                            迢迢地脉连鄢郢,霭霭岚光接汉沔。
                            绝罅鸣凤生陆羽,摩崖腾龙肇佛田。
                            灵山蓄瑞扶陵邑,永固雄封亿万年。
                                          (中华新韵,仄起)

002.jpeg

003.jpeg
天门山源之大洪山,从东北向西南蜿蜒30余公里伸入天门平原,从卫视图上看天门山山体,形如一只玉如意,又似北斗星座,也像人之拇指与食指抛洒一只针(西龙尾亦像后欲回缩状。……。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9-6-13 1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佛寺大雄宝殿.jpg

02.jpg

03.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9-6-13 1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邹夫子别墅-Model.jpg

11111111.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9-6-16 21: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龙观碑亭”(2010年设计监修)
     该亭座子向午,与原石碑朝向保持一致。 亭因观名:青龙观碑亭
    楹联曰:规分二水翚头角,
            俯镇四城函道源。
     楹联说明:上联“规分二水翚头角”;即竹皮河、浏河二水汇分于青龙山脚。“翚头角” 即该亭南对东宝塔,东宝塔门上有“长林头角”四字石刻。荆门在隋唐时期曾称“长林县”,“长林头角”喻东宝山为古长林县的“头”和“角”。该亭地理位置比东宝塔低,故“翚”为举扶之意。
     下联“俯镇四城函道源”,即东宝山位踞现荆门城市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之中。“函道源”;即该亭所座位置为道教青龙观遗址,下临白云洞,白云楼,三皇殿。孕含道教之源。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