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9 08: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辛动 于 2013-3-19 08:12 编辑
2
第二天早晨,太阳还在重重迷雾中睡大觉时,一颗重磅炸弹就在江南敏靓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和两个制衣厂炸响了。
关于停产的告示张贴在江南敏靓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和两个制衣厂的大门口。赶来上班的员工纷纷围在门口,指着告示叫喊着,有的还骂骂咧咧。要不是刘亚琴连夜做好预案,调来一些保安维持秩序,防止他们控制不住情绪采取过激的行动,说不定他们真的把公司砸了。
刘亚琴一夜未合眼,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从下面传来的一道道消息也让她既惊慌又高兴。
刘亚琴心里比谁都清楚,江南敏靓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和两个制衣厂四十岁以上的员工基本上是原国有企业棉纺厂改制转岗的员工,他们由原来的工人老大哥变为了如今的弱势群体,本来就心理不平衡,一直寻求恢复过去的“主人公”地位。王雯敏一向采取安抚的政策,让他们有事做,有钱拿,解决了他们温饱问题,他们倒也相安无事。
可今天,刘亚琴这一招,像打蛇打中七寸一样,吹糠见米,产生了效果。转眼间,这些员工生活无着落了,积压在他们心中的怨气顿时被激发,中间有几个人一串联,几百人便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他们就像大海翻滚的波浪,情绪激昂,纷纷涌向江南敏飞集团,涌到刘亚琴的面前。
刘亚琴正发愁,担心自己失算,担心自己落得个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这一下正好,别人把鱼肉送上门,她哪有不收的道理呢。刘亚琴趁机推波助澜,煸风点火:“请大家安静!你们难道不能回头想一想吗,你们得讲讲道理,凭良心说,江南敏飞集团待你们如何?以前你们被国家无情地抛弃了,今天又被谁抛弃了呢?是江南敏飞集团吗?金融危机来了,江南敏飞集团不堪重负,江南敏靓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不堪重负,制衣厂不堪重负,即将垮掉,你们找我们,哪我们又去找谁呢?市场经济是残酷无情的,我不说,你们也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咋样。大家还是不要只顾眼前的一点利益,应该有一个长远打算,该找谁就找谁,谁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找谁。我的话也只能说到这种地步了,对与不对,你们自己去判断。至于,你们维护自身权益的事,虽然江南敏飞集团无法替你们解决,但并不等于江南敏飞集团不支持你们,你们要相信,江南敏飞集团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是一贯支持你们的。”
刘亚琴的话说得含糊其辞,处处散发出十足推卸责任的味道,但大家很轻易地原谅了她,原谅了江南敏飞集团。毕竟她们已经尽力了,已经做到人之义尽了。整个问题的根源和起因人人皆知,人人都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去面对那些令人伤心的往事,不得不去面对眼前的现实。他们从国家的工人就成了下岗工人,又变成了打工仔,接下来还不知变成什么,但他们眼花了,手脚不灵了,人快老了,重新出去应聘工作,哪家公司又要他们呢?如若不能干活了,连苦力都不能卖了,后面的养老保险谁来交呢?他们将靠什么活下去呢?
“走,找政府去,”不知是谁高喊一声,“政府把企业一改,把我们一扔就不管了,他们却天天享福,吃喝玩乐。”
像点燃了导火索,在场的人纷纷附和起来:“到市政府去!”
刹那间,这把火又熊熊燃烧到市政府。人们呼地奔到那里,把市政府的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这年月,老百姓一有冤屈就上访堵门,想以此引起领导的重视,以便使自己蒙受的冤情得到较快较好的解决。所以,市政府的大门经常被老百姓围堵,一些政府官员和信访干部也习以为常了,抱着应付差事的目的,草草拿出方案,责成相关的单位相应处理一下,平息一下老百姓的怨气就算了事。但此次上访事件不仅惊动了市政府刘子建秘书长,而且他以原国有企业改制不彻底,遗留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的名义,迅速将此事件向市长进行了专题汇报。
市长姓朱,是江南市土生土长的干部,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愈加没有了往日的冲劲。为了保全晚节,他办事越来越求稳。面对群体性上访事件,他更不敢马虎。尤其是他害怕老百姓情绪激动,酿成重大恶性事件,省里追究责任,那不是一人两人的事情。当刘子建向他汇报完后,他连忙召开相关部门会议。
刘亚琴作为江南敏飞集团的负责人,也被通知到会。
在朱市长进一步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发觉事情有些蹊跷,便毫不留情地质问刘亚琴:“为了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市政府早就明文规定,公司大批裁员需要报相关部门批准,你们没有报批,为什么要裁员呢?”
虽然有些做贼心虚,但为了江南敏飞集团的利益,刘亚琴佯装受委曲的样子,唉声叹气一阵子之后,壮着胆向朱市长解释:“此次大幅裁减员工,对江南敏飞集团来说,也是无奈之举。我们应该向市政府作出深刻的检讨,没有将裁员的事情向市政府汇报,也没有制定应急的预案,最后在全市造成恶劣影响。不过,在此,我不得不申明一点,众所周知,金融危机来临,我们公司的出口订单全成为一张废纸,假若公司继续生产下去,亏损更大,那谁来弥补这方面的亏损呢?如果不裁减员工,公司停产了,他们呆在公司里也无事可做,他们的工资谁来付呢?公司都快要破产了,那来的钱发工资呢?吃救济,市政府会给吗?倘若最后发生更多更大更危险的问题,我们还不是要找市政府。您是市长,德高望重,您得从现在起,为我们谋划全局,给我们指点一条正确的出路。”
朱市长一愣,觉得刘亚琴所说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困境中,江南敏飞集团是全市第一家出现此类问题的企业。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波及的可不只是江南敏飞集团这一家,第二家、第三家会随之而来,市政府应该有应对之策,免得落入被动,阻碍了整个江南市大好的发展局面。于是,针对于江南敏飞集团发展的上访事件,朱市长迅速作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一是迅速劝退上访的员工;二是鼓励、支持企业恢复生产;三是责成刘秘书长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到企业破解存在的难题,决不允许企业再随意裁减员工。”
然后,朱市长又掉头对刘亚琴严肃地说,就他提出的三点意见,请她谈谈看法。同时,朱市长严肃的神情也向刘亚琴传递了一则信息,江南敏飞集团应该服从于市政府的领导,毫无条件地接受他的意见。
刘亚琴也害怕事情闹大后场面失控,不好收场。再说,江南敏飞集团还有其它的业务必须得到市政府的支持,否则今后也很难开展工作。不觉之中,刘亚琴转过目光瞅了刘子建一眼,想向他征求意见。刘子建也准确地判断出了刘亚琴那道目光中蕴藏的含意,会意地点了点头。
这一刻,刘亚琴意识到自己的目的正在逐步得到实现。但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她到底还是显得有些紧张,以致于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轻率地开口发言:“朱市长,您刚才提出的三点意见非常实在,非常管用,一定能把江南敏飞集团从水深火热之中挽救出来。可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事情政府不能包办,特别是涉及到企业的核心问题时。这次,我们一定会遵照您的旨意办,但企业由此带来的损失,希望市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偿,或者在许多操办的办法上,给予适当的关照……”
“既然朱市长明确地提出了处理意见,刘总就不要再多说了,也不必添加一些附加条件。市政府还有很多要事等着朱市长去处理呢。你说的都是后续工作,朱市长刚才不部署了吗,我们会尽量按照朱市长的安排妥善落实到位的。”
刘子建这一插话,不仅帮江南敏飞集团说了话,给刘亚琴找到一个台阶下,而且给朱市长解了围,改变了整个会场的气氛。
刘亚琴很快意会到了,她由衷地佩服刘子建。
的确,在这种严肃的场合下,自己情绪不稳,稍微说漏了嘴,盲目地提出要求,对市税务局、审计局联合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进行冷处理,会使事情变得更加捉摸不定的。刘亚琴立马装着满脸是笑,自己跟自己转弯:“既然朱市长、刘秘书长这么关心江南敏飞集团,那我们就无条件地服从您们的决定。”
接着,朱市长会见了上访人员选出的代表。他们见市长都作出了三点郑重的承诺,也同意了。几分钟后,上访的人员像一股风地散去,市政府的门口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刘子建单独留下刘亚琴,严正声明:“这一闹,也够让人揪心的了。你回去跟你们的董事长说,我帮忙,也只能帮到这里为止了。我想,这一闹,会转移好多人的视线,会使市政府下一步作出决策时谨小慎微,尽量降低矛盾的等级,你们则赢得了时间,也该知道怎么去做了。你们回去后务必好好地自查一番,把漏洞堵塞上去,到时即使有部门再查,也好应付了。”
刘亚琴没说别的,因为她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件事情闹大后,便成了烫手的山芋,刘子建为了保全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帮江南敏飞集团的忙了,便放弃了继续说下去的理由。不过刘亚琴早已习惯于同官场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熟悉那一道口是心非的把戏。这同说真话、讲假话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所以,事已到此,她是不会轻易地得罪刘子建的,更不会把刘子建牵扯进去。她顺势哄刘子建开心,尽说一些感恩的话:“我代董事长谢谢您,您这次已经给江南敏飞集团帮了一个天大的忙,等她病愈了,她一定请您喝咖啡,恭贺您步步高升,当上我们江南市的副市长……”
面对刘亚琴的一番恭维,刘子建笑眯眯地说:“就你伶牙俐齿会说话。那我就按你说的来做,到那时,我可不要你们董事长请我喝咖啡,而要你单独请我喝咖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