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xZ700

襄阳的“省会”史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1-11 18: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续】

曹操为了自保,必须和孙权联合抗蜀,孙权也同样为了自保联合曹操。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西部)得手,关羽被杀,蜀汉最好的一次统一机会被扼杀。蜀汉丢掉荆州后,只能从汉中一线攻魏,曹魏的防守压力大为减少。孙权并非不想统一天下,但即使他攻魏,首选之地也是江淮地区,重点是进攻合肥。对于襄阳一线,由于荆州不是东吴的核心统治区,从荆州方向进攻襄阳不是很便利。当然,东吴也有从荆州方向进攻曹魏襄阳的行动,比如公元234年,吴将陆逊和诸葛瑾进攻襄阳。只是曹魏在襄阳方向只对付东吴,压力减轻了非常多,何况曹魏还可以在合肥方向给东吴制造麻烦,从侧翼减轻襄阳的压力。


刘备势力最盛时曾控制了襄阳以西的上庸等郡(湖北省西北部),对襄阳构成了严重威胁。之后蜀汉在魏吴联手下大败,上庸等郡复归于魏,曹魏牢牢控制着襄阳的西线门户。在曹魏看来,上庸安则襄阳安,襄阳安则洛阳安,洛阳安则天下安。


蜀相诸葛亮终其一生只出汉中攻魏之雍凉,而继为蜀相的蒋琬则认为汉中一线山地难走,不如顺江攻上庸等郡。如果蜀汉再得上庸,则襄阳门户洞开。《三国志-蒋琬传》并没有提以蒋琬此谋是冲着襄阳去的,但如果蜀军从上庸攻洛阳,襄阳肯定会从腹背进攻上庸之蜀军。所以综合来看,蜀军只有先占上庸再占襄阳,魏都洛阳才能真正受到威胁。蜀军因为蒋琬之死而没有进攻上庸,但以曹魏的综合实力,只要魏能控制襄阳,即使蜀得上庸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西晋灭亡蜀汉(名义上为曹魏)后,西晋将襄阳视为灭吴的关键所在。晋武帝司马炎派名将羊祜坐镇襄阳,“绥服远近,甚得**心。”为灭吴铺平了道路。有这么一种说法,认为“三国”始于襄阳,终于襄阳。襄阳在汉末刘表时是荆州治所,引起曹操南下,最终赤壁之战逐渐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及蜀亡,晋在襄阳收吴人之心,最终灭吴。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在三国时期,襄阳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435

帖子

5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1-12 15: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襄阳曾为南郡所辖,东汉末年刘表迁荆州治所于襄阳,襄阳地位才有所提升。诸葛亮躬耕南阳时襄阳为南阳所辖,到曹操收降、赤壁之战后,荆州的重心已移回江陵。南北朝以前,高级政区的名字,就是其治所的城名,所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刘表的荆州治所称荆州城,把关羽镇守的荆州治所也称荆州城,他是准确的使用了当时的城名。三国时期襄阳的地位不算高,魏荆州治所在新野,吴荆州治所在江陵。所谓的得荆州者得天下,指的是以江陵为治所的荆州。江陵处于吴、魏荆州的中心地带,又守长江之险,刘备得到了这个荆州,以此为后方,赢得了夺取益州的胜利,建立了蜀国;孙权夺取了这个荆州,巩固了**的地位;而如果曹操南下站稳了这个荆州,他就会一统天下,中国的这段历史就要重写。三国时期许多大事都是发生在这个荆州,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刘备借荆州、关羽守荆州、大意失荆州等都是发生在这个荆州。事实上西晋统一全国,也是南下占领这个荆州后才平定东吴和南方。这时又把统一后的荆州治所搬回了江陵。至于前秦设在襄阳的荆州,已归属前秦,与东晋在江陵所设的荆州不属于同一国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1-12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jsjyx 发表于 2020-11-12 15:29
其实襄阳曾为南郡所辖,东汉末年刘表迁荆州治所于襄阳,襄阳地位才有所提升。诸葛亮躬耕南阳时襄阳为南阳所 ...

遗憾。你大脑深处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你就这样认为吧。

我只以史实为准。

另外,特别强调一下,被地吹蒙蔽的人(可能你自己就是地方吹牛人,简称“地吹”),是不理智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1-13 08: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占据襄阳南阳,刘备借的是荆州的哪个地方

人们常说三国里面刘备借荆州,荆州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所有人都对它虎视眈眈,想要拿下它。荆州是怎样一个存在呢?是简单的一座城吗?如果真是一座城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很显然不是的。荆州指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地方,东汉末年,天下一共分成了十三个州,而荆州就是其中之一,每个州底下的土地又分为许许多多个郡,荆州也不例外,荆州土地非常之大,底下有八个郡,其中包括了襄阳郡,长沙郡,南阳郡等等。

荆州和现在的全国各个省份做比较的话,土地面积比得上现在的几个省,当时的荆州土地面积由南到北是从河南到广东,由此可见,荆州一个州是有多大,在这其中,还包括湖南等多个省份的全部面积都在里面。在汉末时期,荆州就算刘表的势力最大,掌管着荆州,但是随着刘表的去世以后,刘表的儿子没有守住这块地方,而是转手送给了曹操,并且自己也听命于曹操,就这样,曹操就掌管着荆州的大部分地区。

而刘备就占据着江夏那片地方。后来刘备能够攻下南郡等地方还要说到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在赤壁之战中联合起来攻打曹操,最后曹操不敌,惨败收尾,最后就弃守南郡荆州,逃往北方。南郡就落到了孙权手中,刘备再次为刘表儿子寻求机会,上奏让汉献帝让刘琦掌管荆州为荆州刺史。此时,荆州还剩下四个郡没有被攻下,分别是武陵,桂阳,长沙郡和零陵郡。

随即又带领关张两兄弟和手下努力去攻下,虽然表面上说是借来的各个地方,但是刘备的实力谁都看得出来。而曹操手里痛失江夏郡和南郡以后,手中只剩下南阳和襄阳两个郡。刘备真正说借荆州借的是哪个地方,具体说哪个郡?其实就是孙权手下的两个江夏郡和南郡。其实关于这两个郡,孙权并不是掌握全部,当初两人联手打下来,刘备手中也有一半的权利。于是就想向孙权“借”南郡。这个具体“借法”就是把自己一半的江夏郡换取孙权手中一半的南郡,这样两个人都有一个郡。

不仅如此,双方还联姻,这个提议看上去不错,但是其实是刘备占了便宜的,因为南郡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拥有了一整个完整的南郡就可以更容易和曹操相抗衡,也更加容易获得荆州剩下的几个郡。事实证明果真如此,刘备在获得整个南郡以后也收获了益州。而关于刘备向孙权借的南郡,也有一种不同说法,还有人说并不是借半个南郡,而是南郡里面的一小块地方——江陵。不管怎样,刘备最后都以南郡为条件收获了益州,后来孙权想要向刘备讨回这几个郡,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这也就是歇后语刘备借荆州的由来。

【襄州评论】请网友们千万要搞清楚荆州的概念,古代很多时候说荆州,那是一个很大的地域,而不仅仅说的是今天的荆州,更不是说的今天的江陵。比如:王粲南下荆州依刘表,这里的荆州指襄阳。又比如:孙坚被射杀于荆州的岘山,这里的荆州也指襄阳。等等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1-13 13: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期,与荆州有关的几个概念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阳市
  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荆襄九郡
即荆州(广义的荆州,并非只限于现在的荆州市)。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
  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县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注:来自《知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42

主题

513

帖子

54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41

IP属地:江苏省

发表于 江苏省 2020-11-13 16: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历史最牛B的还是武汉,元朝至今已经连任750多年省会了。按照楼主的州郡道路治所也算“省会”,武汉至少有个1000多年省会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1-14 08: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山发展建设 发表于 2020-11-13 16:36
湖北历史最牛B的还是武汉,元朝至今已经连任750多年省会了。按照楼主的州郡道路治所也算“省会”,武汉至少 ...

建议你也发一个武汉的“省会”史。

我可没说凡是州治就是省会,比如隋朝的州我就没算。至于郡治我更没说它是省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1-14 16: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羊祜,在襄阳终结三国演义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留下著名的《隆中对》,许多学者据此作为三国演义始于襄阳的历史依据。公元276年,西晋荆州都督羊祜在襄阳上晋武帝《请伐吴疏》。公元280年,羊祜的逝世前推荐的继任者杜预,联手另一个羊祜推荐的益州都督王濬,以襄阳为战略基地,终结了三国演义。羊祜一千多言的《请伐吴书》,亦是三国演义终结于襄阳的历史依据。七十多年的三国鼎立,以襄阳为起点和终点,画出了一个历史大圆满。

在《三国演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有三个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即赤壁大战、夷陵大战、平吴大战。赤壁大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其结果是东汉末期军阀混战的局面正式成为魏蜀吴三国鼎立。

夷陵大战发生在公元222年,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夷陵之战的结果是蜀国一败涂地,刘备不及回到都城便驾崩于白帝城。魏国乘着蜀国元气丧尽,一举灭了蜀国。这两次大战都是吴国以区区五万人马大胜敌国三十万敌军。赤壁之战是魏国国主曹操亲率大军要消灭吴国,夷陵之战是蜀国皇帝刘备亲率大军要消灭吴国。这两次大战的结局证明:最弱小的吴国,实际是难以战胜的强国。

公元265年12月,司马炎代魏称帝,史称晋武帝。晋武帝泰始五年(269)二月十一日,晋武帝下诏:尚书左仆射羊祜督荆州诸军事,假节,仍兼散骑常侍、卫将军。晋武帝让羊祜出守襄阳的目的,便是寻机发动平吴大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为十三部(州),使用上古旧有“荆州”域名,“荆州”始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行政区域。汉献帝初平二年(前191)刘表领荆州牧,荆州州治自然从衡阳迁徙襄阳。荆州南北分治,始于赤壁之战之后的吴、蜀分荆州地。至晋武帝泰始五年,南北荆州的分治地域是:南方吴国的荆州治所江陵,辖统南郡、武昌、武陵、宜都、建平、天门、长沙、零陵、桂阳、衡阳、湘东、邵陵、临贺、始兴、始安十五郡。北方晋朝所辖荆州俗称北荆州,其治所襄阳,辖统南阳、江夏、南乡、魏兴、新城、上庸七郡。当时晋吴两国有识之士的预测,晋吴之间不可避免你死我活的最后一战,必然在南北荆州之间大动干戈。基于此,羊祜出镇襄阳的秘密使命,就是为实现晋武帝的“将有灭吴之志”进行战略筹划。

万事开头难,头三脚难踢。羊祜出镇襄阳,同样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当兵吃粮”、“民以食为天”、“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明白不过说明了粮食和军民不可缺失的关系。但是,在富庶堪称粮仓的北荆州七郡,羊祜到任时,军队存粮不敷百日使用。

《晋书·羊祜传》记载:“(羊)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读如乡)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此一段记述告诉我们,羊祜面临荆州军队存粮不敷百日使用的局面,其着力点不在整顿军队,而首先在重拾人心。

羊祜督荆州诸军事,实际是军政民事一肩挑。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吃饭是军民人等第一要务,受教育更是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及的奢望。“庠序”一词有两解,一是地方学校,二是地方教育事业。如果北荆州地域内,此前的荆州刺史若大力开办庠序,羊祜来襄阳后,就不必开设庠序了。以吃饭和受教育相比,军民人等吃饭急于受教育。史书没告诉我们羊祜怎样缓解军队吃饭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史料得出合理的分析。

在《晋书·羊祜传》中,对羊祜这样褒扬:“(羊)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俸禄所资,皆以赡给九族,常赐军士,家无余财①。”当然,仅凭羊祜有限资财,解决军队不敷百日粮的局面也是杯水车薪。羊祜唯一可行缓解军民缺粮的办法大致有四:

其一,在到职荆州都督之前,已经知道荆州军队的严重缺粮后,羊祜向姐姐羊太后、从弟羊琇等亲友筹借资金;

其二,自己带头,发动属下筹集资金;

其三,动员北荆州商人大户暂借一部分资金;

其四,调用军队大力屯垦。

羊祜任荆州都督之前,南距襄阳700余里的石城(今钟祥市)的吴军,经常进犯晋国。羊祜若大力实行军垦,面临的第一个大矛盾,便是不能削弱已经处于弱势的军队实力。若动用少量军队屯垦,对于解决军队严重缺粮是杯水车薪。

对此,史书记载是:羊祜以妙计令吴军罢守。于是戌逻军士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倾。三年之后,北荆州的军粮多得十年吃不完。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1-15 08: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羊祜,在襄阳终结三国演义(接续)

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十月,羊祜进位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羊祜不接受“开府仪同三司”的高位,有著名的《让开府表》传世。羊祜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精心谋划一篇《请伐吴疏》,其疏全文记载于《晋书·羊祜传》。羊祜高屋建瓴在平吴策中阐述四层战略意图:

第一:先帝西平巴蜀之后,南和吴国,使海内得以休战生息。近年吴国背弃休战协议,屡屡挑起战端。不一举剿灭东吴,则战祸不除,天下黎庶无一时得安。

第二:吴国依赖的长江天险,险峻超不过剑阁、蜀道。现在,大晋朝的兵力国势盛于往年。如果以凉州、益州水陆顺长江东下,荆州之众攻击江陵(属吴国南荆州),其他邻近州郡同时对吴用兵,定能让吴国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地。

第三:孙皓的暴政让吴国臣民怨声载道,只要我大晋对吴用兵,必有吴国臣民响应大晋对暴君的征讨。吴国所凭是长江天险,吴军的长处是善于水战。然而,我大晋突破天险,吴国所长,顿时俱无。

第四,现在平定吴国正当其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孙皓省悟,进一步加强对晋防守。则我平吴之时,会增加征夫苦役,干戈历久。陛下宜及时钦定,让四海归一。

因为晋武帝摇摆不定,再因尚书令贾充联合大多数朝臣的反对,羊祜的《请伐吴疏》被搁置。一年之后,实现华夏一统心切的羊祜再给晋武帝上了一道《再请伐吴疏》。羊祜的《再请伐吴疏》今天不见全文,从史籍中可见其主旨和片言。得知自己的《再请伐吴疏》再次遭到阻扰,羊祜仰天长叹道:“天下不如意之事十常居七、八,故常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呢?”

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六月,羊祜病重回京城就医时,坐着抬床向晋武帝再陈伐吴策。病重之际,举荐好友杜预代替自己守襄阳,委托中书令张华见机劝谏晋武帝伐吴。羊祜对张华语重心长说:“我期盼早日平吴的夙愿,就拜托你了。”十一月,羊祜逝世,享年五十八岁。噩耗转到襄阳,正逢集日的襄阳人罢市祭奠羊祜,街巷哭声相接。噩耗传到吴国石城一带,吴国军民亦垂泪祭奠羊公。

公元279年11月,在羊祜生前好友杜预、张华、王濬的力促下,晋武帝终于发动平吴大战。平吴大战的统帅部设在襄阳,统帅部的人员组成,史书记载的十分详尽。《三国演义》中第三个倾国大战,有三个戏剧性:

第一,平吴大战的统帅是一贯反对伐吴的尚书令贾充。从战役一开始到结束,他一直阻扰平吴大战的进行。因张华力挺羊祜的平吴策,战前贾充要求晋武帝腰斩张华以谢天下。战役进行中,贾充一面上疏晋武帝要求罢战,一面下令各路将领就地待命。

第二,当贾充要求各路将领就地待命时,杜预正邀请各路将领在一起开会商议下一步进攻目标。杜预公开对各路将领说:“不理睬贾充的停战令,我们各自打各自的。”益州水师统帅王濬,也无视顶头上司停战命令,很快进入吴国都城建业,迫使吴国皇帝孙皓投降。杜预率军从襄阳出发,一路势如破竹打到广州(今东莞)。襄阳军大收羊祜怀柔吴国的红利,阵斩俘虏吴国都督、将军、太守等将领官吏140人。

第三,当平吴大战接近尾声,统帅贾充还在要求晋武帝下令罢战。最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被俘的吴国皇帝孙皓和贾充给晋武帝的罢战上疏同时达到京城。

平吴大战虽然跨了两个年头,但历时只有四个多月。自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开始的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历经漫长的111年,终于再次天下太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吴之战实际是三国归晋之战,是促使中华民族再次统一之战。在举行平吴之战庆功宴上,晋武帝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执爵流涕说:“这都是羊祜的功劳也”。

美国哈佛大学东方系特级教授斯蒂芬·欧文说:“岘山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岩石和泥土,而是因为人。……这些青史留名的人属于这座山,正如这座山的名气和它如今的身份,靠的就是他们的名字和名声一样。这些人同这座山联为一体,再也不能分开:这座山成了一处场景,它自己就是一座石碑,上面永不泯灭地刻着羊祜和杜预的名字②。”

岂止是岘山,在襄阳的大地上,还有羊祜山、羊祜汊、羊祜汊市、东羊祜汊、羊桥村、桥上村③,铭记着羊祜这位力促华夏统一的英雄。

①羊祜的高祖羊侵、祖父是羊续、父亲羊衜都是著名廉官,羊续即著名的悬鱼太守。羊祜的岳丈是蔡邕,姨妈是才女蔡文姬,羊祜本人被当时成为“文为辞宗,行作世表”。

②斯蒂芬·欧文在《追忆》一书中,有九千余字论及襄阳岘山和羊祜。唐朝以降,历代皇家文庙、武庙,均将羊祜列入配享。日本古代、韩国当代均有祭祀羊祜的官方行为。

③襄阳有关羊祜的地名,记载于《宜城县地名志》、《襄阳县地名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435

帖子

5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1-15 0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xZ700 发表于 2020-11-12 19:30
遗憾。你大脑深处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你就这样认为吧。

我只以史实为准。

我看你就是一个地吹,有些地方吹偏了,我只是点一下。
讲历史,荆州(江陵)的国都史、直辖史、省会史之长,省内没有哪个城市可及。如果有人像你那样码楼,可达千层还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