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楼主: 林深数树

文化或者散文,是我们的“家”——2011散文汇展碎语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5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2-13 2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雨汐:朦胧月拂晓霞,莲要安,鸟醉了……

1、林子碎语——
记得自己曾经有个书签,是题作“芙蓉翠鸟”的。在南方话语里是谐音“芙蓉醉鸟”了。可惜书签失了;只记得是莲花和翠鸟构图,工笔国画。好东西和爱情和恋人一样,是常常叫你失落的。那是真正的失落。
读雨汐的文字和读“含香草”的文字近似,是唯美的、春天、情爱和诗意盎然的。可惜另一个人走了;雨汐在;雨汐的文字我们加倍珍爱。
也许在爱和爱人(当然是说女人)那里,就是这样,你激动你醉了你不能自持你辗转反侧欲生欲死;可是她需要安静。
——这是说,“莲”要安,“鸟”醉了。朋友,爱在尊重里,爱在距离里,爱在参差里。这样说,近乎不关作品了。

2、作品选读——
《七月莲安》
      她对他说,今生,请叫我莲安。莲花的莲,安静的安。可是今天你忘了祝福我生日快乐呢。母亲生我的时候也是在这样一个酷热的夏天,因此吃了不少苦头。老人们说“儿奔生,娘奔死。”所以我在生日时最先记得的是母亲,也不需要别人来惦记了。但好友Y和W却年年记得,Y说要来为我庆生,因为天气炎热而作罢。W远在南国的海边度假,便遥遥地送来了祝福。但是,今生,你若看见这些也不必自责。因为我自己就险些忘了这个重要的日子。然而昨日却无意间为自己买了一件长及脚踝的纱裙,肉桂色的长摆,很适合自己此季恬淡的心情。所以也算是自己庆祝了生日,心里亦已满足。
       再有,今生,这个夏天我也看见了满池塘的莲花。在大山深处,在碧绿的田野之间,荷叶田田,一朵,两朵,无数朵莲花次第开放,有的洁白,有的红艳。她们是那么娴静从容,亭亭玉立,那么淡泊安然,不蔓不枝,依然是几千年来的风骨模样。今生,莲花使人心灵纯粹,摒弃杂念,使人想起席慕容的诗《莲的心事》,想起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想起许多,许多。她提笔写下许多絮叨的文字,只因了心里那份依依的挂牵。
       那日,他送她回家,车子一路飞驰,风声过耳,长发乱舞,她穿着白衣长裙,绿色的裙裾鼓胀飞扬,如同她内心里满满当当的幸福和甜蜜。她说,今生,如果可以,我真希望那样的路还能再走一次,最好永远都不要有尽头,我们可以一直相依相偎地行走下去。那么,今生,在这个仲夏的夜晚,在这个寂寞的生日之即,还是将年轻时最爱读的席慕容的一首诗送与你吧,“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绝对的美丽。假如我能享有这样的爱,那么,就让我的诗来作它的证明。假如在世间实在无法找到这样的爱,那么,就让它永远地存在我的诗里,我的心中。”而我相信,我已经找到了这种爱情。
       所以,今生此世,无憾矣。所以,此世今生,用这段文字证明。


链接 http://bbs.cnhubei.com/thread-2483041-1-1.html
[url=http://bbs.cnhubei.com/thread-2483041-1-1.html][/url]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21 01: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龙年.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2

193

主题

4502

帖子

590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904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 0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大树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林深数树 + 10 + 10 祝福春节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5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1-26 16: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袭伊人读书,伊人书香袭人

1、林子碎语
当书成了题目,当书成了分数,当书成了文凭,当书成了课题,当书成了官阶……书自己反而没有地儿了,书变得些微卑微鄙微了。62年的历史,是从鄙视书开始的,变了个形式,还是终究露出“社会”的本相。我……不能多说什么。喊了多少年”科教“救什么,是半个”科“(只有自然科学院啦)没有”教“(刻薄说指教育),我不能多说什么。
当网络打通,当信息高速,当知识爆炸,书和智慧和真谛就真的扑面而来就真的快车直达你心灵了吗?那是没有的事。
当红值钱、黑值钱,当官值钱、钱值钱,甚至乌龟值钱,海龟更值钱……就真的书贬值了吗?那也是没有的事。
我对我的洪弟说,书在书人那里,正好比乌纱在乌纱人那里。傩面冒充不成,刀笔捉刀不了。
真的读书人对书的爱,那是恋人,那是情人,那是罗密欧和朱丽叶……那份深情、那份深情倾注,唯读书人懂。
作者说的鲁迅的那种书我也读过,只是许多细处是加过工,是做了当时要的注释了。可是有什么打紧?
再如读《红楼梦》,文字功夫不同的人,生活嗜好有异的人,人生阅历深浅的人,还真的不同……
只是我要回说:你到了深处,我不知道;你到了高处,我不看见。你不是白白苦煞了吗?你说源头清,我说水流浊,你不是枉自辛苦了吗?
其实不的。书的事读书人知,读书的人写书的知,书人高处不胜寒了,孤寂了有什么打紧了。只要你心有书有知识有良知有爱,被褐怀玉不打紧,书香袭人啦。

2、作品选读
《我与”围城“》
再见《围城》是我生活最混沌的时候。牵着刚会走路的女儿去买《看图说话》。完了,奢侈地去到久违的文学类书柜前,再次碰到了《围城》。想起了婚姻如围城的经典话语,不顾手头拮据,买了,想要对照稀里糊涂的生活。
至于此次书的面貌,早已没一点印象。断断续续看完,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如今世态同样凉薄。那一时期,老公一年四季呆在野外,我一人在家又是孩子又要工作,只觉累。有时就想,还是不结婚的好,不知这是不是就中了钱钟书的魔咒。至于书是被借丢了还是搬家搬丢的,我都不是很清楚。反正接下来有好些年,我手上没有《围城》。
手中现有的《围城》,是我前年买的。当时在书店看到它,只觉无比亲切。它是三联书店出的钱钟书全集中的一本。象牙色的封面,给人一种高雅细致而有品味的感觉。里面还有作者四十年代写书时的照像。我终于看到下《围城》这个蛋的鸡了。呵呵。
现在看书,时间长了就会累。一本《围城》我看了一月有余。家人见我天天拿着它看,戏言:你是不是在研究《围城》而要创立《围城》学?
是啊,这次看《围城》,才体会到了钱氏语言的无穷魅力以及他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他并不仅仅只写了婚姻如围城。
也许世态凉薄,但生活总有芬芳。喜爱钱先生不动声色的大智慧,《围城》我将珍藏。借书者,请忽扰。
《为什么喜欢读书》

皇天不负,还真让我挖到了一座富矿,有个高年级的张姓同学,她的爸爸是初中老师,她家的书可以用源源不断来形容。因为,她爸爸是个极爱读书的人,拿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心仪的书,剩下的钱才交给老婆。为此经常发生夫妻战争。每次都以她爸一句话“你不懂”而结束。她妈妈是个大字不识一斗的农妇,每每听到丈夫这句话,就主动走开,忙家务去了。
究竟看了她家好多书,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她家有很多鲁迅的书,《呐喊》,《野草 》《朝花夕拾》《彷徨》《二心集》等等,也许还有。现在想起来,可能她爸爸买齐了当时出的一套鲁迅的书。全是那种白底上有青铜色细条纹,而且上有鲁迅大先生侧面头像的封面的书,32开纸张,也不厚,让我这个小学生拿在手里一本又一本,囫囵吞枣,也觉得有意思极了。也许,我的爱鲁迅便从那时起。
………………

接下来看的一本大书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楼梦》了,当然是从教初中的张老师那里借来。看的也是稀里糊涂,以至于后来走向社会后,再看《红楼梦》时,发觉我像是没看过《红楼梦》,只不过是道听途说来几个人物的名字而已。
高中还没毕业,常借给我书看的张老师意外身亡。跪在他的棺材前磕完三个头回来,枕边是找他借的书《说唐》。书,我还没看完,人却已离世,让我欠账至今。他借了那么多书我看,我却没能回报他一丝一毫。要是他还健在,我一定会买几套精装书送他。借此安妥我心。

本文地址:http://bbs.cnhubei.com/thread-2474210-1-1.html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5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1-27 08: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林文楷,茶味风景风情甚至真相…生活的滋味总是因为从心上经过

1、林子碎语
春晚节目“万物生”,我听第一句,我就听到了宗教的声音。宗教和上帝是离我们心灵最近的。他让你知道他来了,他让你知道他与你同在。这一切,心知道。
“茶”的滋味,常常是生活的滋味,常常是生命的滋味,常常是粗品细品就是不同的滋味。这一切,也是心知道。
作者是不是标题党我不知道。我知道这里“木鱼”不涉念经,我知道这里“香水”不关粉黛……虽然,那些地儿就不曾有过念经僧人,不曾有过香水女子吗?——这些都是地名,仅仅是名字,就在心之谷,激起回响。
朋友,文学的滋味,也就是生活的滋味,那样深远、广博和杂陈,总是因为它们从我们的心上经过。


2、作品选读
《一杯清茶》
了望四下,还有几许稀疏的灯火,东边不远处,不明不灭,有隆隆的机声低鸣传入耳中,夜风中飘洒着阵阵香气,吸一口,芝兰之味,馥郁温馨,禁不住眼寻声寻光寻味而去,皆有远处低阔的瓦房中传来,原来是这里的村民们在赶夜加工新茶。
茶?文人雅士谈资之首善,让人来了兴趣。春茶苦,夏茶涩。民间谚语。高山云雾出好茶,经验之语。神农架,中南第一峰,高否?肯定无疑!茶人新制,何不前去一观,得一冲以品之?
兴冲冲我们去了低阔瓦房。
瓦房里,灯火通明,机声嗡嗡,揉与覆,焙与烤,道道工序,条理井然,夜虽深了,茶人们一个个还在为制作新茶忙得不亦乐乎。
有刚出锅的新茶出售,货尚温,几经砍价,晓燕埋单,达成交易,同行的几个人各得一封。
回到住处,夜已更深,无渴意,新茶诱惑,不得不沏,便迫不及待的取了水具,备了瓷杯,精煮细调,少许,得一杯清茶。色清淡,香麝兰,味涩而不苦,余味甘洌,口齿盈香,连饮数杯。
往事历历,尽上心头,人生滋味,酸甜苦辣,莫如茶,人离去,岁月失,多有伤感,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本文地址:http://bbs.cnhubei.com/thread-2477160-1-1.html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5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1-29 14: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雁楼:寂寞的有东坡菊有孙尚香还有朋友的文字

1、林子碎语
寂寞的有东坡菊,还有孙尚香。
菊花讨得才人爱,也是幸运了。可是她开得不是时候,开得不是季节,开得不是地方。东坡的落寞,菊花的凄凉;东坡的坎坷,菊花的惆怅,东坡的流放,菊花的忧伤。
至于孙尚香真的跟菊花比强到哪儿去了?那也是没有的事。在理学、在道学、在仁学泛滥的地方,其实是不理、不道、不仁的。在英雄的举业里,在王朝的事业里,在才人的功业里,女人女子女孩子是什么呀,花草花瓶花扇呢。甚至都不是,是一用一弃的纸巾,是一物一件的包装,那都是什么呀。她能跟鸿鹄比,笼中鸟唯恐还不及吧?
再至于朋友的文字追广陵散的遗风,造滕王阁的气势,铺归去来的野趣,也是高处不胜寒。我这样说些许是提醒;些许是慰藉;多多是不敢恭维了。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喜爱者会多吗?

2、作品选读
《山南聚会记》
山水掩映之间,现一绣楼,玲珑雅致,匾书“博物”。室壁沁翰墨之香,诵坛绕异卉之色。掌声哗哗,随清曲而动止;孤光闪闪,摄风流之明艳。诵者手操电脑,神驰意越,文耀蓝田之玉,诗映瑶池之兰,承国风楚辞古韵,溶欧美现代新潮。吞吐天地,润江山日月之辉,寻觅友朋,聆高山流水之音;凝露花草,幽琴瑟凤莺之鸣;啸傲龙虎,振钟吕金鼓之声。
品佳探源,看此处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江河浩荡,山川郁苍。关雄荆楚,拥千年古都之势;气蒸云梦,连八极平野之腴;表里形胜,秦垅伏而幽燕抚,湘桂携而奥闽随,控巴蜀之奇险,扼吴越之顺流;实虎踞龙蟠之地,乃蕴玉含芳之所。是故古有走马岭之遗风,今生桃花山之圣迹。葛洪种玉,抱悬壶之济;子期砍樵,燃寒宅之温;伯牙寻此,知音始得;范蠡隐居,洁不染尘;杨溥树清廉之风,尚香立贞洁之坊。曾几度救国御侮,黄土埋百万碧血;更千年抗暴求生,赤焰炼无数英才;乡贤节烈,荡凌霄浩气,文人雅士,留叹咏踪迹。虽和氏怀文峰山之玉而无人识,子美听万石湾之猿而悲早发,然则江山锦绣,人文荟萃,信其然也。
怡于诸君吟哦,余岂无感慨,奈天地博大,时空广远,所感则渺乎其微也;况宇宙犹函末知之理,世事亦呈过眼云烟,所慨又惧夫浅陋矣。事惑而不得解,世庸而不得造,生旅短促,鸿意难展,凛乎于郁悲,昧乎于愚欢,悲极则难掩形骸,欢忱则忘乎容貌,乃此处蓬头垢面而诵诗文,虽《广陵散》之苍凉,《归去来》之淡泊,传乎久远,何济乎当世?而时世之惶恐,民生之艰维,或是贤者探求梳理照应变换之要旨,庶为医者感受抚膺疗救滋补之基点。屈子行吟之泽影,犹在此处,杜子涕泗之足音,未曾缈然。先筋骨魂魄,凌乎于天地,后风花雪月,娇尧于人间,终阳光雨露,匀布于苍生。则天下之诗文,孰不立魁伟于广远,祭圣洁于神坛,扬瑰丽于尘凡乎!亦可使今日之雅聚,不负诸君之厚望,播馨香于爱梓矣。

本文地址:http://bbs.cnhubei.com/thread-2477829-1-1.html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78

主题

1629

帖子

2228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2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1-29 20: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心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5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2-4 17: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如书月光:关于凤凰,是我们的印象,也是想象

1.林子碎语——
凤凰是个鸟,凤凰是个图腾,凤凰是个音乐,凤凰是个画,凤凰是首诗歌……
——凤凰,是个印象;凤凰,也是个想象。
苗歌是印象,文学到电影(如《边城》)也是印象,建筑是、蜡染也是印象;到埙曲,到凤凰图案,到“凤凰传奇”的歌曲,就不只是印象了,就加进了我们的想象了。
因为“想象”,凤凰不止是传奇,是传神奇了;又有我们的向往,我们的梦寐,我们的天国幻想。因为幻想和梦寐,我们会有不息的追求。
民族文化是这样;文学是这样,绘画是这样,音乐是这样……艺术都是这样。甚至我们的经济、我们的政治、我们的哲学、我们的审美,都烙印了“凤凰”的元素。
龙,更多是专制是独裁是封建,是历史走过黑暗;凤呢,凤凰是灵性,是艺术,是空灵,是我们如诗的梦幻,是我们的想象和明天。

2、作品选读——
《凤凰印象·文学》
      黄永玉和他的文学作品
      沈从文是个奇才,黄永玉也是个奇才。沈从文与黄永玉还是表甥舅的关系,黄永玉称沈从文为表叔。这样一对传奇人物给凤凰古城增添了许多名气和内涵。
      黄永玉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版画、油画、国画、雕塑等均无师自通,而且还是位才情不俗的诗人和作家,出版的诗集曾一举夺得《诗刊》年度创作一等奖,写的散文、游记既有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又充满智慧的哲理。
      在万寿宫,我不仅欣赏到了先生的绘画、雕塑作品,还欣赏到了他的文学作品。
来到万寿宫二楼展厅,我首先看到了一个大大的玻璃柜,那里有一幅书法作品,是先生为家乡写的一首深情的诗歌,名字叫《我的心 只有我的心》,全诗如下:
      我画画/让人民高兴/用诗射击和讴歌/用肩膀承受苦难/用双脚走遍江湖/用双手拥抱朋友/用两眼嘲笑和表示爱情/用两耳谛听世界的声音/我的血是O型/谁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您的
      读罢此诗,我深刻感受到先生对家乡的一种情意,那是一个游子对母亲的深深眷念之情。
      在陈列馆,我还看到了老先生所著的一些作品,其中就有《比我老的老头》。听讲解员介绍,这是老先生的一部散文新作,写的是那些比他还老的老头的故事,写了他们的苦难与精神追求。这些老头都是一些了不起的艺术家们。
本文地址:
http://bbs.cnhubei.com/thread-2479010-1-1.html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5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2-3 11: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冷眼向阳:走过的昨天是风景;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

1、林子碎语
冷眼向阳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同行了。我们是“伴过”岁月“伴过”书“伴过”孩子的,是知道昨天的, 是知道昨天文化的。我们的昨天不会是老左说的天堂;也不是新右说的地狱了。
幸福的人在那里有幸福;不幸的人在那里有不幸。绝数,人数天数,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人”,单个和集合的“人”都是家育、国育、天育了。大救星和英伟光正的谬误在夺天工为人有、为己有了。
职业伴随着我们,书和孩子伴随着我们,我们含笑走向明天吧,朋友。
天育中国;天育中华民族;天育中华民族的孩子。

2、作品选读
《渐行渐远的岁月》
天上学,学生们没有再背书包,而是拿着镰刀具到校。学校那块吊在校门口的锈铁被敲了几下,学生们开始在操场上集合。老校长说,今天我们到生产队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四五年级学生帮七小队割黄豆,其他年级学生到六小队拾稻穗。说完就整队出发。
于是,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形,在一面鲜艳的红旗的指引下,唱着革命歌曲,“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嗨,就是好――――”,那歌声,响彻云霄,惊动了枝头一对调情的喜鹊,“嘎嘎嘎”飞往另一处福地。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经过几处写着“要斗私批修”、“农业学大赛”、“苦战三五年,建成大寨县”的标语墙,浩浩荡荡向广阔的天地进发。
开始割豆了,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农家孩子,个个身手不凡,他们挥汗如雨,干劲十足,谁也不甘落后,一会儿功夫就割完了一茬,接着又割。到吃午饭时,队长端出香喷喷的米饭,学生们就着韮菜炒鸡蛋和豆腐勾白菜,吃得有滋有味,吃完饭,老书记给他们上思想政治课,他讲起了旧社会的苦难生活,说眼下你们吃的饭菜,在旧社会我们贫苦农民就是过年也不敢想啊,可地主富农天天吃着山珍海味……同学们听着听着就一个个泪水涟涟,嗓子眼上好像堵着什么。其间有学生干部当场大声呼着口号:牢记过去苦,不忘阶级仇!
在水乡,人们最好的娱乐活动莫过于看一场露天电影。那个时期,借着大队的高音喇叭的声响,早就把这振奋人心的喜讯传递给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傍晚,十里八村的乡民伛偻提携,一个个像赶趟儿似的出门了。一队队一串串像一条漂着欢乐的小河,向着堤脚的白色幕布汇集,向着撩拨人心的高音喇叭声流淌。
大堤成为人们最好的放映场地,人们就着大堤的斜坡自然地安排座位,不存在谁挡着谁的问题。放映时,照例先放一段“新闻剪报”、“科学种田”一类的“加影”。这时电影场上则是乱哄哄一片。妇女们边织着毛衣边拉着家常,老人们吸着烟斗小声地嘀咕着什么,小青年们吹口哨,飞军帽(抢别人头上的军帽),孩子们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寻找着卖小吃的老太太,他们通常是买五分钱的小杯,一毛钱一大杯的葵花籽。等到夜色加浓,远到的人都来了,才开始放正片子。
本文地址:http://bbs.cnhubei.com/thread-2478215-1-1.html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5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2-3 19: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黄叶斌:朝圣者所有的是跋涉、虔诚和负荷

1、林子碎语——
每一个30后、40后、50后、60后,热衷书本的,走向文化的,都是朝圣者。
那些朝圣者注定了选择悲哀,注定了的选择做杯具的主人,注定了的选择跋涉、虔诚和负荷。这样的命运是延续到今天了。
——他们还在朝圣。其实圣有没有还未可知。
我还信朋友是比林子更豁达,朋友是比林子思考更深远,朋友的信念也是比林子更坚定。
总之我信我的同行我的朋友我的同龄人是更多的执着更多的信仰了;我是怀疑论者,我是批判论者,我是悲观主义论者。
——只是相同的是,我们都是朝圣者,朝圣者注定了的跋涉、虔诚和重荷是我们推卸不了的了,亲爱的朋友。

2、作品选读——
《红楼情思》
      来到第四展厅“创建共和”,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作为辛亥革命的政治领袖和民主共和理想的实践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史经历,以一块世界地图的电子屏幕示意图和场景复原的雕塑展示出来:孙中山曾经三次往返于美国檀香山从事求学与革命活动,他和母亲站立船舷眺望大海深处的一轮红日。这些生动逼真的形象描述,让我们了解了一代伟人的成长和成功的秘诀。一幅“黎元洪祭天”的油画,再现了成立鄂军都督府的一个瞬间;两幅“武昌起义地形图”和“全国起义形势图”,采用地板脚下触摸和平台手指感应的方式逐一展示;一处“阳夏保卫战即刘家庙之战”,在场景复制还原中依稀听见隆隆枪炮声的吼叫与浴血拼杀的悲壮……义举是艰难的,但是胜利果实的保卫更加艰苦。辛亥革命的价值与意义是前无古人的,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世纪之光的照耀,是热血之志、铁血之花和骨血之魂的集中凝聚,是中国历史上的完全为着民主共和理想而奋斗的一次真正的革命。正如著名作家任蒙先生所说,武昌起义的胜利,不是武力的胜利,不是个人野心家权欲的胜利,而是信仰的胜利,是人民意志的胜利!诚哉斯言!
      第五展厅的内容,主要是百年来纪念、研究、宣传“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与进展情况。这部分以照片和实物为主,也是使我们为之感到欣慰的地方。近两个小时的观摩和拜谒,透过700余件文物和703张照片的再现、展示和倾诉,使我们用目光与红楼对话的同时,更是在用心灵捕捉和感受着历史的足音,熏陶和检验着我们的良知与理性。“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如黄钟大吕般的伟人箴言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走出这座红楼的大门,站在广场上再一次回眸仰望,只见这只写意鲲鹏在阳光下扶摇直上,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和先烈的遗志,回旋、翻转、腾空而去……
文章来自:【荆楚网-东湖社区】http://bbs.cnhubei.com,本文地址:http://bbs.cnhubei.com/thread-2478548-1-1.html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