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薤叟

[历史之书] 【禅语典故】(不断添加)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19 09: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住当下最重要
            

有僧问石头希迁:如何是解脱?
希迁:谁缚汝?
僧问:如何是净土?
希迁反问:谁垢汝?
            
《维摩经》说:有缚则有解,无缚则谁求解。这也应验了六祖大师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可见,凡事如能看破,就能放下,就能自在。放下什么?放下过去,放下未来。因为,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抓住当下,自在于当下,才最重要。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20 15: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满了吗

无得禅师德行高深,座下弟子众多。
一日,当禅师座下参学了一段时间的学僧,突然要向禅师辞行,说他感到已经够了,想去云游四方。
禅师便问他够了的标准是什么,那学僧异常认真地回答道:“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
“这一盆石子满了吗? ”禅师随意指着旁边的一盆鹅卵石问道。
那学僧点了点头。
于是,禅师抓了好几把沙子撒入盆里,沙子很快不见了,
继而问学僧是否已满。
“满了!”学僧回答道。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撒入盆里,石灰不见了。
再问学僧:“满了吗? ”
学僧惊诧地回答:“好像满了。 ”
过了一会儿,禅师又顺手倒了一杯水下去,水不见了。
“满了吗?”禅师又问。
那学僧无言以对,便默默地拿着行李回禅房去了。

心如虚空,量同沙界。难以将比虚空还浩翰的心灵填充满。一个人的所知所得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天外有天,自己所不知晓的东西才是博大的。因此,我们在修行、学习和工作中,都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断地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如此才能有所成就。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21 09: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在何处


有位僧人整日修行,但对于道在何处迷惑不解,便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惟宽禅师。

禅师只以四字作答:只在目前。

那僧人听后,越发不解,为什么自己就看不见呢,于是再请示禅师。

禅师说道:“因为你有 ‘我’,所以看不见。”

僧人便问禅师是否还见。

“有‘你’有 ‘我’就更看不见了。”禅师回答道。

僧人听了,再问禅师道:“那如果没有‘你’,‘我’,是不是就能看到呢?”

禅师沉默了一会,开示道:“既然 ‘你’、‘我’都没有了,那还有谁去求见与不见呢? ”


禅本身是一种智慧,需要人们在找到禅门入处的基础上,不断利用自身的悟性才能体味到禅的真谛。参透禅的过程是艰辛的,往往人们总会在以悟非悟,似明非明的状态下徘徊,我们却能从中体会到十分美妙的感觉。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22 1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像什么


有一个信徒很想学习打坐,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一日,他鼓起勇气到五祖山去拜访法演禅师,非常诚恳地说道:“老师,我很笨,自知非参禅法器,但高山仰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能否请您告诉我,禅像什么? ”

法演禅师回答道: “我给你讲个故事:有一个小偷,一天,他儿子对他说:‘爹!您年纪渐渐大了,找个时间教我偷盗的技术吧!免得以后我没办法生活。 ’父亲不好推辞,便答应了。这一天晚上,父亲将儿子带到一户富有人家,将衣橱的锁打开,叫儿子进去。儿子进去以后,父亲马上把橱子锁了,叫道:‘有贼!有贼!’转身便走了。富人家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查看,发现东西并无遗失,也没有看到小偷,就又去睡觉去了。锁在衣橱里的小偷,不知道父亲这么做是什么用意,但当务之急是先脱身。于是小偷灵机一动学起了老鼠咬衣裳的声音。不一会儿,房内的夫人就叫丫环拿灯来看。丫环刚打开衣橱,小偷就一跃而出,把丫环推倒,吹灭油灯,飞也似的逃走了。富人派人穷追不舍,一直追到河边。小偷急中生智,把一块大石头抛到水里,自己躲在一边。追赶的人以为小偷被逼得投河了,便没有寻找。历尽艰险的小偷回到家中,却见父亲正在喝酒,便埋怨父亲不该把他锁在衣橱里。父亲只问他怎么出来的,儿子把经过一说,父亲非常高兴地笑道:‘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 ’”

法演禅师沉默了少许,然后开示那信徒者:“像这小偷一样,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 ”


大千世间,何其浮华,足以让人迷惑于其中不能再拔,根本没法修行。禅,便是于不可修之处找到修行的路。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23 08: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茶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创立了“茶道”,因而有茶祖之誉。
有一天,一休禅师问珠光:“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喝茶?”
珠光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一休禅师于是提起了“赵州吃茶去”的公案:“有学僧请示赵州师以佛法大意:‘吃茶去!’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珠光默然不语。
一休禅师心里暗暗称许。过了不久,一休禅师叫侍者送来一碗茶。当珠光捧茶在手时,一休禅师便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上的茶碗打落在地。然而,珠光依然什么也没说。然后,珠光向一休禅师道了谢,便起座出门。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急忙回头答应着。
一休禅师便问:“茶碗已经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作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去,怎可说还在喝茶?”
珠光诚恳地回答:“弟子到那边喝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茶如何? ”
珠光沉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

不难看出,珠光已经完成了新的茶道。而无心之茶包罗万象,柳绿花红,别有一番风味。喝无心茶,悟真滋味。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24 09: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舌头

汝州广慧无琏禅师,泉州人,俗姓陈。在初学道的时候,一直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白天负责厨房典座的工作,晚上则以诵经作为修行的功课。
一日,真觉禅师问他道:“你看的是什么经? ”“《维摩经》。”
真觉禅师进一步问道:“经在这里,维摩居士在哪里呢?”
无琏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深愧自己所知有限,便反问真觉禅师:“维摩在哪里?”
真觉禅师回答道:“我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就是不能告诉你!”
无琏听完觉得十分惭愧,就辞别真觉禅师四处云游行脚,亲近的善知多达五十人以上,但仍是不能开悟。
一日,他去参访河南省首山禅师,并请教道:“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去之时如何?”
首山禅师道:“拾取自家宝藏!”
元琏当下大悟,说道:“我不怀疑天下禅师们的舌头了。”
首山问:“你体会到什么了?请说来看看。”
元琏回答道:“我也有舌头。”
首山禅师很高兴地说:“你已经了悟禅的心实了。”

我们不能妄想通过虚妄的假设来达到禅悟。必须不断加深对真理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对于事理的辨识能力,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25 08: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木成佛


日本的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导师访道,明心见性,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再次来中国,访遍名山丛林,参活头,习禅定,又是十二年。

二十多年后,他终于证得禅门自我,整装回国,上京都、奈良等地弘扬禅法。各地学者蜂拥而来参禅求道,大家都争相提出各种难题,要他解答。

一日,有一位研究天台教义三十余年的道文法师慕名而来,非常诚恳地问道:“我自幼研习天台法体思想,有一个问题始终不能理解。”

真观禅师爽朗地答道:“天台法体的思想博大精深,圆融无碍,不知是什么问题?”

道文法师问道:“请问,花草真有可能成佛吗?”

真观禅师不答反问:“三十年来,你挂念着花草树木能否成佛,这对你有何益处?你应该关心自己如何成佛!”

道文法师诧异,然后说道:“我从没如此想过,那请问我自己如何成佛?”

真观禅师道:“你说只有一个问题问我,至于第二个问题,就要你自己去解决了。”


禅,需要我们当下认识自我,不要去攀援其它。既然有心思花上三十年参悟花草成佛的问题,就应该心怀恒心为自己求悟了。殊不知,为自己求悟才是自己真正的方向。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26 09: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咸淡有味

弘一大师在出家之前是一个艺术家,因而他能够将佛道修行与艺术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一日,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前来拜访,正好大师在吃饭。而桌上除了一碗米饭之外,只有一道咸菜。夏先生便不忍心地说:“难道你就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大师很快就吃完了,便去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先生又皱了皱眉头,说道:“没有茶叶么?难道大师每日都是喝如此平淡的开水? ”
弘一大师听完,微笑着回答:“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咸淡有味,非安贫乐道之人难以达到此境界。我们必须加强自己的身心修养,使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只凭感觉而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而能够用心去体味事物的真实。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27 08: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刮金救人

荣西禅师身为白马寺的住持,德高望重,自身对禅学也领悟颇深。
有一次,恰逢干旱之年,寺里生活维持十分艰难。一个衣衫褴褛的家人由于家里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一家老少临近饿死,便向禅师求救。
禅师听完,面露难色,一想到寺里的困境即感为难。突然间,他看到身旁那镀金的佛,眼睛里一下子闪出了光茫。他马上就用刀子把佛像上的金子刮了下来,用布包好,交给了那位穷人,让他拿着去买食物。
那个穷人十分不安,当即双手合十,说道:“真是罪过啊!”
旁边站着的弟子也说道:“师父竟然将佛祖的衣服——佛祖身上的金子拿去送人,真是对佛祖大大的不敬啊!”
禅师沉默了少许,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佛慈悲,他都愿意用自己身上的肉来布施众生,更何况只是他身上的衣服呢?我这样做无非是圆佛的心愿罢了。”
弟子听后,恍然大悟。

信仰,应当体现在用行动来实践教义上,而不必拘泥于表面形式。但有些人往往是盲目地崇拜权威,本身对权威的思想却是一知半解,自然难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化为己用。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556

主题

5538

帖子

5337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28 08: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尊佛

兄弟二人一起学道参禅。师兄谨守戒律,丝毫不犯;师弟却是生活懈怠,喜好喝酒。一日,师弟正在喝酒,师兄刚好从门口经过,师弟便亲热地招呼道: “师兄!进来喝上一杯如何! ”
师兄不屑地看了师弟一眼,骂道:“没有出息,已经出家为僧了,还不戒酒!”
师弟听后非常不服,大声地回道:“连酒都不会喝的人,就不像是人。”
师兄听后气愤不已,反唇相讥:“你说我不像人,那像什么?”
“你像一尊佛。”师弟呷了一口酒,悠然答道。

学道是为了领悟和提升自己生命的层次与境界。守戒无非是一种手段罢了,但最终还是为了达到开悟,用戒律来去除心中的执著。由于本身就没有执著,因而戒律也就略显次要了。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不断去除那份执著,从而轻松地去享受生活中的纯真和朴实。
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